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2662发布日期:2020-08-14 16: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线束是指控制器与各传感器连接的线路;线路如有问题就会导致控制电脑不能正确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它就无法正确的控制发动机运转;由于

线路太多,为了方便统一安装维护,会将多个管路集中收集在一条排线上,形成整齐的线束。

线束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线材出线装置把线材a裁剪成一段段排列好后,通过插入可通电的端子a1上,然后在端子a1上套入能够把各个端子a1固定的端子外壳b上,使得多根线组成一个整体,完成线束的生产;但在线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线路板的排版不同,端子外壳b的孔距不同,所以在端子a1插入壳体前,需要调节好端子a1的距离以及方向,才能够准确插入到端子外壳b内;但现有用于线束生产中的端子导向系统中没有可调节端子a1插入方向,所以使得每次更换不同间距的端子a1时候,均需要采用对应规格的端子导向装置,才能使得每根线上的端子a1能够准确地插入到端子外壳b内,这样不仅增加设备投入的成本,而且在更换端子导向装置上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生产进度,使用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线束生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系统,它包括有线材支撑板、端子插入装置、端子外壳插入装置和为端子外壳插入装置提供端子外壳的振动盘输送机构;所述端子插入装置用于向线材支撑板同时输出多根已经插好端子的线材;所述端子外壳插入装置用于把线材支撑板上连接有线材的端子插入到端子外壳内;所述振动盘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直导轨;

所述端子外壳插入装置包括有第一线性模组和横移板;所述横移板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第一线性模组上的滑块;所述横移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线材导向组件;所述线材导向组件沿横移板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线材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针和偏心轮组;所述导向针设置在偏心轮组与线材支撑板之间;所述偏心轮组由三个沿横移板长度方向排列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回转中心轴上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横移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导向针的远离线材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横移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纹孔相螺纹连接;

所述横移板靠近振动盘输送机构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线性模组;所述第二线性模组的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上固定有端子夹持装置;所述端子夹持装置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一侧表面设置呈开口状;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压板和侧压板;所述升降压板的的顶部固定有能在框体上滑动的升降导向杆;所述框体上固定有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所述升降压板固定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所述侧压板与框体滑动连接;所述侧压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在侧压板上;所述横移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与线材导向组件之间;所述通孔上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端上固定有横跨在线材支撑板上方的压板;所述线材支撑板的上表面排列有若干条隔条;所述线材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线材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旋转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板靠近线材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一排图像获取机构;所述图像获取机构沿横移板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横移板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螺杆旋转组件;螺杆旋转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横移板上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在第一螺杆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获取机构为照相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系统,端子插入装置用于向线材支撑板同时输出多根已经插好端子的线材;端子外壳插入装置用于把线材支撑板上连接有线材的端子插入到端子外壳内;振动盘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直导轨;端子外壳插入装置包括有第一线性模组和横移板;横移板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第一线性模组上的滑块;横移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线材导向组件;线材导向组件沿横移板的宽度方向排列;线材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针和偏心轮组;导向针设置在偏心轮组与线材支撑板之间;偏心轮组由三个沿横移板长度方向排列的偏心轮;偏心轮的回转中心轴上固定有第二螺杆;横移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杆与第一螺纹孔相螺纹连接;导向针的远离线材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横移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杆与第二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横移板靠近振动盘输送机构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线性模组;第二线性模组的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旋转机构上固定有端子夹持装置;端子夹持装置包括有框体;框体的一侧表面设置呈开口状;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压板和侧压板;升降压板的的顶部固定有能在框体上滑动的升降导向杆;框体上固定有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升降压板固定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侧压板与框体滑动连接;侧压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在侧压板上;横移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与线材导向组件之间;通孔上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端上固定有横跨在线材支撑板上方的压板;线材支撑板的上表面排列有若干条隔条;线材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线材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旋转机构。在使用本发明时,转动第一螺杆调节各根导向针的摆角,使得每个端子分别对准相邻的两根导向针之间形成的缝隙;也就是第一个端子从第一根导向针与第二根导向针之间插入,第二个端子从第二根导向针与第三根导向针之间插入;端子从两根相邻的导向针进入到两组相邻的偏心轮组之间,通过转动第二螺杆调节偏心轮的摆动,使得从两组相邻的偏心轮之间伸出的端子朝向框体内部端子外壳对应孔位;每一个端子通过多个偏心轮调节定向;第一步,端子插入装置把端子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线材上,然后通过端子插入装置上的输送装置把已经插好端子的线材分别插入到相邻的两根隔条内进行初始定位,此时线材其中一端朝向横移板的一侧;第二步,框体的开口朝向振动盘输送机构的一端与直导轨对接,振动盘输送机构的震动把一个端子外壳从直导轨推入到框体的内部,通过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驱动,使得端子外壳被夹紧固定在框体上;第三步,第一线性模组带动横移板往线材支撑板的方向运动,使得线材相对导向针和偏心轮组运动,端子依次通过导向针和偏心轮组的方向调整;第四步,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下压,把在线材支撑板上线材靠近端子的一端压紧,保证端子在插入到端子外壳时有足够的强度;第五步,第一旋转机构带动框体转动,使得框体带有开口的一端朝向线材支撑板一侧,第二线性模组带动框体内的端子外壳向线材支撑板方向滑动,使得各个端子分别插入到端子外壳对应的定位孔内,完成单个端子外壳的组装;第六步,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上升松开对线材的压紧,同时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驱动,使得端子外壳从框体上松开,第一线性模组带动横移板往远离线材支撑板的方向运动,第二旋转机构带动线材支撑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另一端的端子正对框体,然后重复上述第二步至五步后,完成端子线材两端端子外壳的组装。该结构中能够根据端子外壳的孔位,能够调节端子与端子外壳的孔位组装前预先对准,除了能够提高端子插入的精准度,提高端子组装的质量,还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孔距的端子外壳与端子线组装,提高线束生产系统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端子外壳插入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横移板的仰视图;

图4是线材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5是端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动盘输送机构;101、直导轨;2、第一旋转机构;3、第一线性模组;

4、升降气缸;5、横移板;501、通孔;502、第一螺纹孔;503、连接板;

504、第二螺纹孔;6、线材支撑板;601、隔条;602、第二旋转机构;

7、端子插入装置;8、框体;9、第二线性模组;10、偏心轮;11、导向针;

12、压板;13、第一螺杆;14、第二螺杆;15、升降导向杆;

16、升降压板;17、下压气缸;18、侧压气缸;19、侧压板;

20、图像获取机构;21、从动齿轮;22、电机;23、主动齿轮;a、线材;

a1、端子;b、端子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系统,它包括有线材支撑板6、端子插入装置7、端子外壳插入装置和为端子外壳插入装置提供端子外壳b的振动盘输送机构1;振动盘输送机构1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所述端子插入装置7用于向线材支撑板6同时输出多根已经插好端子a1的线材a;所述端子外壳插入装置用于把线材支撑板6上连接有线材a的端子a1插入到端子外壳b内;所述振动盘输送机构1的末端设置有直导轨101;端子插入装置7用于把端子a1套入并固定在线材a上,与现有线束生产系统上的端子安装设备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

所述端子外壳插入装置包括有第一线性模组3和横移板5;第一线性模组3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所述横移板5上设置有连接板503;所述连接板503固定在第一线性模组3上的滑块;所述横移板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线材导向组件;所述线材导向组件沿横移板5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线材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针11和偏心轮组;所述导向针11设置在偏心轮组与线材支撑板6之间;所述偏心轮组由三个沿横移板5长度方向排列的偏心轮10;所述偏心轮10的回转中心轴上固定有第二螺杆14;所述横移板5上设置有与第二螺杆14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502;所述第二螺杆14与第一螺纹孔502相螺纹连接;所述导向针11的远离线材支撑板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3;所述横移板5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13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504;所述第一螺杆13与第二螺纹孔504相螺纹连接;

所述横移板5靠近振动盘输送机构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线性模组9;第二线性模组9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所述第二线性模组9的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旋转机构2;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上固定有端子夹持装置;所述端子夹持装置包括有框体8;所述框体8的一侧表面设置呈开口状;所述框体8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压板16和侧压板19;所述升降压板16的的顶部固定有能在框体8上滑动的升降导向杆15;所述框体8上固定有下压气缸17和侧压气缸18;所述升降压板16固定在下压气缸17的活塞杆端;所述侧压板19与框体8滑动连接;所述侧压气缸18的活塞杆端固定在侧压板19上;所述横移板5上开设有通孔501;所述通孔501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9与线材导向组件之间;所述通孔501上固定有升降气缸4;所述升降气缸4的活塞端上固定有横跨在线材支撑板6上方的压板12;所述线材支撑板6的上表面排列有若干条隔条601;所述线材支撑板6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线材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旋转机构602;

转动第一螺杆13调节各根导向针11的摆角,使得每个端子a1分别对准相邻的两根导向针11之间形成的缝隙;也就是第一个端子a1从第一根导向针11与第二根导向针11之间插入,第二个端子a1从第二根导向针11与第三根导向针11之间插入;

端子a1从两根相邻的导向针11进入到两组相邻的偏心轮组之间,通过转动第二螺杆14调节偏心轮10的摆动,使得从两组相邻的偏心轮之间伸出的端子a1朝向框体8内部端子外壳b对应孔位;每一个端子a1通过多个偏心轮10调节定向;

第一步,端子插入装置7把端子a1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线材a上,然后通过端子插入装置7上的输送装置把已经插好端子a1的线材a分别插入到相邻的两根隔条601内进行初始定位,此时线材a其中一端朝向横移板5的一侧;

第二步,框体8的开口朝向振动盘输送机构1的一端与直导轨101对接,振动盘输送机构1的震动把一个端子外壳b从直导轨101推入到框体8的内部,通过下压气缸17和侧压气缸18驱动,使得端子外壳b被夹紧固定在框体8上;

第三步,第一线性模组3带动横移板5往线材支撑板6的方向运动,使得线材a相对导向针11和偏心轮组运动,端子a1依次通过导向针11和偏心轮组的方向调整;

第四步,升降气缸4驱动压板12下压,把在线材支撑板6上线材a靠近端子a1的一端压紧,保证端子a1在插入到端子外壳b时有足够的强度;

第五步,第一旋转机构2带动框体8转动,使得框体8带有开口的一端朝向线材支撑板6一侧,第二线性模组9带动框体8内的端子外壳b向线材支撑板6方向滑动,使得各个端子a1分别插入到端子外壳b对应的定位孔内,完成单个端子外壳b的组装;

第六步,升降气缸4驱动压板12上升松开对线材a的压紧,同时下压气缸17和侧压气缸18驱动,使得端子外壳b从框体8上松开,第一线性模组3带动横移板5往远离线材支撑板6的方向运动,第二旋转机构601带动线材支撑板6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另一端的端子a1正对框体8,然后重复上述第二步至五步后,完成端子线材a两端端子外壳b的组装。

该结构中能够根据端子外壳的孔位,能够调节端子与端子外壳的孔位组装前预先对准,除了能够提高端子插入的精准度,提高端子组装的质量,还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孔距的端子外壳与端子线组装,提高线束生产系统的通用性。

作为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横移板5靠近线材支撑板6的一端设置有一排图像获取机构20;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沿横移板5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横移板5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13转动的螺杆旋转组件;螺杆旋转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横移板5上的电机22、固定在电机22输出端的主动齿轮23和固定在第一螺杆13上的从动齿轮21;所述从动齿轮21与主动齿轮23相啮合;图像获取机构20用于获取即将插入到端子外壳b的端子a1朝向的图像信息,将拍摄图像反馈到控制系统(图中没有示出)后通过计算,计算结果与导向针11当前的摆角进行对比,如果需要调节导向针11的摆角时候,电机22通过主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21带动第一螺杆13转动,进行调节导向针11的摆角,使得端子a1在对应的两根导向针11进入。

作为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为照相机。

在使用本发明时,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即将插入到端子外壳的端子朝向的图像信息,将拍摄图像反馈到控制系统后通过计算,计算结果与导向针当前的摆角进行对比,如果需要调节导向针的摆角时候,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行调节导向针的摆角,使得端子在对应的两根导向针进入;也就是第一个端子从第一根导向针与第二根导向针之间插入,第二个端子从第二根导向针与第三根导向针之间插入;端子从两根相邻的导向针进入到两组相邻的偏心轮组之间,通过转动第二螺杆调节偏心轮的摆动,使得从两组相邻的偏心轮之间伸出的端子朝向框体内部端子外壳对应孔位;每一个端子通过多个偏心轮调节定向;第一步,端子插入装置把端子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线材上,然后通过端子插入装置上的输送装置把已经插好端子的线材分别插入到相邻的两根隔条内进行初始定位,此时线材其中一端朝向横移板的一侧;第二步,框体的开口朝向振动盘输送机构的一端与直导轨对接,振动盘输送机构的震动把一个端子外壳从直导轨推入到框体的内部,通过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驱动,使得端子外壳被夹紧固定在框体上;第三步,第一线性模组带动横移板往线材支撑板的方向运动,使得线材相对导向针和偏心轮组运动,端子依次通过导向针和偏心轮组的方向调整;第四步,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下压,把在线材支撑板上线材靠近端子的一端压紧,保证端子在插入到端子外壳时有足够的强度;第五步,第一旋转机构带动框体转动,使得框体带有开口的一端朝向线材支撑板一侧,第二线性模组带动框体内的端子外壳向线材支撑板方向滑动,使得各个端子分别插入到端子外壳对应的定位孔内,完成单个端子外壳的组装;第六步,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上升松开对线材的压紧,同时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驱动,使得端子外壳从框体上松开,第一线性模组带动横移板往远离线材支撑板的方向运动,第二旋转机构带动线材支撑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另一端的端子正对框体,然后重复上述第二步至五步后,完成端子线材两端端子外壳的组装。该结构中能够根据端子外壳的孔位,能够调节端子与端子外壳的孔位组装前预先对准,除了能够提高端子插入的精准度,提高端子组装的质量,还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孔距的端子外壳与端子线组装,提高线束生产系统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