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4334发布日期:2021-02-20 19:3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机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能量储存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克服在能量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时间性或者局部性的差异,由于人们所需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使用一种装置,把一段时期内暂时不用的多余能量通过某种方式收集并储存起来,在使用高峰时再提取使用,或者运往能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这种方法就是能量存储。
[0003]
市场上的储能系统不便于安装固定,不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安装,储能系统整体的散热性较差,同时连接线缆较为繁乱,不便于排故,单个电池模块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系统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储能系统不便于安装固定,不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安装,储能系统整体的散热性较差,同时连接线缆较为繁乱,不便于排故,单个电池模块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系统使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包括并联式rack机架和防护板,所述并联式rack机架的内部后端穿设有总负电缆,且并联式rack机架的内部两侧安置有汇流铜排,所述汇流铜排的内侧穿设有绝缘子,所述防护板设置于并联式rack机架外部两侧,且防护板的内侧穿设有绝缘螺栓,所述并联式rack机架的内部前端穿设有总正电缆,且并联式rack机架的内侧中部安置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前端一侧连接有正极并联线,且电池模块的前端另一侧连接有负极并联线,所述电池模块的前端中部连接有级联通讯网线,且级联通讯网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通讯网线。
[0006]
优选的,所述并联式rack机架呈垂直堆摞结构,且并联式rack机架为q235材质。
[0007]
优选的,所述汇流铜排沿并联式rack机架的竖直中轴对称分布,且汇流铜排通过绝缘子与并联式rack机架构成活动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沿并联式rack机架的竖直中轴对称分布,且防护板呈栅孔状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与并联式rack机架之间为紧密贴合,且防护板通过绝缘螺栓与并联式rack机架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块外部尺寸与并联式rack机架内部格挡尺寸相吻合,且电池模块与并联式rack机架之间为活动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块呈平行状分布与于并联式rack机架内侧,且电池模块之间通过正极并联线和负极并联线构成电性并联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块之间通过级联通讯网线相连接,且级联通讯网线通过通讯网线构成电性并联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设置有并联式rack机架,并联式rack机架呈垂直堆摞结构,呈垂直堆摞结构的并联式rack机架,可以承载4~16个2u电池,垂直方向堆摞节省占地空间,钢结构和垂直设置方向也更利于通风散热,有效节省占地空间,对称分布的两跟汇流铜排,正负极各一根,汇集所有电池同一极的电流。紫铜材质,截面大能够通过较大电流,裸露安装便于散热,使用绝缘子将汇流铜排固定并联式rack机架,在保证过流能力和安全的同时,散热效果好,解决大电流系统产热量大的问题;
[0014]
防护板沿并联式rack机架的竖直中轴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在并联式rack机架两侧的防护板,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的电池模块数量进行安装,防止误触裸露的汇流铜排,栅孔结构便于系统散热,通过绝缘螺栓便于对防护板的安装和拆卸,提升该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
[0015]
电池模块外部尺寸与并联式rack机架内部格挡尺寸相吻合,活动连接的电池模块与并联式rack机架,便于对电池模块的安装,安装时只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电池模块推进并联式rack机架拧好螺丝,另可调整格挡高度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模块,插好正极并联线、负极并联线、总正电缆、总负电缆、通讯网线和级联通讯网线即可,整个结构为敞开式,使得安装方便快捷,布局清晰明了,如有接错线的地方能立即找出,汇流铜排和总正电缆与总负电缆的使用,可以满足大功率系统的过流需求,敞开式的结构也更方便系统散热,确保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总正电缆和总负电缆是整个系统的正极和负极输出线缆,可根据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选择合适的线缆直径和数量,一般接到断路器再接逆变器,级联通讯网线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的通讯信号,从而将所有的电池信号汇总到通讯网线,传递给逆变器,电池模块并联设计,完全独立,即使有电池模块或者并联线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汇流铜排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并联式rack机架;2、总负电缆;3、汇流铜排;4、防护板;5、绝缘螺栓;6、通讯网线;7、总正电缆;8、正极并联线;9、电池模块;10、负极并联线;11、绝缘子;12、级联通讯网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包括并联式rack机架1、总负电缆2、汇流铜排3、防护板4、绝缘螺栓5、通讯网线6、总正电缆7、正极并联线8、电池模块9、负极并联线10、绝缘子11和级联通讯网线12,并联式rack机架1的内部后端穿设有总负电缆2,且并联式rack机架1的内部两侧安置有汇流铜排3,汇流铜排3的内侧穿设有绝缘子11,汇流铜排3沿并联式rack机架1的竖直中轴对称分布,且汇流铜排3通过绝缘子11与并联式rack机架1构成活动结构,并联式rack机架1呈垂直堆摞结构,且并联式rack机架1为q235材质,呈垂直堆摞结构的并联式rack机架1,可以承载4~16个2u电池,垂直方向堆摞节省占地空间,钢结构和垂直设置方向也更利于通风散热,有效节省占地空间,对称分布的两跟汇流铜排3,正负极各一根,汇集所有电池同一极的电流。紫铜材质,截面大能够通过较大电流,裸露安装便于散热,使用绝缘子11将汇流铜排3固定并联式rack机架1,在保证过流能力和安全的同时,散热效果好,解决大电流系统产热量大的问题;
[0023]
防护板4设置于并联式rack机架1外部两侧,且防护板4的内侧穿设有绝缘螺栓5,防护板4与并联式rack机架1之间为紧密贴合,且防护板4通过绝缘螺栓5与并联式rack机架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防护板4沿并联式rack机架1的竖直中轴对称分布,且防护板4呈栅孔状结构,对称分布在并联式rack机架1两侧的防护板4,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的电池模块9数量进行安装,防止误触裸露的汇流铜排3,栅孔结构便于系统散热,通过绝缘螺栓5便于对防护板4的安装和拆卸,提升该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
[0024]
并联式rack机架1的内部前端穿设有总正电缆7,且并联式rack机架1的内侧中部安置有电池模块9,电池模块9的前端一侧连接有正极并联线8,且电池模块9的前端另一侧连接有负极并联线10,电池模块9的前端中部连接有级联通讯网线12,且级联通讯网线12的另一端连接有通讯网线6,电池模块9呈平行状分布与于并联式rack机架1内侧,且电池模块9之间通过正极并联线8和负极并联线10构成电性并联连接,电池模块9之间通过级联通讯网线12相连接,且级联通讯网线12通过通讯网线6构成电性并联连接,电池模块9外部尺寸与并联式rack机架1内部格挡尺寸相吻合,且电池模块9与并联式rack机架1之间为活动结构,活动连接的电池模块9与并联式rack机架1,便于对电池模块9的安装,安装时只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电池模块9推进并联式rack机架1拧好螺丝,另可调整格挡高度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模块9,插好正极并联线8、负极并联线10、总正电缆7、总负电缆2、通讯网线6和级联通讯网线12即可,整个结构为敞开式,使得安装方便快捷,布局清晰明了,如有接错线的地方能立即找出,汇流铜排3和总正电缆7与总负电缆2的使用,可以满足大功率系统的过流需求,敞开式的结构也更方便系统散热,确保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总正电缆7和总负电缆2是整个系统的正极和负极输出线缆,可根据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选择合适的线缆直径和数量,一般接到断路器再接逆变器,级联通讯网线12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的通讯信号,从而将所有的电池信号汇总到通讯网线6,传递给逆变器,电池模块9并联设计,完全独立,即使有电池模块9或者并联线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的工作。
[0025]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首先在并联式rack机架1格挡内部安装电池模块9,活动连接的电池模块9与并联式rack机架1,便于对电池模块9的安装,安装时只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电池模块9推进并联式rack机架1拧好螺丝,另可调整格挡高度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模块9,插好正极并联线8、负极并联线10、总正电缆7、总负电缆2、通讯网线6和级联通讯网线12即可,整个结构为敞开式,使得安装方便快捷,布局清晰明了,如有接错
线的地方能立即找出,汇流铜排3和总正电缆7与总负电缆2的使用,可以满足大功率系统的过流需求,敞开式的结构也更方便系统散热,确保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总正电缆7和总负电缆2是整个系统的正极和负极输出线缆,可根据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选择合适的线缆直径和数量,一般接到断路器再接逆变器,级联通讯网线12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的通讯信号,从而将所有的电池信号汇总到通讯网线6,传递给逆变器,电池模块9并联设计,完全独立,即使有电池模块9或者并联线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的工作,呈垂直堆摞结构的并联式rack机架1,可以承载4~16个2u电池,垂直方向堆摞节省占地空间,钢结构和垂直设置方向也更利于通风散热,有效节省占地空间,对称分布的两跟汇流铜排3,正负极各一根,汇集所有电池同一极的电流。紫铜材质,截面大能够通过较大电流,裸露安装便于散热,使用绝缘子11将汇流铜排3固定并联式rack机架1,在保证过流能力和安全的同时,散热效果好,解决大电流系统产热量大的问题,对称分布在并联式rack机架1两侧的防护板4,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的电池模块9数量进行安装,防止误触裸露的汇流铜排3,栅孔结构便于系统散热,通过绝缘螺栓5便于对防护板4的安装和拆卸,提升该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就这样完成整个并联式机架储能系统的使用过程。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