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7593发布日期:2021-04-23 11: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本体、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和第一屏蔽壳体;该第一传输导体组和第二传输导体组均设置于本体上,该第一屏蔽壳体包覆于本体外,第一屏蔽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凹腔,该第一传输导体组和第二传输导体组均外露于凹腔中;该第二连接器相对第一连接器可旋转掀开地设置,第二连接器与凹腔相适配,第二连接器包括有pcb板和插头,该pcb板上设置有可与第一传输导体组贴合或分离的第三传输导体组以及可与第二传输导体组贴合或分离的第四传输导体组,该插头与pcb板导通连接并伸出凹腔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的另一侧与本体之间形成有供存储卡插入的插槽,本体上设置有与存储卡接触导通的第五传输导体组,第五传输导体组伸入插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usb3.0公头连接器,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为平板端子组,该第二传输导体组为第一弹片端子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为type

c连接器,第三传输导体组为第二弹片端子组,该第二弹片端子组弹性抵压在平板端子组上导通连接,第四传输导体组为金手指组,金手指组与第一弹片端子组弹性接触导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有第二屏蔽壳体,该第二屏蔽壳体的前端套设于插头的后端,第二屏蔽壳体的后端与第一连接器安装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壳体的后端两侧均向后延伸出有连接臂,该连接臂的尾端开设有枢接孔,该第一屏蔽壳体的两侧均形成有枢接部,该枢接部插入枢接孔中枢接,所述第二屏蔽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孔,该凹腔的两侧内壁均凸设有定位凸部,该定位凸部卡于定位槽孔中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导体组由11个第一传输导体构成,第二传输导体组由5个第二传输导体构成,对应的,该第三传输导体组由11个第三传输导体构成,第四传输导体组由5个第四传输导体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固定有绝缘块,凹腔位于绝缘块的前侧,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为多个金手指,该第二传输导体组为多个弹片端子,多个弹片端子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与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屏蔽壳体的另一侧与本体之间形成有供存储卡插入的插槽,本体上设置有与存储卡接触导通的第五传输导体组,第五传输导体组伸入插槽中,该第五传输导体组为多个接触弹片,该多个接触弹片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与电路板导通连接,并且,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接触弹片变形的让位槽,电路板上固定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让位槽的后方。8.一种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本体、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第六传输导体组和第一屏蔽壳体;该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和第六传输导体组均设置于本体上,该第一屏蔽壳体包覆于本体外,第一屏蔽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凹腔,该第六传输导体组外露于凹腔中;
该第一连接器相对第二连接器可旋转掀开地设置,第二连接器与凹腔相适配,第二连接器包括有pcb板和插头,该pcb板上设置有可与第六传输导体组贴合或分离的第七传输导体组,该插头与pcb板导通连接并与凹腔相适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usb3.0公头连接器,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为平板端子组,该第二传输导体组为第一弹片端子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合一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为type

c连接器,第六传输导体组为第三弹片端子组,第七传输导体组为金手指组,该第三弹片端子组弹性抵压在金手指组上导通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