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9911发布日期:2020-07-14 1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浆料添加有质量分数为1.7~4%的玻璃粉a和质量分数为0.1~1%的玻璃粉b;所述玻璃粉a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250~350℃;所述玻璃粉b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350~4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a为teo2-pbo-bi2o3-sio2体系玻璃粉;所述玻璃粉b为teo2-bi2o3-wo3-mgo-sio2体系玻璃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eo2-pbo-bi2o3-sio2体系玻璃粉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25~45份teo2、15~30份pbo、17~32份bi2o3、1~10份sio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eo2-pbo-bi2o3-sio2体系玻璃粉中还添加有微量添加物;所述微量添加物的质量份数为0.1~15份;所述微量添加物为wo3、zno、al2o3、b2o3、cao、na2o、mg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eo2-bi2o3-wo3-mgo-sio2体系玻璃粉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8~15份teo2、50~70份bi2o3、10~20份wo3、5~10mgo、1~3份sio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eo2-bi2o3-wo3-mgo-sio2体系玻璃粉中还添加有微量无机氧化物;所述微量无机氧化物的质量份数为0.1~15份;所述微量无机氧化物为al2o3、li2o、na2o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还包括以下按质量分数的成分:85~92%球形银粉、1.5~6%有机载体、2~5%稀释剂、1.0~2.0%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a和玻璃粉b的粒径d50均为0.5~2.2μm,d100不超过6.0μm;所述球形银粉的粒径为d50为0.5~3μm,d100不超过6.0μm。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玻璃粉a和玻璃粉b:将组成玻璃粉a的各成分按照配方混合后,经热熔、冷却、球磨、过筛得到玻璃粉a;将组成玻璃粉b的各成分按照配方混合后,经热熔、冷却、球磨、过筛得到玻璃粉b;

制备有机载体:将树脂加入溶剂中,并在70~90℃的条件下保温1~3h,过滤得到有机载体;

制备导电浆料:将玻璃粉a、玻璃粉b加入有机载体中,并加入导电浆料的其他成分,混合分散至其中颗粒类物质的粒径不大于7μm,过滤得到导电浆料。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导电银浆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呈丝网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的硅片上,并在500~900℃的条件下烧结而成的正面电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添加有质量分数为1.7~4%的玻璃粉A和质量分数为0.1~1%的玻璃粉B;所述玻璃粉A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250~350℃;所述玻璃粉B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350~450℃。本发明还公开了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金刚线切割的硅片上而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采用不同玻璃态软化温度的玻璃粉A和玻璃粉B作为导电浆料的无机粘接剂,提高导电浆料在硅片表面粘接性能,改善导电浆料中的熔融态玻璃粉蚀刻硅片表面的程度和提高掺杂,降低硅片表面金属‑半导体接触层的欧姆接触越小,使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单耗比降低5~10%。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