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4138发布日期:2021-10-16 09: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滑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


背景技术:

2.电滑环就是负责为旋转体连通、输送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根据传输介质来区分,滑环分为电滑环、流体滑环、光滑环。也可通俗的统称为“旋转连通”或“旋通”。滑环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与静止两大部分组成。旋转部分连接设备的旋转结构并随之旋转运动,称为“转子”,静止部分连接设备的固定结构的能源,称为“定子”。滑环整体依靠弹力搭接原理、滚动搭接原理、或密封原理,以及巧妙的运动结构与密封结构设计、精密的零件制作配合、合理的选材等,构成稳定可靠的旋转连通系统。只要将滑环附着于无限旋转的设备上,就可以给旋转体提供动力能源,使旋转体在无限旋转运动的同时,还能进行其它运动、或检测旋转状态下的工作状况。
3.传统的电滑环也称为“集电环”或“汇流环”。国内几十年前已有成熟的设计技术及成熟的制作工厂,主要传输大电流,采用碳刷紧靠铜环的技术。缺点:局限于传输大电流,而且,因磨擦产生大量碳合金粉,需要定期清理或更换碳刷。由于现代精密电子与精密机电产品的迅猛发展,精密电滑环应运而生。其原本专用于航空、航天等超高端领域,已普遍用于民用精密电子、电气设备,部分系列已制作成通用电气配件。
4.目前的导电滑环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导电滑环在使用时,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2.结构复杂,容易导致大大降低系统性能;3.绝缘层功能差,并且容易氧化,不耐高温。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解决了目前的导电滑环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导电滑环在使用时,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2.结构复杂,容易导致大大降低系统性能;3.绝缘层功能差,并且容易氧化,不耐高温。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包括定子主体、第一固定板、第一穿孔环、第一绝缘环、第二固定板、第二穿孔环以及第二绝缘环,所述定子主体外表面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呈并列式分布,所述导电片间隔内设有绝缘体,所述导电片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呈环形分布,所述定子主体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穿孔环,所述第一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环,所述定子主体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穿孔环,所述第二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环。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呈圆形分布形
式。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环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呈环形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呈圆形分布形式。
12.优选的,所述第二穿孔环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呈环形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定子主体内贯穿有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两端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子轴两端设有螺旋连接口。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通过定子主体外表面设有导电片,导电片呈并列式分布,导电片间隔内设有绝缘体,导电片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分隔板,分隔板呈环形分布,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呈圆形分布形式,第一穿孔环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呈环形分布,第二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呈圆形分布形式,第二穿孔环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呈环形分布,可在导电滑环使用时,避免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的问题。
17.(2)、该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通过定子主体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穿孔环,第一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环,定子主体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穿孔环,第二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从而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18.(3)、该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通过导电片间隔内设有绝缘体,第一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环,第二穿孔环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环,该绝缘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和无碱玻璃纤维布预浸浇筑压层成形,绝缘层功能好,抗压强度耐冲击,环氧树脂耐酸碱,具有抗氧化性,且耐高温。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子主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定子主体、2

第一固定板、3

第一穿孔环、4

第一绝缘环、5

第二固定板、6

第二穿孔环、7

第二绝缘环、8

转子轴、11

导电片、12

绝缘体、13

分隔板、21

第一连接孔、31

第一固定孔、51

第二连接孔、61

第二固定孔、81

螺旋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过孔导电滑环,包括定子主体1、第一固定板2、第一穿孔环3、第一绝缘环4、第二固定板5、第二穿孔环6以及第二绝缘环7,所述定子主体1外表面设有导电片11,所述导电片11呈并列式分布,所述导电片11间隔内设有绝缘体12,所述导电片11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呈环形分布,所述定子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穿孔环3,所述第一穿孔环3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环,所述定子主体1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穿孔环6,所述第二穿孔环6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环7,从而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大大提高系统性能,并且该绝缘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和无碱玻璃纤维布预浸浇筑压层成形,绝缘层功能好,抗压强度耐冲击,环氧树脂耐酸碱,具有抗氧化性,且耐高温。
26.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21呈圆形分布形式,所述第一穿孔环3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31,所述第一固定孔31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二固定板5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所述第二连接孔51呈圆形分布形式,所述第二穿孔环6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61,所述第二固定孔61呈环形分布,可在导电滑环使用时,避免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的问题。
27.所述定子主体1内贯穿有转子轴8,所述转子轴8两端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子轴8两端设有螺旋连接口81,该螺旋接口能够更加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且保证其导电滑环的固定性。
28.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导线的一端在定子主体1外表面的导电片11上进行锡焊,并在导电片11连接出设有绝缘体12,在导电片11的外表面设有的分隔板13可将导电片11分为四块,再将导线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2内部第一连接孔21,接着贯穿第一穿孔环3内部的第一固定孔31内,可将导线进行分组,避免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的问题,在第一穿孔环3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环4,绝缘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和无碱玻璃纤维布预浸浇筑压层成形,绝缘层功能好,抗压强度耐冲击,在与其他设备连接时,可延长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在将导线贯穿完毕时,再将定子主体1内的转子轴8连接其他装置,转子轴8两端的螺旋连接口81能够保证其导电滑环的固定性。
29.本实用新型的1

定子主体、2

第一固定板、3

第一穿孔环、4

第一绝缘环、5

第二固定板、6

第二穿孔环、7

第二绝缘环、8

转子轴、11

导电片、12

绝缘体、13

分隔板、21

第一连接孔、31

第一固定孔、51

第二连接孔、61

第二固定孔、81

螺旋连接口,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的导电滑环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导电滑环在使用时,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2.结构复杂,容易导致大大降低系统性能;3.绝缘层功能差,并且容易氧化,不耐高温,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在导电滑环使用时,避免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无法保证电流或信号可以精准的传输到旋转部件上的问题,绝缘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和无碱玻璃纤维布预浸浇筑压层成形,绝缘层功能好,抗压强度耐冲击,环氧树脂耐酸
碱,具有抗氧化性,且耐高温,穿孔环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