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343发布日期:2020-07-04 01:1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机械及电气联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联锁就是使电气设备相互制约的关系。联锁设备按操纵的方式可以分为集中联锁和非集中联锁,按主要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锁器联锁、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机械电气联锁就是当启动按钮按下后,电气动作,放开按钮后电气依然动作不会因为按钮放开而复位,互锁简单来说打个比方,两个接触器任何一个动作了都会切断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结果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始终只有一个接触器能动作。

现有的机械电气联锁主要侧重人工机械式去操作,联锁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在电气联锁上安全性不高,易发生误操作。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侧重人工机械式去操作和安全性不高,易发生误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固定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电器,所述外壳的左侧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控制屏,所述外壳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轨道的上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衔铁。

进一步的,所述衔铁的顶部嵌入连接有顶部触点,所述衔铁的底部嵌入连接有底部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与衔铁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移动机构、轨道、单片机和信号接收器相互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信号接收器、移动机构和控制器共同组成一个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调节机构、移动机构、轨道、单片机和信号接收器相互配合使用,装置主体上共设有六组顶部触点和底部触点,所以可以同时对六个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当需要使六组的顶部触点和底部触点中的其中一组顶部触点和底部触点通电时,通过控制屏输入通电的规律,单片机就会将通电规律发送到信号接收器上,使移动机构收到移动指令,运作,从而使调节机构在轨道上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

2.本实用,单片机、信号接收器、移动机构和控制器共同组成一个控制机构,每一个顶部触点的内侧均设有控制器,当调节机构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时,控制器受到单片机的控制内部的开关闭合,使电路接通,给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顶部触点受到磁力的吸引,吸附在衔铁的顶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如果调节机构出现故障,移动的位置不对,虽然衔铁与底部触点接触,但是,由于调节机构移动的位置不对,顶部触点的内侧的控制器,没有接受到单片机发出的闭合内部开关的指令,内部开关处于开合状态,不能给电磁铁通电,使电路形成一个断路的情况,是不会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通电控制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外接电源,3、聚电器,4、单片机,5、蓄电池,6、控制屏,7、顶部触点,8、底部触点,9、信号接收器,10、调节机构,11、轨道,12、电磁铁,13、控制器,14、衔铁,15、绝缘层,16、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左上角固定连接有外接电源2,外接电源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电器3,外壳1的左侧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单片机4,单片机4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控制屏6,外壳1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轨道11,轨道11的上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9,调节机构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移动机构16,移动机构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2。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衔铁14,衔铁14的顶部的设为“l”形,这样设计可以避免衔铁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顶部触点7接触,衔铁14底部与底部触点8接触,不与顶部触点7接触,这就使电路形成一个断路的情况,从而避免衔铁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顶部触点7误触,造成错误的供电情况。

进一步的,衔铁14的顶部嵌入连接有顶部触点7,衔铁14的底部嵌入连接有底部触点8,顶部触点7与底部触点8共设有六组,上下位置对应的为一组,只有衔铁14同时与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接触,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给下一环节通电。

进一步的,单片机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5,蓄电池5给装置主体进行供电,保证在外部环境停电的同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装置主体控制下一环节。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10与衔铁14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有绝缘层15,绝缘层15设置在调节机构10与衔铁14的中间,使调节机构10与衔铁14分为两个单独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调节机构10在衔铁14通电的情况受到衔铁14通电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从而确保调节机构10在调节的过程中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10、移动机构16、轨道11、单片机4和信号接收器9相互配合使用,装置主体上共设有六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所以可以同时对六个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当需要使六组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中的其中一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通电时,通过控制屏6输入通电的规律,单片机4就会将通电规律发送到信号接收器9上,使移动机构16收到移动指令,运作,从而使调节机构10在轨道11上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单片机4、信号接收器9、移动机构16和控制器13共同组成一个控制机构,每一个顶部触点7的内侧均设有控制器13,当调节机构10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时,控制器13受到单片机4的控制内部的开关闭合,使电路接通,给电磁铁12通电产生磁力,顶部触点7受到磁力的吸引,吸附在衔铁14的顶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如果调节机构10出现故障,移动的位置不对,虽然衔铁14与底部触点8接触,但是,由于调节机构10移动的位置不对,顶部触点7的内侧的控制器13,没有接受到单片机4发出的闭合内部开关的指令,内部开关处于开合状态,不能给电磁铁12通电,使电路形成一个断路的情况,是不会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通电控制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作原理:首先,顶部触点7与底部触点8共设有六组,上下位置对应的为一组,只有衔铁14同时与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接触,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给下一环节通电;

然后,衔铁14的顶部的设为“l”形,这样设计可以避免衔铁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顶部触点7接触,衔铁14底部与底部触点8接触,不与顶部触点7接触,这就使电路形成一个断路的情况,从而避免衔铁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顶部触点7误触,造成错误的供电情况;

接着,绝缘层15设置在调节机构10与衔铁14的中间,使调节机构10与衔铁14分为两个单独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调节机构10在衔铁14通电的情况受到衔铁14通电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从而确保调节机构10在调节的过程中的精准性;

紧接着,装置主体上共设有六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所以可以同时对六个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当需要使六组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中的其中一组顶部触点7和底部触点8通电时,通过控制屏6输入通电的规律,单片机4就会将通电规律发送到信号接收器9上,使移动机构16收到移动指令,运作,从而使调节机构10在轨道11上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

最后,每一个顶部触点7的内侧均设有控制器13,当调节机构10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上时,控制器13受到单片机4的控制内部的开关闭合,使电路接通,给电磁铁12通电产生磁力,顶部触点7受到磁力的吸引,吸附在衔铁14的顶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控制,如果调节机构10出现故障,移动的位置不对,虽然衔铁14与底部触点8接触,但是,由于调节机构10移动的位置不对,顶部触点7的内侧的控制器13,没有接受到单片机4发出的闭合内部开关的指令,内部开关处于开合状态,不能给电磁铁12通电,使电路形成一个断路的情况,是不会对下一环节的开关电器或成套设备进行通电控制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