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板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1806发布日期:2020-12-22 10:5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对于温度比较敏感,需要通过电池包内的热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其一直工作在最优的范围,通过使用液冷系统调节电池温度,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性能。由于电芯上下表面之间的热导率比较低,造成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中产生温度梯度,严重影响电芯的温度一致性。而冷却板的单面冷却和加热造成电芯温差大,此外加热和冷却的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高功率的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板组件,该冷却板组件中设置有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第一冷却板与第二冷板分别在上下两侧对电芯进行加热或冷却,同时第一冷却板内的第一冷却流道与第二冷却板内的第二冷却流道的流动方向相反,以进一步提高对电芯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冷却板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与所述第一冷却板之间间隔开以形成电芯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冷却板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正对且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分别对电芯中正对的两个表面进行换热,以提高冷却板组件的换热效率和换热速度,而设定第一冷却流道与第二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可以更加均衡地对电芯进行换热,使电芯的整体温度更加均衡,提高电芯整体温度的一致性,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芯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冷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正对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个构造为进液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中的另一个构造为出液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正对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中的一个构造为进液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中的另一个构造为出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冷却流道和第二子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子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第三子冷却流道和第四子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子冷却流道和所述第四子冷却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冷却流道、第二子冷却流道、第三子冷却流道和所述第四子冷却流道均包括: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或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中部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三开口连通;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构造为蛇形管且在朝向所述第一冷却板或所述第二冷却板的边缘延伸,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或所述第四开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子冷却流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或所述第三子冷却流道与所述第四子冷却流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和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两个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第二冷却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开口和两个所述第四开口,两个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两个所述第四开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板组件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所述进液管的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连通;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出液管的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包括:总流路,所述总流路上设置有所述冷却液进口或所述冷却液出口;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分别将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第四开口连通或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连通。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因此该车辆中的电芯换热效果好,冷却板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芯的换热效率,提高电芯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却板组件1,

第一冷却板11,第一冷却流道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13,

第二冷却板12,第二冷却流道121,第三开口122,第四开口123,

进液管13,出液管14,总流路131,第一支路132,第二支路133,第三支路134,第四支路135,

第一子冷却流道101,第二子冷却流道102,第三子冷却流道103,第四子冷却流道104,

第一管段101a,第二管段101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组件1包括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

第一冷却板11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流道111,第二冷却板12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流道121,第二冷却板12与第一冷却板11间隔开以形成电芯容纳空间,第二冷却流道121与第一冷却流道111的至少部分正对且第二冷却流道121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冷却流道111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

相关技术中,电池对于温度比较敏感,需要通过电池包内的热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其一直工作在最优的范围,通过使用液冷系统调节电池温度,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性能。由于电芯上下表面之间的热导率比较低,造成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中产生温度梯度,严重影响电芯的温度一致性。而冷却板的单面冷却和加热造成电芯温差大,此外加热和冷却的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高功率的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组件1,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分别对电芯的上下表面进行加热,以提高冷却板组件1对电芯的加热和冷却速率,以提高电芯的一致性。满足电芯的高功率输出需求。

在第一冷却板11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流道111,在第二冷却板12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流道121,流经第一冷却流道111的冷却液可以带走电芯上表面的热量,第二冷却流道121内的冷却液可以带走电芯下表面的热量,而第一冷却流道111与第二冷却流道121的至少部分正对,使得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可以对电芯中上下标中正对的部分进行散热,以确保电芯整体的温度均衡。

第一冷却流道111内的冷却液的流向与第二冷却流道121内的冷却液的流向相反,由于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冷却流道中不同位置的冷却液的换热效率发生变化。而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中正对的部分的换热更加一致,保证电芯整体的温度更加均衡,设定第一冷却流道111与第二冷却流道121内的冷却液的流向相反,从而提高电芯整体的温度的一致性,使冷却板组件1的冷却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组件1,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分别对电芯中正对的两个表面进行换热,以提高冷却板组件1的换热效率和换热速度,而设定第一冷却流道111与第二冷却流道121中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可以更加均衡地对电芯进行换热,使电芯的整体温度更加均衡,提高电芯整体温度的一致性,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芯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冷却板11上设置有与第一冷却流道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第二冷却板12上设置有与第二冷却流道121连通的第三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正对且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中的一个构造为进液口,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中的另一个构造为出液口;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正对且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中的一个构造进液口,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中的另一个构造为出液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中的一个是第一冷却流道111的进液口,而另一个是第一冷却流道111的出液口,第三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中的一个是第二冷却流道121的进液口,而另一个是第二冷却流道121的出液口。

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可以在电芯的厚度方向正对设置,而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正对,并将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中的一个设置为进液口另一个设置为出液口,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正对,并将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中的一个设置为进液口另一个设置为出液口,以使第一冷却流道111与第二冷却流道121中正对部分的冷却液的流向相反。

而将第一开口112与第三开口122正对设置、第二开口113与第四开口123正对设置可以方便于进液管13路的布置,降低管路的布置难度,提高冷却板组件1的集成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冷却板11与第二冷却板12的结构相同,将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构造为相同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却板组件1的成本,减少冷却板的开模次数,使冷却板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冷却流道111包括第一子冷却流道101和第二子冷却流道102,第一子冷却流道10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分别与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连通;第二冷却流道121包括第三子冷却流道103和第四子冷却流道104,第三子冷却流道103和第四子冷却流道104分别与第三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连通。

第一子冷却流道101和第二子冷却流道102可以分布于第一冷却板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第一子冷却流道101与第二子冷却流道102的延伸方向不同,以提高第一冷却板11的换热面积;同样地,第三子冷却流道103和第四子冷却流道104可以分布于第二冷却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三子冷却流道103与第四子冷却流道104的延伸方向不同,以提高第二冷却板12的换热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子冷却流道101、第二子冷却流道102、第三子冷却流道103和第四子冷却流道104均包括:第一管段101a和第二管段101b,第一管段101a设置于第一冷却板11或第二冷却板12的中部且一端与第一开口112或第三开口122连通;第二管段101b的一端与第一管段101a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管段101b构造为蛇形管且在朝向第一冷却板11或第二冷却板12的边缘延伸,第二管段101b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113或第四开口123连通。

第一管段101a可以构造为直管,第一管段101a设置于第一冷却板11或第二冷却板12的中部,并沿第一冷却板11或第二冷却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管段101b构造为蛇形管,并朝向第一冷却板11或第二冷却板12的边缘方向延伸,以增加对第一冷却板11和第二冷却板12中的换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子冷却流道101与第二子冷却流道102对称设置于第一冷却板11和/或第三子冷却流道103与第四子冷却流道104对称设置于第二冷却板12。将第一子冷却流道与第二子冷却流道102对称设置于第一冷却板11,将第三子冷却流道103与第四子冷却流道104对称设置于第二冷却板12,可以降低冷却板的制造难度,同时使冷却板的左右两侧的温度更加均衡,提高冷却板组件1的换热效率,使电芯的温度更加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板组件1还包括进液管13和出液管14,进液管13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进液管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112和第四开口123连通,出液管14设置有冷却液出口,出液管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口113和第三开口122连通。

冷却液进口可以设置于进液管13的侧壁上,冷却液进口可以与冷却液流路的出口相连,以使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管13进入到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内,而冷却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112和第四开口123连通,以使进液管13同时对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进行冷却液供给。

同样地,冷却液出口可以设置于出液管14的侧壁上,冷却液出口可以与冷却液流路的出口相连,以使冷却液可以通过出液管14流出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而冷却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口113和第三开口122连通,以使出液管14同时导出第二冷却流道121和第一冷却流道111内的冷却液。

通过进液管13和出液管14的设置,使得冷却板组件1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对第一冷却流道111和第二冷却流道121的供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冷却板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口112和两个第二开口113,两个第一开口112设置于两个第二开口113之间,左侧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对应第一子冷却流道101,右侧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对应第二子冷却流道102。第二冷却板12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开口122和两个第四开口123,两个第三开口122设置于两个第四开口123之间,左侧的第三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对应第三子冷却流道103,右侧的第三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对应第四子冷却流道1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液管13和出液管14均包括:总流路131、第一支路132、第二支路133、第三支路134和第四支路135,总流路131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或冷却液出口,第一支路132、第二支路133、第三支路134和第四支路135分别将冷却液进口与第一开口112、第四开口123连通或冷却液出口与第二开口113、第三开口122连通。

进液管13和出液管14可以分别对应四个开口,简化了冷却板组件1的管路设置,降低了冷却板组件1的布置难度。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1,因此该车辆中的电芯换热效果好,冷却板组件1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芯的换热效率,提高电芯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