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64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将线束连接到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的充气机的线束侧连接器设置有壳体,该壳体具有与充气机中设置的配对连接器配合并连接的连接部(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和2)。连接器的壳体包括被盖覆盖的铁氧体容纳部,并且作为噪声滤波器安装到线束的电线的铁氧体芯容纳在铁氧体容纳部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3-20372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no.6023580



技术实现要素:

当致动充气机并且安全气囊展开时,大的冲击力施加于连接器,并且容纳在连接器的壳体的铁氧体容纳部中的铁氧体芯大幅摆动。虽然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肋,该肋在壳体的引出电线侧的缘部处锁定铁氧体芯的端部,但是当重的铁氧体芯大幅摆动时,铁氧体芯可能越过壳体的肋,并且从铁氧体容纳部脱出。此外,不仅当安全气囊展开时,而且当外部冲击施加到连接器时,铁氧体芯也可能以与前文所述相同的方式从铁氧体容纳部脱出。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即使当施加外部冲击时,该连接器也能够将铁氧体维持为处于容纳在壳体中的状态下,并且维持所需的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以下(1)至(5)。

(1)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连接到配对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连接部,并且该壳体的后侧开口,所述连接部朝向作为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侧的前侧突出,并且能够配合到所述配对连接器;

端子,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部和电线连接部,并且通过将所述连接端子部插入到在所述连接部中形成的端子容纳部内,所述端子安装到所述壳体;

电线,该电线连接到所述端子的所述电线连接部,并且从所述壳体引出;

铁氧体芯,该铁氧体芯安装到所述电线并从所述壳体的后侧组装;以及

盖,该盖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并且覆盖组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端子和所述铁氧体芯,

其中,所述盖在与组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铁氧体芯相面对的面对表面上包括凹入部,该凹入部接收由于外部冲击而倾斜的所述铁氧体芯的端部。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凹入部的在连接部侧的缘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铁氧体芯的重心之间,并且作为所述铁氧体芯由于所述外部冲击而朝向凹入部侧倾斜时的所述铁氧体芯的支点。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电线的引出侧上的缘部处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朝向盖侧突出,并且锁定所述铁氧体芯的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朝向所述电线的所述引出侧向所述盖侧倾斜。

(4)根据(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锥形表面,该锥形表面朝向所述连接部侧向所述盖侧倾斜。

(5)根据(3)或(4)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沿着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形成,并且分割所述突出部。

根据具有以上构造(1)的连接器,当由于外部冲击而使大的加速度施加到重的铁氧体芯时,铁氧体芯倾斜,并且铁氧体芯的端部被盖的凹入部接收。结果,能够抑制经受了冲击的铁氧体芯从电线的引出侧从壳体滑出,并且能够维持所需的性能。

根据具有以上构造(2)的连接器,在由于外部冲击而使大的加速度施加到重的铁氧体芯时,铁氧体芯能够绕着由凹入部的缘部形成的支点枢转,并且铁氧体芯能够平顺地倾斜。结果,铁氧体芯的端部能够被平顺地引向盖的凹入部,并且能够被接收。

根据具有以上构造(3)的连接器,铁氧体芯的端部锁定到突出部,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止铁氧体芯从壳体脱出的效果。此外,当由于外部冲击而使铁氧体芯移位时,通过突出部的引导表面而向盖的凹入部推出并引导铁氧体芯。结果,铁氧体芯的端部能够被平顺地引向盖的凹入部,并且能够被更加可靠地接收。

根据具有以上构造(4)的连接器,在端子组装到壳体之后,当铁氧体芯沿着电线移动并且组装到壳体的后表面时,铁氧体芯被锥形表面平顺地引导至壳体的后表面。结果,能够提高铁氧体芯的组装可操作性。

根据具有以上构造(5)的连接器,突出部被形成在壳体上的多个狭缝分割,并且增强了柔性。因此,当铁氧体芯沿着电线移动并且组装到壳体的后表面时,铁氧体芯所抵接的突出部易于弹性变形。结果,能够提高铁氧体芯的组装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即使当施加外部冲击时,该连接器也能够将铁氧体维持为处于容纳在壳体中的状态下,并且维持所需的性能。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中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后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与配对连接器连接的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当从后侧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配对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当从前侧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配对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互相连接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当从安装到壳体的安装侧观看时的连接器的盖的立体图。

图7是连接器的盖的纵截面图。

图8是当从后侧观看时的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连接器的壳体的纵截面图。

图10是连接器的壳体的底面图。

图11a至11c分别是用于说明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视图,并且是组装期间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当从电线的引出侧观看时的安装了铁氧体芯的状态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3a和13b是示出根据参考例的连接器中的铁氧体的移动的视图,图13a是在安全气囊展开之前的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并且图13b是当安全气囊展开时的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14a和14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铁氧体芯的移动的视图,图14a是在安全气囊展开之前的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并且图14b是当安装气囊展开时的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与配对连接器连接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当从后侧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配对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当从前侧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配对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互相连接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1连接到配对连接器12。连接器11与配对连接器12形成汽车等中所设置的车载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气连接器。连接器11是线束侧的连接器,并且配对连接器12是在安全气囊系统的充气机中所设置的充气机侧的连接器。

连接器11具有连接部11a,并且配对连接器12具有配合开口12a。连接器11通过将连接部11a配合到配对连接器12的配合开口12a内而连接到配对连接器12。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所示,连接器11包括壳体20、盖30、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

壳体2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一体地形成了连接部11a。连接部11a设置在壳体20的一端侧上,从而朝向壳体20的作为与配对连接器12连接的连接侧的前侧突出。结果,壳体20在侧视图中形成为l形。另外,向上突出的锁定突起23形成在连接部11a的末端侧的上部处。壳体20包括滑动器24。滑动器24设置在连接部11a的上部处,并且被盘簧25向前侧推压。向前突出的锁定片26形成在滑动器24上。

如图3所示,一对端子容纳室22形成在壳体20的连接部11a中。端子容纳室22沿着连接部11a的延伸方向形成。与端子容纳室22连通的插孔22a形成在连接部11a的末端处。

壳体20的后侧开口,并且盖30安装到开口的后侧。壳体20在其后表面上具有芯容纳部27,铁氧体芯50安装到该芯容纳部27。

盖3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从后侧安装到壳体20。盖30具有板状部31和侧壁部32,该侧壁部32形成在板状部31的两侧处。各个侧壁部32从板状部31向到壳体20安装的安装侧突出。结果,盖30形成为凹状,其中向壳体20安装的安装侧是凹入的。盖30安装到壳体20,从而覆盖包括芯容纳部27的壳体20的后表面。

端子40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在侧视图中形成为l形。端子40包括连接端子部41和电线连接部42,并且线束的电线43连接到电线连接部42。端子40的连接端子部41分别形成为具有开口的末端的盒状,并且配对连接器12的销75从后端侧插入。结果,销75与端子40导通地连接。

铁氧体芯50安装到线束的电线43。铁氧体芯50是其中金属氧化物的铁磁体材料形成为块状的这样一种部件,并且是防止由于来自外部的各种电磁波导致噪声电流流经电线43的抗噪部件。铁氧体芯5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两个插孔51。铁氧体芯50通过使电线43穿过插孔51而安装到电线43。

在连接器11中,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从后侧安装到壳体20。通过将连接端子部41从壳体20的后侧插入到在连接部11a中形成的端子容纳室22内,端子40安装到壳体20。在电线43穿过插孔51的状态下,铁氧体芯50安装到壳体20的芯容纳部27。

通过将在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安装到壳体20的状态下将盖30安装到壳体20,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被保持为处于该端子40和该铁氧体芯50安装到壳体20的状态下。此外,穿过铁氧体芯50的插孔51的电线43从壳体20的下端引出。

配对连接器12包括保持器70和分流环80。保持器70形成为有底的筒状形状,其具有:筒状部71,其形成为筒状形状;和底部72,其设置在筒状部71的一侧处,并且与连接器11的配合侧是开口部73。两个销75间隔地固定到保持器70的底部72,并且这些销75朝向开口部73侧延伸。销75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并且连接到安全气囊系统的充气机侧的电路。

分流环80由合成树脂形成。分流环80具有主体部81,并且配合开口12a形成在主体部81中。此外,壳体20的连接部11a配合到配合开口12a内。在分流环80中,主体部81从开口部73配合到保持器70中并且安装到保持器70。当分流环80安装到保持器70时,主体部81容纳在保持器70中从而包围销75。当分流环80安装到保持器70时,销75设置在主体部81的配合开口12a中。

分流环80包括锁定部83。锁定部83在其末端处包括锁定爪84。锁定部83的末端处的锁定爪84锁定于在壳体20的连接部11a上形成的锁定突起23。

分流环80包括短路端子90。短路端子90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形成为设置有触点(未示出)的侧视u形。短路端子90安装并保持在分流环80中。在配对连接器12中,在未与连接器11配合的状态下,短路端子90的触点与销75进行接触。结果,使得销75在短路端子90处互相导通,并且充气机侧的电路被短路。因此,例如,在充气机侧的电路中,警报灯接通,以警告连接器11未适当地配合到配对连接器12。

为了将连接器11配合到配对连接器12,连接器11的连接部11a插入到配对连接器12的配合开口12a内。以这种方式,配对连接器12的销75插入到插孔22a内。因此,销75插入到端子40的连接端子部41中,并且销75与端子40电连接。

当连接器11的连接部11a插入到配对连接器12的配合开口12a内时,分流环80的锁定部83的锁定爪84锁定于在壳体20的连接部11a上形成的锁定突起23。这维持了连接器11与配对连接器12的配合状态。在该状态下,被盘簧25向壳体20的前侧推压的滑动器24的锁定片26相对于锁定部83进入锁定部23的相反侧。因此,防止了由于锁定部83的弹性变形导致的锁定爪84从锁定突起23的脱离。结果,维持了锁定突起23被锁定部83的锁定爪84锁定的被锁定状态,并且连接器11与配对连接器12维持为连接状态。

当连接器11配合到配对连接器12时,树脂的连接部11a的壁部进入互相接触的销75与短路端子90的触点之间。结果,短路端子90的触点与销75分离,解除了销75之间的导通状态,并且解除了充气机侧的电路的短路状态。因此,例如,在充气机侧的电路中,当警报灯熄灭时,确认连接器11正常配合到配对连接器12。

图6是当从安装到壳体的安装侧观看时的连接器的盖的立体图。图7是连接器的盖的纵截面图。如图6和7所示,在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器11中,在本实施例中,盖30在板状部31中包括凹入部35。凹入部35形成于在盖30安装到壳体20的状态下与组装到壳体20的芯容纳部27的铁氧体芯50相面对的面对表面31a上。另外,凹入部35形成在面对表面31a的引出电线43的一侧上。凹入部35的在连接部11a侧的缘部是支点35a。形成为支点35a的该凹入部35的该缘部设置在连接部11a与铁氧体芯50的重心g之间(参见图4)。

图8是当从后侧观看时的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连接器的壳体的纵截面图。图10是连接器的壳体的底面图。在如图8至10所示,壳体20在电线43的引出侧的缘部处设置有朝向盖30侧突出的突出部60。突出部60将安装到壳体20的芯容纳部27的铁氧体芯50的端部锁定。突出部60在芯容纳部27侧包括引导表面61。引导表面61是壳体20的倾斜表面,其朝向电线43的引出侧向盖30侧倾斜。此外,突出部60在芯容纳部27的相反侧包括锥形表面62。该锥形表面62是朝向连接部11a侧向盖30侧倾斜的倾斜表面。

壳体20在电线43的引出侧的端部处包括多个狭缝65。狭缝65沿着电线43的引出方向形成,并且突出部60被这些狭缝65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部分。具体地,通过形成两个狭缝65,突出部60被分割为中央突出部60a和设置在中间突出部60a的两侧处的侧突出部60b。各个侧突出部60b的突出尺寸朝向壳体20的侧方逐渐减小(参见图10)。

接着,将描述连接器11的组装步骤。

图11是用于说明连接器的组装步骤的视图,其中,图11a至11c分别是在组装期间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2是当从电线的引出侧观看时的在安装有铁氧体芯的状态下的壳体的立体图。

如图11a所示,首先,将端子40组装到壳体20。具体地,将与电线43连接的端子40的连接端子部41从壳体20的后侧插入到连接部11a的端子容纳室22内。因此,端子40安装到壳体20,并且与端子40的电线连接部42连接的电线43通过壳体20的芯容纳部27从与壳体20的连接部11a相反的另一端侧引出。

如图11b所示,通过使电线43预先穿过插孔51,将安装到电线43的铁氧体芯50朝向壳体20侧滑动,并且设置在芯容纳部27中。此时,铁氧体芯50的在向壳体20安装的安装方向上的前侧处的端部抵接壳体20的突出部60。然后,如图12所示,使铁氧体芯50在突出部60的锥形表面62上滑动,并且越过突出部60,并且被引向壳体20的芯容纳部27。另外,突出部60被狭缝65分割为多个部分,并且提高了柔性。因此,当铁氧体芯50向壳体20滑动并且向壳体20安装时,突出部60容易弹性变形。特别地,由于具有高的突出高度的中央突出部60a的两侧上形成有狭缝65,所以该中央突出部60a容易弹性变形。由于侧突出部60b在与中央突出部60a相反的一侧不具有狭缝65,所以侧突出部60b具有比中央突出部60a高的刚度,并且不太可能弹性变形。然而,由于侧突出部60b的突出尺寸朝向壳体20的侧方逐渐减小,所以防止了铁氧体芯50卡挂在侧突出部60b上。

如图11c所示,当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安装到壳体20时,将盖30从后侧置于壳体20上,并且安装到壳体20。结果,端子40和铁氧体芯50被保持为处于安装到壳体20的状态下,并且穿过铁氧体芯50的插孔51的电线43从壳体20的下端引出。

当在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器11连接到配对连接器12的状态下充气机被致动并且安全气囊展开时,大的冲击力施加到连接器11,使得连接器11以配对连接器12与连接部11a之间的连接点为支点大幅摆动。

接着,将描述当安全气囊展开时的铁氧体芯50的移动。图13示出了根据参考例的连接器中的铁氧体芯的移动,并且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铁氧体芯的移动。

如图13a所示,在参考例中,在壳体20中,不具有凹入部35的盖30安装到壳体20。另外,壳体20在电线43的引出侧的缘部处包括朝向盖侧突出的肋20a。在参考例中,如图13a所示,铁氧体芯50在正常时锁定到肋20a,使得防止铁氧体芯50从壳体20脱出。

在参考例的连接器中,当充气机被致动以展开安全气囊并且施加冲击时,铁氧体芯50大幅摆动。此外,如图13b所示,铁氧体芯50可能越过壳体20的肋20a,并且滑出电线43的引出侧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a所示,铁氧体芯50在正常时锁定到突出部60,使得防止铁氧体芯50从壳体20脱出。

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1中,当充气机被致动以展开安全气囊并且施加冲击时,铁氧体芯50大幅摆动。此外,如图14b所示,铁氧体芯50由于所施加的大的加速度而倾斜,并且铁氧体芯50的在电线43的引出侧的端部进入盖30的凹入部35并且被收纳。结果,抑制了经受冲击的铁氧体芯50从电线43的引出侧的端部滑出壳体20。

铁氧体芯50绕着由凹入部35的在连接部11a侧的缘部所形成的支点35a枢转,并且容易倾斜,所述支点35a设置在连接部11a与铁氧体芯50的重心g之间。结果,铁氧体芯50的端部被顺滑地引向盖30的凹入部35。

此外,铁氧体芯50的端部抵接壳体20的突出部60的引导表面61,使得铁氧体芯50沿着引导表面61向盖30侧被推出。结果,铁氧体芯50的端部被顺滑地引向盖30的凹入部35。

如上所述,根据依照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1,即使由于当安全气囊展开时的冲击而导致大的加速度施加到重的铁氧体芯50,铁氧体芯50倾斜,并且铁氧体芯50的端部被盖30的凹入部35接收。结果,能够抑制经受冲击的铁氧体芯50从电线43的引出侧从壳体20滑出,并且能够维持所需的性能。

此外,当由于在安全气囊展开时的冲击而导致大的加速度施加到铁氧体芯50时,铁氧体芯50能够绕着由凹入部35的缘部所形成的支点35a枢转,并且铁氧体芯50能够平顺地倾斜。结果,铁氧体芯50的端部能够被平顺地引向盖30的凹入部35,并且能够被接收。

此外,铁氧体芯50的端部锁定到突出部60,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止铁氧体芯50从壳体20脱出的效果。此外,当铁氧体芯50由于在展开安全气囊时的冲击而移位时,通过突出部60的引导表面61而向盖30的凹入部35推出并引导铁氧体芯50。因此,铁氧体芯50的端部能够被平顺地引导至盖30的凹入部35,并且能够被更加可靠地接收。

在端子40组装到壳体20之后,当铁氧体芯50沿着电线43移动并且组装到壳体20的后表面时,铁氧体芯50通过锥形表面62而被平顺地引导到壳体20的后表面。结果,能够提高铁氧体芯50的组装可操作性。

突出部60被形成在壳体20中的多个狭缝65分割,并且提高了柔性。因此,当铁氧体芯50沿着电线43移动并且组装到壳体20的后表面时,铁氧体芯50所抵接的突出部60易于弹性变形。结果,能够提高铁氧体芯50的组装可操作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适当地进行修改、改进等。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可选的,并且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与设置在安全气囊系统的充气机上的配对连接器12连接的连接器11是示例性的,然而连接器11不限于与设置在充气机上的配对连接器12连接的连接器。

分别在以下[1]至[5]中简要总结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性。

[1]一种连接器(11),该连接器连接到配对连接器(12),所述连接器(11)包括:

壳体(20),该壳体(20)包括连接部(11a)并且该壳体(20)的后侧开口,所述连接部(11a)朝向作为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侧的前侧突出,并且能够配合到所述配对连接器(12);

端子(40),该端子(40)包括连接端子部(41)和电线连接部(42),通过将所述连接端子部(41)插入到在所述连接部(11a)中形成的端子容纳部(22)内,所述端子(40)安装到所述壳体(20);

电线(43),该电线(43)连接到所述端子(40)的所述电线连接部(42),并且从所述壳体(20)引出;

铁氧体芯(50),该铁氧体芯(50)安装到所述电线(43)并从所述壳体(20)的后侧组装;以及

盖(30),该盖(30)安装到所述壳体(20)的后表面,并且覆盖组装到所述壳体(20)的所述端子(40)和所述铁氧体芯(50),

其中,所述盖(30)在与组装到所述壳体(20)的所述铁氧体芯(50)相面对的面对表面(31a)上包括凹入部(35),该凹入部(35)接收由于外部冲击而倾斜的所述铁氧体芯(50)的端部。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凹入部(35)的在连接部(11a)侧的缘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1a)与所述铁氧体芯(50)的重心(g)之间,并且作为所述铁氧体芯(50)由于所述外部冲击朝向凹入部(35)侧倾斜时的所述铁氧体芯(50)的支点(35a)。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20)在所述电线(43)的引出侧上的缘部处包括突出部(60),该突出部(60)朝向盖(30)侧突出,并且锁定所述铁氧体芯(50)的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60)包括引导表面(61),该引导表面(61)朝向所述电线(43)的所述引出侧向所述盖(30)侧倾斜。

[4]根据[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突出部(60)包括锥形表面(62),该锥形表面(62)朝向所述连接部(11a)侧向所述盖(30)侧倾斜。

[5]根据[3]或[4]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20)包括多个狭缝(65),该多个狭缝(65)沿着所述电线(43)的引出方向形成,并且分割所述突出部(6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