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和架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01061发布日期:2022-04-16 14: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和架设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雷达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和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2.雷达天线阵面作为最关键的部位,公路运输时需安装篷杆和伪装网对其进行结构保护和伪装,雷达工作和铁路运输时篷杆需拆下,因此,运输-工作切换时要求篷杆系统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撤收,且需要具备重量轻、占用上装空间小、便于铁路运输等优点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结构重量和空间要求。古老的办法为插杆方式,再铺设伪装网;近些年出现了较为便捷的折叠/展开式篷杆系统,如图1所示,传统篷杆系统包括多个环筋骨架601,环筋骨架601之间设置有侧边剪刀叉602和顶部剪刀叉603,环筋骨架601 的底端安装有滚轮604,伪装网固定安装在环筋骨架601上。伪装网可与篷杆固定为一体,随篷杆的展开而自动展开,如公告号为cn1082484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雷达全挂车自动伸缩收纳舱及操作方法,就是利用这种方式篷布的展开与收缩。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古老插杆方式的快速架设/撤收问题,但这种篷杆仍存在以下问题:
3.1、刚性差:雷达的篷杆高度需很高,折叠式篷杆展开后的整体刚性很差,对阵面保护效果差,且道路颠簸时存在剐蹭阵面的风险。
4.2、重量大:由于折叠式篷杆的刚性差,骨架必须采用钢结构,因此重量很大,不便于操作。
5.3、占用装备空间:传统折叠式篷杆收拢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向前收拢后放置在平台的前端,这种方式占用雷达上装空间;另一种为向后收拢后通过液压升降机构放置在车尾的地面上,这种方式不仅占用车尾空间,不利于人员对雷达的操作,同时也额外增加液压升降机构。
6.4、铁路运输:篷杆铁路运输时,规定需要放置在列车平板上并固定可靠,且现在很多部队对装备的铁路运输要求是便捷方便并可直接上铁路,明确要求不允许使用吊车操作。而车前收拢方式的篷杆须使用吊车配合整体拆卸,操作复杂;尾部收拢放置的方式须使用吊车配合液压升降机构整体拆卸后,才能完成铁路运输,且可能会额外占用一节列车。
7.因此,传统的折叠/展开式篷杆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雷达的需求,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物实践优化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刚性高、重量轻、不占用装备空间、便于铁路运输的雷达篷杆系统。
9.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10.一种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雷达的运输平台、固定且对称设置在运输平台两侧的直线导轨、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的若干个篷杆骨架、用于锁定
相邻篷杆骨架的连接快锁以及将篷杆骨架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插销;所述运输平台固定安装在车体内,所述篷杆骨架罩设在雷达上,且所述篷杆骨架的内部截面轮廓形状与雷达阵面的运输截面轮廓形状配合。
11.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单个篷杆骨架采用框架式独立结构,其结构刚性高,对雷达阵面形成了有效防护;本发明利用连接快锁对相邻篷杆骨架进行锁定,使多个篷杆骨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利用固定插销将前后端的篷杆骨架固定在车体上,防止发生前后窜动,以此形成稳定的篷杆系统结构。使用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实现整个系统的有效锁定,提高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拆下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即可对整个系统进行拆卸,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撤收,蓬杆撤收后不占用装备空间。
12.优选的,所述篷杆骨架由空心铝管制成,且单个所述篷杆骨架的重量不大于45千克。
13.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篷杆骨架由空心铝管制成,较传统钢骨架重量降低一半以上,且单个篷杆骨架的重量不大于45千克,具有密度小、重量轻的优点。
14.优选的,所述篷杆骨架包括依次拆卸式连接的左骨架、上骨架、右骨架,且所述左骨架、上骨架、右骨架的高度均不大于400毫米。
15.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篷杆骨架撤收后,还可将单个的篷杆骨架拆卸为左骨架、上骨架、右骨架,拆卸后单个骨架高度均不大于400毫米,铁路运输时,可直接将单个骨架水平放置在雷达车底的火车平板上即可随雷达进行整机铁路运输,克服了传统蓬杆需要整体吊装拆卸的复杂操作的问题,具有占用铁路运输空间小、易于铁路运输的优点。
16.优选的,所述左骨架、上骨架、右骨架上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伪装网。
17.有益效果:本发明伪装网采用分块方式,每块伪装网直接与每个篷杆骨架拆分后的单个骨架固定成一体,即可随篷杆骨架完成快速架设/撤收。
18.优选的,所述篷杆骨架的底端安装有双排滑轮组,所述双排滑轮组包括上、下排滑轮,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设置在上、下排滑轮之间。
19.有益效果:本发明安装篷杆骨架时,将双排滑轮组套在直线导轨上,然后推动篷杆骨架使上、下排滑轮在直线导轨上滚动,此时篷杆骨架与直线导轨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具有良好的省力效果;且双排滑轮组与直线导轨为开放式结构,防风砂性能好;同时,直线导轨对双排滑轮组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限制作用,防止篷杆骨架发生上下晃动,篷杆骨架的抗倾覆能力强。
20.优选的,所述双排滑轮组的滑轮轮面上开设有v形槽,所述直线导轨的顶部、底部均呈与v形槽配合的v形。
21.有益效果:本发明直线导轨的v形端部通过v形槽对双排滑轮组具有水平方向的限制作用,防止篷杆骨架发生左右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运输平台上,所述直线导轨与运输平台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直线度的调节垫片。
23.有益效果:由于直线导轨是直的,而运输平台的侧壁难免存在不平的情况,此时根据直线导轨与运输平台侧壁之间的间隙大小选择合适的调节垫片,然后拧紧螺栓即可调节直线导轨的直线度,形成精密级的直线运动系统,有效地避免了滑动卡顿的情况。
24.优选的,所述连接快锁包括固定安装在篷杆骨架前、后侧的锁钩、锁舌,当所述锁
钩的扣环扣合在与其相邻篷杆骨架的锁舌上时,相邻所述篷杆骨架上锁钩与锁舌拉紧连接。
25.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锁钩与锁舌的拉紧连接,实现相邻篷杆骨架锁紧固定,连接快锁的结构简单、锁定效果好,便于篷杆系统的快速架设。
26.优选的,所述篷杆骨架的侧壁上固接有贴合面,所述连接快锁锁紧使相邻篷杆骨架之间的贴合面抵紧。
27.有益效果:当连接快锁锁定时,相邻篷杆骨架之间的贴合面贴紧,此时相邻篷杆骨架之间抵接固定,防止车体晃动导致篷杆骨架晃动,进一步提高了篷杆骨架间连接的稳定性。
28.本发明另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 撤收的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的架设方法。
29.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0.一种高刚性快速架设的雷达篷杆系统的架设方法,所述篷杆骨架由四个人抬起,从车尾套入直线导轨上并向车前滑动,依次将若干个所述篷杆骨架贴紧排列在直线导轨上,同时锁定所述连接快锁使相邻篷杆骨架锁紧固定,插紧所述固定插销使前、后端的篷杆骨架固定在车体上。
31.有益效果:本发明安装时,通过四个人共同抬起篷杆骨架,由于单个篷杆骨架的重量不大于45千克,每人负荷不大于12千克,满足gjb2873-1997《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中5.11.1.2.2规定的单兵高温适宜负荷量15千克的要求;而且将篷杆骨架放置在直线导轨上后,沿着直线导轨推动篷杆骨架,即可将多个篷杆骨架紧密地排列在直线导轨上,同时利用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实现整个系统的快速锁定,按照架设的逆过程即可实现撤收,整个架设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 /撤收。
3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33.1、本发明的篷杆骨架采用框架式独立结构,其结构刚性高,对雷达阵面形成了有效防护;使用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实现整个系统的有效锁定,提高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拆下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即可对整个系统进行拆卸,具有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撤收、蓬杆撤收后不占用装备空间的优点。
34.2、本发明的篷杆骨架由空心铝管制成,其密度小、重量轻;且单个的篷杆骨架可拆卸为高度均不大于400毫米的左骨架、上骨架、右骨架,铁路运输时,可直接将单个骨架水平放置在雷达车底的火车平板上即可随雷达进行整机铁路运输。具有占用铁路运输空间小、易于铁路运输的优点。
35.3、双排滑轮组与直线导轨为开放式结构,安装时的摩擦力小,防风砂性能好、抗倾覆能力强;调节垫片有利于调节直线导轨的直线度,形成精密级的直线运动系统,有效地避免了滑动卡顿的情况。
36.4、本发明通过四个人共同抬起篷杆骨架,每人负荷不大于12千克,满足单兵高温适宜负荷量15千克的要求;而且将篷杆骨架放置在直线导轨上后,沿着直线导轨推动篷杆骨架,即可将多个篷杆骨架紧密地排列在直线导轨上,同时利用连接快锁和固定插销实现整个系统的快速锁定,按照架设的逆过程即可实现撤收,整个架设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撤收。
附图说明
37.图1为传统篷杆系统的展开和折叠状态图。
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
40.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个篷杆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4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个篷杆骨架的爆炸图。
4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架设安装步骤示意图。
45.附图标记:100、运输平台;200、篷杆骨架;201、左骨架;2011、左定位贴合面; 202、上骨架;2021、上定位贴合面;203、右骨架;2031、右定位贴合面;204、双排滑轮组;300、直线导轨;301、调整垫片;400、连接快锁;401、锁钩;402、锁舌; 500、固定插销;601、环筋骨架;602、侧边剪刀叉;603、顶部剪刀叉;60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以下结合附图2-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雷达篷杆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0、篷杆骨架200、直线导轨300、连接快锁400以及固定插销500。运输平台100固定安装在车体内,雷达放置在运输平台100上。运输平台100和直线导轨300的长度方向均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直线导轨300固定安装在运输平台100 两侧的侧壁上,并关于运输平台100对称设置。
48.参照图2、图3,篷杆骨架200设有若干个,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四个篷杆骨架200均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300上,并沿直线导轨300的长度方向紧密排布。篷杆骨架200的内部截面轮廓形状与雷达阵面的运输截面轮廓形状配合,且篷杆骨架200安装后,篷杆骨架200罩设在雷达上,其内侧的两侧宽度和高度略大于雷达阵面运输轮廓。
49.参照图2、图4,连接快锁400设置在相邻两个篷杆骨架200之间,连接快锁400 采用现有的锁扣,包括锁钩401和锁舌402。锁钩401、锁舌402分别固定安装在篷杆骨架200的前侧、后侧,当篷杆骨架200紧密排布时,锁钩401上的扣环扣合在与其相邻篷杆骨架200的锁舌402上,使相邻篷杆骨架200锁钩401与锁舌402拉紧连接,即可实现篷杆骨架200间的快速连接锁定,使四个篷杆骨架200连接为一个整体。
50.参照图2、图3,固定插销500设置在最前端和最后端的篷杆骨架200上,当第一个篷杆骨架200滑动至运输平台100的最前端后,插紧前端的固定插销500;再依次安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篷杆骨架200,然后插紧第四个篷杆骨架200后端的固定插销500,固定插销500使篷杆骨架200整体固定在车体上,防止运输过程中前后窜动。
51.参照图5、图6,篷杆骨架200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双排滑轮组204,双排滑轮组 204包括上排滑轮和下排滑轮,直线导轨300滑动设置在上排滑轮和下排滑轮之间。每个双
排滑轮组204中,上排滑轮和下排滑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安装篷杆骨架200时,将双排滑轮组204套在直线导轨300上,然后推动篷杆骨架200 使上排滑轮和下排滑轮均在直线导轨300上滚动,此时篷杆骨架200与直线导轨300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具有良好的省力效果;且双排滑轮组204与直线导轨300 为开放式结构,防风砂性能好。
52.参照图6,直线导轨300的顶部、底部均呈v形,双排滑轮组204的滑轮轮面上开设有v形槽,v形槽与直线导轨300的v形端部配合。直线导轨300对双排滑轮组204 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限制作用,v形槽与v形端部的配合对双排滑轮组204具有水平方向的限制作用,防止篷杆骨架200与直线导轨300之间发生晃动,篷杆骨架200的抗倾覆能力强。
53.参照图6,直线导轨300通过螺栓安装在运输平台100上,且直线导轨300与运输平台100侧壁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对直线导轨300与运输平台100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拧紧螺栓即可调节直线导轨300的直线度,形成精密级的直线运动系统,有效地避免了滑动卡顿的情况。
54.参照图5、图7,篷杆骨架200包括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左骨架201、上骨架202、右骨架203,使篷杆骨架200可拆卸为单个的骨架结构,且单个骨架的高度均不大于400 毫米,可水平放置在车底的平板上即可随雷达进行整机铁路运输,克服了传统蓬杆需要整体吊装拆卸的复杂操作的问题,具有占用上装空间小、易于运输的优点。左骨架201、上骨架202、右骨架203上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伪装网,伪装网采用分块方式,每块伪装网直接与每个篷杆骨架200拆分后的单个骨架固定成一体,即可随篷杆骨架200完成快速架设/撤收。
55.参照图5、图7,左骨架201、上骨架202、右骨架203均是由空心铝管拼焊成的框架结构,且每个骨架内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管,加强管呈十字交叉结构,提高了单个骨架的强度。加强管亦采用空心铝管,空心铝管可以为铝制方管或圆管,具有质轻的优点。单个篷杆骨架200的重量不大于45千克,当4人共同抬起篷杆骨架200进行安装时,每人负荷12千克,满足单兵高温适宜负荷量15千克的要求。
56.参照图7,左骨架201的前端、后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左定位贴合面2011,且每个侧壁上的左定位贴合面2011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两个左定位贴合面2011分别位于左骨架201的上部和下部。上骨架202的前端、后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上定位贴合面2021,且每个侧壁上的上定位贴合面2021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两个上定位贴合面2021分别位于上骨架202的左侧和右侧。右骨架203的前端、后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右定位贴合面2031,且每个侧壁上的右定位贴合面2031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两个右定位贴合面2031分别位于右骨架203的上部和下部。当连接快锁400锁定时,相邻篷杆骨架200对应位置的贴合面贴紧,此时相邻篷杆骨架200之间抵接固定,防止车体晃动导致篷杆骨架200 晃动,进一步提高了篷杆骨架200间连接的稳定性。
57.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雷达篷杆系统的架设方法,参照图8,架设安装本篷杆系统时,第一个篷杆骨架200通过四人从地面抬起,由车尾处将其底部的双排滑轮组204 套入直线导轨300后,从车尾向车前滑动,第一个篷杆骨架200滑动到运输平台100的最前端后,插紧前端的固定插销500;第二个、第三个等篷杆骨架200按照第一个篷杆骨架200相同的架设方式,再依次从车尾向车前滑动,使相邻两个篷杆骨架200间的贴合面全部贴紧,从前向
后依次分别锁定篷杆骨架200间的连接快锁400,最后插紧后端的固定插销500,撤收过程为架设过程的逆过程。
58.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发明的篷杆骨架200采用框架式独立结构,其结构刚性高,且双排滑轮组204与直线导轨300的配合,使篷杆骨架200抗倾覆能力强,可对雷达阵面形成有效防护;将篷杆骨架200拆卸为高度不大于400毫米的左骨架201、上骨架202、右骨架203,单个骨架水平放置在车底的平板上即可随雷达进行整机铁路运输,占用铁路运输空间小、便于铁路运输;单个篷杆骨架200的重量不大于45千克,四个人共同抬起安装,每人负荷不大于12千克,满足单兵高温适宜负荷量15千克的要求;将篷杆骨架200放置在直线导轨300上后,沿着直线导轨300推动篷杆骨架200,即可将多个篷杆骨架200紧密地排列在直线导轨300上,同时利用连接快锁400和固定插销500实现整个系统的快速锁定,提高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按照架设的逆过程即可实现撤收,整个架设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能够便捷快速地完成架设/撤收。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