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3129发布日期:2022-03-12 13:5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重载矩形连接器参考标准din en 175301-801en,由于受车体安装位置、电气设计、网络屏蔽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连接器空间有限。目前市场上对于连接器的接触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连接器在设计过程中,整个矩形框架的空间利用率要高,还需要满足连接器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能实现快速的现场更换操作,并且性能还需要得到保障。
3.现有专利de202018101278u1公开了一种矩形连接器结构,该方案记载了在矩形框内设置的矩形接插端,根据该专利公开的方案而采购的专利产品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其结构限定,其中的防拆卸结构使得该专利产品的拆卸需要专业人士及专业工具进行作业,且损坏率相对大,不便于后期维护,且该专利产品只能实现6组的安装容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根据已有标准限定的矩形连接器结构,重新设计其中的接插芯组件结构,使得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扩容,并且通过组合式的结构使得每一个接插组件能快速的拆卸维护。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包括矩形框和设置在矩形框内的若干组插芯模块,所述插芯模块包括插芯壳体和插芯壳体内相互独立的两组接插组件,所述接插组件分别通过轴向和径向的锁紧结构连接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所述插芯壳体上至少有一侧设置有贯穿壳体的固定槽,径向锁紧结构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框的侧壁、固定槽后与接插组件连接,径向锁紧结构将矩形框、插芯壳体和接插组件连接为一体。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两端贯通的腔体,所述接插组件设置在腔体内。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腔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接插组件的壳体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定位凸键,所述定位凸键与定位槽相互契合用于插组件与插芯模块壳体的轴向定位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为沿着周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环槽,所述环槽与插芯模块壳体上的固定槽位置向对应。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径向锁紧结构包括金属的u形支架和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u形支架连接,金属弹片另一端与矩形框接触,u形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卡入到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内。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径向锁紧结构与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相互契合用于插组件与
插芯模块壳体的径向固定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芯模块分为公插芯模块和母插芯模块,所述公插芯模块的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母插芯模块的壳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公插芯模块和母插芯模块相互对插过程中导向柱与导向孔相互插合。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插组件包括依次冷压连接的接触件壳体、接插件、屏蔽座、环簧、密封件。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线缆的屏蔽层依次通过环簧、接触件壳体、插芯壳体、u形支架、金属弹片和矩形框电连接为一体,构成整体的屏蔽层。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个接插组件对应连接一个径向锁紧结构,若干个接触组件与矩形框连接成整体的屏蔽层。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所有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外部工具,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进行,每一个操作环节可以体现可视化操作;本发明中的连接部件均可以进行更换,可以实现按客户要求整个模块具备不同的连接结构形式;本发明整体插芯可以视为一个部件,与外部连接器件进行混装配套使用,占用空间小,提高集成度。
16.对产品的操作便利性,结构稳定性带来提升;不受限于使用空间大小、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的影响;新型限位的结构,规避连接器接触件移动不可靠的风险,达到安装时一步到位,确保接触件进行良好正常的接触,规避因为接触件移位出现接触不良、电流中断等故障。
17.本发明占用空间小,且为冷压接式连接,性能稳定优良并具备快速拆装的优势,为目前行业内创新产品;方便用户组装、拆卸;目前同样大小的框架可预装本结构插芯提供现有双倍电缆,数量翻倍;本发明与框架采用金属固定夹固定;稳定可靠,后续维护轻松便捷。
18.本发明满足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产品的可靠性;用于全方位满足客户及市场实用性需求。
附图说明
19.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插芯模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公插芯壳体示意图;图5是母插芯壳体示意图;图6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接触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其中:1是矩形框,1-1是固定孔,2是插芯壳体,2-1是固定槽,2-2是定位槽,2-3是插孔导向柱,2-4是插针导向孔,3是径向锁紧结构,3-1是金属支架,3-2是金属弹片,4是接插组件,4-1是定位凸键,4-2是环槽,4-3是壳体,4-4是接插件,4-5是屏蔽座,4-6是环簧,4-7是电缆夹,4-8密封件,4-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2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芯模块由插芯壳体2和接插组件4组成,如图4和图5所示,当插芯壳体公插芯壳体时,插芯壳体2上设置有插孔导向柱2-3,当为母插芯壳体时,插芯壳体2上设置有插针导向孔2-4,公插芯模块与母插芯模块在接插时,插孔导向柱2-3与插针导向孔2-4相互插合,起到导向定位的功能。
23.插芯壳体2上分布有两个对称的腔体,腔体为两端贯通,接插组件4设置在腔体内,接插组件4与插芯壳体2之间采用冷压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首先,在腔体内,沿着腔体的轴向在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2-2,而在接插组件4上的壳体4-3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定位凸键4-1,当接插组件4轴向插入到腔体内时,定位凸键4-1余定位槽2-2相互插合,实现接插组件4在轴向上的定位锁紧限制接插组件在周向上的转动。其次,在接插组件的壳体4-3上还设置有环槽4-2,环槽4-2沿着壳体的周向设置,当接插组件4插入到插芯壳体2的腔体内时,在插芯壳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槽2-1,固定槽2-1穿过插芯壳体2与腔体内连通,且固定槽2-1的位置与环槽4-2的位置相互对应。外部的径向锁紧结构3两端通过固定槽2-1插入到接插组件4壳体上的环槽4-2内,从而限定接插组件4在轴向上的移动。
24.如图7所示,接插组件4采用冷压快速拔插结构设计,分别有壳体4-3起固定绝缘体及与接插件4-4的作用,屏蔽座4-5起到对绝缘体进行限位及使电缆屏蔽与外壳进行屏蔽导通的作用,环簧4-6起对电缆屏蔽与外壳进行屏蔽导通的作用,电缆夹4-7起固定电缆的作用,密封件4-8起密封电缆的作用,螺母4-9起到尾部固定的作用。各个部件采用冷压拔插的方式可以快速的拆卸和组装为一体,通过环簧4-8将电缆的屏蔽层与壳体4-3连接为一体,由屏蔽座4-5将接插件实现全包围的屏蔽。
25.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在矩形框1内安装有六组插芯模块2,共计12组接插组件4。在矩形框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用于固定径向锁紧结构3的功能。整个连接器的安装流程为:首先将接插组件4各个部分通过冷压快速链接为一体后,将接插组件4整体装入到插芯壳体2内,然后将整个插芯模块装入到矩形框1内,将径向锁紧结构3从矩形框1的侧壁上的安装孔1-1处插入,径向锁紧结构3的一端依次通过安装孔1-1、插芯壳体2后与接插组件的壳体4-3上的环槽4-2相互卡合,径向锁紧结构3的另一端卡扣在矩形框1的侧壁上,起到固定作用。这样通过径向锁紧结构3就能将插芯模块与矩形框1快速的固定为一体,并且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快速拆卸。
26.如图6所示,径向锁紧结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u形的金属支架3-1和一个金属弹片3-2,金属支架3-1的两个侧边是用于与环槽4-2卡合的,而金属弹片3-2用于与矩形框1卡扣。
27.在本实施例中,接插组件4中装有通信的网络线缆,有屏蔽层保护其中的线芯,而外部的金属屏蔽层通过径向锁紧结构3将接插组件4和矩形框1连接为一体,使得完成安装的整体连接器形成一个整体的屏蔽层,整体的屏蔽层可以平衡各个线缆之间的电磁干扰,保证线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28.本实施例的矩形框是在现有产品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从而实现了传统的6路线缆扩展为12路,并且采用冷压快速拔插的设计思路实现对于连接器快速拆卸功能,确保后期的维护得到保障。
29.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