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3503发布日期:2021-06-22 15:4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功率的燃料电池系统,特别是60kw以上的电堆系统,重量特别大。在安装、维护和拆卸的时候,很不方便,特别是在现场维护时,需要把燃料电池机箱从复杂的安装位置拆卸取出或替换安装,特别困难。

另外,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了燃料电池电堆、冷却系统、供氢系统、供氧系统等。当燃料电池系统安装在汽车或车载系统中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态冲击和振动,会通过传递到燃料电池系统,严重的情况会形成共振。燃料电池的性能对振动非常敏感,会形成不可逆的性能衰减。因而对燃料电池机箱减震、避震,是保证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拆装、有效减震的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用于将机箱安装于安装座上,包括多个固定设置于机箱底部的缓冲层和导轨,所述的缓冲层设置于导轨与机箱之间,所述的缓冲层为条状平面缓冲层,所述的导轨设置于安装座上,且其底面与安装座之间形成线接触或条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层上开设多个空洞,所述的导轨上开设多个与缓冲层上空洞位置配合的对配空洞。

优选地,所述的导轨底面为弧形或梯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导轨底面设置条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的导轨为条形导轨,所述的条型导轨的上顶面为平面,下底面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所述的缓冲层为与条形导轨上顶面宽度相同的第一缓冲条,所述的第一缓冲条分别与条形导轨和机箱连接,所述的第一缓冲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设多个第一空洞,所述的条形导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设多个与第一空洞位置配合的第一对配空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空洞设置六个,沿所述第一缓冲条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设置,所述的第一缓冲条的四角设置圆角。

优选地,所述的导轨为板形导轨,所述的板形导轨的上顶面为平面,下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凸起的圆弧形凸棱,两侧的凸棱底部分别设置凸条,所述的缓冲层为与板形导轨的上顶面宽度相同的第二缓冲条,所述的第二缓冲条分别与板形导轨和机箱连接,所述的第二缓冲条上开设多个空洞,所述的板形导轨上开设多个与第二缓冲条上的空洞位置配合的对配空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缓冲条上分别开设第二空洞、第三空洞和第四空洞,所述的第三空洞和第四空洞分别设置于第二缓冲条的两端,所述的第二空洞沿第二缓冲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的板形导轨上分别开设与第二空洞位置配合的第二对配空洞、与第三空洞位置配合的第三对配空洞和与第四空洞位置配合的第四对配空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空洞设置十个,且以五个为一排形成两排,设置于第二缓冲条上,所述的第三空洞的直径小于第四空洞,且设置于第四空洞和第二空洞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导轨为条形导轨或板形导轨,所述的缓冲层为第一缓冲条或第二缓冲条,所述的条形导轨与第一缓冲条相互配合,形成第一滑轨减震件,所述的板形导轨与第二缓冲条相互配合,形成第二滑轨减震件。

进一步优选地,该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滑轨减震件和三个第一滑轨减震件,所述的两个第二滑轨减震件分别设置于机箱底部的两侧,所述的三个第一滑轨减震件依次均匀设置于两侧第二滑轨减震件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该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包括三个第二滑轨减震件,所述的三个第二滑轨减震件中的两个分别设置于机箱底部的两侧,剩下一个设置于机箱底部的中线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导轨,实现导轨功能,可以推拉的方式,非常容易地把燃料电池机箱从安装位置取出,或者放置到安装位置,且将其设计成弧形,底面设置条状凸起,使得机箱通过导轨安装时,与安装底座形成线接触或细条面接触,既能形成支撑,又能减少摩擦阻力,便于燃料电池机箱的拆卸、安装和维护;

2)本实用新型设置缓冲层,实现避震、减震功能,缓冲层设计成条状平面,或者在条状平面的基础上切除材料,形成空洞,以改变材料本身的缓冲曲线,进而对燃料电池系统形成需求的振动保护,避免性能衰减,提高寿命,可以有效地阻断或减低外部振动对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的传递;

3)导轨和缓冲层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也可有效地提高燃料电池机箱的耐压指标,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滑轨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中滑轨减震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中滑轨减震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2、缓冲层,21、第一缓冲条,211、第一空洞,212、圆角,22、第二缓冲条,221、第二空洞、222、第三空洞,223、第四空洞,3、导轨,31、条形导轨,311、第一对配空洞,32、板形导轨,321、第二对配空洞,322、第三对配空洞,323、第四对配空洞,324、凸棱,325、凸条,4、第一滑轨减震件,5、第二滑轨减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固定设置于机箱1底部的缓冲层2和导轨3,缓冲层2设置于导轨3与机箱1之间,缓冲层2为条状平面缓冲层,导轨3底面为弧形,且设置条状凸起,缓冲层2上开设多个空洞,导轨3上开设多个与缓冲层2上空洞位置配合的对配空洞。

导轨3是采用硬质塑料或其他低摩擦系数材料制成的高硬度低摩擦导轨,如铁氟龙导轨,高硬度可以对具有一定重量的机箱1形成支撑,低摩擦系数在燃料电池机箱1推拉过程中可以减少摩擦阻力。机箱1和导轨3之间的缓冲层2,是采用硬质的聚合物材料支撑的缓冲层,如硅胶缓冲层或橡胶缓冲层。

缓冲层2和导轨3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固定在机箱1的底部,与机箱形成一个安装组件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机箱1的空间位置、尺寸和重量,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形成稳定的机箱1支撑,也可以是不同形状或位置组合,以达到稳定支撑和滑动接触的平衡。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轨3采用条形导轨31,条型导轨31的上顶面为平面,下底面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缓冲层2为与条形导轨31上顶面宽度相同的第一缓冲条21,第一缓冲条21分别与条形导轨31和机箱1连接,第一缓冲条21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均匀开设多个第一空洞211,条形导轨31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均匀开设多个与第一空洞211位置配合的第一对配空洞311,第一空洞211和第一对配空洞311的个数优选为六个,也可以是其他数量,第一缓冲条21的四角设置为圆角212。

条形导轨31与第一缓冲条2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滑轨减震件4,第一滑轨减震件4设置多个,分别固定设置于机箱1底部,形成本实施例中的滑轨减震装置。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轨3采用板形导轨32,板形导轨32的上顶面为平面,下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凸起的圆弧形凸棱324,两侧的凸棱324底部分别设置凸条325,缓冲层2为与板形导轨32的上顶面宽度相同的第二缓冲条22,第二缓冲条22分别与板形导轨32和机箱1连接,第二缓冲条22上分别开设第二空洞221、第三空洞222和第四空洞223,第三空洞222和第四空洞223分别设置于第二缓冲条22的两端,第二空洞221沿第二缓冲条2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板形导轨32上分别开设与第二空洞221位置配合的第二对配空洞321、与第三空洞222位置配合的第三对配空洞322和与第四空洞223位置配合的第四对配空洞323。第二空洞221设置十个,且以五个为一排形成两排,设置于第二缓冲条22上,第三空洞222的直径小于第四空洞223,且设置于第四空洞223和第二空洞221之间。

板形导轨32与第二缓冲条22相互配合,形成第二滑轨减震件5,第二滑轨减震件5设置多个,分别固定设置于机箱1底部,形成本实施例中的滑轨减震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滑轨减震件5与第一滑轨减震件4混合的方式,第一滑轨减震件4和第二滑轨减震件5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根据实际机箱1的空间位置、尺寸和重量,进行不同的数量和位置的组合,设置于机箱1底部。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滑轨减震件5和三个第一滑轨减震件4,两个第二滑轨减震件5分别设置于机箱1底部的两侧,三个第一滑轨减震件4依次均匀设置于两侧第二滑轨减震件5之间。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机箱的滑轨减震装置包括三个第二滑轨减震件5,三个第二滑轨减震件5中的两个分别设置于机箱1底部的两侧,剩下一个设置于机箱1底部的中线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