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0061发布日期:2020-11-19 21:5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人类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研发高性能的储能装置成为重要的举措。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因能量密度和效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电动汽车是锂离子电池应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锂离子电池的续航和安全性能,也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储锂反应的核心。众所周知,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使用石墨作为负极,其理论能量密度是372mah/g,不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造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都已经达到了极限。

随着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越来越高的能量密度要求,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的硅(si)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硅与电解液反应活性低,在地壳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使用硅基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方向之一。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膨胀(~300%),及较低的电导率限制了硅负极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碳质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而且碳质负极材料本身是离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另外,硅与碳化学性质相近,二者能紧密结合,因此硅碳负极材料是硅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最佳选择之一。

目前,商业化硅碳负极材料主要是采用球磨法将硅与石墨复合,在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方面能部分满足应用需求,但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硅碳负极材料往往会存在硅与碳结合力差,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相分离,不能有效地缓解体积膨胀,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硅酸甲(乙)酯溶液为硅源,通过液相反应与碳源复合,经高温碳化后,制备出纳米硅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硅和碳能够起到很好地协同作用。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的制备

将适量硅酸酯加入到醇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加入稀盐酸溶液(控制溶液ph:3~4),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2h,待硅酸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一定量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1~2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步骤2: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

向所得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和酚源,然后加入少量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2~4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步骤3: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600~1000℃反应6~8h,升温速度为5~10℃/min,在高温下,酚醛树脂会转化为碳,同时,具有还原性的碳会将sio2还原成siox(1<x<2),最终得到碳包覆纳米siox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

在步骤1中,硅酸酯可以是硅酸甲酯、硅酸乙酯及其衍生物。

在步骤1中,醇溶液可以是甲醇或乙醇溶液。

在步骤2中,酚源可以是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间苯二酚。

在步骤2中,酚源可以用其他液相碳源替代,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沥青。

在步骤3中,惰性保护气体为n2、ne、ar、he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硅碳负极材料,以硅酸酯为硅源,制备出纳米尺寸的sio2溶液,相比于硅粉,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好的分散性。之后加入的甲醛和酚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在sio2颗粒的外表面和凝胶孔隙中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酚醛树脂,这些酚醛树脂经过高温加热后,原位变成有机碳材料,获得的复合材料中硅与碳分布均匀,增强电导性的同时又有效缓解了体积膨胀。相对于球磨法,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空间结构,从而具有更优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本发明以硅酸酯代替高纯度纳米硅粉,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且所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ml硅酸甲酯加入到400ml甲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5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甲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2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50ml甲醛和30g间苯二酚,然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3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于8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5℃/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0ml硅酸乙酯加入到400ml乙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5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2h,待硅酸乙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2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40ml甲醛和25g邻苯二酚,然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2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氦气保护下,于10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10℃/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0ml硅酸乙酯加入到300ml乙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3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乙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4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1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30ml甲醛和30g对苯二酚,然后加入35ml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1.5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氖气保护下,于6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5℃/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ml硅酸甲酯加入到400ml甲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5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甲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2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50ml甲醛和15g间苯二酚和15g对苯二酚,然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3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于8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10℃/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00ml硅酸甲酯加入到350ml甲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5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甲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2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50ml甲醛和10g间苯二酚、10g对苯二酚和10g邻苯二酚,然后加入50ml氨水(浓度为20%),保持搅拌不变,反应3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酚醛树脂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于8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10℃/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0ml硅酸乙酯加入到300ml乙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3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乙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4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1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20ml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5mg/ml),保持搅拌不变,反应1.5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葡萄糖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氖气保护下,于6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5℃/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0ml硅酸乙酯加入到300ml乙醇溶液中,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滴加30ml稀盐酸溶液,同时保持搅拌条件不变,继续反应1h,待硅酸乙酯水解完成之后,加入40ml氨水(浓度为20%),继续搅拌1h,即可得到纳米sio2水凝胶溶液。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15ml沥青溶液,保持搅拌不变,反应1.5h。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取浆料,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浆料各2遍,然后在80℃烘箱烘干后,获得沥青包覆sio2纳米颗粒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氖气保护下,于600℃反应6h,升温速度为5℃/min,最终得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