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8698发布日期:2020-11-20 12:0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为了减少外来光的反射,在oled器件的出光面一般会搭载偏光片。偏光片的透光率一般在45%左右,60°视角的反射率为15.5%左右。偏光片虽然可以减少外部环境光的反射,但也极大地损失了oled器件的出光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减少外部环境光的反射的同时,增大显示面板的出光率。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彩膜层,位于所述子像素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层包括多个色阻块,所述色阻块与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沿第一方向,所述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出第一颜色的光,所述色阻块包括第一色阻块,所述第一色阻块对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色阻块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透光部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透光部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一透光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子像素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彩膜层,并设置彩膜层包括与第一子像素的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透光部和与第一子像素的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二透光部,通过设置第一透光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保证第一子像素的出光效率较高,通过设置第二透光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使得第二透光部对非开口区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非开口区中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从而有效降低屏幕反射率。与现有技术中相比,通过使用彩膜层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反射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并减薄了显示面板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1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彩膜层11,位于子像素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彩膜层11包括多个色阻块,色阻块与子像素对应设置,沿第一方向x,色阻块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第一方向x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21,第一子像素21发出第一颜色的光,色阻块包括第一色阻块31,第一色阻块31对应第一子像素21,第一色阻块31包括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沿第一方向x,第一透光部3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二透光部3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1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衬底基板10一侧设置有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开口区为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域,非开口区设置有用于传输信号的金属走线。子像素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彩膜层11,彩膜层11包括多个色阻块,色阻块与子像素对应设置,色阻块用于对外界环境光中与其自身颜色不相同的光进行过滤,起到滤光的作用。沿第一方向x,色阻块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色阻块的颜色和与其交叠的子像素出光的颜色相同,以避免出现混光,在其他实施例中,子像素也可发白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21,第一子像素21发出第一颜色的光,色阻块包括第一色阻块31,第一色阻块31对应第一子像素21,第一色阻块31用于对与第一颜色的光不相同的光进行过滤。第一色阻块31包括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沿第一方向x,第一透光部3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保证第一子像素21发出的部分第一颜色的光通过第一透光部311出射。沿第一方向x,第二透光部3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1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保证外界环境光经非开口区212中金属走线等膜层反射的部分光线通过第二透光部312出射。通过设置第一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保证第一子像素21的出光效率较高;设置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非开口区212中金属走线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光会被第二透光部312减弱,使得第二透光部312对非开口区212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非开口区212中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从而有效降低屏幕反射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子像素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彩膜层,并设置彩膜层包括与第一子像素的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透光部和与第一子像素的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二透光部,通过设置第一透光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保证第一子像素的出光效率较高,通过设置第二透光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使得第二透光部对非开口区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非开口区中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从而有效降低屏幕反射率。与现有技术中相比,通过使用彩膜层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反射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并减薄了显示面板的厚度。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第二透光部312围绕第一透光部311设置。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透光部3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交叠,使得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透光部311出射,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将第二透光部312围绕第一透光部311设置,使得第二透光部312与第一子像素21中环绕开口区211设置的非开口区212对应,有助于对非开口区212中的金属走线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非开口区中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进一步降低屏幕反射率。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沿第一方向x,第一透光部3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31的开口区3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第一透光部3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31的开口区3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保证第一子像素31的开口区311发出的小角度光线均能通过第一透光部311出射,提高显示面板的小视角光线的发光效率,提高显示面板在小角度视场的显示效果。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沿第一方向x,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为d1,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为d2,其中,d1<d2。其中,色阻块的厚度越厚,透过率越低,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小于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实现第一透光部31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的透过率。示例性的,设置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小于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可采用相同的材料进行制备,从而降低制备工艺的复杂度。可选的,d2≤2*d1。其中,若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过大,会使第二透光部312的透过率过小,第一子像素31的开口区311发出的大角度光线经过第二透光部312会被大大减弱,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光线的出光效率,影响显示面板在大视场角度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d2≤2*d1,避免第二透光部312的透过率过小,降低第二透光部312对大视角光线的衰减,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在大视场角度的显示效果。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d1和d2的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从而对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透过率进行调整,以平衡显示面板发光效率和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率。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12,封装层12位于子像素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用于对子像素进行水氧防护。其中,封装层12可以为薄膜封装层,且薄膜封装层可包括无机层/有机层/无机层三层结构,隔绝水汽的同时,具有轻薄、柔性等优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封装层12进行平坦化后,在封装层1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制备彩膜层11,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小于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以实现第一透光部31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的透过率。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封装层12在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的厚度大于在第一子像素21的非开口区212的厚度,以使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小于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的同时,保证色阻块的表面平坦,提高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的,第一透光部311采用第一透光材料,第二透光部312采用第二透光材料,第一透光材料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材料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其中,通过采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的第一透光材料制备第一透光部311,采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的第二透光材料制备第二透光部312,实现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通过采用不同材料实现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可设置第一透光部311的厚度d1等于第二透光部312的厚度d2,提高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其中,第一透光材料和第二透光材料可根据对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透光率的要求进行选取。可选的,第一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小于第二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示例性的,第一透光材料和第二透光材料可由树脂和颜料等混合而成,第一透光材料和第二透光材料的透过率由颜料的浓度决定,颜料浓度越高,透过率越低,通过调整第一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小于第二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实现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其中,第一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和第二透光材料中的颜料掺杂浓度可根据对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透光率的要求进行设置。继续参考图2-4,可选的,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束包括第一出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包括第一甲出射光束41和第一乙出射光束42,第一甲出射光束41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的第一透光部311出射的光束,第一乙出射光束42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的第二透光部312出射的光束。第一甲出射光束41具有第一视角范围,第一乙出射光束42具有第二视角范围,其中,第一视角范围为0°~θ1,第二视角范围为θ1~90°,30°≤θ1≤60°。具体的,如图2-4所示,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第一出射光束包括第一甲出射光束41和第一乙出射光束42,第一甲出射光束41经第一透光部311出射,由于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第一甲出射光束41的衰减较小;第一乙出射光束42经第二透光部312出射,由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第一乙出射光束42的衰减较大,通过设置第一甲出射光束41的第一视角范围为0°~θ1,第一乙出射光束42的第二视角范围为θ1~90°,且30°≤θ1≤60°,提高显示面板在一定角度视场以内的光线的出光效率。比如,θ1为30°,则显示面板在30°以内视场角的光线的出光效率较高,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在30°以内视场角的显示效果。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示例性的,子像素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封装层12,用于对子像素进行水氧防护。其中,封装层12为薄膜封装层,且薄膜封装层可包括无机层/有机层/无机层三层结构,隔绝水汽的同时,具有轻薄、柔性等优势。本实施例以封装层12包括第一无机层121、有机层122和第二无机层123为例,由于封装层12中各膜层以及彩膜层11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出射到空气的过程中会发生偏折,例如,如图5所示,沿第二方向y,第一子像素2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无机层121所偏折的横向距离为a,经有机层122所偏折的横向距离为b,经第二无机层123所偏折的横向距离为c,经彩膜层11所偏折的横向距离为d,最后以θ1角度出射。示例性的,表1列出了封装层12中各膜层以及彩膜层11的厚度、折射率以及θ1=10°时光线在各膜层中所偏折的横向距离。表1厚度(μm)折射率横向距离(μm)彩膜层21.50.2第二无机层11.80.1有机层101.471.2第一无机层11.760.1如图5和表1所示,根据封装层12中各膜层以及彩膜层11的折射率和厚度,可推算出各视角的光线在封装层12及彩膜层11中沿第二方向y移动的距离h,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视角为10°的光线在封装层12及彩膜层11中沿第二方向y移动的距离h为1.6μm,从而可以由θ1的取值,确定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交界位置。例如,θ1为30°时,根据封装层12中各膜层以及彩膜层11的折射率和厚度,推算出30°视角的光线在封装层12及彩膜层11中沿第二方向y移动的距离h,确定30°视角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位置,进一步确定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的交界位置,以使显示面板在30°以内视场角的光线经第一透光部311出射,显示面板在30°-90°视场角的光线经第二透光部312出射,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在30°以内视场角的显示效果。图6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6所示,可选的,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块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第二色阻块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上10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颜色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光的波长,第一色阻块31中第一透光部311与第二透光部312的交界为第一界线51,第二色阻块32中第三透光部321与第四透光部322的交界为第二界线52。沿第二方向y,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第一界线5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1,沿第二方向y,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第二界线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2,其中,d1<d2,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具体的,如图1和图6所示,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块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设置,第二色阻块32用于对与第二颜色的光不相同的光进行过滤。第二色阻块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上10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保证第二子像素22发出的部分第二颜色的光通过第三透光部321出射。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保证外界环境光经非开口区212中金属走线等膜层反射的部分光线通过第四透光部322出射。通过设置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保证第二子像素22的出光效率较高;设置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非开口区212中金属走线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光会被第四透光部322减弱,使得第四透光部322对非开口区212的金属走线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非开口区212中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从而有效降低屏幕反射率。其中,在大视角的情况下,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存在衰减现象,并且由于不同颜色色光的波长不一样,不同色光的衰减程度不一样,在大视角情况下容易产生色偏现象,影响显示效果。例如,第一颜色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光的波长,在大视角的情况下,第二颜色的光线的衰减较大,因此,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会产生色偏现象。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第一界线51之间的最短距离d1小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第二界线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2,使得在大视角情况下,较多大视角的第二颜色的光线经第三透光部321出射,由于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提高了大视角情况下第二颜色的光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第二颜色的光成分会变多,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继续参考图6,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块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第二色阻块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上10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颜色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波长。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束包括第一出射光束和第二出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光束,第二出射光束为第二颜色的光经第二色阻块32出射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包括第一甲出射光束41和第一乙出射光束42,第二出射光束包括第二甲出射光束43和第二乙出射光束44,第一甲出射光束41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的第一透光部311出射的光束,第一乙出射光束42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的第二透光部312出射的光束,第二甲出射光束43为第二颜色的光经第二色阻块32的第三透光部321出射的光束,第二乙出射光束44为第二颜色的光经第二色阻块32的第四透光部322出射的光束。第一甲出射光束41具有第一视角范围,第一乙出射光束42具有第二视角范围,第二甲出射光束43具有第三视角范围,第二乙出射光束44具有第四视角范围,其中,第一视角范围为0°~θ1,第二视角范围为θ1~90°,第三视角范围为0°~θ2,第四视角范围为θ2~90°,θ1<θ2。具体的,如图6所示,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第一出射光束包括第一甲出射光束41和第一乙出射光束42,第一甲出射光束41经第一透光部311出射,第一乙出射光束42经第二透光部312出射;经第二色阻块32出射的第二出射光束包括第二甲出射光束43和第二乙出射光束44,第二甲出射光束43经第三透光部321出射,第二乙出射光束44经第四透光部322出射。由于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第一甲出射光束41的衰减较小,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第一乙出射光束42的衰减较大,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第二甲出射光束43的衰减较小,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小,第二乙出射光束44的衰减较大,通过设置第一甲出射光束41的第一视角范围为0°~θ1,第一乙出射光束42的第二视角范围为θ1~90°,第二甲出射光束43的第三视角范围为0°~θ2,第二乙出射光束44的第四视角范围为θ2~90°,且θ1<θ2,使得第二甲出射光束43的视角范围较大,提高第二颜色的光在大视场角度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第二颜色的光成分会变多,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选的,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块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第二色阻块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上10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颜色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波长。第一色阻块3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比例n1=t1/t2,第二色阻块3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比例n2=t3/t4,其中,n1<n2,t1为第一色阻块31中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t2为第一色阻块31中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t3为第二色阻块32中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t4为第二色阻块32中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一色阻块3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比例n1=t1/t2,第二色阻块3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比例n2=t3/t4,通过设置n1<n2,使得第二色阻块32中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由于大视角的第二颜色的光线经由第四透光部322出射,因此提高了大视角的第二颜色的光的出光效率,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继续参考图1-4,可选的,彩膜层11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色阻块之间的黑矩阵60,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束包括第一出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光束。黑矩阵60用于遮挡部分出射光束以使第一出射光束具有第五视角范围,其中,第五视角范围为0°~θ5,30°≤θ5≤60°。具体的,如图1-4所示,在相邻两个色阻块之间设置黑矩阵60,其中,黑矩阵60能够对位于非开口区212中金属走线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环境光被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同时,黑矩阵60还能够对子像素出射的斜向光线进行遮挡,避免斜向光线经由相邻子像素对应的色阻块出射所导致的混色现象。通过对黑矩阵60的范围进行设置,第一出射光束具有第五视角范围0°~θ5,且30°≤θ5≤60°,保证显示面板在θ5以内视场角的光线的出光效率,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在θ5以内视场角能够进行显示。需要注意的是,θ5需大于θ1,从而保证第一子像素21发出的部分第一颜色的光能够通过第二透光部312出射。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彩膜层11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色阻块之间的黑矩阵60,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第二色阻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颜色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波长。沿第二方向y,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黑矩阵60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3;沿第二方向y,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黑矩阵60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4;其中,d3<d4;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其中,第一颜色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光的波长,在大视角的情况下,第二颜色的光线的衰减较大,因此,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会产生色偏现象。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子像素21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黑矩阵60之间的最短距离d3小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的边缘与黑矩阵60之间的最短距离d4,使得在大视角情况下,较多大视角的第二颜色的光线经第三透光部321出射,由于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较大,提高了大视角情况下第二颜色的光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第二颜色的光成分会变多,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彩膜层11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色阻块之间的黑矩阵60。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色阻块还包括第二色阻块32,第二色阻块32对应第二子像素22,第二色阻块32包括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沿第一方向x,第三透光部3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开口区2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x,第四透光部3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2的非开口区2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颜色的波长小于第二颜色的波长。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束包括第一出射光束和第二出射光束,第一出射光束为第一颜色的光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光束,第二出射光束为第二颜色的光经第二色阻块32出射的光束。黑矩阵用于遮挡部分出射光束以使第一出射光束具有第五视角范围,使第二出射光束具有第六视角范围,其中,第五视角范围为0°~θ5,第六视角范围为0°~θ6,θ5<θ6。具体的,如图6所示,经第一色阻块31出射的第一出射光束具有第五视角范围0°~θ5,经第二色阻块32出射的第二出射光束包括第六视角范围0°~θ6,通过设置θ5<θ6,使得第二出射光束的视角范围较大,提高第二颜色的光在大视场角度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第二颜色的光成分会变多,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可选的,第一颜色为绿色或者蓝色,第二颜色为红色。继续参考图1和图6,以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红色为例,由于蓝色光的波长小于红色光的波长,在大视角的情况下,红色光的衰减较大,因此,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显示的图像会偏蓝色。因此,通过提高了大视角情况下红色光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红色光成分会变多,能够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图8为图1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8所示,以第一颜色为绿色,第二颜色为红色为例,由于绿色光的波长小于红色光的波长,在大视角的情况下,红色光的衰减较大,因此,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显示的图像会偏绿色。因此,通过提高了大视角情况下红色光的出光效率,大视角红色光成分会变多,能够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进一步的,显示面板可同时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从而实现彩色显示,由于绿色光和蓝色光的波长均小于红色光的波长,在大视角的情况下,红色光的衰减较大,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显示的图像会偏蓝绿色。因此,设置大视角情况下绿色光和蓝色光的出光效率相同,大视角红色光成分会变多,提高红色光的出光效率,能够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问题。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可选的,第一色阻块31还包括第一过渡透光部313,第一过渡透光部313位于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之间,第一过渡透光部313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小于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且第一过渡透光部313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具体的,如图9所示,在第一透光部311和第二透光部312之间设置第一过渡透光部313,且第一过渡透光部313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小于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使得第一色阻块31从第一透光部311到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是渐变的,即从第一透光部311到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逐渐变低,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从小视角到大视角的显示亮度过渡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选的,第一过渡透光部31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过渡透光部,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第一子过渡透光部包括第一甲过渡透光部33和第一乙过渡透光部34,第一甲过渡透光部33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小于第一透光部311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一乙过渡透光部34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一乙过渡透光部34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12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从小视角到大视角的显示亮度过渡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第一过渡透光部313中第一子过渡透光部的数量、透过率以及宽度范围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选的,第二色阻块32还包括第二过渡透光部323,第二过渡透光部323位于第三透光部321和第四透光部322之间,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小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且第二过渡透光部323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色阻块32从第三透光部321到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是渐变的,即从第三透光部321到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逐渐变低,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从小视角到大视角的显示亮度过渡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继续参考图11,可选的,第二过渡透光部32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过渡透光部,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第二子过渡透光部包括第二甲过渡透光部35和第二乙过渡透光部36,第二甲过渡透光部35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小于第三透光部321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二乙过渡透光部36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二乙过渡透光部36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四透光部322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从小视角到大视角的显示亮度过渡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第二过渡透光部323中第二子过渡透光部的数量、透过率以及宽度范围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任意类型的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功能膜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以oled显示面板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像素电路层,像素电路层包括在衬底基板10一侧层叠设置的有源层71、栅极绝缘层72、栅极层73、层间绝缘层74以及源漏电极层75。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81、像素定义层82、有机发光层83和阴极层84,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层84和阳极81注入到有机发光层83,在有机发光层83内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从而使有机发光层83发出可见光,上述“开口区211”是指有机发光层83所在区域。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显示装置9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91,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90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90可以为图13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