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8001发布日期:2021-12-28 22:5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锂电池加工过程中,锂电池生产线设有多道岗位,且随着锂电池的加工,每到一个岗位会停止前进并向上或向下运动便于该岗位操作,其中,锂电池注液岗位,由于注液时,产生气泡等原因,导致注液口流出一小部分电解液,若不及时清理,会腐蚀锂电池外壳或是流至生产线上对其它零件进行腐蚀,现在,生产线上是工人戴手套拿一块海绵擦拭,效率低下,且长期擦拭后对手套和工人的手还是具有一定腐蚀,若采取动力设备去擦拭,又因为该岗位电解液腐蚀性较强,应少用电机等电力设备驱动擦拭,防止电解液导致电力设备短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包括安装架、支撑组件、吸收组件、注液组件和传动组件;
5.所述安装架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支撑组件下端并安装于锂电池流水线的注液工位上;
6.所述支撑组件用以支撑吸收组件并为吸收组件提供滑道;
7.所述吸收组件吸收锂电池注液口附近的电解液;
8.所述注液组件位于支撑组件上方,且对锂电池注液口进行注液;
9.所述传动组件用以连接注液组件和吸收组件,使得注液组件下行或上行时,驱动吸收组件沿支撑组件滑动靠近或远离锂电池注液口上方。
10.优选的,所述吸收组件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安装于外壳内的海绵块,所述外壳和海绵块上均开有注液让位孔和极柱让位槽,所述海绵块两侧设有插槽,所述外壳两内侧壁均设有与插槽插接的插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齿条。
11.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两侧设有滑槽,两滑槽内滑动连接吸收组件的外壳,其中,非齿条侧的外壳所在的滑槽内壁设有弧形金属片且弧形金属片末端与该滑槽内壁之间设有弹簧。
12.优选的,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连接原料桶,所述原料桶下端设有注液管。
13.优选的,所述原料桶外设有一段螺纹且其外部套接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通过支撑柱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壳内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开有与原料桶外的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套接于原料桶外。
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的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下端套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二,上端套有齿轮三,所述转轴二上端设有与齿轮三啮合的齿轮
四,所述齿轮四与齿轮一啮合。
15.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注液组件对锂电池进行注液,且在原料桶外设有一段螺纹且其外部套接有支撑壳,支撑壳内设有齿轮一,齿轮一开有与原料桶外的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套接于原料桶外,因此,随着注液组件下行注液,传动组件驱动吸收组件运动,直至吸收组件滑动至锂电池注液口上方,海绵块吸收了锂电池注液口附近的电解液,当注液结束后,注液组件上行时,吸收组件在原离时,由于设置了弧形金属片和弹簧,由于弹簧的回复力,会使得外壳带着海绵块运动时波动一下,产生一定扭力,从而增大与注液口附近的摩擦力,提高了擦拭的效果,且本发明擦拭多余的电解液使用的是注液组件向上或向下产生的的动力,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中吸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中海绵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中注液组件的支撑壳和原料桶连接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未安装支撑壳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23.其中,1

安装架,2

支撑组件,3

吸收组件,4

注液组件,5

传动组件,6

外壳,7

海绵块,8

插槽,9

插板,10

支撑框架,11

滑槽,12

弧形金属片,13

弹簧,14

支撑板,15

液压杆,16

原料桶,17

注液管,18

支撑壳,19

支撑柱,20

齿轮一,21

转轴一,22

转轴二,23

齿轮二,24

齿条,25

齿轮三,26

齿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5.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去除锂电池注液口电解液用设备,包括安装架1、支撑组件2、吸收组件3、注液组件4和传动组件5;
26.所述安装架1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支撑组件2下端并安装于锂电池流水线的注液工位上;
27.所述支撑组件2用以支撑吸收组件3并为吸收组件3提供滑道;
28.所述吸收组件3吸收锂电池注液口附近的电解液;
29.所述注液组件4位于支撑组件2上方,且对锂电池注液口进行注液;
30.所述传动组件5用以连接注液组件4和吸收组件3,使得注液组件4下行或上行时,驱动吸收组件3沿支撑组件2滑动靠近或远离锂电池注液口上方。
31.所述吸收组件3包括外壳6和可拆卸安装于外壳6内的海绵块7,所述外壳6和海绵块7上均开有注液让位孔和极柱让位槽,所述海绵块7两侧设有插槽8,所述外壳6两内侧壁均设有与插槽8插接的插板9,所述外壳6的一侧设有齿条24。插槽8与插板9的设计方便更换海绵块7。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框架10,所述支撑框架10两侧设有滑槽11,两滑槽11内滑动连接吸收组件3的外壳6,其中,非齿条24侧的外壳6所在的滑槽11内壁设有弧形金属片12且弧形金属片12末端与该滑槽11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3。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液组件4包括安装于支撑组件2上方的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上安装液压杆15,所述液压杆15下端连接原料桶16,所述原料桶16下端设有注液管17。原料桶16内设有定量泵装置,将内部液体定量注入注液管17。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桶16外设有一段螺纹且其外部套接有支撑壳18,所述支撑壳18通过支撑柱19与支撑板14连接,所述支撑壳18内设有齿轮一20,所述齿轮一20开有与原料桶16外的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套接于原料桶16外。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安装于支撑框架10上的转轴一21和转轴二22,所述转轴一21下端套有与齿条24啮合的齿轮二23,上端套有齿轮三25,所述转轴二22上端设有与齿轮三25啮合的齿轮四26,所述齿轮四26与齿轮一20啮合。
36.工作过程与原理:将本发明置于锂电池生产线的注液岗位上,锂电池生产线输送来锂电池后需要注液时,启动液压杆15,带动原料桶16下行,使得注液管17下行穿过外壳6和海绵块7上的注液让位孔,伸入锂电池注液口内注液,随着原料桶16下行,由于原料桶16外设有一段螺纹且其外部套接有支撑壳18,支撑壳18内设有齿轮一20,齿轮一20开有与原料桶16外的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套接于原料桶16外,因此,齿轮一20发生转动,与齿轮一20啮合的齿轮四26转动,齿轮三25、转轴一21、齿轮二23转动,因此,与齿轮二23啮合的齿条24带着外壳6和海绵块7沿支撑框架10的滑槽11滑动,当吸收组件3滑动至锂电池注液口上方时,生产线该工位会向上顶起,刚好使得锂电池极柱从下往上插入外壳6和海绵块7上的极柱让位槽内,对其限位,且吸收组件3的海绵块7吸收了锂电池注液口附近的电解液,同时,外壳6非齿条24侧挤压住弧形金属片12,弹簧13压缩,当注液完成后,生产线该工位会向下运动并继续送至下一个岗位,原料桶16上行,齿轮一20反向转动,使得齿轮二23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与齿轮二23啮合的齿条24带着外壳6和海绵块7沿支撑框架10的滑槽11滑动原离锂电池注液口,且在外壳6原离的过程中,由于弹簧13的回复力,会使得外壳6带着海绵块7运动时波动一下,产生一定扭力,从而增大与注液口附近的摩擦力,提高了擦拭的效果,且本发明擦拭多余的电解液使用的是注液组件4向上或向下产生的动力,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
37.本发明通过设置注液组件4对锂电池进行注液,且在原料桶16外设有一段螺纹且其外部套接有支撑壳18,支撑壳18内设有齿轮一20,齿轮一20开有与原料桶16外的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套接于原料桶16外,因此,随着注液组件4下行注液,传动组件5驱动吸收组件3运动,直至吸收组件3滑动至锂电池注液口上方,海绵块7吸收了锂电池注液口附近的电解液,当注液结束后,注液组件4上行时,吸收组件3在原离时,由于设置了弧形金属片12和弹簧13,由于弹簧13的回复力,会使得外壳6带着海绵块7运动时波动一下,产生一定扭力,从而增大与注液口附近的摩擦力,提高了擦拭的效果。
38.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