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7416发布日期:2020-06-02 19:5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还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终端用户中的小型断路器作为一种能自住切断故障的负荷电路投切开关装置应用较为广泛,而小型断路器(微型断路器/miniaturecircuitbreaker)则是工商业与民用场合配网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正是这种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场合的开关装置,随着智能化电网与电力泛在物联网建设的日益完善,与之配套需要的可以远程操控的基本功能应用就随之产生巨大市场需求。当前虽然已经有许多生产厂商设计并逐步商用了一些带有“电动合分闸”功能的、可以实现电路符合投切的功能性开关装置或者是接触器,但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诸多应用场景、技术参数甚至动作性能上的缺陷或者叫不足:要么是一种自保持结构的、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小功率负荷的合分闸投切——因为他们的实质是接触器而不是小型断路器(cn102522272a等),要么是破坏小型断路器原有内部结构后获得电动合分闸功能,但是缺失了小型断路器本身的故障快速跳闸功能——设计了内置一体化的马达齿轮驱动装置却占用小型断路器原有灭弧系统空间(cn109767957a),虽然也有设置为独立单体结构的装置,不过这种装置只能实现欠费停电电动分闸与缴费重合闸、拒绝手动合闸应用场合,尤为突出的是这种装置采用了一种独有厂家规格自主配套设计方案——操作手柄内置传动联锁杆(cn207338272u),使得这一有益的功能应用无法实现在通用选型配套场合。

当前已知的的这些设计中,都不同程度造成了一些需要现场操作的装置失去了现场手动操作功能的可能性,进而限制了普通工商业与居民应用市场。另外,当前已知的这些类似设计下的开关装置由于无法使用户获得新功能增加后的状态信息反馈,一旦新装置存在操作失效的状况,则到底是增加功能装置的问题还是外部因素,用户无从得知。这显然有违智能电网终端建设与电力泛在物联网建设的初衷,降低了用户在当前物联网环境下对在网监管装置的当前状况应用体验,进而失去广阔的市场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及其控制系统,其用于和小型断路器配套装配,能够实现手动操作小型断路器以及智能控制小型断路器合闸和分闸,还能控制小型断路器快速跳闸,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安装有手柄驱动杆、驱动组件、连杆、联锁驱动板、止动板、跳闸板和撞击杆,所述手柄驱动杆可径向转动,所述手柄驱动杆能够与小型断路器的手柄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手柄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手柄驱动杆转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手柄驱动杆的一侧和止动板的中部,所述止动板的一端铰接在联锁驱动板的一面边缘,所述跳闸板的中部和联锁驱动板均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壳体上,所述联锁驱动板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跳闸板与联锁驱动板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联锁驱动板的另一面设有跳闸驱动臂,所述跳闸驱动臂用于驱动小型断路器的跳闸驱动脱扣板,所述撞击杆设于跳闸板的一旁侧,所述撞击杆能够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跳闸板,当手柄驱动杆转动到第一位置,所述跳闸板的一端靠近撞击杆,所述止动板的另一端抵接跳闸板的另一端,当手柄驱动杆转动到第二位置,所述跳闸板的一端远离撞击杆,所述止动板的另一端脱离跳闸板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驱动杆与驱动组件之间设有半月齿轮,所述手柄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铰接在壳体上,所述驱动组件与半月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能够与半月齿轮啮合或者脱离半月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于第一齿轮的侧面安装有干簧管,所述第一齿轮中安装有磁铁,当手柄驱动杆转动,所述磁铁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干簧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联锁驱动板为扇形,所述联锁驱动板于圆心处通过第一转轴和壳体铰接,所述联锁驱动板的直边边缘设有状态凸轮,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叶片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动板为扇形,所述止动板于圆心处和联锁驱动板的弧形边缘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动板的弧形端设有回位止柱,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限位台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跳闸板的一端设有触头,所述跳闸板的另一端设有止锁口,所述止动板的另一端能够抵接止锁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中安装了电磁铁,所述撞击杆由电磁铁驱动。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包括状态采集模块、微处理器、人机交互模块、电源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手柄驱动杆、半月齿轮、联锁驱动板、止动板以及跳闸板的位置的状态信息,状态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能够读取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识别和判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进行信息的双向传输,用于向微处理器输入驱动指令,并显示微处理器反馈的信息;所述电源处理模块,用于向状态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将微处理器输出的信息传输给远程控制单元,以及将远程控制单元输入的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和小型断路器拼装组合后,手柄驱动杆与小型断路器的手柄通过连接套连接,这样手动操作手柄驱动杆,就能够将小型断路器进行合闸和分闸,而且还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手柄驱动杆,以联动驱动小型断路器的手柄,完成小型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且拼装组合后,跳闸驱动臂位于小型断路器的跳闸驱动脱扣板的一侧,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撞击杆撞击跳闸板的一端,以使跳闸驱动臂转动,带动小型断路器的跳闸驱动脱扣板运动,以实现小型断路器的快速跳闸。本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驱动机构和撞击杆动作以控制小型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和快速跳闸,实现在不改变标准小型断路器本体结构和小型断路器既有安装条件的情况下,解决以往类似设计装置设计存在的不能多规格联动、挤占小型断路器本体结构导致功能丧失等技术应用缺陷,从而获得更广泛应用选型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分闸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合闸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锁驱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锁驱动板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跳闸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安装有手柄驱动杆2、驱动组件3、连杆4、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跳闸板7和撞击杆8,所述手柄驱动杆2可径向转动,手柄驱动杆2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外,所述手柄驱动杆2能够与小型断路器的手柄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手柄驱动杆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能够驱动手柄驱动杆2转动,所述连杆4的两端分别铰接手柄驱动杆2的一侧和止动板6的中部,所述止动板6的一端铰接在联锁驱动板5的一面边缘,所述跳闸板7的中部和联锁驱动板5均通过第一转轴51铰接在壳体1上,所述联锁驱动板5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跳闸板7与联锁驱动板5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联锁驱动板5的另一面设有跳闸驱动臂9,所述跳闸驱动臂9用于驱动小型断路器的跳闸驱动脱扣板,所述撞击杆8设于跳闸板7的一旁侧,所述撞击杆8能够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跳闸板7,当手柄驱动杆2转动到第一位置,所述跳闸板7的一端靠近撞击杆8,所述止动板6的另一端抵接跳闸板7的另一端,当手柄驱动杆2转动到第二位置,所述跳闸板7的一端远离撞击杆8,所述止动板6的另一端脱离跳闸板7的另一端。

具体的,壳体1形状与尺寸和单体小型断路器的外壳相近,以满足国标条件下的匹配安装需求。用于连接本驱动机构的手柄驱动杆2与小型断路器的手柄的连接套为常规的小型断路器的手柄外壳套,这一手柄外壳套很容易满足符合国标的手柄尺寸结构,一般单体小型断路器在进行两个、三个或四个组合联动时,均是采用手柄外壳套连接多个小型断路器手柄。使用本驱动机构时,用本驱动机构替换组合联动中的其中一个小型断路器即可。

而且,根据模数化标准,小型断路器本身具有跳闸驱动脱扣板,小型断路器的侧面设有弧形孔,跳闸驱动脱扣板位于弧形孔中,且跳闸驱动脱扣板上开设有驱动孔。类似的,本驱动机构中壳体1的侧面设有弧形孔14,跳闸驱动臂9位于弧形孔14中,跳闸驱动臂9上也开设有连接孔91。本驱动机构和小型断路器拼装时,采用一根连接轴,连接驱动孔和连接孔91,这样跳闸驱动臂9就可以驱动跳闸驱动脱扣板。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驱动杆2与驱动组件3之间设有半月齿轮10,所述手柄驱动杆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齿轮21通过第二转轴23铰接在壳体1上,所述驱动组件3与半月齿轮10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1能够与半月齿轮10啮合或者脱离半月齿轮10。半月齿轮10的一侧为半圆,圆周上有轮齿,另一侧为缺口。第一齿轮21与半月齿轮10半圆上的轮齿啮合时,驱动组件3通过驱动半月齿轮10,来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也就是驱动手柄驱动杆2转动,而手柄驱动杆2与小型断路器的手柄通过连接套连接,这样驱动组件3就能够间接驱动小型断路器的手柄转动,以完成合闸或分闸;手柄驱动杆2驱动小型断路器合闸或分闸的同时,由于连杆4的连接作用,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随之转动到不同的位置。

而且,驱动组件3驱动半月齿轮10脱离第一齿轮21后,也就是第一齿轮21位于半月齿轮10的缺口的位置时,手柄驱动杆2能够脱离驱动组件3的控制而自由转动,此时撞击杆8撞击跳闸板7时,联锁驱动板5带动跳闸驱动臂9转动,跳闸驱动臂9通过连接轴驱动跳闸驱动脱扣板,以实现小型断路器的快速跳闸。这样可以避免驱动组件3对手柄驱动杆2的驱动与快速跳闸带来的手柄驱动杆2的转动相互造成机械性的干扰,以使小型断路器通过拼装本驱动机构而同时具备合分闸远程控制、现场手动控制以及快速跳闸的功能。

具体的,其中合分闸远程控制是通过远程控制驱动组件3来完成的。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马达31和齿轮组32,所述马达31的输出端设有涡轮33,涡轮33与齿轮组32的输入齿轮相啮合,齿轮组32的输出齿轮与半月齿轮10相啮合。通过控制马达31的转动,可以间接控制小型断路器的合分闸。

参见图5和图6,所述联锁驱动板5为扇形,所述联锁驱动板5于圆心处通过第一转轴51和壳体1铰接,所述联锁驱动板5的直边边缘设有状态凸轮52,壳体上对应设有叶片开关,叶片开关为常开型开关,叶片开关包括一个静叶片和一个动叶片,动叶片是簧片,当状态凸轮52推动动叶片与静叶片接触时,动叶片和动叶片导通,也就是叶片开关导通,当状态凸轮52脱离动叶片时,动叶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叶片开关断开,这样就可以通过叶片开关的通断判断联锁驱动板5是处于小型断路器合闸时还是分闸时所在的位置,从而使得联锁驱动板5可以通过叶片开关获得相应的位置信息,甚至是动作次数信息。

再参见图7,所述止动板6为扇形,所述止动板6于圆心处和联锁驱动板5的弧形边缘铰接。壳体1于止动板6的侧面设有叶片开关,止动板6能够推动或者脱离叶片开关的动叶片,当止动板6推动动叶片,叶片开关导通,当止动板6脱离动叶片,叶片开关断开,止动板6的位置信息根据叶片开关的通断提供。所述手柄驱动杆2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止动板6与手柄驱动杆2通过连杆4连接,第三复位件可以同时带动手柄驱动杆2和止动板6复位。所述止动板6的弧形端设有回位止柱61,所述壳体1于靠近手柄驱动杆2的位置对应设有限位台阶,止动板6回位时,限位台阶会挡住回位止柱61,防止止动板6转动到超出机械联动正常受控的范围。

再参见图8,所述跳闸板7的一端设有触头71,跳闸板7的另一端设有止锁口72,触头71位于远离止动板6的那一端,止锁口72位于靠近止动板6的那一端,所述止动板6的弧形端能够抵接止锁口72。壳体1于跳闸板7的侧面设有叶片开关,跳闸板7能够推动或者脱离叶片开关的动叶片,当跳闸板7推动动叶片,叶片开关导通,当止动板6脱离动叶片,叶片开关断开,跳闸板7的位置信息根据叶片开关的通断提供。

具体的,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均是扭簧。第一复位件套在第一转轴51上,一端抵接联锁驱动板5,另一端抵接壳体1。第三复位件套在第二转轴23上,一端抵接手柄驱动杆2,另一端抵接壳体1。所述联锁驱动板5的一端面上设有弹簧安装柱54和限位柱53,弹簧安装柱54和限位柱53位于远离撞击杆8的那一侧,所述跳闸板7上设有弹簧卡口73,弹簧卡口73与触头71设于跳闸板7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复位件套在弹簧安装柱54上,一端抵接限位柱53,另一端抵接弹簧卡口73。

再次参见图1,所述壳体1于第一齿轮21的侧面安装有干簧管11,所述第一齿轮21中安装有磁铁22,当手柄驱动杆2转动,所述磁铁22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干簧管11。当第一齿轮21中的磁铁22靠近干簧管11,干簧管11导通,当磁铁22远离干簧管11,干簧管11断开,手柄驱动杆2的位置由干簧管11的通断状态来表现,由于手柄驱动杆2和小型断路器的手柄是相连接的,所以手柄驱动杆2的不同位置对应了与本驱动机构连接的小型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跳闸状态,因此通过干簧管11的通断可以判断小型断路器是处于合闸还是分闸跳闸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中安装了电磁铁12,所述撞击杆8由电磁铁12驱动,撞击杆8外部套设有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撞击杆8,另一端连接壳体1。电磁铁12通电,撞击杆8伸出,向靠近触头71的方向运动,撞击触头71;电磁铁12断电,撞击杆8在拉簧的拉力下复位。壳体1在半月齿轮10的旁侧设有c柱13,所述c柱13上安装有叶片开关,半月齿轮10能够触碰或者脱离叶片开关的动叶片,当半月齿轮10推动动叶片,叶片开关导通,当半月齿轮10脱离动叶片,叶片开关断开,半月齿轮10的位置信息根据叶片开关的通断提供。半月齿轮10的位置有两种,一个位置是半月齿轮10的半圆上的轮齿与手柄驱动杆2的第一齿轮21啮合,此时小型断路器处于正常的合闸或者分闸状态,另一个位置是手柄驱动杆2的第一齿轮21位于半月齿轮10的缺口的位置,此时小型断路器处于跳闸的状态。因此通过此处叶片开关的通断判断小型断路器是处于合分闸状态还是跳闸状态。

参见图3和图4,当马达31驱动或者是人工转动手柄驱动杆2顺时针转动,连接套带动小型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时,连杆4带着止动板6和联锁驱动板5一同顺时针运动,第一复位件被压扭储能,第二复位件跟着绕第一转轴51转动,跳闸板7的一端在第二复位件另一端的推动下,也做顺时针运动,直至止动板6的弧形端抵接止锁口72,而联锁驱动板5在顺时针运动的同时,第一复位件一直对联锁驱动板5有逆时针运动的回复作用力,第三复位件通过手柄驱动杆2和连杆4传递给止动板6的弧形端以逆时针运动的回复作用力,第二复位件给跳闸板7以顺时针运动的回复作用力,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三者获得的机械“合力”的矢量方向刚好超过平衡点的中心线,进而他们三者处于一个暂时的动稳定状态,此时为合闸状态。不过,由于止动板与跳闸板两者之间属于非固定的连接,只是简单的搭接,因此此时若电磁铁12驱动撞击杆8撞击触头71,则联锁驱动板5失去稳定支撑力,联锁驱动板5在第一复位件回复力下逆时针转动,退回到小型断路器分闸时联锁驱动板5所处的位置,完成扭簧被压扭后储能快速释放能量的机械动作,而跳闸驱动臂9也在联锁驱动板5的带动下,通过连接轴,驱动跳闸驱动脱扣板,以使小型断路器快速跳闸。同时,因为这一种不涉及小型断路器既有内部结构,而是借助标准小型断路器上设置的这一由于需要与同类型小型断路器“级联”而预留的功能装置,从而获得了一种对常规小型断路器的通用性的配套特性。

具体的,按照图3和图4所显示的方向,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小型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手柄驱动杆2、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均处于顺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小型短期处于分闸状态时,手柄驱动杆2、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均处于逆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小型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时,当跳闸未完成,手柄驱动杆2、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均处于顺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当跳闸完成,手柄驱动杆2、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均处于逆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包括状态采集模块、微处理器、人机交互模块、电源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手柄驱动杆、半月齿轮、联锁驱动板、止动板以及跳闸板的位置的状态信息,状态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能够读取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识别和判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进行信息的双向传输,用于向微处理器输入驱动指令,并显示微处理器反馈的信息;所述电源处理模块,用于向状态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微处理器和远程控制单元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输,用于将微处理器输出的信息传输给远程控制单元,以及将远程控制单元输入的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

具体的,状态采集模块包括所有的叶片开关、干簧管以及与叶片开关和干簧管连接的回路,叶片开关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并构成回路,此回路连接微处理器,向微处理器中传输电平信号,当叶片开关闭合,微处理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当叶片开关断开,微处理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同理,干簧管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连接并构成回路,此回路连接微处理器,向微处理器中传输电平信号,当干簧管闭合,微处理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当干簧管断开,微处理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微处理器根据各个回路的电平高低的来判断和识别各个零部件所处的位置。微处理器输出的信息包括手柄驱动杆、半月齿轮、联锁驱动板、止动板以及跳闸板的位置状态,以及根据这些位置状态判断的指令完成情况,还包括故障信息反馈。马达31的控制器和电磁铁12的控制回路均与微处理器连接。人机交互模块为显示屏和键盘,或者为触摸显示屏。远程控制单元为手机或者电脑。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01、微处理器读取小型断路器的状态,并进行状态识别以及状态反馈,若小型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则执行步骤s02;若小型断路器处于正常合闸或者分闸的状态,则执行步骤s03。其中,通过半月齿轮10的位置状态,也就是通过c柱13安装的叶片开关的通断可判断小型断路器是处于合分闸状态还是跳闸状态。

s02、分闸复位,并进行小型断路器的状态反馈,返回步骤s01。分闸复位的具体过程为微处理器通过马达31的控制器启动马达31转动,马达31进而驱动半月齿轮10转动,使半月齿轮10的半圆上的轮齿与手柄驱动杆2啮合。

s03、等待分闸或合闸的驱动指令,完成驱动指令后,将小型断路器此时的状态与完成驱动指令之前的小型断路器的状态进行对比,若两个状态不同,则进行小型断路器的状态反馈,并返回步骤s01;否则执行步骤s04。

s04、对驱动机构的手柄驱动杆2的位置进行判断,若手柄驱动杆2在完成驱动指令之后和之前所处的位置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05;否则执行步骤s06。

s05、对联锁驱动板5的位置进行判断,若联锁驱动板5在完成驱动指令之后和之前所处的位置相同,则记录装置异常,并执行步骤s08;否则执行步骤s06。此处记录的装置异常,是记录联锁驱动板5异常。联锁驱动板5在完成驱动指令之后和之前所处的位置相同,就是联锁驱动板5无动作;位置不同,就是联锁驱动板5有动作。

s06、对半月齿轮的位置进行判断,判断半月齿轮是否被触发,若半月齿轮未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07;若半月齿轮被多次触发,则执行步骤s09。存在半月齿轮被多次触发的原因是,输入合闸指令后,在合闸后,联锁驱动板5、止动板6和跳闸板7无法处于稳定状态,自动回到分闸状态,此时微处理器根据联锁驱动板5的最终位置判断合闸动作未完成,微处理器会保持对驱动组件3的继续驱动,这样反反复复,驱动组件3就会多次动作,与驱动组件3相连接的半月齿轮就会被多次触发,此时联锁驱动板5的位置也不停地进行变换,进行多次动作,状态凸轮52也会多次推动叶片开关,此时微处理器就会接收到多次联锁驱动板5状态变化的信息,此时手柄驱动杆2会出现间断性的自主“跳动”回位。

s07、判断驱动组件3是否接收到驱动指令,若驱动组件未接收到驱动指令,则记录驱动组件指令异常,并执行步骤s08;若驱动组件接收到驱动指令,则记录装置异常,并执行步骤s08。其中,驱动组件指令具体为马达控制指令,驱动组件3中接收驱动指令的是马达31的控制器。此处记录的装置异常,是记录驱动组件3异常,即马达31和齿轮组32异常。

s08、指令中断,输出具体的故障信息,并返回步骤s01。输出的具体故障信息是指输出此前记录的异常信息。

s09、判断是否接收到快速跳闸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10。接收到快速跳闸指令的部件是电磁铁12。

s10、判断跳闸板是否复位,若否,则记录快速跳闸连锁异常,并执行步骤s11;若是,则记录止动板回止异常,并执行步骤s11。跳闸板复位是指跳闸板回复到小型断路器处于分闸时的跳闸板的位置状态。

s11、指令中断,输出附件异常信息,并返回步骤s01。

具体的,微处理器对接收的信号按照上述的控制流程进行对应的动作执行指令解析与处理,并将处理的信息或是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对远程控制单元进行有效数据的输出推送,从而使得传统小型断路器不做任何改变、仅仅在原有的操作手柄上加装一个与之匹配的连接套,以拼装本驱动机构,即可获得物联网设备具备的输入指令、输出指令完成情况的基本功能,还可基于微处理器采集到的所有叶片开关和干簧管的所在回路的电平高低情况,实现本驱动机构的自我状态监测,并把对应的检测结果推送给远程控制单元,从而使得用户得知合并驱动机构当前的健康状态信息:若驱动机构本身异常,则给出可能存在的异常部件,亦或者是配套小型断路器故障,或者是外部提供的快速跳闸指令异常,而不是单纯的完成一种远程指令。小型断路器故障的情况,则是所有零部件的状态时正常状态时,而小型断路器处于断路状态。将小型断路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在有电源的回路中,此回路连接微处理器,向微处理器中传输电平信号,当小型断路器闭合,微处理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当小型断路器断开,微处理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

其中,马达31经过齿轮组32减速后经由半月齿轮10作用于手柄驱动杆2,手柄驱动杆2联动经由连接套连接的小型断路器的手柄,从而实现小型断路器正常合闸与分闸动作、快速跳闸后自动恢复为原有位置状态的动作。弹簧储能自动复位快速跳闸组件完成对快速跳闸指令的执行,并通过机械脱扣系统与联锁驱动装置直接联动给小型断路器的既有跳闸系统实现快速驱动。控制系统则按照指定的程序控制个零部件的按照指令运行,并输出运行状态,以及进行内部组件执行状态监测。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组件中设置有叶片开关、干簧管等元件,使得控制系统可以获得需要的位置信息,进而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状态判断,从而实现对内部部件的自我监管,并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将监控到的信息推送至远程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为小型断路器单体配装的驱动机构既为新建的物联网配电网终端提供更深应用体验,也为已经建成常规配电终端但需要改造升级这些已装配大量小型断路器装置的建设获得更多选型机会,同时也为这些既有设备的改造降低采购及安装建设成本提供有益的选型帮助。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