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叠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1556发布日期:2020-02-08 00:18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叠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叠片结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锂电池叠片式电池生产时,涂布机将浆料涂敷在箔材上面,会预留一定量空白区不进行涂敷,该空白区作为极片的电流传导部位,经双面涂布烘烤收卷形成极片,极片经过辊压分切后,需要通过五金自动模切机将箔材空白区多余部分切除,只在固定位置留一部分作为极片的极耳。在对金属箔材模切过程中会造成极片边缘的涂料粘结性变差甚至脱落形成细小料丝,传统的叠片工艺隔膜运行方式是沿极片自左向右往返运动,隔膜上下方向处于开口状态,模切边缘形成的料丝很容易越过隔膜与正负极耳接触导致电池短路,甚至起火爆炸;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锂电池叠片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隔膜、正极耳、正极片本体、负极耳、负极片本体;所述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交错叠放;所述隔膜穿设在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之间;所述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的开向端分别设有正极耳、负极耳;所述正极耳、负极耳处于不同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隔膜连续性的穿设在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之间,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通过隔膜被完全隔开。

作为优选,所述每一层隔膜的长和宽尺寸均大于负极片本体的长和宽,且负极片本体的长和宽均大于正极片本体的长和宽。

作为优选,所述每片所述正极片本体尺寸相同,每片所述负极片的本体5尺寸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每一层隔膜的尺寸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结构,实现隔膜上下方向封闭,杜绝模切边缘形成的料丝与正负极耳的接触,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且实现起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隔膜1、正极耳2、正极片本体3、负极耳4、负极片本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隔膜1、正极耳2、正极片本体3、负极耳4、负极片本体5;所述正极片本体3和负极片本体5交错叠放;所述隔膜1穿设在正极片本体3和负极片本体5之间;所述正极片本体3和负极片本体5的开向端分别设有正极耳2、负极耳4;所述正极耳2、负极耳4处于不同的两侧。所述每一层隔膜1的长和宽尺寸均大于负极片本体5的长和宽,且负极片本体5的长和宽均大于正极片本体3的长和宽。所述每片所述正极片本体3尺寸相同,每片所述负极片的本体5尺寸相同。所述每一层隔膜1的尺寸相同.

其中,所述隔膜1连续性的穿设在正极片本体3和负极片本体5之间,正极片本体3和负极片本体5通过隔膜1被完全隔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叠片时隔膜运行方式为沿极片上下方向往返运动,堆叠时正负极耳处于不同的两侧,实现隔膜上下方向封闭,阻止模切边缘形成的料丝与正负极耳的接触,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且实现起来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锂电池叠片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稳定,杜绝模切边缘形成的料丝与正负极耳的接触,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