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119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



背景技术:

在配电线路中,通常采用柱上隔离开关作为电力公司产权分界点或线路分段使用。

柱上隔离开关介绍:其由基座、两个柱式绝缘子和导电部分组成,两个柱式绝缘子根据一定距离固定在金属基座上,在两个绝缘子的另一端安装导电部分。

柱上隔离开关应用形式:其基座通过两根螺栓与背板连接,通过紧固螺栓使基座与背板夹住耐张横担的两根角钢,使三相柱上隔离开关按照一定的安全距离安装在耐张横担上。

配电线路运行要求:由于三相带电导线的相间和对地的安全距离较小,不能出现其他异物,以防止相间短路,造成线路中断供电。

安装完毕的三相柱上隔离开关在背板与基座之间夹住的耐张横担存在有耐张横担宽度的孔洞,喜鹊利用该孔洞穿插筑巢用的木棍、铁丝等材料作为鸟巢固定位置。由于有木棍等材料在空洞可靠穿插,可以筑起巨大的鸟巢。当下雨时,木棍受潮而形成导体,引起相间短路,造成线路停电,严重者发生着火。

在现有技术中:

1、采用风车型驱鸟器进行驱赶喜鹊。风车型驱鸟器是当受到风吹时,风扇旋转进行驱赶。

2、采用电击形式驱赶喜鹊。在横担上安装有24v正负极,通过太阳能板供电,当喜鹊站到横担的正负电极上时,两只脚上就会有电流通过,产生针刺感觉,起到驱赶作用。

3、悬挂相克类似物体。在电杆或横担上悬挂喜鹊相克的动物高仿模型进行驱赶。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喜鹊作为聪明的鸟类之一,对周围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适应能力。对一成不变的物体能够由威胁转变为平安状态。

1、风车型驱鸟器在安装伊始,对于喜鹊较为新鲜,不敢靠近,随着时间推移或无风状态,喜鹊就会用木棍卡住风车,使其不能旋转,失去驱赶作用。由于长时间旋转,转轴磨损而失去旋转功能。

2、电击型驱鸟器由于太阳能板在强风作用下折断,使电击失去电力供应而失去驱鸟作用,或喜鹊由于多次受到电击而习惯于电击的感觉,失去驱鸟作用。

3、悬挂相克类似物的驱鸟形式与电击驱鸟结果相同,经过喜鹊多次观察后,无新颖动作而麻痹,对相克物体失去警觉。

4、虽然驱鸟器由绝缘材料制作,但未经过工频耐压检测,且常年受风吹日晒,老化严重,部件脱落而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能够有效遮挡喜鹊筑巢需要稳定支撑的起位置的孔洞,由于失去稳固的支撑位置而做到防止喜鹊筑巢。

为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包括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均分别通过磁石吸附在角钢背板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并排设置;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均分别通过磁石吸附在角钢背板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并排设置;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相配合将柱上隔离开关与角钢背板之间的空洞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包括:小角度弯正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磁石、螺钉;

所述螺钉依次穿入磁石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中间的圆孔,螺钉的旋紧螺母将磁石与磁石扣板固定;磁石依次穿过小角度弯正挡板的磁石安装孔、抬高垫片中间的圆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抬高垫片、小角度弯正挡板、磁石扣板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抬高垫片、小角度弯正挡板、磁石扣板;

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包括:大角度弯正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磁石、螺钉;

所述螺钉依次穿入磁石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中间的圆孔,螺钉的旋紧螺母将磁石与磁石扣板固定;磁石依次穿过大角度弯正挡板的磁石安装孔、抬高垫片中间的圆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抬高垫片、大角度弯正挡板、磁石扣板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抬高垫片、大角度弯正挡板、磁石扣板;

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小角度反挡板包括:小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磁石、螺钉;

所述螺钉依次穿入磁石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中间的圆孔,螺钉的旋紧螺母将磁石与磁石扣板固定;磁石依次穿过抬高垫片中间的圆孔、小角度弯反挡板的磁石安装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小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

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大角度反挡板包括:大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磁石、螺钉;

所述螺钉依次穿入磁石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中间的圆孔,螺钉的旋紧螺母将磁石与磁石扣板固定;磁石依次穿过抬高垫片中间的圆孔、大角度弯反挡板的磁石安装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大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抬高垫片、磁石扣板;

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大角度正挡板与大角度反挡板的部分重叠,所述大角度正挡板的重叠部分位于大角度反挡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小角度正挡板与小角度反挡板的部分重叠,所述小角度正挡板的重叠部分位于小角度反挡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圆帽端卡在磁石中间的圆孔的斜度坡内。

进一步的,所述抬高垫片的中间设有与磁石直径相同的圆孔,用于磁石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磁石扣板中间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a)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块用于适应不同横担距离的挡板,有效遮挡柱上隔离开关与背板之间的孔洞,使喜鹊失去筑巢起始阶段稳定鸟巢而穿插木棍的位置。

(b)本实用新型将磁石固定于挡板之上,通过磁石的磁力将挡板可靠吸附在柱上隔离开关的铁背板上。

(c)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两块挡板,适应横担之间不同宽度。

(d)本实用新型采用大角度挡板安装与角钢背板的槽内,较少冬季积雪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e)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挡板设置相应的角度,使因挡板而产生的雨水不流入柱上隔离开关基座的槽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柱上隔离开关安装示意俯视图;

图2为柱上隔离开关安装示意正视图;

图3为柱上隔离开关基座与角钢背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大角度正挡板与大角度反挡板在角钢背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小角度正挡板与小角度反挡板在角钢背板安装示意图;

图6为小角度正挡板零件图;

图7为小角度反挡板零件图;

图8为小角度正挡板侧视图及组装图;

图9为小角度反挡板侧视图及组装图;

图10为大角度正挡板正视图;

图11为大角度反挡板正视图;

图12为大角度正挡板侧视图及组装图;

图13为大角度正挡板零件图;

图14为大角度反挡板侧视图及组装图;

图15为大角度反挡板零件图;

其中:1-小角度弯正挡板,2-小角度弯反挡板,3-大角度弯正挡板,4-大角度弯反挡板,5-抬高垫片,6-磁石扣板,7-磁石,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由于使用角钢制作的背板通过螺栓固定柱上隔离开关c,角钢背板a的一个平面与横担b接触,另一面垂直,双横担的两根角钢之间的距离由200mm至240mm,为此设置为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用于垂直面使用,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用于水平面使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大小角度的正反挡板,可有效将柱上隔离开关c与角钢背板a之间的空洞有效封堵,消除喜鹊筑巢固定木棍的位置。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柱上隔离开关位置防鸟窝挡板包括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均分别通过磁石7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并排设置;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均分别通过磁石7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并排设置;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大角度反挡板、小角度正挡板、小角度反挡板相配合将柱上隔离开关c与角钢背板a之间的空洞封堵。所述大角度正挡板与大角度反挡板的部分重叠,所述大角度正挡板的重叠部分位于大角度反挡板上方。所述小角度正挡板与小角度反挡板的部分重叠,所述小角度正挡板的重叠部分位于小角度反挡板上方。

所述小角度正挡板包括:小角度弯正挡板1、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磁石7、螺钉8;所述螺钉8依次穿入磁石7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6中间的圆孔,螺钉8的旋紧螺母将磁石7与磁石扣板6固定;磁石7依次穿过小角度弯正挡板1的磁石安装孔、抬高垫片5中间的圆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抬高垫片5、小角度弯正挡板1、磁石扣板6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抬高垫片5、小角度弯正挡板1、磁石扣板6;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7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b上方。所述螺钉8的圆帽端卡在磁石7中间的圆孔的斜度坡内。

所述大角度正挡板包括:大角度弯正挡板3、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磁石7、螺钉8;所述螺钉8依次穿入磁石7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6中间的圆孔,螺钉8的旋紧螺母将磁石7与磁石扣板6固定;磁石7依次穿过大角度弯正挡板3的磁石安装孔、抬高垫片5中间的圆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抬高垫片5、大角度弯正挡板3、磁石扣板6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抬高垫片5、大角度弯正挡板3、磁石扣板6;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3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3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7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3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大角度弯正挡板3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b上方。所述螺钉8的圆帽端卡在磁石7中间的圆孔的斜度坡内。

所述小角度反挡板包括:小角度弯反挡板2、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磁石7、螺钉8;所述螺钉8依次穿入磁石7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6中间的圆孔,螺钉8的旋紧螺母将磁石7与磁石扣板6固定;磁石7依次穿过抬高垫片5中间的圆孔、小角度弯反挡板2的磁石安装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小角度弯反挡板2、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2、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2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2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7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垂直面上,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2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小角度弯反挡板2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b上方。所述螺钉8的圆帽端卡在磁石7中间的圆孔的斜度坡内。

所述大角度反挡板包括:大角度弯反挡板4、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磁石7、螺钉8;所述螺钉8依次穿入磁石7中间的圆孔、磁石扣板6中间的圆孔,螺钉8的旋紧螺母将磁石7与磁石扣板6固定;磁石7依次穿过抬高垫片5中间的圆孔、大角度弯反挡板4的磁石安装孔,两根螺栓分别穿过大角度弯反挡板4、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两侧的固定孔并固定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4、抬高垫片5、磁石扣板6;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4弯折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4的上部用于与所述磁石7连接并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水平面上,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4的下部用于遮挡;所述大角度弯反挡板4的上部比下部宽,宽出的部分延长至横担b上方。所述螺钉8的圆帽端卡在磁石7中间的圆孔的斜度坡内。

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均由厚度为2mm的绝缘耐力板制作,长度为120mm,宽为横担面宽与角钢背板面宽之和的120mm,在其长边侧延伸20mm、宽50mm,用于支撑,防止其由两横担之间滑下。

为防止雨水沿挡板流入柱上隔离开关c的基座槽内,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分别上部延长50mm,延长50mm的部分进行折弯60度,用于在角钢背板的水平面固定,通过折弯向下的下部遮挡,减少积水、积雪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由于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固定在角钢背板a的垂直面上,对其进行15度折弯,防止雨水沿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流入柱上隔离开关c的基座槽内。

分别在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延长边一侧靠近延长边位置设置与圆形磁石7直径相同的磁石安装孔,用于磁石7穿过,在磁石安装孔两侧设置固定螺栓的固定孔。

抬高垫片5与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同材质、同厚度制作为矩形,在抬高垫片5中间设置与圆形的磁石7直径相同的圆孔,用于磁石7穿过,在圆孔两侧设置固定螺栓的固定孔。

磁石扣板6与所述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大角度弯正挡板3、大角度弯反挡板4同材质制作为矩形,在磁石扣板6中间设置有与螺钉8相配合的孔,在与螺钉8相配合的孔两侧设置固定螺栓的固定孔,其固定螺栓的固定孔分别与对应挡板、抬高垫片5的固定孔在一直线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磁石7为圆形中间带有圆孔的磁石,其厚度为挡板与抬高垫片5之和的厚度,安装在挡板的磁石安装孔和抬高垫片5中间的圆孔位置,通过螺钉8固定在磁石扣板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将小角度弯反挡板2吸附在角钢背板a的垂直面上,确认小角度弯反挡板2与耐张横担角钢之间紧密接触,小角度弯反挡板2的上沿与角钢背板a上沿平行;将小角度弯正挡板1吸附在角钢背板a垂直面上,确认小角度弯正挡板1与耐张横担角钢之间紧密接触,小角度弯正挡板1的上沿与角钢背板a上沿平行;小角度弯正挡板1与小角度弯反挡板2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重叠,用于耐张横担b的两根角钢不同宽度,确保对柱上隔离开关c的基座d与角钢背板a之间一侧的空洞有效封闭。大角度弯反挡板3、大角度弯正挡板4的工作过程与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一致,通过在角钢背板a两侧安装大角度弯反挡板3、大角度弯正挡板4、小角度弯正挡板1、小角度弯反挡板2可有效对柱上隔离开关c的基座d与角钢背板a之间的空洞有效封闭。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