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眼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830发布日期:2019-01-04 23:1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眼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连接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通讯连接器或者电连接器与线路板之间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其中,插接式端子。插接式端子中鱼眼端子使用最为广泛,由于鱼眼端子无需焊接且具有可拆换性,因此,使用鱼眼端子可快捷与电子元器件中较小的导电插孔进行匹配和组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现有技术中的鱼眼端子,通常包括基部、两个弹性部以及插脚部。其中,两个弹性部相对设置并围成鱼眼孔;两个弹性部位于同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部和插脚部,当插脚部预插接在导电插孔内中时,两个弹性部插入导电插孔内,弹性部的外侧受到导电插孔的挤压,产生背向另一弹性部的的弹性恢复力,弹性部插设在导电插孔内,鱼眼端子完成与电子元器件电连接。

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由于使用过程中,鱼眼端子与导电插孔进行多次插接,弹性部不断地先被挤压变形,之后再复位;弹性部由于材料自身应力的关系,弹性部容易出现弯扭或挫曲的现象,造成鱼眼端子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鱼眼端子多次插入,弹性部容易出现弯扭或挫曲的现象,造成鱼眼端子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使用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包括:

基部;

插脚部,用以插接在待接元器件上,并与所述待接元器件电连接;

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且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之间围成鱼眼孔,且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位于同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基部和所述插脚部;

至少两个加强部,位于所述鱼眼孔内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上。

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加强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上,且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加强部之间相隔第一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加强部为四个,两组对称设置的所述加强部分别靠近所述基部和插接部一侧;沿所述鱼眼孔的长轴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部或第二弹性部上的两个所述加强部之间相隔第二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加强部为由所述第一弹性部或第二弹性部的内壁面朝向所述鱼眼孔方向突出的凸起。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凸起呈圆弧形。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基部、插脚部、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及加强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同侧的任一端成型在一起,以形成结合端,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同一侧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结合端连接于所述基部和所述插脚部。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基部、插脚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厚度均大于或等于0.8mm。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基部呈板块状;和/或

所述插脚部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位于同侧的一端,所述梯形的短边作为插接端。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结构的鱼眼端子,所述鱼眼孔靠近所述基部的一端及靠近所述插脚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与所述鱼眼孔连接处设有凸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包括,基部、插脚部、加强部、第一弹性部以及第二弹性部。其中,插脚部以插接在待接元器件上,并与所述待接元器件电连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且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之间围成鱼眼孔,且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位于同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基部和所述插脚部;加强部,位于所述鱼眼孔内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上。

此结构的鱼眼端子,通过设置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内壁面上的加强部,提高了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的抗弯特性强度和刚性,从而鱼眼端子在与待接元器件的插接过程中,弹性部抵接待接元器件的插孔内时,不会出现弯扭或挫曲等现象,防止鱼眼端子与待接元器件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所述加强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上,且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加强部之间相隔第一间隙。

此结构的鱼眼端子,上述第一间隙的设置,保证弹性部插设在待接元器件的插孔中时,防止分设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上的加强部发生接触或碰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鱼眼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部;

2-插脚部;

31-第一弹性部;32-第二弹性部;33-半圆孔;34-凸棱;35-鱼眼孔;

4-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部1、插脚部2、四个加强部4、第一弹性部31以及第二弹性部32。

其中,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位于同侧的两端相互连接,并分别连接于基部1和插脚部2;插脚部2可插接地安装在待接元器件上,并与待接元器件电连接;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相对设置,且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之间围成鱼眼孔35;四个加强部4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上,并设置在鱼眼孔35内。

例如,基部1、插脚部2、第一弹性部31、第二弹性部32及加强部4为一体成型,且均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例如C5190、C7025材料。此外,基部1、插脚部2、第一弹性部31及第二弹性部32的厚度均为0.8mm。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位于同侧的任一端成型在一起,以形成结合端,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位于同一侧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结合端连接于基部1和插脚部2。鱼眼孔35靠近基部1的一端及靠近插脚部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半圆孔33,半圆孔33与鱼眼孔35连接处设有凸棱34。此外,优选地,基部1呈板块状,插脚部2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的长边连接于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位于同侧的一端,梯形的短边作为插接端,便于将插脚部2插入待接元器件上。

如图1所示,加强部4对称设置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上。也即,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上,分别靠近基部1和插接部一侧各设置有一对的加强部4。

具体而言,对称设置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任意两个加强部4之间,沿鱼眼孔35的短轴方向上,相隔第一间隙;此外,沿鱼眼孔35的长轴方向,在第一弹性部31或第二弹性部32上设置的两个加强部4之间,相隔第二间隙。

上述第一间隙的设置,保证弹性部插设在待接元器件的插孔中时,防止分设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加强部4发生接触或碰撞;而设置在同一弹性部上的两个加强部4之间的第二间隙,进一步保证任一弹性部上,提高靠近基部1和靠近插脚部2的抗弯和抗扭特性,进一步保证鱼眼端子与待接元器件良好接触连通。

例如,加强部4为由第一弹性部31或第二弹性部32的内壁面朝向鱼眼孔35方向突出的凸起。如:凸起呈圆弧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眼端子,通过设置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内壁面上的加强部4,提高了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抗弯特性强度和刚性,从而鱼眼端子在与待接元器件的插接过程中,弹性部抵接待接元器件的插孔内时,不会出现弯扭或挫曲等现象,进一步保证鱼眼端子与待接元器件之间良好接触,从而正常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鱼眼端子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基部1、插脚部2、第一弹性部31及第二弹性部32的厚度均相同,如大于0.8mm。例如,0.9mm、1mm、1.2mm、1.5mm等等,具体设置厚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言,只要适配于待接元器件即可。

当然,厚度也可以小于0.8mm,例如0.7mm、0.6mm、0.5mm等等,只要保证加强部4可以成型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内壁面上即可。或者采用现有的点焊方式,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将两个加强部4固定在弹性部上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鱼眼端子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基部1的形状还可以为呈圆柱体或者梯形板状等形状,只要保证鱼眼端子在插入待接元器件后,可以与待接元器件之间具有稳定电连接即可。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插脚部2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柱状或者长方体等等,只要保证插脚部2插入待接元器件的插接孔后,鱼眼端子与待接元器件之间具有稳定电连接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鱼眼端子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两个弹性部所围合成的鱼眼孔35中,靠近基部1和靠近插脚部2的两端均为圆滑过渡,无需设有凸棱3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鱼眼端子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加强部4,例如,可设置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中部,同样可以达到增强鱼眼端子抗弯性能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加强部4,同样满足增强鱼眼端子抗弯性能的效果。上述的加强部4在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上,可以对此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也能够增强鱼眼端子抗弯性能。

另外,作为变形实施方式,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的位于同侧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基部或者插脚部2上,无需形成上述的结合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