一种极片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603发布日期:2018-06-06 01:0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的辊压方法及装置,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过程中由于涂布区域和留白区域厚度不一致,在辊压时涂布区域和留白区域箔材受力不均匀,导致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出现褶皱现象。给后序卷绕工序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锂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包括上压辊及其对应的下压辊,该两者外都套设辊环,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为H3,辊环的厚度为H1,极片包括箔材,箔材的表面分为留白区域与涂布区域,极片的厚度为H2,H3=2×H1+H2。

同一个压辊上设有多个辊环,两个相邻辊环之间的距离等于涂布区域的宽度。

辊环的材料为树脂。

树脂是可降解树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压辊上套设辊环,是辊环的厚度与涂抹厚度相当,在极片辊压的过程中,极片的受力的均匀的,避免了极片在辊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褶皱,影响电池寿命从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辊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极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包括上压辊1及其对应的下压辊3,该两者外都套设辊环2,上压辊1和下压辊3之间的间隙的距离(该距离也是极片辊压后涂布区域的厚度)为H3,辊环的厚度为H1,极片包括箔材4,箔材4的表面分为留白区域6与涂布区域5,极片的厚度(也是箔材的厚度)为H2,H3=2×H1+H2。

同一个压辊上设有多个辊环2,两个相邻辊环2之间的距离(参见附图标记A)等于涂布区域5的宽度(参见附图标记B),这样能保证留白区域6与涂布区域5的分界线的清晰、准确。

辊环2的材料为树脂。

树脂是可降解树脂。

其工作原理为:

辊压时,使涂布区域5位于两个相邻辊环2之间,进行滚压。

采用这种方案实质上为利用辊环的厚度填充了留白区域6与涂布区域5的高度差,既达到了压实涂布区域的作用,同时留白区域作用同样的轧制力,保证了辊压过程中箔材的受力均匀,避免了极片在辊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褶皱的现象。

其他参见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