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断器用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825发布日期:2019-06-29 01:1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断器用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电路等行业电路保护用熔断器,尤其是指熔断器的熔体结构。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或以机械方式使熔体断开,从而使电路断开对该电路中的设备、仪器等进行保护的元器件。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用电设备、新能源汽车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熔断器以触刀与电路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插拔式熔断器、挂钩式熔断器,还有根据填料有无分为有填料熔断器和无填料熔断器等。其一般主要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熔体,位于壳体外部连接熔体的触刀。当分断电压高易产生电弧时,在壳体内可填充有灭弧介质,当分断电压低,不易产生电弧时,则可不用填充灭弧介质。通常,在一个熔断器中会焊接有多个熔体。

熔断器用熔体,一般包括位于两端的连接端,在连接端之间的熔体本体上间隔设置有狭径。狭径是熔体结构最窄的部位,熔体熔断一般就发生的狭径部位。在一个熔断器中,会有数条熔体并联设置。由于熔体长条片状结构,极易歪曲形变,为了防止熔体扭曲形变,相互缠绕,通常会采用在两熔体的本体之间间隔设置几个U形支架,连接固定两熔体本体。采用 U形支架虽然益处很明显,但是由于要提供额外的U形支架,还需将U形支架与两熔体固定,无形中增加了熔断器制作工序,提高了熔断器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熔断器用熔体结构,其可靠性高,形变小,且制作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断器用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为平面状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连接端,在所述连接端之间熔体本体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狭径部;所述狭径部包括相对设置在熔体本体两侧边的圆弧形槽及位于两圆弧形槽之间通孔;在每个通孔中心部位、沿熔体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所述通孔的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贯通所述熔体的上下表面;相邻两长条形槽之间留有连接片;位于所述连接端处的长条形槽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端的端边处将所述连接端自中心部位一分为二;使用状态时,平面状的所述熔体结构沿长条形槽的两个长槽边同向折叠形成两平行的熔体结构,两平行的熔体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

所述长条形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圆弧形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结构,通过在熔体中心部位开设长条形槽,将平面状熔体结构分为两个熔体结构,仅通过折叠即可通过连接片实现两熔体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止形变。其加工简单便捷,不需额外制作U形支架,节省了U形支架与熔体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工序,防止熔体形变的同时,降低了熔断器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熔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熔体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现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示进行具体说明。参看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具体结构如下。

熔体,参看图1,为平面状结构,具有两连接端1,在连接端之间间隔设置有数个狭径部 2。每个狭径部2处的结构为:在熔体的两侧边相对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向内凹的圆弧形槽21,在两圆弧形槽之间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及位于通孔两侧的圆弧形槽之间构成狭径结构。在每个通孔的中心位置处,与熔体侧边平行开设分别开设有贯通通孔的长条形槽(3、4),相邻两长条形槽间形成连接片5。长条形槽不仅贯通通孔将通孔一分为二,长条形槽还贯通平面结构的熔体结构的上下表面。

靠近连接端处的通孔的处的长条形槽4一端贯通通孔后延伸至连接端的端面处,将连接端从中心部位一分为二。其他通孔处的长条形槽3贯通通孔后,其两端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适当距离处,一般长条形槽3的长度大于凹槽21的宽度。连接片5位于两狭径部之间的熔体结构处。由于长条形槽的存在,将通孔一分为二。所有长条形槽其宽度相同,其同侧的长槽边分别位于一条直线上。

将加工后的平面状熔体结构沿着长条形槽的两个长槽边进行同方向的90度角折弯,形成两条平行的熔体结构6,两熔体结构的同一侧通过连接片5连接在一起。折弯后的熔体结构的连接端也进行折弯便于熔体的两端于触刀接线端子的连接。折弯后的两熔体结构6通过连接片进行位置、形状固定,避免熔体形变相互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结构,通过在熔体中心部位开设长条形槽,将平面状熔体结构分为两个熔体结构,仅通过折叠即可通过连接片实现两熔体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止形变。其加工简单便捷,不需额外制作U形支架,节省了U形支架与熔体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工序,防止熔体形变的同时,降低了熔断器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