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偏馈天线展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0678发布日期:2018-08-29 00:4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天线、雷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架、偏馈天线展收机构。



背景技术:

在微波通信系统,或雷达系统中, 按使用场景一般分为动中通,静中通,固定站,便携站。对于安装在汽车上的天线或雷达一般有动中通和静中通。

然而对于车载天线(或雷达)而言,天线尺寸往往受到严格限制,其主要因素是车辆需通过收费站、隧道、桥洞等限制尺寸的通道,如果是铁路运输还需考虑铁路隧道、供电系统等限制。

因此天线高度参数是其尺寸参数内最重要的一个参数。

为了降低高度,行业内通常都使用面状偏馈天线。因为此天线可以在工作状态下展开,完成工作后可以收藏。但是这些天线的副反面都是无法单独运动的,直接限制了收藏高度的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天线收藏后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偏馈天线展收机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的一端与天线面铰接, 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有铰接部,该铰接部与副反组件的支耳铰接,所述铰接部与支耳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供扭簧的插入部卡入。

上述的一种支撑架,所述铰接部的顶端设有副反限位块。

上述的一种支撑架,所述支架本体的下方设有收藏限位块,该收藏限位块固定在车顶上,用于限制支架本体旋转的极限位置。

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包括:支撑架、副反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的一端与天线面铰接, 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有铰接部,该铰接部与副反组件的支耳铰接,所述铰接部与支耳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供扭簧的插入部卡入;

所述副反组件包括副反面主体,该副反面主体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耳,该凸耳与铰接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副反面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架设滚轮的两块肋板,所述肋板与凸耳相对设置,两块所述肋板与滚轮通过滚轮轴联接;所述铰接轴穿过铰接部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卡槽,该卡槽用于卡接扭簧的卡接部。

上述的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所述天线面还与方位旋转平台铰接,且天线面、支撑架可绕俯仰轴同时旋转。

上述的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所述天线面与支撑架之间还倾斜设置有气弹簧,该气弹簧的一端与天线面的内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架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气弹簧为两个,通常对称设置。

上述的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所述铰接部的顶端设有防止副反面主体继续翻转的副反限位块。

上述的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所述支架本体的下方设有收藏限位块,该收藏限位块固定在车顶上,用于限制支架本体旋转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天线收藏之后的高度,进而提高了天线装车后的通过通道的能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偏馈天线展收机构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偏馈天线展收机构的收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副反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副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方位旋转平台;3、天线面;4、馈源喇叭;5、支架本体;51、俯仰旋转孔;52、铰接部;53、副反限位块;54、通孔;55、轴孔;6、收藏限位块;7、副反组件;7-1、副反面主体;7-2、滚轮轴;7-3、滚轮;7-4、肋板;7-5、凸耳;8、铰接轴;81、扭簧本体;81-1、插入部;81-2、卡接部;9、气弹簧;10、固定法兰;11、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降低天线收藏后的高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馈天线展收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副反组件7,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5,该支架本体5的一端与天线面3铰接,支架本体5的另一端设有铰接部52,该铰接部52与副反组件的支耳铰接,铰接部52与支耳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孔54,该通孔54供扭簧的插入部81-1卡入;

副反组件7包括副反面主体7-1,该副反面主体7-1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耳7-5,该凸耳7-5与铰接部52通过铰接轴8铰接;副反面主体7-1上还设有用于架设滚轮7-3的两块肋板7-4,肋板7-4与凸耳7-5相对设置,两块肋板7-4与滚轮7-3通过滚轮轴7-2联接;铰接轴8穿过铰接部52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卡槽,该卡槽用于卡接扭簧的卡接部81-2。天线面3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过程中与滚轮7-3接触,天线内表面继续向下运动使得副反面主体7-1绕铰接轴8旋转。

天线面3还与方位旋转平台2铰接,且天线面3、支撑架可绕俯仰轴同时旋转。

天线面3与支撑架之间还倾斜设置有气弹簧9,该气弹簧9的一端与天线面3的内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架的上表面铰接,优选气弹簧为两个,通常对称设置。

铰接部52的顶端设有防止副反面主体7-1继续翻转的副反限位块53。支架本体5的下方设有收藏限位块6,该收藏限位块6固定在车顶上,用于限制支架本体5旋转的极限位置。

方位旋转平台2与收藏限位块6固定于车顶。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穿过天线面3上设置的天线面3支撑臂的内孔,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同时穿过支撑架的俯仰旋转孔51形成了两个转动铰链。气弹簧9的一端连接天线面3的小支耳形成铰链,一端连接支撑架上表面的支耳形成铰链。方位旋转平台2、天线面3、支撑架、气弹簧9形成了四连杆机构。

馈源喇叭4固定于支撑架的上表面。通过铰接轴8将副反组件7安装于支撑架上,将扭簧的卡接部81-2安装在铰接轴8的开槽处,将扭簧的插入部81-1插入凸耳7-5的通孔54内。使用固定法兰10、固定螺钉11将铰接轴8和凸耳7-5固定。此形成一个旋转铰链,且在一个旋转方向上会受到扭簧的扭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偏馈天线收藏的具体过程是:天线面3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运动中气弹簧9依靠弹簧力将支撑架向下压,当支撑架接触到收藏限位块6时,支撑架停止运动。天线面3继续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气弹簧9被压缩,长度变短。天线面3继续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天线内表面的前端接触到滚轮7-3。天线面3继续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在天线面3内表面的推力下,副反组件7绕铰接轴8开始旋转,同时滚轮7-3旋转(滚轮7-3沿天线内表面滚动,可保护天线内表面不受滑动摩擦而损坏)。天线面3继续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下运动直至收藏的极限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偏馈天线展开的具体过程是:天线面3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向上运动,天线面3的内表面预离开副反组件7的滚轮7-3,但由于副反组件7受扭簧的扭力,滚轮7-3一直紧贴天线面3的内表面,且沿内表面滚动,副反主体随之向上翻起。直至副反面主体7-1的支腿受到支撑架的副反限位块53的限位(副反安装块上的限位)才停止翻转。天线面3绕方位旋转平台2的俯仰轴继续向上运动,气弹簧9继续伸长,当气弹簧9伸长到长度极限时,天线面通过气弹簧9开始拉支撑架,支撑架开始离开收藏限位块6,天线彻底展开。

于此同时,气弹簧9,扭簧、副反限位块53共同作用,使天线各个部件保持相对的正确位置。此时天线可以正常收发信号。

本实施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天线高度,提高了天线装车后的通过能力,主要指副反可以旋转下翻,工作时靠弹簧扭力回复位置,靠限位块定位。

如图3和图4所示的副反组件7,包括副反面主体7-1,副反面主体7-1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耳7-5,该凸耳7-5与铰接部52通过铰接轴8铰接;副反面主体7-1上还设有用于架设滚轮7-3的两块肋板7-4,肋板7-4与凸耳7-5相对设置,两块肋板7-4与滚轮7-3通过滚轮轴7-2联接;铰接轴8穿过铰接部52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卡槽,该卡槽用于卡接扭簧的卡接部81-2。

本实施例可以在副反面主体7-1的下方设置支撑盘,支撑盘上向副反面主体7-1的外侧延伸出两个用于设置凸耳7-5的支腿,该支腿与凸耳7-5的周壁固定连接;同样,支撑盘上与支腿相对的方向延伸出两块肋板7-4。

需指出,本实施例的凸耳7-5上设有供铰接轴8穿过的孔,铰接轴8依序穿过凸耳7-5、铰接部52后,穿入扭簧本体81的内腔,并将扭簧本体81的卡接部81-2卡入铰接轴8的卡槽内。铰接轴8的端部设有与凸耳7-5固定连接的固定法兰10,凸耳7-5上还设有与固定法兰10的孔配合的多个螺栓孔,多个螺栓孔均布在孔的四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5,该支架本体5的一端与天线面3铰接,支架本体5的另一端设有铰接部52,该铰接部52与副反组件的支耳铰接,铰接部52与支耳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孔54,该通孔54供扭簧的插入部81-1卡入。铰接部52的顶端设有副反限位块53;支架本体5的下方设有收藏限位块6,该收藏限位块6固定在车顶上,用于限制支架本体5旋转的极限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扭簧的具体结构,包括扭簧本体81,扭簧本体81的一端具有沿该扭簧本体81直径方向延伸的卡接部81-2,该卡接部81-2可卡入铰接轴8的卡槽内;扭簧本体81的另一端具有沿该扭簧本体81的轴向向外延伸的插入部81-1,该插入部81-1可插入铰接部52的通孔54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