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产业,由于其安全、无污染和可再生性,成为人类发展所必须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备受各国的重视和推崇。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一个发电单元,由内部的电池片及用以封装电池片的其他材料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接线盒通过硅胶与背板或者玻璃连接在一起,内部线路与外部线缆连接在一起,使组件与外部线缆导通,接线盒内有二极管,保证组件在遮挡情况下正常工作。现有光伏组件通常在接线盒处预留一段线缆及连接器,用于组件间的串联,线缆的长度通常由组件生产厂家设定。因太阳能发电项目光伏组件矩阵内组件间距及横纵放置方向多有不同,因此所设置的预留组件线缆长度很难做到与项目完美匹配,若线缆过长,则增加线束管理难度,增加线阻损耗,增加线缆成本;若线缆过短,则另需购置线缆。若设置不同线缆长度,则增加组件生产厂商产品类型,增加物料及产品管理难度,不便进行库存备货,因此,发明一种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包括双玻组件本体、接线盒和连接线缆,所述双玻组件本体包括多个电池片,多个所述电池片之间呈矩形排列,多个所述电池片的两侧粘贴有封装胶膜层,所述封装胶膜层的外侧盖有钢化玻璃层,所述接线盒安装在双玻组件本体的背面上方中部,接线盒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所述接线盒为分体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和中间结构,所述正极结构、负极结构和中间结构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二极管,接线盒内的二极管,保证组件在遮挡情况下正常工作,所述正极结构与连接线缆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负极结构与连接线缆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线缆的尾部连接有组件连接器,该实用新型中连接线缆的长度可根据光伏板之间的间距定制。
优选的,所述盒体与双玻组件本体背面的钢化玻璃层之间通过硅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结构的盒体内设置有正极接线器,所述负极结构的盒体内设置有负极接线器,所述连接线缆分别与正极接线器和负极接线器之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组件连接器的型号为MC连接器,所述组件连接器与连接线缆之间一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结构的盒体与正极接线器以及负极结构的盒体与负极接线器均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封装胶膜层为EVA封装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使用时,使用硅胶将接线盒的正极结构、负极结构和中间结构粘结在双玻组件本体的背面上方,且接线盒距离双玻组件本体的上方边缘间距为3cm,使用时通过连接线缆将光伏组件矩阵进行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连接线缆的长度,便于适用不同间距的光伏组件矩阵,该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组件产品线束管理成本低;线缆长度与项目需求完美匹配,线缆成本低,项目线束管理成本低,电站端线缆的电阻损耗低,提高发电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玻组件本体;2、封装胶膜层;3、钢化玻璃层;4、电池片;5、接线盒;6、正极结构;7、负极结构;8、中间结构;9、二极管;10、连接线缆;11、组件连接器;12、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包括双玻组件本体1、接线盒5和连接线缆10,所述双玻组件本体1包括多个电池片4,多个所述电池片4之间呈矩形排列,多个所述电池片4的两侧粘贴有封装胶膜层2,所述封装胶膜层2的外侧盖有钢化玻璃层3,所述接线盒5安装在双玻组件本体1的背面上方中部,接线盒5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所述接线盒5为分体接线盒,所述接线盒5包括正极结构6、负极结构7和中间结构8,所述正极结构6、负极结构7和中间结构8均包括盒体12,所述盒体12的内部均设置有二极管9,接线盒内的二极管9,保证组件在遮挡情况下正常工作,所述正极结构6与连接线缆10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负极结构7与连接线缆10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线缆10的尾部连接有组件连接器11,该实用新型中连接线缆10的长度可根据光伏板之间的间距定制。
具体的,所述盒体12与双玻组件本体1背面的钢化玻璃层3之间通过硅胶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正极结构6的盒体12内设置有正极接线器,所述负极结构7的盒体12内设置有负极接线器,所述连接线缆10分别与正极接线器和负极接线器之间连接。
具体的,所述组件连接器11的型号为MC4连接器,所述组件连接器11与连接线缆10之间一体连接。
具体的,所述正极结构6的盒体12与正极接线器以及负极结构7的盒体12与负极接线器均为一体成型。
具体的,所述封装胶膜层2为EVA封装胶层。
工作原理:该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使用时,使用硅胶将接线盒5的正极结构6、负极结构7和中间结构8粘结在双玻组件本体1的背面上方,且接线盒5距离双玻组件本体1的上方边缘间距为3cm,使用时通过连接线缆10将光伏组件矩阵进行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连接线缆10的长度,便于适用不同间距的光伏组件矩阵,该无线缆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组件产品线束管理成本低;线缆长度与项目需求完美匹配,线缆成本低,项目线束管理成本低,电站端线缆的电阻损耗低,提高发电量,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