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8148发布日期:2020-09-11 20:4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的发展,指纹识别结构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基本配置,其可以较方便地执行电子设备的解锁以及唤醒功能。

屏下指纹识别一般通过屏下摄像头获取指纹图像并进行识别,然而,摄像头在显示屏上占用空间的同时,还会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显示屏指纹识别区域的对应位置会进行开窗,以利于识别装置进行识别。申请人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发现,显示屏对应的开窗和非开窗区域存在显示效果异常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辅助层、衬底、遮挡层以及显示层;所述衬底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辅助层对应于所述衬底的第二部分设置;所述遮挡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遮挡单元;所述显示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衬底的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显示层的识别区域设置;所述遮挡单元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得所述显示模组内部的反射光线均匀地照射至所述像素单元,进而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面显示效果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盖板,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贴设于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盖板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还包括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传感装置对应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识别区域设置,且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模组,通过设置遮挡层,使得显示模组内部的反射光可以均匀地照射至显示层的像素单元,避免显示层的识别区域与非识别区域因光电效应程度不同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一致,实现显示模组整面均匀一致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本申请相关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显示屏显示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显示模组沿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是针对具有识别结构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可以利用指纹识别结构可以快速地执行电子设备的解锁以及唤醒功能。识别结构通常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屏下摄像头等传感装置进行图像获取进而达到识别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屏下识别结构的智能设备。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相关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显示屏201显示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相关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叠层结构示意图,即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对于具有屏下指纹识别结构的电子设备而言,其显示屏201通常会具有识别区域2011和非识别区域2012。其中,识别区域2011一般对应于可以进行识别的传感装置202设置。

进一步地,显示屏201的显示面一般贴设于电子设备的玻璃盖板203的内侧面,在显示屏201的非显示面的一侧进行开窗,该开窗位置一般对应于识别区域2011的位置,以便于放置传感装置202进行识别。

然而,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在上述的显示屏结构201中,由于开窗,从显示屏201的非显示面观察传感装置202处于裸露状态,显示屏201的非显示面的一侧部分裸露。在显示屏201显示过程中,显示屏201的非显示面一侧的裸露部分与非裸露部分由于折射率差异光的反射情况不同,进而对显示屏201内部半导体有源层造成不同的光电效应,从而使得显示屏201的识别区域2011和非识别区域2012存在显示不均的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思路是,如果使得显示屏内部的半导体有源层产生同等程度的光电效应,进而使得显示屏的识别区域和非识别区域不存在显示不均的现象,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设备。该电子设备100大致上可以包括以下结构:显示屏组件10以及壳体20;其中,显示屏组件10大致上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1以及显示屏盖板12。

具体而言,显示模组11贴设于显示屏盖板12的内表面。壳体20与显示屏组件10的显示屏盖板12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01,显示屏组件10的显示模组11设于容置空间101内。

进一步地,壳体20大致上可以包括后壳21和中框22,中框22置于显示模组11与后壳21之间,并连接显示模组11与后壳21,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框架。在电子设备100结构应用中,中框30一般用来承载或者固定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池、摄像头或者传感装置等内部元器件。后壳21、中框22以及显示屏盖板12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01。

显示模组11一般可以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图中未示出),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相对设置,显示模组11的显示面贴设于显示屏盖板12的内表面,显示模组11的非显示面靠近壳体20。具体而言,显示模组11的显示面位于电子设备100外部用于显示及相应的人机交互操作,非显示面位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用于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模组11上设置有识别区域111,以用于获取识别信息进行识别操作,可以较方便地执行电子设备100的解锁以及唤醒等功能。可以理解的,显示模组11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用于屏幕显示的显示屏,显示屏盖板12可以为玻璃材质。

具体而言,识别区域111获取的识别信息可以是生物特征信息,例如,可以是指纹、掌纹、虹膜、声纹或者脸部特征信息。其中,指纹是指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掌纹是指整个手掌上的纹线;虹膜是指眼睛的一部分,用于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声纹是指用电声学仪器显示的携带言语信息的声波频谱;脸部特征是指人类面部的特征,包括脸型、五官排列和外观等。对于一个用户来说,上述生物特征信息都是唯一的,因此,都可以用来标识唯一的用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区域113获取的识别信息可以以获取的指纹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为了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识别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传感装置30,该传感装置30固设于壳体20。具体而言,传感装置30可以与壳体20的后壳2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壳体20的中框22固定连接,还可以与壳体20的后壳21以及中框22共同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传感装置30对应于显示模组11的识别区域111设置,且传感装置30的感应面朝向显示屏盖板12。具体而言,传感装置30设置于显示模组11的非显示面的一侧,且该传感装置30的感应面在大体上垂直于显示模组11的方向上的投影与识别区域111对应,即传感装置30的感应面投影于显示模组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识别区域111。

可以理解的,传感装置15是一种可以将生物特征信息转换成电子信号的设备。例如传感装置15可以将光学图像装换成电子信号,该传感装置15可以是装配有ccd(charge-coupleddevice,图像控制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以及cis(cmosimagesensor,cmos图像传感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的摄像头。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沿图5中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11大致上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辅助层112、衬底113、遮挡层114以及显示层115。其中,显示层115包括识别区域111,这里,识别区域111以指纹识别区域为例。衬底113包括第一部分1131和第二部分1132,第一部分1131对应的堆叠结构包括位于衬底113下方的传感装置30,第二部分1132对应的堆叠结构包括位于衬底113下方的辅助层112。这里,传感装置30以光感指纹识别传感器为例,光感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用于实现指纹识别。

具体而言,衬底113的第一部分1131对应的堆叠结构包括传感装置30、位于传感装置30上方的衬底113、位于衬底113上方的遮挡层114以及位于遮挡层114上方的显示层115;第二部分1132对应的堆叠结构包括辅助层112、位于辅助层112上方的衬底113、位于衬底113上方的遮挡层114以及位于遮挡层114上方的显示层115。进一步地,从图6所示方位的下方观察,衬底113的第二部分1132与辅助层112接触,第一部分1131裸露即与空气接触,即第一部分1131对应于显示层115的识别区域111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进一步地,辅助层112对应于衬底113的第二部分1132设置,即辅助层112上设置有避让衬底113的第一部分1131的避让区域,以避免阻挡光线进入光感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而不能识别。显然的,辅助层112一般不透光。遮挡层114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遮挡单元(1141、1142、1143…),显示层115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1151、1152、1153…)。其中,遮挡层114的遮挡单元与显示层115的像素单元对应设置,即遮挡单元1141投影于显示层115的投影大致上覆盖像素单元1151,遮挡单元1142投影于显示层115的投影大致上覆盖像素单元1152,遮挡单元1143投影于显示层115的投影大致上覆盖像素单元1153,依此类推,形成遮挡单元与像素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结构。遮挡层114一般为不透光,光线可以在遮挡层114上进行反射,以使得显示模组100内部的反射光线可以均匀地照射至显示层115的像素单元,进而使得显示模组100的整面显示效果一致。

可以理解的,多个遮挡单元(1141、1142、1143…)以及多个像素单元(1151、1152、1153…)之间具有对应的间隙,以使得光线可以通过并照射至光感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识别。进一步的,上述间隙间可以填充可透光材料以增强显示模组1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显示层115的像素单元一般包括发光元件1155以及薄膜晶体管1156,其中,薄膜晶体管1156与发光元件1155电连接,以驱动发光元件1155发光。进一步地,发光元件1155远离遮挡层114设置,薄膜晶体管1156靠近遮挡层114设置。

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155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11551、发光层11552以及阴极层11553,其中,阳极层11551靠近于衬底113,阴极层11553远离衬底113。薄膜晶体管1156一般包括源极11561、漏极11562、栅极11563以及有源层11564,其中,源极11561一般与发光元件1155对应的像素电极导通,以驱动发光元件1155发光。

可以理解的,在显示模组结构中,每个像素单元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其栅极连接至扫描线、漏极连接至数据线、源极则连接至像素电极。在扫描线上施加足够的电压,会使得该条线上的所有薄膜晶体管打开,此时数据线上的显示信号电压写入像素,以控制不同液晶的透光度进而达到控制色彩的效果。进一步可以理解地,关于发光元件以及薄膜晶体管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工作原理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故本申请实施例不再细述。

进一步地,由于传感装置30对应的位置没有辅助层112,使得衬底113的第一部分1131和第二部分1132对应的堆叠结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显示模组11内部发光材料发出的光线会在衬底113的第一部分1131与辅助层112的交界面以及第二部分1132与空气的交界面发生反射以及折射,反射以及折叠光线照射至薄膜晶体管1156的有源层11564。一般情况下,有源层11564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例如半导体多晶硅。在光线照射下,有源层会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生载流子,引起薄膜晶体管沟道内部载流子浓度的变化,进而使得显示模组背面会积聚一定数量的感应电荷,形成反向电场作用于沟道载流子。

具体而言,当衬底113的第一部分1131和第二部分1132的反射或者折射情况不同时,沟道内部载流子的浓度也会相应的不同,进而使得显示模组背面会积聚的感应电荷数量不同,从而造成显示层115的识别区域111和非识别区域的显示效果不一致。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衬底113和显示层115之间设置遮挡层114,其中,显示层115的发光元件1155远离遮挡层114的遮挡单元设置,薄膜晶体管1156的有源层11564靠近遮挡层114的遮挡单元设置,以使得有源层11564可以接收均匀的反射光。具体而言,当在衬底113和显示层115之间设置遮挡层114时,发光元件1155发出的光线在遮挡层114上几乎可以实现全反射,这样可以使得有源层11564接收的反射光是均匀的,沟道内部载流子的浓度也会大体上相同,进而使得显示模组背面会积聚的感应电荷数量大体上相同,从而使得显示层115的识别区域111和非识别区域具有一致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申请人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如果将显示模组背面积聚的感应电荷导走,那么就不会形成反向电场作用于沟道载流子影响显示效果。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遮挡层11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用于导走显示模组背面积聚的感应电荷。具体而言,遮挡层114接地以形成屏蔽层,以使得显示模组11远离显示层115的一面不积聚感应电荷,进而使得显示模组11的整面显示效果一致。

进一步地,遮挡层114可以采用诸如钼(mo)、铜(cu)等导电金属材料制成,采用图案化工艺制成,即图案化遮挡层144形成阵列分布的遮挡单元。例如,可以通过诸如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urdeposition,pvd)、原子层沉积(atomiclayerdeposition,ald)、脉冲激光沉积(pulsedlaserdeposition,pld)或溅射沉积(sputterdeposition)等图案化工艺形成呈阵列分布的遮挡单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还包括绝缘层116,该绝缘层116设置于遮挡层114与显示层115之间,一方面可以使得遮挡层114与显示层115之间绝缘,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挡水汽等进入。

进一步地,绝缘层116一般采用透明硅化物制成,既可以起到绝缘作用,还可以避免阻挡光线进入以及平坦化显示模组,使得显示模组整体结构更为稳定。例如,绝缘层116可以采用sinx、siox等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为了实现整面绝缘效果,绝缘层116一般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urdeposition,cvd)做出整面的绝缘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16还可以采用诸如聚环烯烃聚合物等绝缘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层1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辅助层112大致上包括缓冲件1121以及接地件1122。具体而言,缓冲件1121靠近衬底113设置,接地件1122远离衬底113设置。

进一步地,辅助层112通过胶体118与衬底113粘接,以固定连接该辅助层112与衬底113。更进一步地,缓冲件1121通过胶体118与衬底113粘接。

具体而言,缓冲件1121可以采用诸如泡棉、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接地件1122可以采用诸如cu等导电材料制成;胶体118可以采用诸如双面胶、oca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oca)、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clearresin,ocr)、压敏胶(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s,psa)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可以理解的,缓冲件11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接地件1122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可以将显示模组11对应于接地件1122一面积聚的感应电荷导走,避免产生反向电场。

进一步地,衬底113一般采用诸如pet(polyethyleneglycol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透明材料制成,其质量较轻,对整机重量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申请人研究发现,在接地件1122将将显示模组11对应于接地件1122一面积聚的感应电荷导走时,衬底113未对应接地件1122位置积聚的感应电荷如果未被导走将会使得显示模组产生不一致的显示效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衬底113可以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可以在pet中加入硫离子,以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导电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遮挡层,使得显示层的识别区域和非识别区域对应的显示模组内部产生同等程度的光电效应,进而使得显示模组的整面显示效果均匀一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层1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辅助层112进一步还包括散热件1123,该散热件1123设置于缓冲件1121与接地件1122之间。散热件1123一般采用导热效率较高的石墨、铝片、铜片等散热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模组11还进一步包括基底117,该基底117设置于衬底113与遮挡层114之间,用于隔离水汽、氧以及平坦化显示模组。

进一步地,基底117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基底117可以采用pet、pi等透明材料制成,其质量较轻,对整机重量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底117还可以采用复合层结构,例如,基底117可以使用pi制成,pi可以分两层制作,每一层的厚度大致上在8~10μm之间,两层pi膜之间可以设置一层无机薄膜,以阻止水汽等进入。其中,无机薄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al2o3、tio2、sinx、sicnx、siox等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用于增加阻水功能的无机功能材料。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10,该显示屏组件10大致上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1以及显示屏盖板12,显示模组11的显示面贴设于显示屏盖板12的内表面。其中,该显示模组11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1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10还可以包括触摸面板(图中未示出),该触摸面板贴设于显示模组11与显示屏盖板12之间。

具体而言,触摸面板可以通过oca光学胶贴设于显示模组11和显示屏盖板12之间。其中,显示模组11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11,此处不再细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显示屏组件,壳体与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盖板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模组设于容置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壳体以及显示屏组件的详细结构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模组,通过设置遮挡层,使得显示模组内部的反射光可以均匀地照射至显示层的像素单元,避免显示层的识别区域与非识别区域因光电效应程度不同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一致,实现显示模组整面均匀一致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终端设备900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1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终端设备90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1)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显示模组相关技术特征,请参阅上述显示模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设置遮挡层,使得显示模组内部的反射光可以均匀地照射至显示层的像素单元,避免显示层的识别区域与非识别区域因光电效应程度不同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一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