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2357发布日期:2021-01-15 11:4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压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压电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压电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感所用的铁氧体磁芯材料和导电材料连续涨价,上游原材料形成卖方市场;作为下游的电源、照明电器和电子整机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和采购,形成买方市场;进行任何技术创新,都必须在具体使用条件下完成具体功能中,追求性能价格比最好;电子产品普遍以“轻、薄、短、小”为特点向小型化和便携化发展;因此,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成本,已成为电子器件发展的主要方向;要想达到目的,首先要了解所用材料的本质特性和使用环境条件,既要完成具体功能,又不能影响其它器件。

铁氧体是有铁和其他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分为软磁铁氧体和永磁铁氧体;除了电感所用的铁氧体磁芯价格变动因素,铁氧体材料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软磁铁氧体是中、高频电源中电子变压器大量使用的铁心材料,和金属软磁材料相比,软磁铁氧体的饱和磁通密度低,磁导率低,居里温度低,是它的几大缺点;永磁铁氧体的电阻率高、涡流损耗小、矫顽力大和成本低,但它体积大、温度稳定性差、易碎,不耐冲击和震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感温升的升压电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升压电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有三个容纳腔,三个所述容纳腔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所述磁芯组件包括磁环、线圈组件和绝缘支撑件,所述磁环设置在绝缘支撑件上,所述线圈组件缠绕在磁环上,所述磁环的材质为铁基非晶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磁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接铜排的一端和第二接铜排的一端均伸至壳体内腔的容纳腔中,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缠绕在第一接铜排的一端,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上,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缠绕在第二接铜排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铜排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折板,所述折板与第一接铜排垂直且折板与第一接铜排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折板上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铜排与第二接铜排对称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壳体内腔设置三个容纳腔,三个容纳腔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磁芯组件包括磁环、线圈组件和绝缘支撑件,磁环设置在绝缘支撑件上,线圈组件缠绕在磁环上,这样能够保证三组磁芯组件的相对稳定,使得三组磁芯组件产生的阻抗接近一致;磁环的材质采用铁基非晶合金,由于铁基非晶合金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低励磁电流、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等特点,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可以缩小磁环的体积,能够有效降低电感的温升;将本方案设计的升压电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能够提高氢燃料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压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压电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压电感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壳体;

2、容纳腔;21、磁芯组件;211、磁环;212、线圈组件;2121、第一线圈;2122、第二线圈;213、绝缘支撑件;214、第一接铜排;215、第二接铜排;216、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升压电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有三个容纳腔,三个所述容纳腔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所述磁芯组件包括磁环、线圈组件和绝缘支撑件,所述磁环设置在绝缘支撑件上,所述线圈组件缠绕在磁环上,所述磁环的材质为铁基非晶合金。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壳体内腔设置三个容纳腔,三个容纳腔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磁芯组件包括磁环、线圈组件和绝缘支撑件,磁环设置在绝缘支撑件上,线圈组件缠绕在磁环上,这样能够保证三组磁芯组件的相对稳定,使得三组磁芯组件产生的阻抗接近一致;磁环的材质采用铁基非晶合金,由于铁基非晶合金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低励磁电流、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等特点,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可以缩小磁环的体积,能够有效降低电感的温升;将本方案设计的升压电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能够提高氢燃料电池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磁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接铜排的一端和第二接铜排的一端均伸至壳体内腔的容纳腔中,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缠绕在第一接铜排的一端,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上,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缠绕在第二接铜排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用于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铜排和第二接铜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铜排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折板,所述折板与第一接铜排垂直且折板与第一接铜排一体成型。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接铜排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折板,这样能够在连接铜排时保证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折板上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铜排与第二接铜排对称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面上。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升压电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立方体,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壳体1内腔设有三个容纳腔2,三个所述容纳腔2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21,所述磁芯组件21包括磁环211、线圈组件212和绝缘支撑件213,所述磁环211的型号为3路80a-180uh,其生产厂家为上海申世电气,所述磁环211设置在绝缘支撑件213上,所述线圈组件212缠绕在磁环211上,所述磁环211的材质为铁基非晶合金,所述绝缘支撑件213为绝缘填充物。

铁基非晶合金的铁损低,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电感的温升;与硅钢片的损耗比较:磁导率、激磁电流和铁损等都优于硅钢片;特别是铁损低(为取向硅钢片的1/3-1/5),代替硅钢做配电变压器可节能60-70%。

所述壳体1通过两个长方形的隔板将壳体1内腔划分成三个容纳腔2,所述隔板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磁芯组件21还包括第一接铜排214和第二接铜排215,所述第一接铜排214和第二接铜排215的形状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接铜排214和第二接铜排215的材质均为铜,所述线圈组件212包括第一线圈2121和第二线圈2122,所述第一线圈2121和第二线圈2122均采用型号为3路80a-180uh,生产厂家为上海申世电气的线圈,所述第一接铜排214和第二接铜排215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接铜排214的一端和第二接铜排215的一端均伸至壳体1内腔的容纳腔2中,所述第一线圈2121的一端缠绕在第一接铜排214的一端,所述第一线圈2121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211上,所述第二线圈2122的一端缠绕在第二接铜排215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212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缠绕在磁环211上。

所述第一线圈2121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平整地缠绕在磁环211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212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平整地缠绕在磁环211的另一端。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接铜排214和第二接铜排21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铜排214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折板216,所述折板216与第一接铜排214垂直且折板216与第一接铜排214一体成型。

请参照图2,位于中间的容纳腔2中的磁芯组件21中的折板216的朝向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容纳腔2中的磁芯组件21的折板216的朝向相反,与其中另一个相邻的容纳腔2中的磁芯组件21的折板216的朝向相同。

请参照图1,所述折板216上设有安装孔。

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接铜排214与第二接铜排215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面上。

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壳体1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壳体1的相对两侧面的相对两端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本方案设计的升压电感安装在燃料电池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压电感,通过在壳体内腔设置三个容纳腔,三个容纳腔中均设置有磁芯组件,磁芯组件包括磁环、线圈组件和绝缘支撑件,磁环设置在绝缘支撑件上,线圈组件缠绕在磁环上,这样能够保证三组磁芯组件的相对稳定,使得三组磁芯组件产生的阻抗接近一致;磁环的材质采用铁基非晶合金,由于铁基非晶合金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低励磁电流、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等特点,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可以缩小磁环的体积,能够有效降低电感的温升;将本方案设计的升压电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能够提高氢燃料电池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