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继电器用电接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9031发布日期:2021-12-04 10:0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密度继电器用电接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靠接触的电接点装置。


背景技术:

2.sf6(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电接点装置广泛应用于气体密度继电器中,是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关键元器件,其功能是按照设定的气体密度值发出信号,在设定过程中,分为一接点、二接点与三接点,可分别发出报警或者闭锁的接点连接信号,核心部分是接触部分需要有可靠的接触,确保开关闭合时导通。
3.现有技术中,继电器在接点开关通电状态下,电流在两个触点件流动时会发出火花,在两个触点的表面造成局部地熔融和凹凸现象,称之为电蚀现象,而随着电蚀的逐步加剧,两个触点的接触会变得不灵敏甚至无法接触,这则会造成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其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度继电器用电接点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抗电蚀能力,同时进一步优化了两个触点之间接触时的电流导通性,即使出现了局部的电蚀现象也能确保两个触点的正常接触。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度继电器用电接点装置,包括:
6.支架;
7.固定触点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一触点,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触点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8.动触点组件,包括扭簧、连杆和第二触点,所述连杆与所述扭簧同轴,所述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触点固设在所述连杆上;
9.其中,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触点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触点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可相互贴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触点是电磁式继电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触点的性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任何因素不能满足预定值,可能就要发生诸如触点间的金属电化学腐蚀、触点熔焊、磨损、触点电阻快速增加等点接触问题,因此容易出现触点不灵敏、触点之间不导通之类的现象发生;本技术中的第一触点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触点的第二接触面相贴合,能提高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的相互接触面积,优化电流的导通效果,即使出现局部电蚀或者局部的接触问题,也能通过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贴合实现两个触点的相互接触以及电流的导通,同时第二出点与第二触点的接触面积的增大可减少触点的接触压强,增加接触点的使用寿命;扭簧具有高的疲劳极限,具有长期振动和交变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且能承受一定冲击载荷,能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11.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面往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面,所述第二接触面
往所述第一接触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凸面,通过上述改进,第一接触面呈凹面,第二接触面呈凸面,可增大第一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相接触的面积,进而减少两个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强,进一步减缓接触点因为频繁接触的损坏,提高使用次数。
12.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吻合,通过上述改进,不仅增加了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且平面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减少两个接触点接触时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13.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连杆的连接方式为铆接,通过上述改进,使得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的安装方式更为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14.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永磁体,所述连杆的材料为磁性材料,通过上述改进,支撑板上装有永磁体可增加接点的吸力,加快接触动作,从而使触点接触可靠,消除电弧,能有效地避免由于工作环境振动或介质压力脉动造成触点的频繁关断。
15.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固定件,所述永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通过上述改进,可避免永磁体与支撑板的直接接触,确保两个触点之间接触后的电流导通性,同时可使永磁体能更稳固的连接在支撑板上,加快永磁体与支撑板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16.作为改进,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安装槽,通过上述改进,螺纹连接使得固定件与支撑板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稳固,安装槽可便于安装人员施力以及方便其通过工具进行安装,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1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触点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触点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一一对应,通过上述改进,不同以往增加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两者间距方式,而是采用多接点同时接触导通以及同时分离的结构设计,以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间距总和增加继电器总接点间距,从而增加继电器电弧遮段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方向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的立体图;
21.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固定触点组件与动触点组件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固定触点组件与动触点组件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支架;2、固定触点组件;21、支撑板;211、第一触点;2111、第一接触面;22、固定件;221、安装槽;23、永磁体;3、动触点组件;31、扭簧;32、连杆;321、第二触点;3211、第二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
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度继电器用电接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固定触点组件2和动触点组件3;
29.固定触点组件2包括支撑板21和第一触点211,支撑板21固定连接于支架1,第一触点211固设在支撑板21上,且第一触点211位于支撑板21远离支架1的一端;
30.动触点组件3包括扭簧31、连杆32和第二触点321,连杆32与扭簧31同轴,连杆32转动连接于支架1,第二触点321固设在连杆32上,且第二触点321位于连杆32远离支架1的一端;
31.其中,第一触点211与第二触点321相对设置,第一触点211具有第一接触面2111,第一接触面2111位于第一触点211远离支撑板21的一面,第二触点321具有第二接触面3211,第二接触面3211位于远离连杆32的一端,第一接触面2111与第二接触面3211可相互贴合。
3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接触面2111往支撑板2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面,第二接触面3211往第一接触面2111的方向凸出形成凸面。
33.优选的,第一触点211呈圆台状,第一接触面2111位于圆台远离支撑板21的一面,第二触点321呈半球状,其中,第一触点211上的第一接触面2111往圆台内部凹陷形成凹面,第二接触面3211位于第二触点321的外表面。
34.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接触面2111和第二接触面3211均为平面,且第一接触面2111和第二接触面3211吻合,及第一接触面2111与第二接触面3211的接触面积一致。
35.优选的,第一触点211和第二触点321均呈圆台状,第一接触面2111与第二接触面3211均位于圆台的顶面,且第一接触面2111与第二接触面3211相对设置。
36.具体的,如图4、5所示,第一触点211与支撑板21的连接方式为铆接,第二触点321与连杆32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37.具体的,如图4、5所示,支撑板21上设有永磁体23,连杆32的材料为磁性材料。
38.优选的,连杆32的材料为金属件。
39.具体的,如图4、5所示,支撑板21上还设有固定件22,永磁体23固定连接于固定件22内,固定件2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1上。
40.具体的,如图4、5所示,固定件22与支撑板21螺纹连接,固定件22上开设有安装槽
221,安装槽221呈长条状,适于与装卸工具卡接。
41.具体的,第一触点211的数量与第二触点32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触点211与第二触点321一一对应。
42.优选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触点211的数量和第二触点32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触点211和第二触点321均呈线性排布。
43.优选的,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触点211的数量和第二触点321的数量均为三个,且第一触点211和第二触点321均呈线性排布。
44.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