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6507发布日期:2021-09-25 09:5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视显示器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2.hud(head up display),又称平视显示器或抬头显示系统,较早是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的一种技术。hud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用来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随着科技的发展,hud被应用到了汽车领域,hud可以帮助驾驶员识别车辆的重要运行信息或路径信息,而不必在运行过程中将眼睛从道路转移,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3.在hud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薄膜晶体管(简称tft)屏背光模块与壳体进行固定组装,现有方法是通过人工将壳体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按照操作步骤逐一将相关零部件放入指定位置,由于结构件和部分相关零部件并不是规则物体,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会多次对壳体进行翻转位置,由于tft屏背光模块属于精密零部件,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和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以缓解现有的hud组装时,多次翻转壳体可能会对tft屏背光模块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和破坏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所述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包括:夹持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部间隔设置,且所述夹持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上;
6.所述夹持座上具有贯穿所述夹持座正面和背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壳体,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夹持在所述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相对的另一侧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
7.所述夹持座的正面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的排线压紧在夹持座上的正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安装孔左右两侧的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皮筋。
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安装孔左右两侧的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座的正面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压紧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的排线。
10.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横梁,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分别位于安装孔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梁的一端与固定部铰接,另一端能够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与连接部通过卡接或者磁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定位梁,所述定位梁用于支撑
所述壳体。
1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肘夹。
14.进一步的,所述肘夹安装在所述夹持座的侧边上,所述夹持座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通孔,所述肘夹的压紧部穿过所述通孔压接在壳体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与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在锁紧时阻止所述夹持座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
1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的两端设置有插接在所述支撑部内的转轴,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支撑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顶端用于与所述转轴抵接。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包括:夹持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部间隔设置,且所述夹持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上;所述夹持座上具有贯穿所述夹持座正面和背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壳体,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夹持在所述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相对的另一侧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所述夹持座的正面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的排线压紧在夹持座上的正面上。可以先将壳体放置在安装孔内,然后利用夹持组件将壳体夹紧固定在夹持组件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实现壳体与夹持座的固定,然后在进行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与壳体连接步骤后,可以利用压紧机构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的排线压紧在夹持座上的正面上,这样翻转夹持座,对壳体的另一面进行装配操作时,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的排线不会因为重力而下落,也不会在转动夹持座时因为摆动而与其他构件发生磕碰,从而降低了组装操作的难度,降低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组装时发生损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正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组装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和壳体的装置的隐藏了一个支撑部后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5.图标:100-夹持座;110-第一插槽;120-第二插槽;200-支撑部;310-连接件;
320-皮筋;400-肘夹;500-弹片;610-横梁;700-壳体;800-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910-锁销;920-第一弹簧;930-第一齿轮;940-控制杆;950-第二弹簧;960-第二齿轮;97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组装装置包括:夹持座100和支撑部200,所述支撑部200的数量为两个,左右两个支撑部200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座100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200上,从而可以使夹持座100的正面或者背面通过转动的方式朝向上方,方便工人进行操作。
29.因为在壳体700与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在壳体700的正面和背面均对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进行紧固连接等操作,因此,所述夹持座100上具有贯穿所述夹持座100正面和背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壳体700,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700夹持在所述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相对的另一侧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实现壳体700与夹持座100的固定连接,避免翻转夹持座100时,壳体700掉落。所述夹持座100的正面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压紧在夹持座100上的正面上。
30.本装置的原理如下:可以先将壳体700放置在安装孔内,然后利用夹持组件将壳体700夹紧固定在夹持组件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实现壳体700与夹持座100的固定,然后在进行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与壳体700连接步骤后,可以利用压紧机构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压紧在夹持座100上的正面上,这样翻转夹持座100,对壳体700的另一面进行装配操作时,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不会因为重力而下落,也不会在转动夹持座100时因为摆动而与其他构件发生磕碰,从而降低了组装操作的难度,降低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组装时发生损坏的几率。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安装孔左右两侧的连接件310,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310连接的皮筋320。
32.连接件310可以为螺栓,两个螺栓分别连接在安装孔的左右两侧,然后将皮筋320的两端分别拴在两个螺栓上,此时皮筋320已经处于拉伸的状态。夹持座100的正面朝上,并进行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与壳体700的初步连接后,可以向上拉伸皮筋320,然后将皮筋320绕过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并使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位于皮筋320和夹持座100的上表面之间,然后轻轻地放开皮筋320,皮筋320勒紧在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的表面,依靠皮筋320的弹力可以将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朝夹持座100的上表面一侧拉动,从而实现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的压紧固定,翻转夹持座100时,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不会摆动。
33.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定位梁,所述定位梁用于支撑所述壳体
700。依靠定位梁可以暂时支撑壳体700,方便工人利用夹持组件将壳体700与夹持座100固定连接。
34.具体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肘夹400。所述肘夹400安装在所述夹持座100的侧边上,所述夹持座100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通孔,所述肘夹400的压紧部穿过所述通孔压接在壳体700上。
35.为了避免组装过程中夹持座100转动,所述夹持座100与支撑部200之间可以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在锁紧时阻止所述夹持座100相对于所述支撑部200转动。
36.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所述夹持座100的两端设置有插接在所述支撑部200内的转轴,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部200上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支撑部200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顶端用于与所述转轴抵接。当需要转动夹持座100时,可以将锁紧螺栓旋松,夹持座100的转轴可以自由转动,而需要对夹持座100进行固定时,可以旋紧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头端与夹持座100的转轴抵接,依靠摩擦力将转轴固定,阻止夹持座100旋转。
37.如图5和图6所示,在另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销910、第一弹簧920、第一齿轮930、控制杆940、第二弹簧950和第二齿轮960,所述支撑部200内具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开口朝向所述夹持座100的转轴,且所述第一开孔的朝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0,所述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0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二者相差180
°
;所述锁销91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卡孔内,所述锁销910与第一开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20,所述第一弹簧920用于将所述锁销910朝所述转轴推动;所述锁销9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结构,第一齿结构沿锁销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结构与第一齿轮930啮合;所述支撑部200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开孔与支撑部200的外壁连通,所述第二开孔的延伸方向与转轴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控制杆94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孔内,所述控制杆940的外端位于所述支撑部200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950设置在所述控制杆940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开孔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950用于带动所述控制杆940朝远离第二开孔底面的方向运动;所述控制杆94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齿结构,所述第二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控制杆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齿轮960与第二齿结构啮合;所述控制杆940与所述支撑部200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阻止所述控制杆940从所述第二开孔内脱离;所述第一齿轮930和第二齿轮960同轴且转动连接在支撑部200内,所述第一齿轮930和第二齿轮960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38.通过下压控制杆940可以使第二齿轮960转动,随即带动第一齿轮930转动,第一齿轮930再带动锁销910朝远离转轴的方向滑动,锁销910从第一插槽110或者第二插槽120中拔出,转轴可以自由转动,转动夹持座100到正面或者背面朝上后,松开控制杆940。在第一弹簧920的带动下,锁销910具有朝转轴运动的趋势,锁销910可以抵接在转轴的侧壁上,当第一插槽110或者第二插槽120运动到锁销910的位置时,锁销910插入到第一插槽110或者第二插槽120内,并阻止转轴继续转动,控制杆940在第一齿轮930、第二齿轮960以及第二弹簧950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恢复原位。
39.所述控制杆940上具有贯穿其侧壁的条形限位孔,所述条形限位孔的长度方向沿控制杆94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贯穿所述条形限位孔的限位杆970,所述限
位杆970相对于所述支撑部200静止。
40.实施例2
41.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安装孔左右两侧的弹片500,所述弹片500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座100的正面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压紧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
42.初始时,可以将弹片500旋转到避开安装孔的位置,然后将壳体700与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进行初步连接,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连接后,旋转弹片500,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将弹片500向上抬起,当弹片500旋转到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上方后,松开弹片500,弹片500的外端可以压在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上,从而实现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的压紧固定,翻转夹持座100时,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不会摆动。
43.实施例3
44.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横梁610,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分别位于安装孔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梁610的一端与固定部铰接,另一端能够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45.固定部固定连接在夹持座100的正面上,而横梁610的一端与固定部通过销轴连接,实现横梁610相对于固定部转动,且横梁610的转动面可以垂直于夹持座100的正面。连接部设置在安装孔的另一侧,横梁610的另一端可以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当横梁610与连接部连接后,横梁610与夹持座100的正面平行,可以压紧薄膜晶体管屏背光模块800的排线。
46.其中,所述横梁610与连接部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磁吸等方式连接。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