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9575发布日期:2021-03-16 22:4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



背景技术:

重载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烟草机械、机器人、轨道交通、热流道、电力、自动化等需要进行电气和信号连接的设备中,还用于热流道模具中。传统的重载连接器大都采用分体式结构,两个壳体之间是分体并独立存在的,导致两者间的安装步骤较为复杂,不够方便,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容易出错,导致误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解决以往重载连接器为分体式结构容易出现误插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包括:

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的调节件,设置在上壳体一侧的固定块,所述调节件适于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块和调节螺栓;

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上壳体的侧面,所述调节块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侧面,且调节块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固定块接触连接;

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适于穿过调节块与固定块连接;以及

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块上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调节块的下端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调节块包括连接段和调节段,且所述连接段为短边,调节段为长边,以将连接段和调节段形成l型结构;

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段上沿其轴向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连接段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栓与固定块螺接。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垫圈。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的出线孔设置有线缆防水接头,所述线缆防水接头与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以及线缆防水接头的出线口后伸出上壳体。

进一步,所述线缆防水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帽套;其中

所述接头本体的底部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帽套与接头本体螺接;

所述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出线口,所述帽套的顶部内径渐缩并设有通孔,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出线口以及通孔;

当所述帽套逐渐拧紧于接头本体时,所述出线口的边沿能被挤压以锁紧线缆。

进一步,所述帽套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和固定块,调节件可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不管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与调节件的间距,从而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造成遗失,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

上壳体1、下壳体2、连接组件3、调节件31、调节块311、连接段3111、调节段3112、调节螺栓312、固定块32、防水垫圈4、线缆防水接头5、接头本体51、帽套52、出线口53、通孔54、防水密封圈6、条形孔7、螺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连接组件3;其中,连接组件3包括调节件31和固定块32,调节件31设置在下壳体2的一侧,固定块32设置在上壳体1的一侧;调节件31适于在固定块32上移动,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组件3采用两套,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侧,以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离或插接时受力更均匀,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31和固定块32,调节件31可在固定块32上移动,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不管上壳体1和下壳体2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32与调节件31的间距,从而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造成遗失,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

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调节件31包括调节块311和调节螺栓312;固定块32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的侧面,调节块3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的侧面,且调节块311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固定块32接触连接;调节螺栓312的前端适于穿过调节块311与固定块32螺纹连接;调节螺栓312适于在调节块311上移动,以调节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通过旋松调节螺栓312,以使螺栓312的后端螺帽远离调节块311,当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分离时,下壳体1带动调节块311在固定块32上移动,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增大,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调节块311、调节螺栓312和固定块32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连接时,下壳体1带动调节块311在固定块32上移动,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减小,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连接在一起,旋紧调节螺栓312,以使螺栓312的螺帽压紧调节块311,从而使得固定块32抵紧调节块311,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调节块311、调节螺栓312和固定块32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的同时辅助固紧上壳体1和下壳体2,增加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调节块311包括连接段3111和调节段3112,且连接段3111为短边,调节段3112为长边,以将连接段3111和调节段3112形成l型结构;调节段3112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7,固定块32内凹形成槽体,槽体的内壁开有内螺纹,形成螺纹槽8,调节螺栓312穿过条形孔7与螺纹槽8螺接,以使调节段3112与固定块32抵接;调节螺栓312适于在调节段3112上沿其轴向移动,以调节固定块32与连接段3111的间距;设计简单,通过旋松调节螺栓312并使其在条形孔7中移动,以调节固定块32与连接段3111的间距,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处于分离状态时能通过调节块311、调节螺栓312和固定块32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避免分离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后出现遗失或安装时误插的现象产生。

如图1至图3所示,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垫圈4,通过防水垫圈4的设置,以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防水密封,适应雨水、沙尘、寒冷、冰雪、油污等恶劣环境的使用要求。

如图1所示,上壳体1的出线孔设置有线缆防水接头5,该线缆防水接头5与上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以及线缆防水接头5的出线口53后伸出上壳体1。线缆防水接头5与上壳体1采用一体式结构,不需要二次加工,增加了线缆防水接头5与整体接线壳体的强度;即在线缆受力时,防水线缆接头5不易从出线孔处折断;同时,该一体式结构降低了防水线缆接头5与上壳体1的整体高度,这样使得在不影响壳体内部接线空间和底座后部接线空间的前提下,缩减了整体高度,使得外形更加紧凑。

如图1所示,具体的,线缆防水接头5包括接头本体51和帽套52;其中,接头本体51的底部与上壳体1相连接,帽套52与接头本体51螺接;接头本体51的顶部设置前述的出线口53,帽套52的顶部内径渐缩并设有通孔54,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出线口53以及通孔54;当帽套52逐渐拧紧于接头本体51时,出线口53的边沿能被挤压以锁紧线缆;这样就能够容纳一定粗细范围内的线缆,较粗和较细的线缆都可以使用该固定内径的出线孔和线缆防水接头5,只需要调整帽套52与接头本体51的拧紧程度即可,无需再进行二次加工避免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帽套52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圈6,以使帽套52逐渐拧紧于接头本体51时,从出线口53伸出的线缆经防水密封圈6挤压密封防水,使之适应雨水、沙尘、寒冷、冰雪、油污等恶劣环境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使用该实用新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和固定块,调节件可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不管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与调节件的间距,从而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造成遗失,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处于连接或分离状态时,仅仅通过调节块、调节螺栓和固定块三者的配合,上壳体和下壳体始终连接在一起;旋紧调节螺栓,以使固定块抵紧调节块,辅助固紧上壳体和下壳体,增加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设计简单,通过旋松调节螺栓并使其在条形孔中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连接段的间距,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处于分离状态时能通过调节块、调节螺栓和固定块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避免分离上壳体和下壳体后出现遗失或安装时误插的现象产生;线缆防水接头与上壳体采用一体式结构,不需要二次加工,增加了线缆防水接头与整体接线壳体的强度;即在线缆受力时,防水线缆接头不易从出线孔处折断;同时,该一体式结构降低了防水线缆接头与上壳体的整体高度,这样使得在不影响壳体内部接线空间和底座后部接线空间的前提下,缩减了整体高度,使得外形更加紧凑;当帽套逐渐拧紧于接头本体时,出线口的边沿能被挤压以锁紧线缆;这样就能够容纳一定粗细范围内的线缆,较粗和较细的线缆都可以使用该固定内径的出线孔和线缆防水接头,只需要调整帽套与接头本体的拧紧程度即可,无需再进行二次加工避免造成产品库存积压。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