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561发布日期:2018-11-09 21:3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源驱动车辆行驶。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由多个电池串联叠置组成,一个典型的电池组大约有96个电池,电动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其使用的电池组由于振动易被损坏,影响电动车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解决颠簸路面电池组振动剧烈易损坏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包括壳体和缓冲装置,所述壳体与缓冲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第二缓冲层上部,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弹性支柱和充气囊,所述弹性支柱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弹性支柱与第一缓冲层底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囊填充于第一缓冲层空隙,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多个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层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直径比弹簧端口直径小,各所述弹簧下端部套在固定柱上,所述第二缓冲层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住弹簧的卡圈,卡圈为第二缓冲层上表面的环形凹陷,大小与弹簧端部圆环大小一致用于固定弹簧上端部。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架由多个独立的支撑柱构成,各所述支撑柱呈“I”形,各所述支撑柱上下端部设置有通孔,各所述支撑柱上端部通孔用于螺丝通过并通过螺丝与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柱下端部通孔用于螺丝通过并通过螺丝与缓冲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壳体由多条扁平长条金属杆焊接而成,所述壳体底部呈“井”字形,所述连接架各支撑柱上端部与“井”字形底部各扁平条状金属杆横杆与竖杆重合部分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底部连接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包括卡块和卡件,所述卡块与缓冲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件用于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卡件上设置有通孔和用于卡合卡块的槽口,所述通孔用于供螺杆通过并将卡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槽口与卡块大小一致,槽口内胶黏密封条保证与卡块间的紧密卡合,密封条在压力下向靠近槽口的方向压缩保证卡块能够插入槽口内,槽口深度与卡块的高度差距保证在1cm以内,使用时将卡块与卡件分离并将卡件固定于车体上,固定卡件后通过卡块与卡件的配合固定该防震保护壳。

更进一步,所述充气囊由多层气柱卷材组成,各气柱卷材在充气状态按照上层气柱位于下层气柱卷材两气柱之间缝隙的方式排布。

更进一步,所述壳体面向汽车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半圆凸起,所述半圆凸起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并与壳体胶黏。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层上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各所述卡槽位于两两相邻的弹簧之间,各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与卡槽胶黏,所述第二缓冲层上下表面卡槽内安放的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反。

更进一步,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用于电池组散热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多层缓冲层相互配合,采用多种材料共同作用,消除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途中由于振动给电池组带来的破坏,比单一的弹簧缓冲效果好;弹簧由缓冲层内部结构上下固定,避免弹簧消除振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不直接安装于车体上,通过固定卡座连接车体和防震保护壳体,卡座体积小,轻便,减小了安装难度,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用于放置电池组的壳体与缓冲装置中间隔开,有利于电池组散热,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4给出,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包括壳体1和缓冲装置2,所述壳体1与缓冲装置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第一缓冲层4和第二缓冲层5,所述第一缓冲层4与第二缓冲层5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4位于第二缓冲层上部,所述第一缓冲层4包括弹性支柱6和充气囊7,所述弹性支柱6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弹性支柱6与第一缓冲层4底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囊7填充于第一缓冲层4空隙,所述第二缓冲层5包括多个弹簧8,所述第二缓冲层5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柱9,固定柱9直径比弹簧端口直径小,各所述弹簧8下端部套在固定柱9上,所述第二缓冲层5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住弹簧8的卡圈,卡圈为第二缓冲层5上表面的环形凹陷,大小与弹簧端部圆环大小一致用于固定弹簧上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3由多个独立的支撑柱构成,各所述支撑柱呈“I”形,各所述支撑柱上下端部设置有通孔,各所述支撑柱上端部通孔用于螺丝通过并通过螺丝与壳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柱下端部通孔用于螺丝通过并通过螺丝与缓冲装置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由多条扁平长条金属杆焊接而成,所述壳体1底部呈“井”字形,所述连接架3各支撑柱上端部与“井”字形底部各扁平条状金属杆横杆与竖杆重合部分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2底部连接有固定卡座10,所述固定卡座10包括卡块11和卡件12,所述卡块11与缓冲装置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件12用于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卡件12上设置有通孔13和用于卡合卡块11的槽口,所述通孔13用于供螺杆通过并将卡件12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槽口与卡块11大小一致,槽口内胶黏密封条保证与卡块11间的紧密卡合,密封条在压力下向靠近槽口的方向压缩保证卡块11能够插入槽口内,槽口深度与卡块11的高度差距保证在1cm以内,使用时将卡块11与卡件12分离并将卡件12固定于车体上,固定卡件12后通过卡块11与卡件12的配合固定该防震保护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囊7由多层气柱卷材组成,各气柱卷材在充气状态按照上层气柱位于下层气柱卷材两气柱之间缝隙的方式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面向汽车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半圆凸起,所述半圆凸起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并与壳体1胶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层5上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各所述卡槽位于两两相邻的弹簧8之间,各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磁铁14,所述磁铁14与卡槽胶黏,所述第二缓冲层5上下表面卡槽内安放的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侧面设置有用于电池组散热的通气孔1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多层缓冲层相互配合,采用多种材料共同作用,消除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途中由于振动给电池组带来的破坏,比单一的弹簧缓冲效果好;弹簧由缓冲层内部结构上下固定,避免弹簧消除振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不直接安装于车体上,通过固定卡座连接车体和防震保护壳体,卡座体积小,轻便,减小了安装难度,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用于放置电池组的壳体与缓冲装置中间隔开,有利于电池组散热,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高。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