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4907发布日期:2021-08-24 12:3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使用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开始对汽车消费提出新的要求,关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也逐渐萌生出来。近几十年来,汽车改装行业也逐渐起步,在汽车市场开始占据重要发展地位,像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改装行业规模发展迅速,大部分都出现了汽车改装店面。然而,汽车改装行业现状不容乐观,像给汽车加装防盗器,自动升窗器,gps定位等,随意的一个修理店都可以完成改装,不属于原厂的汽车电子设备都需要破线来完成安装,改装的技术层次不齐,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财产危害。加装防盗器,自动升窗器,gps定位等都需要破坏车辆原来的线路,切断原装的线路然后再连上新的线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良莠不齐,新加的线路纵横交错,要是线路破皮以后包装不结实,很容易出现故障,因线路杂乱不好判断,重者电胶带软化脱落造成电线裸露打火引起车辆自燃,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因此,车辆改装一般都要求无损,要无损的话只能找原车插头,但原车插头又很难找到又贵,改装成本太高,并不适合一般消费者。

广义的,在电路连接件领域中,大多数电路连接元件,比如插头与插座之间,大多数都固定适配,灵活性低,如果要实现连接插头分流已适配对应电路连接工况的话,需要将对应的连接插头作重新设计以进行针对性配型操作,导致连接插头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人们研发出三通结构的电路分流连接器以提高连接插头的实用性,传统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包括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和探针,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实现电路分流的连接单元,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大多数都是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始终呈整体结构设置,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适用于插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柱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插设在所述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端部设置有探针。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安装时,所述抵接块用于配合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夹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分流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由导电金属铸造成型,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孔成型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内圈。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

可选地,所述输入连接孔和所述连接槽的开口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机构,包括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该插头机构采用了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而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探针结构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抵接块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连接槽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连接组件20—第二连接组件30—第三连接组件

34—输入连接孔12—第二连接部121—探针

13—抵接块31—第三连接部32—第四连接部

122—连接槽40—连接弹簧33—分流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提供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适用于插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0、第二连接组件20和第三连接组件30,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34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的连接位置。

具体的,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10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将第一连接组件10分为两个连接部,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结构,便于精准加工,有利于提高该第一连接组件10的制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均呈圆柱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插设在所述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通过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具体的,在连接第一连接组件10和第三连接组件30时,采用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插设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输出连接孔上,再将第二连接组件2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使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组件20和第三连接组件30依次紧密贴合,采用螺纹结构连接第二连接组件20有利于提高该第二连接组件20的安装效率,进一步提高该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端部设置有探针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针1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成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探针121的结构稳定性,在其余实施例中,所述探针1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可采用分体式安装结构。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抵接块13,所述抵接块13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在安装时,所述抵接块13用于配合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夹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块13的截面成腰型环状结构设置,所述抵接块13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安装人员拧动该第一连接组件10的抵接平面。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三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32,所述第三连接部3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32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31上设置有分流连接孔33,采用分体式结构成型该第二连接组件20,有利于提高该第二连接组件20的结构合理性,第三连接部31负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四连接部32负责与预设用电单元电性连接,有利于提高该第二连接组件20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31由导电金属铸造成型,所述第三连接部31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孔成型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内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内圈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外螺纹的内螺纹结构,有利于提高该第三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12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所述输出连接孔内设置有螺纹适配的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整体成螺杆结构设置,具体的,在安装第二连接组件20时,先将所述第三连接部3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直至其余所述抵接块13的侧壁贴合,再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输出连接孔内,直至所述第三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的侧壁贴合,采用该结构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有利于使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凹槽结构,进一步提高该第二连接组件20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该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所述输出连接孔内设置有螺纹适配的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整体成螺杆结构设置,具体的,在安装第二连接组件20时,先将所述第三连接部3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直至其余所述抵接块13的侧壁贴合,再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输出连接孔内,直至所述第三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的侧壁贴合,采用该结构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有利于使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凹槽结构,进一步提高该第二连接组件20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该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组件30的结构大致相同,所述连接槽122与所述输入连接孔34的形状相同,采用连接槽122结构有利于应对采用探针121型连接单元的预设用电设备,进一步提高该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连接孔34和所述连接槽122的开口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弹簧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弹簧40的截面成矩形框状螺旋结构设置,所述连接弹簧40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输入连接孔34和所述连接槽122内,该弹簧连接结构为技术成型和技术成熟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在其余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弹簧40可以呈圆形螺旋结构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机构,包括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

具体的,由于该插头机构采用了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而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10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30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0,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