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435发布日期:2019-09-06 20: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有一些继电器具有多个动触头组件,对应地,拨杆组件上对应设置有与动触头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槽,为了提高弹性及回复力,在连接槽与动触头组件之间设置有金属弹性机构,多个金属弹性机构之间的距离较短,容易发生串电现象,即两条回路之间发生短路,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且不会增加产品体积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拨杆组件(40)、与拨杆组件(40)连接的第一动触头组件(50)及第二动触头组件(70),以及设置于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一侧的第一静触头组件(60)、设置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一侧的第二静触头组件(80),所述拨杆组件(40)包括滑动块(41)、第一弹簧(441)及第二弹簧(442),滑动块(41)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2),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位于限位槽(42)中,滑动块(41)远离限位槽(4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朝向限位槽(42)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柱(433),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位于第一开口槽(431)中,第一弹簧(441)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开口槽(431)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抵接,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位于第二开口槽(432)内,第二弹簧(442)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抵接,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绝缘槽(443),绝缘槽(443)的开口远离第一开口槽(431)设置,第二弹簧(442)位于绝缘槽(443)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与第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与第二动触头端子(71)连接,第一静触头组件(60)与第一静触头端子(61)连接,第二静触头组件(80)与第二静触头端子(81)连接,底座(10)中设有第一至第四端子槽,第一动触头端子(51)位于第一端子槽中,第二动触头端子(71)位于第二端子槽中,第一静触头端子(61)位于第三端子槽中,第二静触头端子(81)位于第四端子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上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动触头端子(51)、第二动触头端子(71)、第一静触头端子(61)及第二静触头端子(81)均穿过底座(10)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组件(40)还包括两个连接柱(45)、指示杆(46)及转轴(47),两个连接柱(45)分别设置于滑动块(41)中部的两侧,指示杆(46)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叉接部(461),叉接部(461)的末端设有凹槽,两个连接柱(45)分别位于两个叉接部(461)的凹槽中,指示杆(46)的中部设有通孔,转轴(47)穿过指示杆(46)的通孔,转轴(47)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及侧盖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杆(46)的第二端设有弧形的指示板(46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拨杆组件(40)、与拨杆组件(40)连接的第一动触头组件(50)及第二动触头组件(70),以及设置于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一侧的第一静触头组件(60)、设置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一侧的第二静触头组件(80),所述拨杆组件(40)包括滑动块(41)、第一弹簧(441)及第二弹簧(442),滑动块(41)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2),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位于限位槽(42)中,滑动块(41)远离限位槽(4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朝向限位槽(42)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柱(433),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位于第一开口槽(431)中,第一弹簧(441)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开口槽(431)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抵接,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位于第二开口槽(432)内,第二弹簧(442)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抵接,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绝缘槽(443),绝缘槽(443)的开口远离第一开口槽(431)设置,第二弹簧(442)位于绝缘槽(443)内。如此提高了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且不会增加产品体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除去侧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的拨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拨杆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图未示)、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拨杆组件40、与拨杆组件40连接的第一动触头组件50及第二动触头组件70,以及设置于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一侧的第一静触头组件60、设置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一侧的第二静触头组件80。

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与第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与第二动触头端子71连接,第一静触头组件60与第一静触头端子61连接,第二静触头组件80与第二静触头端子81连接。底座10中设有第一至第四端子槽,第一动触头端子51位于第一端子槽中,第二动触头端子71位于第二端子槽中,第一静触头端子61位于第三端子槽中,第二静触头端子81位于第四端子槽中。

底座10上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动触头端子51、第二动触头端子71、第一静触头端子61及第二静触头端子81均穿过底座10的通孔。

请参考图3及图4,拨杆组件40包括滑动块41、第一弹簧441、第二弹簧442、两个连接柱45、指示杆46及转轴47。

滑动块41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2,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位于限位槽42中,两个连接柱45分别设置于滑动块41中部的两侧。

滑动块41于连接柱45远离限位槽42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槽431,滑动块4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开口槽432,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朝向限位槽42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柱433。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位于第一开口槽431中,第一弹簧441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开口槽431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抵接,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还与第一开口槽431的第二侧壁抵接;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位于第二开口槽432内,第二弹簧442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抵接,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同时与第二开口槽432的第二侧壁抵接。

其中,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绝缘槽443,绝缘槽443的开口远离第一开口槽431,第二弹簧442位于绝缘槽443内。绝缘槽443能够增加第一弹簧441与第二弹簧442之间的爬电距离,防止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之间发生串电,而无需增加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之间的距离,因此不会增加整体的体积。

两个连接柱45分别设置于滑动块41中部的两侧,指示杆46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叉接部461,叉接部461的末端设有凹槽,两个连接柱45分别位于两个叉接部461的凹槽中,指示杆46的中部设有通孔,转轴47穿过指示杆46的通孔,转轴47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及侧盖转动连接。指示杆46的第二端设有弧形的指示板462。指示杆46还提供了较长的力臂,当用户需要手动操作拨杆组件40时,可操作指示杆46绕转轴47转动,使得操作更为轻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拨杆组件40、与拨杆组件40连接的第一动触头组件50及第二动触头组件70,以及设置于第一动触头组件50一侧的第一静触头组件60、设置于第二动触头组件70一侧的第二静触头组件80,所述拨杆组件40包括滑动块41、第一弹簧441及第二弹簧442,滑动块41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2,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位于限位槽42中,滑动块41远离限位槽4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第一开口槽431及第二开口槽432朝向限位槽42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柱433,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位于第一开口槽431中,第一弹簧441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开口槽431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二动触头组件70的顶端抵接,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位于第二开口槽432内,第二弹簧442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上,第二端与第一动触头组件50的顶端抵接,第二开口槽432的定位柱433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绝缘槽443,绝缘槽443的开口远离第一开口槽431设置,第二弹簧442位于绝缘槽443内。如此提高了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且不会增加产品体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