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804发布日期:2020-02-18 14:2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有载分接开关是一种为变压器在负载变化时提供恒定电压的开关装置。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不中断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实现变压器绕组中分接头之间的切换,从而改变绕组的匝数,即变压器的电压比,最终实现调压的目的。

变压器运行后,有载分接开关处于动态操作状态,由于有载分接开关在切换档位时,会有电弧、过渡电阻发热现象产生。有载分接开关内绝缘油需要灭弧和散热,油质劣化速度很快。因此,需要及时排出有载分接开关内的“死油”。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74-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中规定:“有载分接开关每1~2年或分接变换5000~10000次或击穿电压低于25kv时,应开盖清洗或滤油1次”,并建议“运行中分接变换操作频繁的分接开关,宜采用带电滤油或装设“在线净油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是为了解决开关运行期间油品下降不能有效即时处理的问题。如果彻底更换开关室内的绝缘油没有停电机会。如果选择在线滤油,由于长期运行积累了大量的颗粒物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即时处理到合格状态,反倒是将不合格的油循环起来,其实是增大了开关因不合格油流而发生故障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能够高效置换和净化有载分接开关内的绝缘油;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包括放油组件和补油组件;放油组件包括放油管和废品油存储箱,所述放油管的输入端与开关油室的出油口相连通、放油管的输出端与废品油存储箱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放油管上设有抽取油液的放油泵;补油组件包括成品油存储箱和真空罐;成品油存储箱输出端与真空罐输入端之间设有供油管,真空罐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开关油枕的进油口相连的补油管,所述补油管上设有补油泵,所述补油管上设有过滤油液的过滤机构;所述补油泵与放油泵还连接有控制器。

本技术方案中: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更换或净化绝缘油;通过放油组件放油与补油组件实现对绝缘油的更换。具体的,放油组件的废品油存储箱通过放油管连接至开关油室的出油口,放油泵运行时可定量抽取开关油室的需要更换的绝缘油液;同理,补油组件的成品油存储箱内存储油液可通过供油管输入真空罐内,真空罐能够排出油液中的气泡等,再由真空罐将油液通过补油管输入开关油枕内,在供油时还可通过过滤机构对油液进行过滤净化,以除去杂质和水分;在油液置换过程中,放油泵的放油量和补油泵的补油量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提高油液置换的自动化程度。采用不断电置换油液的方式能够提高油液置换效率,并且不影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串接在补油管上的除杂过滤器和除水过滤器,除杂过滤器与除水过滤器位于补油管对应补油泵与真空罐之间;并且除杂过滤器靠近补油泵一侧,除杂过滤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放油管上设有放油管阀和放油口阀,所述放油管阀位于放油泵与放油管输入端之间,所述放油口阀位于放油泵与放油管输出端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放油管对应放油口阀与放油泵之间还支连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还与供油管输出端一侧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有连通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的输入端一侧设有向真空罐供油的供油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内设有液位计,所述真空罐内还设有液位开关。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真空开关。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补油管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出油口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油室的出油口连接有放油三通,所述开关油枕的进油口连接有补油三通,所述放油三通的第一输出口与放油管输入端相连,补油三通的第一输入口与补油管输出端相连;所述放油三通的第二输出口与补油三通的第二输入口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通过放油组件放油与补油组件实现对绝缘油的更换,在供油时还可通过过滤机构对油液进行过滤净化,以除去杂质和水分;在油液置换过程中,放油泵的放油量和补油泵的补油量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提高油液置换的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采用不断电置换油液的方式能够提高油液置换效率,并且不影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正常运行能够广泛适用于电网变压器的分接开关部署安装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废品油存储箱1、放油管2、放油阀3、放油口阀4、放油泵5、成品油存储箱6、真空罐7、供油管8、供油阀9、除水过滤器10、除杂过滤器11、补油泵12、补油管13、出油口阀14、液位计15、液位开关16、真空泵17、真空开关18、连通管19、连通阀20、放油三通21、补油三通22、开关油室23、开关油枕24。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提供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带电置换及净化系统,能够在保证系统管路真空和系统不断电的前提下,将合格的油品补进开关油枕24,同时抽出又在开关油室23内部底层的沉积劣化的油品,实现在线置换开关室内的绝缘油。具体包括放油组件和补油组件;放油组件包括放油管2和废品油存储箱1,放油管2的输入端与开关油室23的出油口相连通、放油管2的输出端与废品油存储箱1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放油管2上设有抽取油液的放油泵5;放油组件的废品油存储箱1通过放油管2连接至开关油室23的出油口,放油泵5运行时可定量抽取开关油室23的需要更换的绝缘油液。

如图1所示,补油组件包括成品油存储箱6和真空罐7;成品油存储箱6输出端与真空罐7输入端之间设有供油管8,真空罐7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开关油枕24的进油口相连的补油管13,补油管13上设有补油泵12,补油管13上设有过滤油液的过滤机构;补油泵12与放油泵5还连接有控制器。补油组件的成品油存储箱6内存储油液可通过供油管8输入真空罐7内,真空罐7能够排出油液中的气泡等,再由真空罐7将油液通过补油管13输入开关油枕24内,在供油时还可通过过滤机构对油液进行过滤净化,以除去杂质和水分;在油液置换过程中,放油泵5的放油量和补油泵12的补油量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器优先选用plc控制器,以提高油液置换的自动化程度。采用不断电置换油液的方式能够提高油液置换效率,并且不影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油液在置换时,需要对油液进行过滤净化,以进一步提高油液品质。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包括串接在补油管13上的除杂过滤器11和除水过滤器10,除杂过滤器11与除水过滤器10位于补油管13对应补油泵12与真空罐7之间;并且除杂过滤器11靠近补油泵12一侧,除杂过滤器1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成品油液可先后通过水过滤器和除杂过滤器11,能够充分过滤成品油液内的水分和杂质,提高油液置换质量,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过滤器内的压力,并通过压力表显示,便于操作人员检查。

如图1所示,在抽取开关油室23内的废油时,放油管2与开关油室23之间的油路需要根据需要开闭,本实施例在放油管2上设有放油管2阀和放油口阀4,所述放油管2阀位于放油泵5与放油管2输入端之间,所述放油口阀4位于放油泵5与放油管2输出端之间。放油管2阀门和放油口阀4可控制放油油路的通断,放油管2阀门和放油口阀4在打开后,放油泵5可抽取油室内的待更换的油液。

如图1所示,在向开关油枕24内补油时,成品油液经供油管8输入真空罐7内,在供油管8的输入端一侧设有向真空罐7供油的供油阀9。供油阀9能够控制成品油存储箱6与真空罐7之间油路的通断,供油阀9打开后,成品油存储箱6内的成品油液在真空作用下自动输入真空罐7内。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输入真空罐7内的油液量,本实施例在真空罐7内设有液位计15,所述真空罐7内还设有液位开关16。液位计15能够检测真空罐7内的油液量,当油液达到液位计15控制高度后,液位开关16能够控制油路断开,使成品油存储箱6停止向真空罐7供油,液位开关16和液位计15的型号和规格按照需要选用。

如图1所示,在油液置换和净化过程中,需要确保油路保持真空,真空罐7连接有真空泵17,所述真空泵17连接有真空开关18。真空泵17能够将真空罐7内抽成真空,在使用时通过真空开关18控制真空泵17运行,提高自动化程度,真空泵17的规格和型号根据需要选用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在补油过程中,经过净化的油液由补油管13输送至开关油枕24内,补油管13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出油口阀14。出油口阀14可控制补油管13的油路通断,便于向油枕供油。

如图1所示,开关油室23的出油口连接有放油三通21,所述开关油枕24的进油口连接有补油三通22,所述放油三通21的第一输出口与放油管2输入端相连,补油三通22的第一输入口与补油管13输出端相连;所述放油三通21的第二输出口与补油三通22的第二输入口相互连通。开关油室23的出油口和开关油枕24的进油口设置三通更方便连接各种管路,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管路优先选用透明钢丝软管连接,管路端部设置dn型接头相连。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整个系统无需更换油液时,可通过净化油液的方式提高油品质量,在净化时,需要连通开关油室23与开关油枕24之间的油路,本实施例在放油管2对应放油口阀4与放油泵5之间还支连有连通管19,所述连通管19还与供油管8输出端一侧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9上设有连通阀20。连通管19可连通放油管2与供油管8,使放油管2、连通管19、供油管8和补油管13连通油室和油枕之间的油路,通过过滤机构即可对油液进行过滤。整个系统可以实现在线对开关油室23及开关油枕24内的油品进行循环过滤。在过滤时打开连通阀20、放油阀3、出油口阀14,同时关闭供油阀9和放油口阀4,油枕和油室内的油液循环流动通过过滤机构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