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6218发布日期:2021-08-27 13:4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至少两个导体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自动夹紧连接端子通常涉及提供在电气设备上用于将电气设备连接到特定于其电源的电缆的电导体的连接端子类型。本发明更具体地针对这些通常被称为自动夹紧的连接端子的板簧,即,无需任何工具的干预、通过简单地插入芯的端部、预先剥离的导体的端部来实现与电导体的连接的那些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在电工的活动领域中,无论是在家庭活动领域还是在工业活动领域中,电气设备能够连接两个导体以并联安装装置有时是必要的——特别是两个导体具有相同的电位,例如相位或中性线或接地。导体包括导电芯和绝缘体。已知使用自动夹紧连接端子,也被称为自动连接器,其包括板簧和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主体,它们一起使得可以夹紧两个导体的两个芯以便将它们电连接。导体的导电芯的夹紧还使得可以通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主体的连接壁来保持它们并且在两个导体之间进行电连接。

更具体地,再一次地,本发明针对这些自动夹紧连接端子中的如下那些:其板簧具有至少一个附接臂和连接到附接臂的两个连接凸耳,两个连接凸耳通过在附接臂处闭合并在板簧的自由边缘上开口的主槽而彼此分开。主槽包括至少一个受限部分,例如由板簧的剪切形成。附接臂适当地被固定到主体的附接壁上,并且两个连接凸耳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自由介入,并且每个连接凸耳包括连接边界以在弹性作用下通过每个相对于该主体中对应导体的接合入口而在连接壁的方向上整体倾斜地延伸来将导体的芯按压抵靠在主体的连接壁上。

在这种类型的连接端子中,板簧因此经由其附接臂,并且经由其两个连接臂,与中空主体的连接壁形成一体,每个连接臂确保将电导体夹紧抵靠在该主体的连接壁上。

例如,从文件fr2769411中已知一种自动夹紧连接端子,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中空主体以及板簧,该中空主体包括用于插入导体的两个接合入口,该板簧包括附接到中空主体的附接臂和也被称为连接臂的两个连接凸耳,每个连接凸耳都通过弯头连接到附接臂。通过小于槽的分隔部分的槽的宽度的减小部分,两个连接凸耳在它们的自由端部处彼此分开。此外,两个连接凸耳中的每一个,通过将它们的自由端部分成几部分,形成第二次槽,沿着该减小部分和该次槽横向地包括断开接片,该断开接片基本上平行于附接臂折叠,在与此附接臂位于同一侧上的部分上突出。每个断开接片都能够支撑在中空主体的对应上壁的返回部的自由边缘上。中空主体在其上壁上包括由槽构成的开口,在下文中被称为退出开口,以允许用户例如使用工具按压断开接片以折叠对应的连接凸耳,从而将连接边界移离导体的芯,从而释放导体。

此外,板簧包括位于槽的根部处的凹部,该凹部横穿附接臂以接收中空主体的凸耳,使得当两个连接凸耳之一受力时可以相对于中空主体维持板簧。

因此,两个连接凸耳的两个断开接片通过槽的受限部分而彼此分开,该受限部分包括在两个退出部分之间形成间隙的开口端部。

受限部分通常通过剪切以及次槽来实现,以增加断开接片的宽度。

也存在扁平的板簧,即,在附接臂和连接凸耳之间没有弯头。

这种板簧的问题在于:在例如导体(芯的截面大于另一连接凸耳的导体的芯)的插入期间或者在通过两个连接凸耳之一上的退出开口例如按压在断开接片上的过程中,两个连接凸耳可能会彼此卡住。实际上,主槽的受限部分可以包括间隔,该间隔在两个断开接片之间非常小,以致于两个连接凸耳可能会彼此卡住,特别是经由断开接片而彼此卡住。

这尤其是这种情况,例如,当受限部分通过在界定该受限部分的连接凸耳的边界上形成剪切来实现时,剪切痕迹(剪切标记)可以彼此接触。实际上,在受限部分的实现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剪切,在某些情况下在制造过程中,断开凸耳的边界,特别是形成断开接片的那些,可以各自具有经由弹性作用而彼此接触的端部或在厚度上有不规则的切口,即不平坦。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按压在连接凸耳上、特别是在断开接片上的情况下,另一个连接凸耳,特别是经由其断开接片,也可能通过将其连接边界移离导体的芯而以不合时宜的方式弹性变形。

这对于在插入或拔出期间能够移除电线的用户而言是有问题的,尽管后者不希望这样做。

一种解决方案是例如通过修剪剪切操作或通过用压力机冲压而不是剪切来充分加宽槽的受限部分,以确保槽的受限部分的宽度足以使连接凸耳的边界不接触。因此,这迫使减小连接凸耳的宽度,特别是断开接片的宽度或连接部分的宽度。连接凸耳宽度的减小导致在中空主体中实现更大的退出槽以接近连接凸耳,特别是断开接片,并且连接边界的减小导致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电阻增加,并且因此会导致后者发热,从而导致运行问题。此外,在断开接片的尺寸减小的情况下,这导致断开接片的弱化,特别是在杆被并入到电气装置中的情况下,导致杆的弱化。

此外,剪切操作更简单并且不像均导致材料损耗的冲压或修剪的操作那样昂贵。

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不减小断开接片或断开部分的尺寸的简单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文确定的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问题,并且特别旨在提出一种包括槽的板簧,该槽具有特别被剪切的受限部分,该受限部分被充分分开而无需移除材料的操作。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该板簧包括:

-内表面和外表面,

-附接臂,

-从内表面横穿到外表面的主槽,该主槽从形成槽的底部的附接臂的端部延伸并出现在板簧的自由边缘上,该主槽包括出现在自由边缘上的至少一个受限部分,

-通过附接臂彼此连接并通过主槽彼此分开的可弹性变形的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连接凸耳,两个连接凸耳各自具有沿着槽的边缘,该边缘包括沿着至少一个受限部分的至少一个受限边界,每个受限边界包括外端部和内端部,自由边缘比内端部更靠近外端部,

其特征在于,板簧包括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形成底部的冲孔标记,该冲孔标记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边缘,该至少一个边缘形成界定主槽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在受限边界的外端部之间的间隙大于受限边界的内端部之间的间隙。

因此,冲孔标记使得可以将槽的受限部分分开,从而降低两个连接凸耳在该受限部分中接触的风险。事实上,在冲孔过程中形成被称为冲孔标记的印记,材料通过分开连接凸耳而蠕变。因此,这使得可以确保在槽的受限部分的一端处的最小宽度足以防止在对两个连接凸耳之一的按压期间出现故障。因此,本发明使得可以防止在插入导体或退出导体的操作期间连接凸耳接触在一起,这可能会由于移动另一个连接凸耳并因此释放另一个导体而不合时宜地导致另一个导体的释放。

在该设计中,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的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包括切割钢板的步骤,切口形成从钢板的内表面横穿到外表面的主槽,该主槽具有底部和开口端部,切割的钢板包括:

-钢板的边缘和主槽的底部之间的附接臂,

-由主槽分开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凸耳,

其中切割的步骤包括特别是通过剪切形成主槽的至少一个受限部分的钢板来进行的切割,以及通过在主槽中具有将开口端部与主槽分开的边缘对切割的钢板进行冲孔的步骤,形成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具有底部的冲孔标记。

除了前面段落中刚刚提及的主要特征之外,根据本发明的板簧或方法可以具有单独考虑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能的组合考虑的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受限部分包括剪切标记。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板簧包括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恒定厚度。冲孔标记的底部不是内表面或外表面的一部分。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板簧包括与冲孔相对的平坦表面。换句话说,如果从内表面进行冲孔标记,则相反的外表面是平坦的,如果从外表面进行冲孔标记,则相反的内表面是平坦的。因此,材料蠕变以分开连接凸耳的效果比蠕变以形成板簧的突起或变形的效果更好。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冲孔标记的边缘包括在第一连接凸耳边缘上的一部分和在第二连接凸耳边缘上的一部分。这使得可以正确地将连接凸耳彼此分开以便移离受限部分。

根据该实施例的示例,冲孔标记的底部的边缘形成主槽的底部,该底部连结界定主槽的两个连接凸耳的边缘。

根据作为前述示例的替代方案的板簧的该实施例的示例,冲孔标记的底部包括两个边缘,每一个边缘形成连接凸耳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冲孔标记位于限位部分与槽的底部之间并与槽的底部分开。

在该示例中,板簧还可以包括在槽的底部的根部处的凹部。

这使得可以维持板簧以防止该板簧相对于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主体在仅其连接凸耳之一被受力时的可能倾斜。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连接凸耳各自包括出现在自由边缘上的次槽和形成在主槽的受限部分和次槽之间的断开接片。

根据该实施例的示例,次槽包括小于主槽的受限部分的长度的长度。

根据该实施例的示例,至少一个断开接片是弯曲的,在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凹入表面。例如,两个断开接片基本上相同地弯曲。例如,两个断开接片朝着外表面弯曲。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每个连接凸耳还包括比自由边缘更靠近主槽底部的弯头,在内表面上形成凸部。这使得可以向板簧的连接凸耳给予弹性柔韧性并控制板簧的连接凸耳的弹性变形。

根据该实施例的示例,弯头将连接凸耳连接到附接臂。

根据作为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板簧的实施例,连接凸耳各自包括用于对导体的芯进行按压的连接边缘,并且连接凸耳在附接臂和连结边缘之间是平坦的。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主槽包括界定在槽的底部和受限部分之间的分隔部分,并且受限部分没有分隔部分那么宽。

根据实施例,板簧包括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大于冲孔标记的底部和外表面或内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并且第二厚度具有比第一厚度小0.02mm到0.08mm的值,更优选地在0.05到0.08mm之间。

根据实施例,受限部分的最小宽度被包含在0.025mm和0.45mm之间。

根据两个前述实施例的示例,以及其中板簧在附接臂和每一个连接凸耳之间包括将附接臂连接到对应的连接凸耳的弯头的实施例,第二厚度被包含在小于第一厚度的0.03mm到0.08mm之间,并且受限部分的最小宽度被包含在0.15mm到0.45mm之间。

这使得可以具有足够的空间以防止连接凸耳在其中之一的操作期间接触,同时仍然避免修改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中空主体的退出槽以便接入断开接片。

根据两个前述实施例的示例以及其中板簧包括平坦部分(平坦部分包括连接凸耳的一部分和附接臂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第二厚度被包含在小于第一厚度的0.45mm和0.08mm之间,并且受限部分的最小宽度被包含在0.15mm和0.35mm之间。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冲孔标记的底部具有圆盘形状并且包括被包含在0.5mm和2mm之间的直径,例如1mm的直径。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冲孔标记的底部具有圆盘形状。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冲孔标记的底部具有包括主槽的底部的凹口。

根据示例,圆盘的中心距槽的距离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槽的底部距圆盘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2/3。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板簧由不锈钢制成。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板簧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具有被包含在0.4mm和0.3mm之间的厚度。

根据板簧的实施例,板簧包括横穿附接臂的至少一个开口,用于将附接臂附接到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主体。

根据示例,板簧包括横穿附接臂的两个开口,并且两个开口中的每一个包括位于两个对应连接凸耳之一中的部分。

这使得可以通过各自减小连接凸耳在其底座处的截面来减小连接凸耳的弹性变形所需的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自动夹紧连接端子,其包括根据上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板簧,具有或不具有前述实施例的不同特征,以及包括连接壁和附接壁的主体,附接臂被固定到附接壁,其中连接凸耳各自包括连接边缘并且相对于连接壁被布置成当导体被插入在弹性变形的连接凸耳的连接边缘和连接壁之间时各自可弹性变形。

根据实施例,主体由黄铜制成。这允许良好的导电性,同时仍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根据实施例,主体包括面向连接凸耳的退出开口以便允许移除导体。

根据示例,退出开口横穿连接壁。

根据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实施例,主体包括弯头,弯头包括形成接合入口的开口,并且连接凸耳相对于弯头中的开口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实施例,主体为中空主体,其包括通过退出开口彼此分开的两个连接壁,并且附接壁与两个连接壁相对,其中每个连接壁在中空主体内是凹入的并且形成接合入口,并且连接凸耳相对于接合入口倾斜。

根据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实施例,板簧包括横穿附接臂的两个开口,并且其中使用铆接或将附接壁焊接到附接臂来实现固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设备机构,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的底座、闭合壳体的盖和在壳体中的上述具有或不具有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至少一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和包括位于壳体中的接触引脚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其电连接到自动夹紧连接端子。

根据实施例,底座包括开口,开口面向每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每个开口,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

根据实施例,电气设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推杆,其可枢转地安装在底座上,并且推杆被安装成面向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连接凸耳的至少一个断开接片,以通过对断开接片的按压来使连接凸耳弹性变形。

根据实施例,每个电连接器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两个,其中连接到电连接器的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彼此相对设置,使得它们的开口在底座的两个相对侧上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

根据实施例,接触引脚包括用于接收公电插头的端子的接收单元。

例如,电气设备机构是电源插座的设备机构。

根据示例,电气设备机构包括两个电连接器,每个电连接器包括各自连接到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接收单元。

根据本实施例的示例,电气设备机构还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连接引脚,该连接引脚通过横穿盖的开口和上述具有或不具有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至少一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而从盖突出,从而将连接引脚接地。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电气设备机构包括触点,该触点包括具有用于闭合触点的接触端子的接触引脚。

例如,电气设备机构是开关或切断开关或断路器的设备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装置,其包括上述具有或不具有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电气设备机构。

根据实施例,电气装置是电源插座。

根据该实施例的示例,电气装置还包括盖,该盖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当插头的两个端子被接收在电连接器的单元中时,该至少两个开口面向电连接器的单元。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电气装置是开关或切断开关或断路器。

根据该替代方案的示例,电气装置还包括控制盖,该控制盖包括附接到设备机构以打开或闭合触点的至少一个按钮。

根据电气装置的实施例,电气装置还包括嵌装盒、将电气设备机构附接到嵌装盒的设备支撑件。

根据示例,设备支撑件经由螺钉附接到嵌装盒,特别是通过被嵌装盒的紧固螺钉的头部夹紧。

根据示例,电气设备机构的设备支撑件和底座由单一材料形成并且来自模具。

根据该示例的替代方案,底座被卡扣配合到设备支撑件。

根据实施例,电气装置还包括覆盖面板。

根据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切割的步骤包括通过从钢板的自由边缘朝着形成受限部分的槽的底部进行剪切的步骤。

根据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主槽的切割是通过从分隔部分去除材料并通过剪切钢板的自由边缘和分隔部分之间的受限部分来进行的。

根据制造板簧的方法的该实施例,切割的步骤包括通过冲压去除钢板的一部分的切割,形成位于槽的底部和槽的受限部分之间的主槽的分隔部分,在通过剪切的切割之前进行通过冲压的切割。

根据作为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切割的步骤包括在主槽的整个长度上经由剪切的切割。

根据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在主槽的封闭端部处执行冲孔形成主槽的底部。

根据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通过以被包含在0.02mm和0.09mm之间的行程将冲孔器插入在钢板中来执行冲孔。

根据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所使用的冲孔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包括大约1mm的直径。

根据用于制造板簧的方法的实施例,所使用的冲孔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被实施为使其中心位于距槽的距离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二处。

当阅读以下描述和检查附图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不同的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为了提供信息的目的而呈现的,决不限制本发明。

-图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的前视图;

-图2:图1中所示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板簧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图1的板簧的d-d截面;

-图5a:包括图1的板簧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5b:图5a中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分解图;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夹持连接端子的电源插座的电气设备机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截面i-i的连接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电气设备机构的第二示例的分解图;

-图9: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板簧的前视图;

-图10:图9中所示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11:图9的板簧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2:包括图9或图10或图11的板簧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所有图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标记。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用于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

图2示出了根据透视图的板簧1。

图4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板簧1的截面d-d。

板簧1包括在图4中进行参考的内表面10和外表面11。板簧1的内表面10在图1和图2中示出。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板簧1由不锈钢制成。在该示例中,板簧1来自钢板,并且因此在内表面10和外表面11之间具有恒定的厚度。

板簧1包括附接臂12和通过附接臂12彼此连接的两个连接凸耳13a和13b。两个连接凸耳13a和13b从附接臂12延伸。板簧1包括主槽14,从内表面10横穿到外表面11,将两个连接凸耳13a和13b分开。

主槽14出现在板簧1的自由边缘15上。连接凸耳13a和13b中的每一个包括在自由边缘15上的两个连接边缘135a、135b。主槽14从附接臂12延伸到该自由边缘15。

主槽14由两个连接凸耳13a和13b的两个边缘14a和14b和底部140界定。因此,底部140是离板簧1的自由边缘15最远的端部并且使得可以界定连接凸耳13a和13b的附接臂12。更准确地说,由垂直于穿过底部140的槽的平面形成界限,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

主槽14包括至少一个受限部分141。在该示例中,边缘14a和14b各自包括受限边界141a和141b,该受限边界141a和141b包括界定受限部分141的剪切痕迹(剪切标记)。换言之,受限部分通过剪切形成板簧1的钢板来实现。

图3示出了受限部分141的放大图。

每个受限边界141a和141b包括外端部1410a、1410b和内端部1411a、1411b。自由边缘15比内端部1411a、1411b更靠近外端部1410a、1410b。

本发明的板簧1还包括冲孔标记16,其在内表面10和外表面11之间形成底部161,特别在图4中进行参考。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冲孔标记从内表面10的一侧形成,但也可以形成在外表面11的一侧上。换言之,冲孔标记16由内表面10形成,但不是内表面的一部分。

因此,板簧1包括在内表面10和外表面11之间的第一厚度和在底部161和外表面11之间的第二厚度,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在该示例中,冲孔标记16具有0.05mm的深度。换言之,第二厚度因此具有比第一厚度小0.05mm的值。

冲孔标记16的底部161包括边缘,该边缘形成界定主槽16的边缘的一部分。冲孔标记16位于界定槽的边缘上以允许材料在板簧中蠕变,以使得受限边界141a、141b的外端部1410a、1410b之间的间隙d1大于受限边界141a、141b的内端部1411a、1411b之间的间隙d2。因此,在附接凸耳13a、13b的受限边界141a、141b之间确保了足够的间距以防止后者之间的卡住。在此示例中,间隙d2的值为0.3mm,从而可以防止卡住。

更准确地说,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冲孔标记16位于槽16的根部处的附接臂12上,以使得冲孔标记16的边缘的一部分包括在第一连接凸耳13a的边缘上的一部分和在第二连接凸耳13b的边缘上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该示例中,冲孔标记的底部的边缘形成连结两个连接凸耳的边缘的槽的底部。换言之,在该示例中,冲孔标记16通过延伸超出连接凸耳13a和13b的两个边缘中的每一个而位于主槽14的根部处。然而,它也可以位于主槽的底部140和受限边界141a、141b的外端部1410a、1410b之间。

在这里,冲孔标记16的底部161具有圆盘形状,在该示例中其直径为1mm,因此包括特别是形成主槽14的底部140的凹口。

在该示例中,冲孔标记16的圆盘的中心距主槽14的距离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二。换言之,主槽14的底部140距圆盘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2/3,在这里为0.33mm。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凸耳13a、13b各自包括出现在自由边缘15上的次槽134a、134b。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次槽134a、134b中的每一个包括的长度小于主槽14的受限部分141的长度。连接凸耳13a和13b中的每一个包括形成在受限部分141和次槽134a、134b之间的断开接片138a、138b。

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断开接片138a、138b均具有弯曲形状,以使得断开接片138a、138b处的外表面的部分是凹入的。因此,板簧1的自由边缘15包括连接边缘135a、135b和在另一个平面中的两个边缘,弯曲的断开接片138a、138b。

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连接凸耳13a、13b中的每一个还包括比自由边缘15更靠近主槽14的底部140的第一和第二弯头131a、131b。第一和第二弯头131a、131b各自在内表面上形成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主槽14包括分隔部分142,分隔部分142被界定在主槽14的底部140与受限部分141之间。受限部分141没有分隔部分142那么宽,即,受限边界141a、141b比分隔部分142的边界更靠近彼此。

在该实施例中,板簧1包括横穿附接臂12的两个开口121,用于将附接臂12固定到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主体2。

此外,在该示例中,附接臂12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安装凸耳122以嵌套在电气装置的壳体中。

图5a示出了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侧视图。

图5b示出了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分解图。

主体2包括附接壁22和连接壁23。附接臂12被固定到附接壁22。在这里,在该示例中,附接壁22包括突起部221,突起部221被插入开口121中以在板簧1的附接期间在主体2上引导板簧1。板簧1在这里被焊接到附接臂12的突起部221,但也可以铆接。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主体2包括在附接壁22和连接壁23之间的支撑壁21并且包括类似于弯头131a、131b的弯头,以安置板簧1,特别是其附接臂12、弯头131a、131b和附接凸耳13a、13b的一部分。

主体2包括在连接壁和附接壁之间的弯头24,并且弯头24在这里包括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的两个开口241a、241b。连接凸耳13a、13b相对于这些开口241倾斜。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连接壁23包括面向连接边缘135a、135b的凸台235a、235b以夹紧并保持夹在连接边缘135a、135b和凸台235a、235b之间的导体的芯。主体2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黄铜。

主体2包括面向两个断开接片138a、138b的退出开口238,以允许通过对这些断开接片的按压来移除导体。在这里,退出开口238横穿连接壁23。

连接凸耳13a、13b相对于连接壁23被布置成可相对于连接壁23弹性变形。换言之,被夹在连接边缘135a、135b和凸台235a、235b之间的导体芯通过折叠连接凸耳13a、13b而使连接凸耳13a、13b相对于连接壁23弹性变形,以使得连接边缘135a、135b移离凸台235a、235b。

因此,当通过开口(例如第一开口241a)插入导体时,剥离导体的芯折叠第一连接凸耳13a,该第一连接凸耳13a夹紧导体的芯以将其连接到连接壁23,并且当使用横穿退出开口238的退出构件按压第一断开接片138a时,连接凸耳13a通过将其连接边缘135a移离导体的芯而被变形以取出导体。

退出构件可以是包括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电气装置的绝缘枢转杆。

在该实施例的该示例中,主体2包括安装支座26a、26b,该支座26a、26b从传导壁23延伸以抵靠电气装置的设备支撑件的支座壳体的壁。

图6示出了电气装置的电气设备机构b的俯视图,在这里电气装置是电源插座,包括六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电气设备机构的截面i-i的一部分。

电气设备机构b包括已知方式的底座3和已知方式的盖4,该底座3包括至少一个壳体30。电气设备机构b还包括维持在盖4和底座3之间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每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被容纳在壳体30中,并且在这里由盖4附接。在该示例中,电气设备机构b在这里包括六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

电气设备机构b包括每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一个推杆8。在图7中只能看到一个推杆8。每个推杆8由形成退出构件的电绝缘材料制成。每个推杆8可枢转地安装在底座3中,面向至少一个断开接片138b,以通过对断开接片138b的按压来使连接凸耳13b弹性变形。

电气设备机构b包括已知方式的电连接器5,在该示例中每个电连接器与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电连接。当然,每个电连接器5可以仅具有单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

电连接器5可以包括例如在电气设备机构b'的第二示例中更详细解释的电接触引脚。

图8根据分解图示出了该第二示例。接触引脚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公电源插座的端子的接收单元。

盖4包括要被进入电接触引脚中的电插头的端子穿过的开口45。

图8中所示的电气设备机构b'的第二示例与图6和图7的电气设备机构b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连接器5'之一包括用于经由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接地的连接引脚51',并且盖4'的形式包括由连接引脚51'横穿的堆叠45'。

电气设备机构b'被示为分解图,并且还包括底座3、盖4'、六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三个电连接器5、5'和六个推杆8。

两个另外的电连接器5各自都包括电接触引脚51,每个电接触引脚51包括用于接收公电插头的端子的接收单元。未示出的电插座的头部插头使得可以将公插头的端子居中在电引脚的接收单元中。此外,在公插头包括用于接地保护的母接收引脚的情况下,连接引脚51'进入到保护性母接收引脚中以将包括母插头的电气装置接地连接。

这两个示例的电接触引脚51以及第二示例的连接引脚51'例如通过焊接各自通过附接的导电迹线50来连接到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以相对的方式布置与每个电连接器连接的两个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以使得它们的开口在底座的相对两侧上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

因此,底座包括开口,该开口面向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的开口。因此,底座3在这里包括在两个相对侧上的开口。这使得可以在底座3的每一侧上具有两个连接部以便于用户的电导体的连接。实际上,因此,用户可以在底座3的同一侧上连接他们的两个导体。

两个示例的电气设备机构b、b'均用于通过如下操作而被安置在嵌装盒中:例如通过卡扣配合(例如使用螺丝)将底座3附接到与嵌装盒附接的设备支撑件。根据另一个示例,设备支撑件和底座可以通过模制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因此是单件。电气设备机构b、b'还用于接收盖,在这里是电源插座盖。盖可以被卡扣到连接机构b的盖4或底座3上。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自动连接端子a'的板簧1'的外表面11'的前视图。

图10根据透视图示出了该板簧1'。

除了关于以下描述的元件之外,板簧1'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与包括两个弯头131a、131b的第一实施例的板簧1不同,板簧1'在连接凸耳13a、13b的底座处没有弯头。换言之,连接凸耳13a'、13b'在附接臂12'和连接边缘135a、135b之间是平坦的。

以下提及的不同特征是示例,并且第二实施例的板簧1'也可以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相同的特征。反过来,第一实施例的板簧1也可以包括以下这些特征。

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的该示例中,横穿附接臂12'的两个开口121'中的每一个也横穿两个连接凸耳13a'、13b'之一。实际上可以看出,示出附接臂12'和附接凸耳13a'、13b'之间的界限的虚线横穿开口121'。这尤其使得可以抵消不具有弯头131a、131b的事实以降低连接凸耳13a'和13b'的刚度。

在该第二实施例的该示例中,附接臂12'包括面向主槽16的单个中央安装凸耳122'。

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的该示例中,冲孔标记16'位于外表面11的一侧上。

图11示出了图8的板簧1的受限部分141的放大图。

因此,在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中一样的该示例中,主槽14包括受限部分141、分隔部分142,并且同样地,受限部分141包括由于冲孔标记而大于d2的距离d1,如图11中可见。

此外,两个连接凸耳13a'、13b'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第二槽134a、134b和两个断开接片138a、138b,分别如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中那样弯曲。

图12示出了包括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c的侧视图。

在该示例中,主体2'与图4中所示的自动夹紧连接端子a的主体2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包括任何支撑壁21,因为板簧1'不包括任何弯头131a、131b。

此外,在该示例中,主体2'包括折叠在附接臂12'上的接片29,以将板簧1'维持在主体2'上。

主体2'还包括v形的弯头24'和横穿弯头以形成导体的接合入口的两个开口,其中虚线表示图12中的第一开口241a'。连接凸耳13a'、13b'因此也相对于这些开口倾斜。

主体2'还包括面向断开接片138a、138b的退出开口238'。在这里,在该示例中,弯头24'在其靠近连接壁23'的端部处包括退出开口238'。

因此,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1'易于实施、简单且廉价,同时仍在形成受限部分141的连接凸耳的受限边界141a、141b之间防止卡住。实际上,用于制造诸如所述的板簧的方法包括切割钢板以形成板簧的步骤,切口形成从钢板的内表面10横穿到外表面11、11'的主槽14、14',具有底部140和开口端部。切割的钢板在钢板的边缘和主槽14、14'的底部140之间界定附接臂12、12',并且切割的钢板包括由主槽14、14'分开的两个连接凸耳。

切割的步骤在这里包括通过剪切钢板形成主槽14、14'的至少受限部分141的切割。制造板簧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在主槽14、14'中具有将开口端部与主槽14、14'分开的边缘对切割的钢板进行冲孔,形成在内表面10和外表面11、11'之间具有底部161的冲孔标记16、16'。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的冲孔标记是从内表面10冲孔钢板形成的,而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的冲孔标记是通过从外表面11冲孔钢板形成的。在冲孔步骤期间,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的外表面11位于平坦表面上,而第二实施例的示例的板簧1的内表面10位于平坦表面上。这使得可以避免通过使叶片变形而在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形成突起部而减小受限部分的分隔。

不同实施例的不同示例的连接端子可以用于被安装在家庭自动化或工业电气设备中,诸如断路器、开关、变速器、接触器、致动器、切断开关或任何家庭自动化电气设备。

自然地,本发明不限于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