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电流操作的开关装置的开关触点系统。本发明适用于开关系统,例如继电器、开关、接触器、开关装置、断路器。在这种情况下,磁阻元件用于产生大量的接触运动。这导致在高电流下摩擦系数降低。
背景技术:2.继电器、开关和开关装置必须通过各种大电流测试。除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即设备不会表现出或造成任何外部损坏但在测试后不需要运行之外,在测试后保持开关功能的需求也在增加。这要求设备内的开关触点在测试后不会熔断,而是可以在正常工作电压下打开。此外,必须保留电气路径的绝缘特性。
3.当大电流(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为几千安培的电流)在接触对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局部熔化接触合金时,这种熔化会在凝固时熔化接触对中的接触片,尤其是在电流停止之后,就会发生触点熔合。
4.在一些继电器中使用来自反平行电流路径的排斥力或来自平行电流路径的吸引力以产生旨在防止短路期间的接触间隙的接触压力的情况是已知的。然而,这种设计不能产生足够的力来避免触点熔合,这可能是由于非常大的力以避免合金熔化或通过相对于彼此移动触点而可能导致的。
5.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以避免在承载非常高的电流时开关触点中的触点持续熔合。最初的方法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增加接触压力,即接触件的接触点因压力而扩大。这导致接触电阻的降低,这同样降低了局部加热。当接触对再次凝固时,熔化的接触材料的量将太小而无法在接触对之间形成结合。第二种可能的方法是在系统外部产生一个足够大的力,以破坏电流流动后的任何聚变。第三种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并联布置的触点系统来减少通过各个触点的电流来避免开关触点的持续熔合。这导致每个接触系统中的热量减少,因此熔体量减少。另一种方法是选择在高电流下变脆的特殊触点合金,然后可以很容易地解除相应的熔合。例如,可以使用碳化银(agc)触点。然而,它们不适合高切换周期,而在这种情况下燃耗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触点系统,其能够以有效且成本有效的方式防止或断开触点熔合,同时仍允许大量的开关循环和小型化设计。
7.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通过电流操作的开关装置的开关触点系统来实现。附接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8.本发明的开关触点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触点对,每个触点对由连接到第一导电元件上的第一接触件和可相对于第一接触件移动,且具有开关功能的第二接触件组成。接触件以这样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第二、可移动的接触件可以通过接触力压在第一接触件上。
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触点系统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流路径的柔性导电的接触件支架,其第一端连接并电连接到相对于外壳静止的一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在与第一接触件相对的位置处承载第二可动接触件。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通常是导体。接触力至少部分地基于柔性接触件支架的悬挂特性和/或在柔性接触件支架上施加弹力的附加弹簧元件的悬挂特性,或者也可以由外部驱动部件施加,例如通过电磁阀单元。
10.根据本发明,开关触点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铁磁元件,所述铁磁元件要么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并且相较于接触件支架的柔性延展性的方向,与后者相邻,并且至少在接触件支架的未变形状态下,与后者间隔开,使得在激活状态下,在接触件支架的激活的电流路径和铁磁元件之间存在吸引力,要么所述铁磁元件被设置到接触件支架上,并且相较于柔性延展性的方向,一第二导电的柔性的接触件支架布置在具有铁磁元件的接触件支架的附近,并且在未变形的状态下,至少在一些区域中间隔开,使得在激活状态下,在铁磁元件和第二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之间存在吸引力,这优选地导致电流路径变形。在开关触点系统的工作状态下,在短路时,接触件支架弯曲,这样产生的吸引力使第二可动接触件相对于第一接触件移动并产生杠杆力,使得第二可动接触件与第一接触件之间的初始电接触点发生偏移,从而破坏第二可动接触件与第一接触件之间的任何现有粘着点。
11.本发明的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上述第一种方法(即增加接触压力)与另一种方法的组合,即在电流流动期间,产生使接触对的接触件朝向彼此移动的系统内力。一方面,这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接触系统的接触点永久地转移到未熔化的材料上,另一方面,这种转移会在接触系统中产生机械力或力矩,从而破坏任何先前的融合。
12.下面讨论的效果是通过引入铁磁元素,优选钢元素产生的。这些效应之一是在激活的电流路径(以下也称为层)和铁磁元件(优选由钢制成)之间形成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发生在铁磁界面处的磁阻力,电磁铁的功能基于此。此外,吸引力导致柔性形成的电流路径的变形,当触点打开时移动的可动接触件连接到所述电流路径。这种机械变形导致接触件的相对运动,因此材料在新的位置熔化,因此熔点保持较低。由于先前由柔性电流路径存储的势能而发生的机械返回运动在接触件之间以扭矩形式产生内部系统杠杆作用,从而松开任何潜在的熔合。由于优选由钢制成的铁磁元件惯性固定到设备外壳,因此包括可移动开关接触件的电流路径与铁磁元件之间的吸引力额外地增加了接触力或接触压力。
13.铁磁元件可以以各种方式排列,并且必须结合接触对的数量、接触合金的类型、电流路径的灵活性和高电流强度进行缩放。
14.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用具有反平行电流的电流路径系统。
15.这将允许可弹性变形且导电的接触件载体在纵向截面中为u形或v形,由此通过连接区域彼此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弹簧臂形成u形或v形臂。一第一弹性臂连接到相对于开关外壳固定的第二导电元件,而相对的第二弹性臂承载可动接触件。
16.根据使用具有反平行电流的电流路径系统的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柔性且导电的接触件支架在纵向截面中至少部分是线性的或i形的并且在第一端连接到相对于开关外壳静止的第二导电元件,使得接触件支架和导电元件在纵向截面中形成v形。可动接触件安装在接触件支架的第二自由端附近。
17.通过减少反平行电流路径的距离以及使用v形和i形电流路径导致电流路径之间排斥力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增加接触压力。
18.根据优选实施例,在接触件支架上施加弹力的呈超行程弹簧形式的附加弹簧元件连接到相对于开关装置壳体静止的第二导电元件并且从那里施加弹力在可动接触件位于其对面的部分中的接触件支架上。可替代地,可以使用附接到螺线管的超行程弹簧形式的附加弹簧元件,其本身施加弹簧力,以产生接触力。类似地,可以使用位于螺线管和开关触点系统之间的连接系统中的超程弹簧形式的附加弹簧元件,其本身在接触件支架上施加弹簧力,以产生接触力。
19.优选地,接触件支架将包括两个或三个电流路径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电流路径。然而,它也可能包括三个以上的电流路径。柔性电流路径的灵活性取决于电流路径的数量、长度和横截面,并在考虑以下边际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得尽可能高。尽可能小的尺寸、高电流、加热行为、驱动力以及接触点形状,尤其是头半径,对设计至关重要。
20.铁磁元件可以固定在接触件支架的可动接触件所在的一侧上,由此它从接触件支架处偏移。当电流流过接触件支架的柔性形成的电流路径时,吸引力导致电流路径在铁磁元件的方向上变形,所述变形的电流路径连接至所述可动接触件上,当所述触点打开时,所述可动接触件移动。
21.当使用根据替代设计的u形接触件支架时,铁磁元件固定在u形接触件支架的第一弹簧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臂附接到固定在开关外壳上的第二导电元件上,所述开关外壳相对于所述弹簧臂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簧臂区域中的电流路径在铁磁元件的方向上弯曲。
22.铁磁元件可以是直的,即长方体板的形式,但也可以是在接触件支架的方向上部分弯曲的板的形式。通常,铁磁元件可以设计成任何相关形式以定位在接触件支架上或旁边。优选地,铁磁元件是钢、铁、镍或钴及其铁磁合金的板。
23.根据本发明的电流路径系统的替代设计的特征在于平行电流流动导致电流路径的吸引效应。此类系统已被用于增加接触压力,但鉴于这可确保有效的电力传输,因此旨在加强电流路径。然而,通过在电流路径上或电流路径之间引入合适形式的铁磁元件,吸引力还可以增加电流路径的延展性并因此增加触点的相互位移。关于力的产生,几乎相同的关系适用于电流路径的布置和灵活性,而不是适用于反平行电流路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铁磁元件不仅可以布置在相对于接触装置的固定位置,而且还可以布置在接触件支架上。
24.根据具有平行电流的开关接触系统的实施例,铁磁元件单独地布置在相对接触件支架的平行电流路径之间并且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固定的。根据具有平行电流流动的开关接触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铁磁元件布置在一个或两个相对的接触件支架上,优选地在接触件支架的面向外的一侧上,即在接触件支架的不面对相邻接触件支架的一侧。
25.优选地,第二可动接触件具有凸形接触面。
26.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特征和优点在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结合相应的附图给出。
27.将参考图1至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详细解释本发明。
附图说明
28.图1:一种带有接触件支架和铁磁元件的开关触点系统,所述接触件支架连接到带
有u形电流路径的长电流路径上,所述铁磁元件置于所述接触件支架下方,
29.图2:一种带有接触件支架和铁磁元件的开关触点系统,所述接触件支架连接到带有u形电流路径的短电流路径上,所述铁磁元件置于所述接触件支架下方,
30.图3:在高电流状态下,一种开关触点系统,所述开关触点系统带有u形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支架和带有置于所述接触件支架下方的铁磁元件的反平行电流,
31.图4:一种开关触点系统,所述开关触点系统带有u形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支架和带有置于所述接触件支架上方的铁磁元件的反平行电流,
32.图5:一种开关触点系统,所述开关触点系统带有u形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支架和带有置于所述接触件支架下方的带有扁平长方体铁磁元件的反平行电流,
33.图6:一种带有u形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支架的开关触点系统,在未激活状态下,在接触件支架的接触侧下方具有弯曲的铁磁元件,
34.图7:一种开关触点系统,带有i形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支架和反平行电流,接触件支架下方带有弯曲的铁磁元件,具有几千安培的反平行电流,
35.图8:具有两对相对接触件支架的开关触点系统,用于平行电流流动和平行电流路径之间的单独铁磁元件,
36.图9:一种开关触点系统,包括用于平行电流流动的两对相对的接触件支架和在相对接触件支架的面向外的侧面上的两个附接的铁磁元件,
37.图10:一种附接的开关触点系统包括两对相对的用于平行电流的接触件支架及在相对接触件支架的朝外侧面上的两个附接铁磁元件,
38.图11:一种开关触头系统,包括用于平行电流的两对相对的接触件支架,每对接触件支架包括在可动接触件支架的面向外的一侧上的附加铁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40.图1和图2分别表示开关触点系统1.1;1.2带有基本上为u形的接触件支架2.1;2.2。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触点系统1.1;1.2可用于继电器。此接触件支架2.1;2.2具有柔性和导电性,由叠加的u形电流路径3.1;3.2形成。u型设计的接触件支架2.1;2.2或导体3.1;3.2导致反平行电流流动。u型的接触件支架2.1;2.2包括两个垂直排列、相互连接的弹簧臂4.1、5.1;4.2、5.2、第一、上弹簧臂4.1;4.2和第二,下弹簧臂5.1;5.2以及圆形连接区域6.1;6.2、连接两个弹簧臂4.1、5.1;4.2、5.2的u型底座。所述开关触点系统1.1;1.2切换第一、固定接触件7和第二、可动接触件8之间的接触。所述可动接触件8位于第二下弹簧臂5.1;5.2下方的可用弹簧臂端附近。其对应的固定接触件7与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第一导电元件9.1;9.2导电连接。柔性的导电接触件支架2.1;2.2贴在第二导电元件10.1;10.2上,第二导电元件10.1;10.2在第一端固定粘贴及电连接到开关外壳。可动接触件8与固定接触件7相互作用,使得开关接触系统1.1;1.2可用于切换电路。产生的结果是,两个接触件7、8可用于中断或闭合两个部件9.1、10.1;9.2、10.2之间的电路,也称为下导体9.1;9.2和上导体10.1、10.2,它们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两个导体9.1、10.1;9.2;10.2
安装在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的一固定位置。u形接触件支架2.1;2.2通过上导体2.1;2.2顶侧上的上导体10.1;10.2的一个弹簧臂端牢固地粘贴在上导体10.1;10.2上。固定接触件7直接位于与它导电连接的下导体9.1;9.2的上侧。另外,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一个开关触点系统1.1;1.2,其包括铁磁元件11,所述铁磁元件11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并且与它相邻,在柔性的接触件支架2.1;2.2未变形状态下,所述铁磁元件11以这样的方式从那里偏移,在激活状态下,一吸引力在激活的电流路径3.1;3.3或柔性的接触件支架2.1;2.2与所述铁磁元件11之间形成。在所示的两个实施例中,铁磁元件11是位于接触件支架的弹簧臂5.1;5.2下方的扁平长方体钢板,所述接触件支架承载可动接触件8,由此弹簧臂5.1;5.2的平坦侧面和铁磁元件11在位于圆形连接区域6.1;6.2和可动接触件8之间的下弹簧臂5.1;5.2的附近彼此相对布置。
41.图1和图2所示的开关触点系统1.1;1.2的不同一方面在于,上弹簧臂4.1;4.2的不同长度相对于示例中所述的基本上l形的上导体10.1;10.2的连接臂12.1;12.2的长度,另外一方面在于,相应接触件支架2.1;2.2上的u形电流路径3.1;3.2的数量。上导体10.1;10.2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其纵向截面可以是直的而不是l形的。
42.根据图1,接触件支架2.1的上弹簧臂4.1包括仅两个电流路径3.1,且被连接至上导体10.1上相对长的l形连接臂12.1。在某种程度上,连接臂12.1是由上弹簧臂4.1形成的u形臂的延伸,直至与下弹簧臂5.1上的可动接触件8上的附接位置相对的区域。上弹簧臂4.1与下弹簧臂5.1相比相对较短。同时,弹簧臂5.1仅由两个相互叠置的电流路径3.1组成。这减少了柔性接触件支架2.1的长度和横截面,从而降低了成本。通过将所需的横截面仅分布在两个电流路径上,确保了接触件支架2.1的良好的移动性或延展性。
43.根据图2中的设计,上弹簧臂4.2相对较长并且上导体10.2的连接臂12.2明显较短。上弹簧臂4.2的与连接臂12.2相连的端部延伸到连接臂12.2的上述部分,所述部分与可动接触件8附接到下弹簧臂5.2的区域相对。接触件支架2.2的横截面分布在三个电流路径3.2上。由于反平行的电流流动和由于铁磁元件11的吸引力,包括在彼此叠置的三个电流路径3.2的情况下,接触件支架2.2的较大长度导致足够的移动性或延展性。
44.图3示出了具有与图2相同结构的开关触点系统1.2,即具有基本上u形的接触件支架2.2,其包括三个相互叠置的u形电流路径3.2,形成两个弹簧臂4.2、5.2,它们通过连接区域6.2相互连接。开关触点系统1.2在第一、静止的固定接触件7和第二、可动的接触件8之间切换接触。所述可动接触件8位于第二、下弹簧臂5.2下方的可用弹簧臂端部附近。可动接触件8与固定接触件7相互作用,使得开关接触系统1.2可用于切换电路。作为一个结果,两个接触件7、8可用于中断或闭合两个部件9.1;10.2之间的电路,下导体9.2和上导体10.2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此外,开关触点系统1.2具有扁平长方体钢板形式的固定铁磁元件11,所述铁磁元件位于接触件支架2.2的弹簧臂5.2下方,可动接触件8布置在所述弹簧臂5.2上。弹簧臂5.2和铁磁元件11的平坦侧在位于圆形连接区域6.2和可动接触件8之间的下弹簧臂5.2的区域中彼此相对。图3示意性地表示在反平行电流流动期间具有铁磁元件11的开关接触系统1.2的状态。一方面,由于电流路径3.2的u形导致的反平行电流流动,在相对的弹簧臂4.2、5.2之间产生排斥力。这增加了接触件7、8之间的接触压力,其意在防止在短路期间接触断开。此外,在激活状态下,在接触件支架2.2的激活路径3.2与箭头所示的铁磁元件11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这种吸引力,接触件支架2.2在下弹簧臂5.2附近弯曲,从而使
其更靠近铁磁元件11。当电流流过接触件7、8时,这种机械弯曲导致接触件7、8的部分上的相对运动,使得材料在不同位置一致地熔化。在电流停止时,由于先前由柔性电流路径3.2存储的势能而发生的机械返回运动在接触件7、8之间以扭矩形式产生内部系统杠杆作用,这会松开任何潜在的熔合。由于铁磁元件11,优选由钢制成,惯性固定到开关装置外壳,电流路径3.2(包括可移动的开关接触件8)和铁磁元件11之间的吸引力额外地增加了接触力或接触压力。
45.图4示出了具有接触件支架2.3的开关接触系统1.3,所述接触件支架包括三个u形电流路径3.3,用于可动接触件8与固定接触件7形成接触对。固定接触件与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静止的第一导电元件9.3导电连接。接触件支架2.3的u形设计导致反向平行的电流流动。与上述设计不同,长方体铁磁板形式的铁磁元件11布置在接触件支架2.3的上弹簧臂4.3上方而不是下弹簧臂5.3下方。上弹簧臂和铁磁元件11的平坦侧面在上弹簧臂4.3的区域中彼此相对,所述区域位于圆形连接区域6.3和接触件支架2.3的连接点之间的上导体10.3上,所述连接点包括布置在开关装置外壳上的第二固定导电元件10.3。
46.图5示出了具有基本上i形的接触件支架2.4的开关接触系统1.4。所述接触件支架2.4是柔性且导电的并且由一个或多个、在这种情况下,三个u形电流路径3.4形成,它们彼此叠置。所述开关触点系统1.4在第一、静止的固定接触件7和第二、可动的接触件8之间切换触点。固定接触件7与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静止的第一导电元件9.4导电连接。i形接触件支架2.4附接到第二导电元件10.4,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4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并且优选地通过铆钉或焊接以细长的固定或非柔性导体的形式布置。i形接触件支架2.4与固定的导电元件10.4一起在纵向截面中形成具有尖顶区域的v形。可动接触件8安装在接触件支架2.4的自由端附近。与接触件支架的u形版本相比,这减小了反平行的载流部件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是i形电流路径3.4和固定的导电元件10.4。这种更紧凑的布置大大增加了排斥力。此外,所述开关触点系统1.4具有扁平长方体钢板形式的固定铁磁元件11,其位于i形接触件支架2.4下方。所述铁磁元件11与i形接触件支架2.4相邻并且在此处所示的柔性接触件支架2.4的未变形状态下与其偏移。它与后者偏移,使得在激活状态下,在激活的电流路径3.4或柔性接触件支架2.4与铁磁元件11之间产生吸引力。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铁磁元件11是位于i形接触件支架2.4下方的扁平长方体钢板,由此i形接触件支架2.4的平坦下侧和铁磁元件11'的平坦上侧在位于i形接触片支撑件2.5的连接点即v顶点和可动接触件8之间的i形接触片支架2.4的一个位置处彼此平行相对。可动接触件8固定在接触件支架2.4的与顶点相对的自由端的区域中,由此i形接触件支架2.4在所述端部13处相对于接触件支架2.4的剩余区域弯曲,使得它平行于固定导电元件10.4而不是倾斜地对齐。根据对开关触点系统1.4的附加要求,倾斜对齐也可能是优选的。
47.图6以开关触点系统1.5的形式示出了本发明的附加版本,其在第一、静止的固定接触件7和第二、可动的接触件8之间切换触点。同样在所述实施例中,接触件支架2.5主要为i形形式,然而它仅包括两个电流路径3.5a、3.5b,一内部电流路径3.5b从两个电流路径3.5a、3.5b沿其纵轴在纵向截面中设置成直线。另一条外部电流路径3.5a在沿其纵轴的纵截面中主要是直的,但在与v形顶点相邻的区域中,它具有从其平面向外突出的曲线部分14,所述弯曲部分横向于纵向轴线在i形接触件支架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所述弯曲部分14也被称为珠。固定接触件7与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静止的第一导电元件9.5导电连接。i形接触
件支架2.5附接到第二导电元件10.5,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5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并且优选地通过铆钉和焊接以细长的固定或非柔性导体的形式布置。i形接触件支架2.5与固定的导电元件10.5一起在纵向截面中形成具有尖顶区域的v形。上述外部电流路径3.5a的曲线部分14与所述顶点区域相邻。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静止的第一导电元件9.5和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静止的第二导电元件10.5不平行彼此运行。
48.此外,根据图6的开关触点系统1.5包括铁磁元件11',所述铁磁元件11'相对于开关装置外壳是静止的,并且与它相邻并且处于柔性接触件支架2.5的分别表示的未变形状态以这样的方式偏离那里,使得在激活状态下在柔性接触件支架2.5和铁磁元件11'之间形成吸引力。在所示实施例中,铁磁元件11'是位于i形接触件支架2.5下方的弯曲钢板,由此i形接触件支架2.5的平坦下侧和铁磁元件略微向上弯曲的上侧11'在位于i形接触件支架2.5的附接点即v顶点和可动接触件8之间的i形接触件支架2.5的一个位置处彼此相对。如图6所示,在接触件支架2.5上施加弹力的超行程弹簧15形式的附加弹簧元件附接到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5上,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5附接到开关装置的外壳上。从那里,超行程弹簧15在可动接触件8位于其后部附近的接触件支架2.5上施加弹力。替代地或附加地,超行程弹簧15也可以布置在线性螺线管或线性螺线管与开关接触系统1.5之间的连接系统中。
49.图7示意性地表示在反平行电流流动期间具有铁磁元件11'的开关接触系统1.5的状态。一方面,由接触件支架2.5的v形布置产生的反平行电流在导体10.5上施加排斥力。这增加了接触件7、8之间的接触压力,其意在防止在短路期间接触断开。此外,在激活状态下,在接触件支架2.5和弯曲铁磁元件11'的激活路径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这种吸引力,接触件支架2.5弯曲,从而使其更靠近铁磁元件11'。当电流流过接触件7、8时的这种机械弯曲导致接触件7、8部分上的强烈相对运动,使得材料在不同位置一致地熔化。在电流停止时,由于先前由接触件支架2.5的柔性电流路径存储的势能而发生的机械返回运动在接触件7、8之间以扭矩的形式产生内部系统杠杆作用,这会松开任何潜在的融合。由于优选由钢制成的铁磁元件11'惯性固定到开关装置外壳,所述接触件支架2.5包括可动接触件8,所述接触件支架2.5和铁磁元件11'之间的吸引力额外地增加了接触力或接触压力。
50.根据本发明的电流路径系统的替代设计的特征在于使用一平行电流导致一电流路径的吸引效应。此类系统已被用于增加接触压力,但鉴于这可确保有效的电力传输,因此旨在加强电流路径。然而,通过在电流路径上或电流路径之间引入合适形式的铁磁元件,吸引力还可以增加电流路径的延展性并因此减少接触熔合。图8示出了具有多个接触件支架2.6的开关触点系统1.6,更准确地说是具有布置在电磁体16的两侧以用于平行电流流动的两对相对的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的开关触点系统1.6。在每种情况下,铁磁元件11单独地布置在相对的接触件支架2.6a、2.6b或2.6c、2.6d的平行电流路径之间。
51.关于力的产生,与适用于反平行电流路径系统的关系几乎相同的关系适用于电流路径的布置和灵活性,不同之处在于铁磁元件11可以如图8所示不仅被布置在开关装置外壳上相对于接触装置处于静止位置,但也可布置在接触件支架2.6上。例如,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具有两对相对的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的开关接触系统1.6;用于相应的相对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的电流路径中的平行电流中,其中铁磁元件11布置在相对的接触件支架2.6的面向外的侧面上。根据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铁磁元件11在设计为板簧的接触件支架2.6上形成附接路径或层,由此铁磁元件11在所有情况下被设计成比
铜电流路径略短,但在接触件支架2.6的整个自由端17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铁磁元件11a;11d位于所谓的初级接触件支架2.6a;2.6d的每个外侧上的另一路径,所述初级接触件支架2.6a;2.6d又定位在相对于电磁体16面向外的一对接触件支架2.6的一侧上。另一个铁磁元件11b;11c位于所谓的次级接触件支架2.6b;2.6c的面向电磁体16的方向的一侧,在与初级接触件支架2.6;2.6d相对的一侧上。先闭合后打开的触点称为主触点,而先打开后打开的触点称为次触点。图10所示的具有平行电流路径的开关触点系统的实施例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铁磁元件11a、11b、11c、11d各自延伸越过中间部分18,而不是接触件支架2.6的自由端17。
52.图11同样示出了具有两对相对的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的开关接触系统1.6,用于在相应的相对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的电流路径中的平行电流流动,其中,与图10中的示例实施例相比,只有一个铁磁元件11a;11d固定在每对接触件支架上,即仅固定在相应的初级接触件支架2.6a、2.6d的面向外的一侧的中间部分18上。
53.图9至图11示出了具有平行电流流动的开关接触系统1.6的示例实施例,其中一个或多个铁磁元件11布置在接触件支架2.6上,并且参考柔性延展性的一个方向,第二导电的柔性接触件支架2.6a;2.6b;2.6c;2.6d相邻地布置,并且在未变形状态下,至少部分地以这样的方式偏移,即在激活状态下,存在吸引力使铁磁元件11和相应相对的第二接触件支架的柔性电流路径之间的电流路径弯曲就位,这导致接触件的部分上的相对运动并减少融合。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55.参考符号列表
56.1.1开关触点系统
57.1.2开关触点系统
58.1.3开关触点系统
59.1.4开关触点系统
60.1.5开关触点系统
61.1.6开关触点系统(有平行电流流过)
62.2.1接触件支架,u形
63.2.2接触件支架,u形
64.2.3接触件支架,u形
65.2.4接触件支架,i形
66.2.5接触件支架,i形
67.2.6接触件支架(用于平行电流流过)
68.2.6a接触片支撑(主触点)
69.2.6b接触件支架(次触点)
70.2.6c接触件支架(次触点)
71.2.6d接触件支架(主触点)
72.3.1u形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
73.3.2u形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
74.3.3u形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
75.3.4i形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
76.3.5i形接触件支架的电流路径
77.3.5a用于i形接触件支架的外部电流路径
78.3.5b用于i形接触件支架的内部电流路径
79.4.1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上弹簧臂
80.4.2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上弹簧臂
81.4.3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上弹簧臂
82.5.1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下弹簧臂
83.5.2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下弹簧臂
84.5.3用于u形接触件支架的下弹簧臂
85.6.1u形接触件支架的连接区域
86.6.2u形接触件支架的连接区域
87.6.3u形接触件支架的连接区域
88.7静止的接触件、固定的接触件
89.8可动接触件
90.9.1第一固定导电元件,下导体
91.9.2第一固定导电元件,下导体
92.9.3第一固定导电元件,下导体
93.9.4第一固定导电元件,下导体
94.9.5第一固定导电元件,下导体
95.10.1第二固定导电元件,上导体
96.10.2第二固定导电元件,上导体
97.10.3第二固定导电元件,上导体
98.10.4第二固定导电元件,上导体
99.10.5第二固定导电元件,上导体
100.11铁磁元件
101.11'弯曲铁磁元件
102.11a铁磁元件(在初级接触件支架上)
103.11b铁磁元件(在次级接触件支架上)
104.11c铁磁元件(在次级接触件支架上)
105.11d铁磁元件(在初级接触件支架上)
106.12.1连接臂
107.12.2连接臂
108.13i形接触件支架的端部
109.14突出的曲线部分
110.15超行程弹簧
111.16电磁铁
112.17接触件支架的端部
113.18接触件支架的中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