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及具有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7850发布日期:2020-12-11 18:5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及具有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弹性端子是连接器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中,采用插孔接触的连接器的弹性端子一般为圆形结构,在插合后,由于圆形结构的弹性端子与插片之间的接触点少,接触面积小,导致相同截面面积下的连接器,其载流能力弱,温升高,导电性能差。而且现有的圆形结构的弹性端子还导致连接器整体结构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多。另外,圆形结构的弹性端子,与其配合的插片,插片与电缆连接需要采用压接连接,导致连接不牢靠,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接触点多、接触面积大的双向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及一种载流能力强,温升低,导电性能良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和接触弹片,端子主体设有u形的扁平的容置槽,接触弹片为具有插接槽的u形弹片,接触弹片插入容置槽内并与端子主体固定连接,接触弹片设有多个朝插接槽内拱起的弹性条,接触弹片的插接槽内插入有插片,弹性条与插片弹性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性条为从接触弹片上冲裁撕裂成型的弹性条,弹性条与接触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第一弹性条的一端接触弹片连接,第一弹性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弹性条的两端都与接触弹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条为弧形,第一弹性条与插片的接触点位于第一弹性条的弧形底部,第一弹性条的自由端向插接槽外翘起以用于抵顶容置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条为弧形,第二弹性条与插片的接触点位于第二弹性条的弧形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两端部设有向插接槽外拱起的第三弹性条。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条的一端与第二弹性条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三弹性条的自由端向插接槽外翘起以用于抵顶容置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端子主体包括两个片状的金属片,两个片状金属片的中部通过铆接固定连接,两个片状金属片的两端所组成的槽都为容置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的端部两侧设有卡槽,接触弹片的端部两侧设有卡入卡槽的卡凸,接触弹片的端部折弯有翻边以用于与金属片的端部扣合。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所述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

本发明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其结构包括端子主体和接触弹片,端子主体设有u形的扁平的容置槽,接触弹片为具有插接槽的u形弹片,接触弹片插入容置槽内并与端子主体固定连接,接触弹片设有多个朝插接槽内拱起的弹性条,接触弹片的插接槽内插入有插片,弹性条与插片弹性接触,形成多个弹性接触点,进而增大端子的接触面积,使得载流能力强,温升低,导电性能良。另外,由于接触弹片为片状,使得弹性端子的整体结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小,而且还使得与接触弹片配合的插片,其能够与线缆进行超声波焊接,连接更为可靠,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其具有上述的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使得该连接器载流能力强,温升低,导电性能良,而且接触弹片为片状,使得连接器的整体结构体积较小,占用使用空间小,而且还使得与接触弹片配合的插片,其能够与线缆进行超声波焊接,连接更为可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插片插入接触弹片的插接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包括:

1——端子主体,11——容置槽;

2——金属片,21——凹陷部,22——铆接孔,23——卡槽;

3——接触弹片,31——插接槽,32——卡凸,33——翻边,34——第一弹性条,

35——第二弹性条,36——第三弹性条;

4——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端子主体1和接触弹片3,端子主体1设有u形的扁平的容置槽11。具体的,端子主体1包括两个片状的金属片2,金属片2的中部冲压成型有凹陷部21,凹陷部21设有铆接孔22,两个片状金属片2的中部通过将铆钉插入铆接孔22中,进而实现铆接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片状金属片2的两端所组成的槽都分别为容置槽11,接触弹片3能够插入端子主体1两端的容置槽11内,实现端子的双向插拔,易于安装使用。端子主体1冲压、铆接成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如图1-4所示,接触弹片3为具有插接槽31的u形弹片,接触弹片3为高导铜材料制成。接触弹片3插入容置槽11内并与金属片2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金属片2的端部两侧都设有卡槽23,接触弹片3的端部两侧折弯有能够卡入卡槽23的卡凸32,而且接触弹片3的端部还折弯有翻边33,在插片4插入接触弹片3的插接槽31内时,翻边33与与金属片2的端部扣合,卡凸32卡入卡槽23中,从而可靠地将接触弹片3固定于端子主体1的容置槽11内。

如图1所示,接触弹片3设有多个朝插接槽31内拱起的弹性条,插片4插入接触弹片3的插接槽31内,多个弹性条都与插片4弹性接触,从而形成多个弹性接触点,进而增大端子的接触面积,而且扁平状能够有效减弱电流的集肤效应,使得载流能力强,温升低,导电性能良。另外,由于接触弹片3为片状,使得弹性端子的整体结构体积较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而且还使得与接触弹片3配合的插片4,其能够与线缆进行超声波焊接,连接更为可靠,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弹性条为从接触弹片3上冲裁撕裂成型的弹性条,弹性条与接触弹片3为一体成型结构。弹性条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弹性条34和第二弹性条35。第一弹性条34的一端接触弹片3连接,第一弹性条3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弹性条34为弧形,第一弹性条34与插片4的接触点位于第一弹性条34的弧形底部,第一弹性条34的自由端向插接槽31外翘起。如图4所示,在插片4插入接触弹片3的插接槽31内时,第一弹性条34的弧形底部与插片4弹性接触,第一弹性条34的自由端抵顶容置槽11的内壁,增加第一弹性条34的弹性接触力。另外,第一弹性条34的自由端向插接槽31外翘起,也便于插片4的顺畅插拔,接触弹片3不易变形,接触弹片3与插片4的接触稳定可靠。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条35的两端都与接触弹片3连接。第二弹性条35为弧形,第二弹性条35与插片4的接触点位于第二弹性条35的弧形底部。第二弹性条35的两端部都设有向插接槽31外拱起的第三弹性条36。第三弹性条36的一端与第二弹性条35连接,第三弹性条3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三弹性条36的自由端向插接槽31外翘。如图4所示,在插片4插入接触弹片3的插接槽31内时,第二弹性条35的弧形底部与插片4弹性接触,第三弹性条36的自由端抵顶容置槽11的内壁,不仅增加第二弹性条35的弹性接触力。另外,第三弹性条36的自由端向插接槽31外翘起能够抵顶容置槽11的内壁,起到进一步固定接触弹片3与端子主体1的作用,避免多次插拔后,接触弹片3与端子主体1松脱。

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其具有上述的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使得该连接器载流能力强,温升低,导电性能良,而且接触弹片3为片状,使得连接器的整体结构体积较小,占用使用空间小,而且还使得与接触弹片3接触的插片4,其能够与线缆进行超声波焊接,连接更为可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