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6810发布日期:2021-01-05 17:5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电路符号常用t当作编号的开头,硅钢片,它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铁芯,在硅钢片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处的硅钢片重新叠片排序,因此硅钢片的叠片装置映入市场,但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足,移动叠片缓慢,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不够稳固,容易掉落,降低叠片工作质量,不容易收集叠片结束的成品,增加工人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移动叠片快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稳固,不会掉落,保证叠片工作质量,便于收集叠片工作结束后的硅钢片,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包括工作板台、距离调节结构和吸附结构;

工作板台:其后侧面左端设有长板,工作板台的后侧面右端设有支撑板,工作板台的底面四角处设有支撑柱;

距离调节结构:分别设置于支撑板和长板的前侧面上端;

吸附结构:设置于距离调节结构的底面右端;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合页、门板、收集槽和门扣,所述工作板台的上表面左部设有控制开关组,工作板台的底面中部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左侧板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板,门板的前侧面右端设有门扣,门扣的插块与收集槽的右侧板体前侧设置的插孔插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移动叠片快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稳固,不会掉落,保证叠片工作质量,便于收集叠片工作结束后的硅钢片,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距离调节结构包括电机、转板、条形板、圆杆、滑槽板和直板,所述电机设置于长板的前侧面上端,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设有转板,转板前侧面右端设置的转孔转动连接有圆杆,支撑板的前侧面上端设有滑槽板,滑槽板的前侧面滑槽滑动连接有直板,直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圆杆的杆体前端与条形板板体中部的条形口滑动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移动叠片快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进一步的,吸附结构包括电液推杆、承重板、气泵、直管、弯管、电子气阀和吸盘,所述直板的下表面右端设有电液推杆,电液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气泵,气泵的进气口设有直管,直管的下端贯穿承重板的板体前端,直管的管体下端为封闭状态,直管的外弧面下端等角度设置的吸气口处均设有弯管,弯管的下端管口均设有吸盘,直管管体充气口设置的短管串联有电子气阀,电液推杆、气泵和电子气阀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稳固,不会掉落,保证叠片工作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左右壁面均匀设置的竖向滑槽与托板左右侧面对应的滑块滑动连接,托板的下表面四周均匀设有短杆,收集槽的内部底面四角均匀设有套筒,短杆与套筒一一位置对应,便于收集叠片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对应的短杆底面固定连接,使短杆缓慢下移,保持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电机转动,输出轴转动并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圆杆做圆周运动,圆杆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条形板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在滑槽板的滑槽限制下,实现条形板只能做横向移动,转板转动从右转动至左边的过程中,条形板向左滑动并带动整个吸附结构向左移动,吸盘移动至工作板台的中部开口时,电机停止运转,电机再次转动,使吸盘再次移动至需叠片的硅钢片上端,移动叠片快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2、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电液推杆运转,伸缩端伸长并推动承重板下移,承重板带动下方结构下移至吸盘接触硅钢片,气泵运转,吸盘内部的气体通过弯管和直管流入气泵内,气泵将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吸盘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硅钢片吸附在吸盘上,气泵停止运转,电液推杆运转再次运转,伸缩端缩回并带动承重板上移,电子气阀运转,直管管体中部的短管疏通,气体流入直管内部,吸盘形成常压,硅钢片掉入收集槽内部的托板上,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稳固,不会掉落,保证叠片工作质量。

3、随着托板上的硅钢片越来越多,由于筒的内部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对应的短杆底面固定连接,托板的下表面与短杆固定连接,实现弹簧被压缩,硅钢片下移,保持下一个需叠片的硅钢片的下落高度不变,叠片结束后,工人打开门扣,拉动门板,门板绕合页转动,工人将内部的硅钢片取出,便于收集叠片工作结束后的硅钢片,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工作板台、2支撑板、3长板、4距离调节结构、41电机、42转板、43条形板、44圆杆、45滑槽板、46直板、5吸附结构、51电液推杆、52承重板、53气泵、54直管、55弯管、56电子气阀、57吸盘、6控制开关组、7支撑柱、8合页、9门板、10收集槽、11门扣、12托板、13短杆、14弹簧、1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自动叠片装置包括工作板台1、距离调节结构4和吸附结构5;

工作板台1:其后侧面左端设有长板3,工作板台1的后侧面右端设有支撑板2,工作板台1的底面四角处设有支撑柱7,通过将支撑柱7放置地面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安装,提供工作空间;

距离调节结构4:分别设置于支撑板2和长板3的前侧面上端,包括电机41、转板42、条形板43、圆杆44、滑槽板45和直板46,电机41设置于长板3的前侧面上端,电机41的输出轴前端设有转板42,转板42前侧面右端设置的转孔转动连接有圆杆44,支撑板2的前侧面上端设有滑槽板45,滑槽板45的前侧面滑槽滑动连接有直板46,直板4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43,圆杆44的杆体前端与条形板43板体中部的条形口滑动连接,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电机41转动,输出轴转动并带动转板42转动,转板42带动圆杆44做圆周运动,圆杆44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条形板43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在滑槽板45的滑槽限制下,实现条形板43只能做横向移动,转板42转动从右转动至左边的过程中,条形板43向左滑动并带动整个吸附结构5向左移动,吸盘57移动至工作板台1的中部开口时,电机41停止运转,电机41再次转动,使吸盘57再次移动至需叠片的硅钢片上端,移动叠片快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吸附结构5:设置于距离调节结构4的底面右端,包括电液推杆51、承重板52、气泵53、直管54、弯管55、电子气阀56和吸盘57,直板46的下表面右端设有电液推杆51,电液推杆5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52,承重板52的上表面前端设有气泵53,气泵53的进气口设有直管54,直管54的下端贯穿承重板52的板体前端,直管54的管体下端为封闭状态,直管54的外弧面下端等角度设置的吸气口处均设有弯管55,弯管55的下端管口均设有吸盘57,直管54管体充气口设置的短管串联有电子气阀56,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电液推杆51运转,伸缩端伸长并推动承重板52下移,承重板52带动下方结构下移至吸盘57接触硅钢片,气泵53运转,吸盘57内部的气体通过弯管55和直管54流入气泵53内,气泵53将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吸盘57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硅钢片吸附在吸盘57上,气泵53停止运转,电液推杆51运转再次运转,伸缩端缩回并带动承重板52上移,电子气阀56运转,直管54管体中部的短管疏通,气体流入直管54内部,吸盘57形成常压,硅钢片掉入收集槽10内部的托板12上,在硅钢片移动过程中吸附稳固,不会掉落,保证叠片工作质量;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合页8、门板9、收集槽10、门扣11、托板12、短杆13、弹簧14和套筒15,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左部设有控制开关组6,工作板台1的底面中部设有收集槽10,收集槽10的左侧板体通过合页8铰接有门板9,门板9的前侧面右端设有门扣11,门扣11的插块与收集槽10的右侧板体前侧设置的插孔插接,收集槽11左右壁面均匀设置的竖向滑槽与托板12左右侧面对应的滑块滑动连接,托板12的下表面四周均匀设有短杆13,收集槽10的内部底面四角均匀设有套筒15,短杆13与套筒15一一位置对应,套筒15的内部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上端与对应的短杆13底面固定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电机41、电液推杆51、气泵53和电子气阀56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随着托板12上的硅钢片越来越多,由于筒15的内部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上端与对应的短杆13底面固定连接,托板12的下表面与短杆13固定连接,实现弹簧14被压缩,硅钢片下移,保持下一个需叠片的硅钢片的下落高度不变,叠片结束后,工人打开门扣11,拉动门板9,门板9绕合页8转动,工人将内部的硅钢片取出,便于收集叠片工作结束后的硅钢片,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在使用时:通过将支撑柱7放置地面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安装,工人将需叠片的硅钢片放置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右端,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电液推杆51运转,伸缩端伸长并推动承重板52下移,承重板52带动下方结构下移至吸盘57接触硅钢片,气泵53运转,吸盘57内部的气体通过弯管55和直管54流入气泵53内,气泵53将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吸盘57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硅钢片吸附在吸盘57上,气泵53停止运转,电液推杆51运转再次运转,伸缩端缩回并带动承重板52上移,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电机41转动,输出轴转动并带动转板42转动,转板42带动圆杆44做圆周运动,圆杆44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条形板43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在滑槽板45的滑槽限制下,实现条形板43只能做横向移动,转板42转动从右转动至左边的过程中,条形板43向左滑动并带动整个吸附结构5向左移动,吸盘57移动至工作板台1的中部开口时,电机41停止运转,电子气阀56运转,直管54管体中部的短管疏通,气体流入直管54内部,吸盘57形成常压,硅钢片掉入收集槽10内部的托板12上,电机41再次转动,使吸盘57再次移动至需叠片的硅钢片上端,重复上述工作,随着托板12上的硅钢片越来越多,由于筒15的内部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上端与对应的短杆13底面固定连接,托板12的下表面与短杆13固定连接,实现弹簧14被压缩,硅钢片下移,保持下一个需叠片的硅钢片的下落高度不变,叠片结束后,工人打开门扣11,拉动门板9,门板9绕合页8转动,工人将内部的硅钢片取出,工作结束,各结构复位等待下次叠工作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机41可选用东莞市威邦机电有限公司型号为5ik150gu-cmf的电机,电液推杆51可选用无锡市名尧电液推杆厂型号为dytp1000的电液推杆,气泵53可选用楚克真空科技有限公司具体型号为vt4.4的无油旋片真空泵,电子气阀56可选用上海沪禹泵阀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q941f-16p的电动球阀,控制开关组控制电机41、电液推杆51、气泵53和电子气阀56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