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隔板、燃料电池以及金属隔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0550发布日期:2021-09-07 21: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隔板,分别层叠于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的两面来构成燃料电池(10),该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在电解质膜(20)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2、24),在所述金属隔板(14)中,该金属隔板具有:金属板(50),其具有使流体在层叠方向流通的连通孔(26),并且形成使所述流体沿着隔板面流通的流体流路(38);以及被粘接于所述金属板并从所述连通孔朝向所述流体流路延伸的多个橡胶延伸部(53),在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彼此之间,所述金属板的金属面(51)暴露,并且形成将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路之间连通的通路(58),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借助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橡胶延伸部之间的多个点状底涂剂(61)被粘接于该金属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橡胶延伸部之间的接合界限部(64)具有:第一粘接部(64a),其是借助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粘接而成的;以及第二粘接部(64b),其是在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的非涂布部位处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橡胶延伸部直接粘接而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合计的面积相对于所述橡胶延伸部的粘接面的面积的比率为1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也涂布于所述金属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延伸部是在所述金属板设置的橡胶构件(52)的一部分,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的粘接部位之外的所述橡胶构件的粘接部位,借助被涂布成面状的面状底涂剂(62)被粘接于所述金属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矩阵状地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板中,作为所述连通孔而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连通孔(32),并且在层叠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的状态下,所述金属隔板中,作为所述流体流路而具有使所述制冷剂在与邻接的其它金属隔板之间流通的制冷剂流路(48),在所述制冷剂连通孔与所述制冷剂流路之间,设置被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粘接的所述橡胶延伸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板中,作为所述连通孔而具有使反应气体流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26a),并且作为所述流体流路而具有使所述反应气体在所述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之间流通的反应气体流路(38a),在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之间,设置被多个所述点状底涂剂粘接的所述橡胶延伸部。
9.一种燃料电池,在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的两面的分别层叠金属隔板(14)来构成所述燃料电池(10),该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在电解质膜(20)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2、24),在所述燃料电池中,所述金属隔板具有:金属板(50),其具有使流体在层叠方向流通的连通孔(26),并且形成使所述流体沿着隔板面流通的流体流路(38);以及被粘接于所述金属板并从所述连通孔向所述流体流路延伸的多个橡胶延伸部(53),在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彼此之间,所述金属板的金属面(51)暴露,并且形成将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路之间连通的通路(58),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借助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橡胶延伸部之间的多个点状底涂剂(61)被粘接于该金属板。10.一种金属隔板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隔板(14)分别层叠于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的两面来构成燃料电池(10),该电解质膜

电极结构体(16)在电解质膜20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2、24),所述金属隔板的制造方法中,包括:金属板加工工序,制造如下金属板(50),该金属板(50)具有使流体在层叠方向流通的连通孔(26),并且形成使所述流体沿着隔板面流通的流体流路(38);以及橡胶附加工序,在所述金属板设置从所述连通孔朝向所述流体流路延伸的多个橡胶延伸部(53),在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彼此之间,所述金属板的金属面(51)暴露,并且形成将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路之间连通的通路(58),所述橡胶附加工序中,借助多个点状底涂剂(61)将所述金属板与多个所述橡胶延伸部粘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金属隔板、燃料电池以及金属隔板的制造方法,金属隔板(14)分别层叠于电解质膜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修平 仪贺章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9/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