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2305发布日期:2020-10-28 12:4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钨具有熔点高、高温强度好、热电子发射能力强等特点,很早就被用作热电子发射材料。钨基热电子发射材料是一种关键工业材料,常用作电子设备阴极和氩弧焊接电极。钨电极广泛应用于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体焊接、切割、热喷涂以及电真空等领域。

目前,采用钨电极或者钼电极制成半导体器件的研究正在发展中,如专利公开号cn103681671b《具有钨栅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等,但目前关于钨电极或钼电极的生产制造方法研究较少,并且由于钨电极产品受限于国家标准《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电极》制定之前,钨电极产品相关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iso6848—2004(e)《电弧焊和切割.非自耗钨电极.分类》等标准,这使得大批量化制备电极片、低成本制作的工艺罕见。

另一方面,钼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好,热膨胀系数低,通常可以做成板、棒、球等形状,但钼电极单根尺寸小,钼电极长度较短,无法批量生产大单重大规格的钼电极,易造成钼丝的质量问题,因此找寻一种成品率高、大批量制作钼电极的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钼电极加工的方法是木杆原料用自制砂轮切割机φ140㎜×0.4㎜的环氧树脂砂轮片切割成所需颗粒并留研磨量,通过人工将切割好的钼电极组装在圆环里,将装好的钼电极放在加热板上加热至140℃,用混合胶粘接若干钼电极片后进行研磨工序,此方法费工费力,材料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导体电极材料制作电极片的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胶;2)切割;3)双面磨片;4)去胶;5)端面腐蚀;6)抛光。

所述半导体电极材料为钨电极材料、钼电极材料、钨钼合金中任意一种。

所述灌胶是先将混合粘胶加热调匀,制得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然后将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灌进装有半导体电极杆的铁管中,经加压、排气,使得混合粘胶填充半导体电极杆间的缝隙。

所述混合粘胶由松香和虫胶按(4.5-5):(3.5-4)的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150-160℃后搅拌制成混合胶。

所述灌胶,其温度为140℃。

所述切割,其工艺条件为:切割钢线为0.16㎜的镀铜钢丝,切割砂为1000号碳化硅微粉,切割油为dx-悬浮切割油;切割砂浆由切割油、切割砂按(1~1.5):(0.8~1)的比例混合而成,切割线速度为:0.1~0.5㎜/min。

所述去胶,是将半导体电极片放入水中加热,然后按照水:去胶材料=10:1的质量比加入去胶材料,煮沸后保温,再用自来水冲洗至表面无杂质。

所述去胶材料为氢氧化钠。

所述端面腐蚀是采用硝酸对电极腐蚀1-2min,重复操作,清水洗净后,千分尺抽检电极,较腐蚀前高度尺寸小于0.01~0.015㎜即完成端面腐蚀。

所述抛光,其工艺条件:抛光液滚抛2-3h,抛光液由去污粉、水按(1-3):10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可适用于半导体绝缘衬底材料、蓝宝石的制作。

所述半导体绝缘衬底材料为非金属超硬脆材料。

所述半导体绝缘衬底材料为陶瓷、氧化铍、硅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先进行灌胶,使得混合粘胶填充铁管内钼(钨)杆间的缝隙,以便于保证切割后的完整性;其次,结合双面磨片的工艺,能够将切割工序留下的线痕去掉,有利于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及端面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去胶可以清除电极表面杂质,保证表面洁净度;端面腐蚀能够清除电极表层残渣、氧化层以及油污,使端面形成钎焊工艺所需的表面粗糙度,提高钎焊成品率,由于腐蚀处理,会使得电极表层残留杂质较多,因此再利用抛光技术,采用滚抛的手段能够彻底去掉氧化层,进而提高电极与铜片的钎焊质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其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极片的尺寸精度高、形位公差小,零件高度尺寸可控制到±0.02mm以内,端面平行度可控在≤0.01㎜,电极两端表面粗糙度ra≤1.6μm。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极片的焊接(铜焊)强度高;各型电极引线钎焊拉力均提高25n以上,形成的钼(钨)铜合金层增厚0.05~0.08mm,覆铜面积大于96%,抗拉力和抗酸腐蚀能力最强,烧制成品率≥98%,提高成品率,降低损耗,节约成本。

端面平行度≤0.01㎜,表面粗糙度ra≤1.6μm,钎焊拉力根据钼电极规格不同所要求的钎焊拉力也不同,一般不超过25n~98n。

附图说明

图1:灌胶前、后铁管横截面对比图;其中,左图为灌胶前铁管横截面剖面图,右图为灌胶后铁管横截面剖面图;

图2:半导体电极片切割面图;

图3:双面磨片前、后切割面对比图;其中,左图为双面磨片前切割面图,右图为双面磨片后切割面图;

图4:去胶前、后电极表面色泽对比图;其中,左图为去胶前表面色泽情况图,右图为去胶后表面色泽图;

图5:抛光前、后电极表面对比图;其中,左图为抛光前表面图,右图为抛光后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钼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胶:先将混合粘胶加热调匀,制得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然后在140℃的烘箱中将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灌进装有钼电极杆的铁管中,再用螺杆手动挤压并从烘箱内取出灌胶装置,逐步降温压胶,然后拍空气直至冷却,使得混合粘胶填充钼电极杆间的缝隙;

2)切割:将步骤1)所得的料管若干有序排列粘接在切割料板上,待料管粘接牢固后夹持在多线切割机工作台上一次性切割成片;

3)双面磨片;

4)去胶:将钼电极片放入水中加热,然后按照水:去胶材料=10:1的质量比加入去胶材料氢氧化钠,煮沸后保温,再用自来水冲洗至表面无杂质;

5)端面腐蚀:采用硝酸对电极腐蚀1min,重复操作,清水洗净后,千分尺抽检电极,较腐蚀前高度尺寸小于0.01㎜即完成端面腐蚀;

6)抛光:将电极片置于六菱滚筒中,加入抛光液滚抛2小时;

所述混合粘胶由松香和虫胶按4.5:3.5的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150-160℃后搅拌制成混合胶;

所述切割,其工艺条件为:切割钢线为0.16㎜的镀铜钢丝,切割砂为1000号碳化硅微粉,切割油为dx-悬浮切割油;切割砂浆由切割油、切割砂按1:0.8的比例混合而成,切割线速度为:0.1㎜/min;

所述去胶材料为氢氧化钠;

所述抛光液由去污粉、水按1:10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2

一种钼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胶:先将混合粘胶加热调匀,制得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然后在140℃的烘箱中将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灌进装有钼电极杆的铁管中,再用螺杆手动挤压并从烘箱内取出灌胶装置,逐步降温压胶,然后拍空气直至冷却,使得混合粘胶填充钼电极杆间的缝隙;

2)切割:将步骤1)所得的料管若干有序排列粘接在切割料板上,待料管粘接牢固后夹持在多线切割机工作台上一次性切割成片;

3)双面磨片;

4)去胶:将钼电极片放入水中加热,然后按照水:去胶材料=10:1的质量比加入去胶材料氢氧化钠,煮沸后保温,再用自来水冲洗至表面无杂质;

5)端面腐蚀:采用硝酸对电极腐蚀2min,重复操作,清水洗净后,千分尺抽检电极,较腐蚀前高度尺寸小于0.015㎜即完成端面腐蚀;

6)抛光:将电极片置于六菱滚筒中,加入抛光液滚抛3小时;

所述混合粘胶由松香和虫胶按5:4的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150-160℃后搅拌制成混合胶;

所述切割,其工艺条件为:切割钢线为0.16㎜的镀铜钢丝,切割砂为1000号碳化硅微粉,切割油为dx-悬浮切割油;切割砂浆由切割油、切割砂按1.5:1的比例混合而成,切割线速度为:0.5㎜/min;

所述去胶材料为氢氧化钠;

所述抛光液由去污粉、水按3:10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3

一种钼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胶:先将混合粘胶加热调匀,制得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然后在140℃的烘箱中将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灌进装有钼电极杆的铁管中,再用螺杆手动挤压并从烘箱内取出灌胶装置,逐步降温压胶,然后排空气直至冷却,使得混合粘胶填充钼电极杆间的缝隙;

2)切割:将步骤1)所得的料管若干有序排列粘接在切割料板上,待料管粘接牢固后夹持在多线切割机工作台上一次性切割成片;

3)双面磨片;

4)去胶:将钼电极片放入水中加热,然后按照水:去胶材料=10:1的质量比加入去胶材料氢氧化钠,煮沸后保温,再用自来水冲洗至表面无杂质;

5)端面腐蚀:采用硝酸对电极腐蚀90s,重复操作,清水洗净后,千分尺抽检电极,较腐蚀前高度尺寸小于0.012㎜即完成端面腐蚀;

6)抛光:将电极片置于六菱滚筒中,加入抛光液滚抛2~3小时;

所述混合粘胶由松香和虫胶按4.8:3.7的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150-160℃后搅拌制成混合胶;

所述切割,其工艺条件为:切割钢线为0.16㎜的镀铜钢丝,切割砂为1000号碳化硅微粉,切割油为dx-悬浮切割油;切割砂浆由切割油、切割砂按1.2:0.9的比例混合而成,切割线速度为:0.3㎜/min;

所述去胶材料为氢氧化钠;

所述抛光液由去污粉、水按2:10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4

一种钨电极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胶:先将混合粘胶加热调匀,制得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然后在140℃的烘箱中将熔融态的混合粘胶灌进装有钨电极杆的铁管中,再用螺杆手动挤压并从烘箱内取出灌胶装置,逐步降温压胶,然后拍空气直至冷却,使得混合粘胶填充钨电极杆间的缝隙;

2)切割:将步骤1)所得的料管若干有序排列粘接在切割料板上,待料管粘接牢固后夹持在多线切割机工作台上一次性切割成片;

3)双面磨片;

4)去胶:将钨电极片放入水中加热,然后按照水:去胶材料=10:1的质量比加入去胶材料氢氧化钠,煮沸后保温,再用自来水冲洗至表面无杂质;

5)端面腐蚀:采用硝酸对电极腐蚀90s,重复操作,清水洗净后,千分尺抽检电极,较腐蚀前高度尺寸小于0.015㎜即完成端面腐蚀;

6)抛光:将电极片置于六菱滚筒中,加入抛光液滚抛2~3小时;

所述混合粘胶由松香和虫胶按4.7:3.8的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150-160℃后搅拌制成混合胶;

所述切割,其工艺条件为:切割钢线为0.16㎜的镀铜钢丝,切割砂为1000号碳化硅微粉,切割油为dx-悬浮切割油;切割砂浆由切割油、切割砂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切割线速度为:0.2㎜/min;

所述去胶材料为氢氧化钠;

所述抛光液由去污粉、水按2:10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