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3778发布日期:2021-01-01 18:1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形电感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



背景技术:

环形电感器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圆环形磁芯以及缠绕于圆环形磁芯上的绕组线圈。广泛应用于高频电路的去耦、滤波以及寄生振荡的抑制等。具体的,共模电感器属于环形电感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干扰。共模电感器是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绕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对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环形电感器都设置有底座,底座对环形磁芯及绕组线圈起到了承载与固定的作用,绕组线圈的引出端贯穿底座露出,以形成连接引脚。通过将引脚插设于pcb板的过线孔中,以将环形电感器接入控制电路中。

然而,对于目前环形电感器的底座,其对环形磁芯及绕组线圈的固定作用不足。当环形电感器受到外部冲击时,环形磁芯及绕组线圈极易从底座上脱离掉落,影响了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稳定性,难以有效保障环形电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

一种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包括环形磁芯、第一绕组线圈、第二绕组线圈、加固框架以及底座组件。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组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芯的另一侧。所述加固框架包括两个子框架。所述子框架包括顶梁、中梁、底梁以及侧杆,所述顶梁、所述中梁以及所述底梁依次与所述侧杆连接。两个所述顶梁相卡接,两个所述中梁相卡接,两个所述底梁相卡接。两个所述中梁位于所述环形磁芯的中部区域并与所述环形磁芯的内侧壁抵接。两个所述顶梁位于所述环形磁芯顶部并与所述环形磁芯的外侧壁抵接。两个所述底梁位于所述环形磁芯底部并与所述环形磁芯的外侧壁抵接。两个所述侧杆分别与所述环形磁芯的两侧抵接。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座体、两个第一承载套、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承载套以及两个第二引脚。所述座体开设有固定插槽与弧形限位槽,所述固定插槽与所述弧形限位槽连通。两个所述底梁均插设于所述固定插槽中并与所述座体卡接。所述环形磁芯部分收容于所述弧形限位槽中并与所述座体抵接。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每一所述第一承载套收容于一所述第一调节槽中并与所述座体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承载套沿一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还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每一所述第二承载套收容于一所述第二调节槽中并与所述座体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承载套沿一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套位于所述座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承载套位于所述座体的另一侧。每一所述第一引脚贯穿一所述第一承载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座体的底面。每一所述第二引脚贯穿一所述第二承载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座体的底面。各所述第一引脚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中。各所述第二引脚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所述顶梁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块,另一所述顶梁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插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两个所述顶梁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所述中梁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块,另一所述中梁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两个所述中梁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所述底梁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卡块,另一所述底梁的端部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块插设于所述第三卡槽中,两个所述底梁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块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三卡块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于所述固定插槽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各所述底梁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块,两个所述卡接块均插设于所述卡接槽中,两个所述卡接块分别与所述座体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为条形槽,所述卡接块呈条状结构,两个所述卡接块分别与所述卡接槽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一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绕组线圈外侧,另一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绕组线圈外侧。

上述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第一绕组线圈及第二绕组线圈分别缠绕于环形磁芯两侧,第一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引脚连接,第二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引脚连接。通过两个第一引脚及两个第二引脚,以接入外部电路,从而实现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电气特性。通过第一承载套安装第一引脚,利用第一承载套于第一调节槽中与座体的滑动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对第一引脚的移动调节。同理,通过第二承载套安装第二引脚,利用第二承载套于第二调节槽中与座体的滑动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对第二引脚的移动调节。通过两个第一引脚及两个第二引脚的可调节移动性,以适配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pcb板,进而提升了适用范围。通过座体承载并稳固环形磁芯,利用加固框架提升对环形磁芯的稳固作用。加固框架对环形磁芯进行夹持紧固,并通过与座体的卡接关系,以将环形磁芯牢固地安置于弧形限位槽中,从而避免环形磁芯脱离座体。通过两个子框架的卡接形成加固框架,利用两个子框架的可拆卸性能,提升了环形磁芯、加固框架及座体的安装便利。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提升了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m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n部分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加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部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另一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又一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10,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10包括环形磁芯100、第一绕组线圈200、第二绕组线圈300、加固框架400以及底座组件500。第一绕组线圈200缠绕于环形磁芯100的一侧,第二绕组线圈300缠绕于环形磁芯100的另一侧。加固框架400包括两个子框架410。子框架410包括顶梁411、中梁412、底梁413以及侧杆414,顶梁411、中梁412以及底梁413依次与侧杆414连接。两个顶梁411相卡接,两个中梁412相卡接,两个底梁413相卡接。两个中梁412位于环形磁芯100的中部区域并与环形磁芯100的内侧壁抵接。两个顶梁411位于环形磁芯100顶部并与环形磁芯100的外侧壁抵接。两个底梁413位于环形磁芯100底部并与环形磁芯100的外侧壁抵接。两个侧杆414分别与环形磁芯100的两侧抵接。底座组件500包括座体510、两个第一承载套520、两个第一引脚530、两个第二承载套540以及两个第二引脚550。座体510开设有固定插槽515与弧形限位槽511,固定插槽515与弧形限位槽511连通。两个底梁413均插设于固定插槽515中并与座体510卡接。环形磁芯100部分收容于弧形限位槽511中并与座体510抵接。座体510于弧形限位槽5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槽512。每一第一承载套520收容于一第一调节槽512中并与座体510滑动连接,每一第一承载套520沿一第一调节槽512的长度方向滑动。座体510于弧形限位槽511的两侧分别还开设有第二调节槽513。每一第二承载套540收容于一第二调节槽513中并与座体510滑动连接,每一第二承载套540沿一第二调节槽513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第一承载套520位于座体510的一侧,两个第二承载套540位于座体510的另一侧。每一第一引脚530贯穿一第一承载套520并部分外露于座体510的底面。每一第二引脚550贯穿一第二承载套540并部分外露于座体510的底面。各第一引脚530开设有第一连接槽531,第一绕组线圈200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接槽531中。各第二引脚550开设有第二连接槽551,第二绕组线圈300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第二连接槽551中。

上述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10,第一绕组线圈200及第二绕组线圈300分别缠绕于环形磁芯100两侧,第一绕组线圈200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引脚530连接,第二绕组线圈300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引脚550连接。通过两个第一引脚530及两个第二引脚550,以接入外部电路,从而实现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10的电气特性。通过第一承载套520安装第一引脚530,利用第一承载套520于第一调节槽512中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对第一引脚530的移动调节。同理,通过第二承载套540安装第二引脚550,利用第二承载套540于第二调节槽513中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对第二引脚550的移动调节。通过两个第一引脚530及两个第二引脚550的可调节移动性,以适配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pcb板,进而提升了适用范围。通过座体510承载并稳固环形磁芯100,利用加固框架400提升对环形磁芯100的稳固作用。加固框架400对环形磁芯100进行夹持紧固,并通过与座体510的卡接关系,以将环形磁芯100牢固地安置于弧形限位槽511中,从而避免环形磁芯100脱离座体510。通过两个子框架410的卡接形成加固框架400,利用两个子框架410的可拆卸性能,提升了环形磁芯100、加固框架400及座体510的安装便利。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10提升了稳定性能。

第一绕组线圈200及第二绕组线圈300分别缠绕于环形磁芯100两侧,第一绕组线圈200及第二绕组线圈300绕在同一环形磁芯100上,匝数和相位都相同,绕制反向。这样,当电路中的正常电流流过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圈电阻的影响;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

底座组件500用于稳固环形磁芯100并实现对多种pcb板中穿线孔的适配性。具体的,座体510用于承载、稳固环形磁芯100。弧形限位槽511用于收容环形磁芯100,并对环形磁芯100起到了限位作用。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对环形磁芯100的限位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座体510于弧形限位槽5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514,一限位部514抵接于第一绕组线圈200外侧,另一限位部514抵接于第二绕组线圈300外侧。这样,两个限位部514对环形磁芯100的整体起到了一定夹持作用,从而避免环形磁芯100从弧形限位槽511中脱离。如此,提升了对环形磁芯100的限位作用,提升了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稳定性,保障了工作稳定性。

加固框架400对环形磁芯100进行夹持紧固,并通过与座体510的卡接关系,以将环形磁芯100牢固地安置于弧形限位槽511中,从而避免环形磁芯100脱离座体510。具体的,加固框架400包括两个子框架410,两个子框架410卡接。子框架410包括顶梁411、中梁412、底梁413以及侧杆414。通过两个中梁412与环形磁芯100的内侧壁抵接,通过两个顶梁411与环形磁芯100的顶部外侧壁抵接,通过两个底梁413与环形磁芯100的底部外侧壁抵接,通过两个侧杆414分别与环形磁芯100的两侧抵接。这样,环形磁芯100将被两个子框架410夹紧加固。最终通过两个底梁413于固定插槽515中与座体510卡接,以固定加固框架400与座体510的安装位置,从而确保环形磁芯100牢固地安置于弧形限位槽511。

为了保障两个底梁413与座体510的卡接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座体510于固定插槽515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516,各底梁413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块513a,两个卡接块513a均插设于卡接槽516中,两个卡接块513a分别与座体510卡接。具体的,一实施例中,卡接槽516为条形槽,卡接块513a呈条状结构,两个卡接块513a分别与卡接槽516相适配。这样,卡接槽516对卡接块513a起到了一定的卡位作用,避免两个底梁413易于从固定插槽515中脱离。如此,既保障了加固框架400与座体510的可拆卸性,又增强了两个底梁413与座体510的卡接稳定性,提升了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两个子框架410的卡接形成加固框架400,利用两个子框架410的可拆卸性能,提升了环形磁芯100、加固框架400及座体510的安装便利。也就是说,用户可十分便捷地完成两个子框架410、环形磁芯100及座体510的安装与拆卸工作。

为了便于实现两个顶梁411的卡接关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顶梁4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块411a,另一顶梁41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411b,第一卡块411a插设于第一卡槽411b中,两个顶梁411相卡接。具体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块411a呈圆柱体结构,第一卡槽411b与第一卡块411a相适配。这样,两个顶梁411的卡接稳定,保障了两个子框架410的结构稳定性。为了便于实现两个中梁412的卡接关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中梁4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块412a,另一中梁41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412b,第二卡块412a插设于第二卡槽412b中,两个中梁412相卡接。具体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卡块412a呈圆柱体结构,第二卡槽412b与第二卡块412a相适配。这样,两个中梁412的卡接稳定,保障了两个子框架410的结构稳定性。为了便于实现两个底梁413的卡接关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底梁4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卡块413a,另一底梁413的端部开设有第三卡槽413b,第三卡块413a插设于第三卡槽413b中,两个底梁413相卡接。具体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卡块413a呈圆柱体结构,第三卡槽413b与第三卡块413a相适配。这样,两个底梁413的卡接稳定,保障了两个子框架410的结构稳定性。如此,确保了两个子框架410的装配稳定性。

第一承载套520用于固定第一引脚530,并通过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关系,以实现对第一引脚530的位置调节。第二承载套540用于固定第二引脚550,并通过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关系,以实现对第二引脚550的位置调节。第一引脚530通过第一连接槽531收容并固定第一绕组线圈200的引出端,第二引脚550通过第二连接槽551收容并固定第二绕组线圈300的引出端。两个第一引脚530及两个第二引脚550用于插设于外部pcb板上,第一绕组线圈200、第二绕组线圈300的引出端通过两个第一引脚530及两个第二引脚550接入外部pcb板上,从而实现该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电气特性。

具体的,第一承载套520于第一调节槽512中座体510滑动连接。第一调节槽512沿座体510的长度方向开设,即第一承载套520沿座体510的长度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每一第一引脚530可靠近或者远离一第二引脚550运动,从而调节相对位置,以适配不同pcb板中穿线孔的孔距。为了避免第一承载套520从第一调节槽512中脱离,提升第一承载套520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套5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21,座体510于各第一调节槽512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2a,每一第一限位块521插设于一第一限位槽512a中并与座体510滑动连接。这样,第一限位槽512a对第一限位块521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承载套520无法离开第一调节槽512。如此,提升了第一承载套520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稳定性,保障了底座组件50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承载套540于第二调节槽513中座体510滑动连接。第二调节槽513沿座体510的长度方向开设,即第二承载套540沿座体510的长度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每一第二引脚550可靠近或者远离一第一引脚530运动,从而调节相对位置,以适配不同pcb板中穿线孔的孔距。为了避免第二承载套540从第二限位槽513a中脱离,提升第二承载套540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承载套54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41,座体510于各第二调节槽513的槽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13a,每一第二限位块541插设于一第二限位槽513a中并与座体510滑动连接。这样,第二限位槽513a对第二限位块541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承载套540无法离开第二调节槽513。如此,提升了第二承载套540与座体510的滑动连接稳定性,保障了底座组件500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便于实现第一承载套520与第一引脚530的安装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一承载套520开设有第一收容槽522,每一第一引脚530插设于一第一收容槽522中并与一第一承载套520连接。第一收容槽522对第一引脚530起到了收容安装作用。如此,方便了用户将第一承载套520与第一引脚530的安装连接。

为了防止第一引脚530从第一承载套520中掉落脱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一承载套520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定位槽523,第一定位槽523与第一收容槽522连通。各第一引脚530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32,每一第一定位部532嵌入一第一定位槽523中。这样,第一定位槽523对第一定位部532起到了限制作用,第一定位部532无法穿过第一收容槽522,从而避免第一引脚530从第一收容槽522中脱落。另外,第一定位部532的设置,确保了第一引脚530外露于座体510部分的长度,起到限定作用,避免第一引脚530过度凸出外露于座体510。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引脚530发生旋转,保障了第一引脚530的安装稳定性,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532呈棱边形结构,第一定位槽523与第一定位部532相适配。这样,第一定位部532于第一定位槽523无法转动,第一定位槽523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定位部532的位置。如此,保障了第一引脚530的安装稳定性,提升了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稳定性。

同理,为了便于实现第二承载套540与第二引脚550的安装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二承载套540开设有第二收容槽542,每一第二引脚550插设于一第二收容槽542中并与一第二承载套540连接。第二收容槽542对第二引脚550起到了收容安装作用。如此,方便了用户将第二承载套540与第二引脚550的安装连接。

为了防止第二引脚550从第二承载套540中掉落脱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二承载套540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定位槽543,第二定位槽543与第二收容槽542连通。各第二引脚550设置有第二定位部552,每一第二定位部552嵌入一第二定位槽543中。这样,第二定位槽543对第二定位部552起到了限制作用,第二定位部552无法穿过第二收容槽542,从而避免第二引脚550从第二收容槽542中脱落。另外,第二定位部552的设置,确保了第二引脚550外露于座体510部分的长度,起到限定作用,避免第二引脚550过度凸出外露于座体510。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二引脚550发生旋转,保障了第二引脚550的安装稳定性,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552呈棱边形结构,第二定位槽543与第二定位部552相适配。这样,第二定位部552于第二定位槽543无法转动,第二定位槽543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定位部552的位置。如此,保障了第二引脚550的安装稳定性,提升了高稳固型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