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0008发布日期:2022-02-08 12:3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3.在电池的回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电解液的补充修复,但是,现有的电解液补充修复以人工手动操作为主,该方式不仅导致电池修复的效率下降,且使得电池的修复操作对人力需求和消耗偏大,无法满足大规模电池修复的生产需求。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托举组件、注液组件和取液组件,且注液组件与取液组件并排设置;
9.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罐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顶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储液罐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杆外壁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位于储液罐内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取液筒,所述储液罐顶部贯穿固定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位于储液罐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取液筒正上方,且活塞与取液筒内壁间隙配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液管为倒“j”形管体结构,所述储液罐顶部贯穿固定有注液管,所述储液罐底部贯穿固定有排液管,所述注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11.优选地,所述取液组件包括集液罐,所述集液罐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集液罐顶部固定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顶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液口一端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第一输液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水泵出液口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液管,且第二输液管另一端与集液罐顶部固定连通。
12.优选地,所述集液罐底部贯穿固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13.优选地,所述托举组件包括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推杆顶端固定有u形座,所述u形座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载板,所述载板横截面为“l”字形结构。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托举组件进行电池的举升,并使得电池倾斜设置,在取液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对电池内部原有的电解液进行抽离,为新的电解液提供空间,使得新电解液在注液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定量有序的注入电池内部,不仅提高了电池修护的效率,且保证了电池修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托举组件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液组件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液组件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储液罐;3、第一托板;4、第一电推杆;5、固定板;6、固定杆;7、连接杆;8、取液筒;9、第一输液管;10、活塞;11、注液管;12、排液管;13、集液罐;14、第二托板;15、水泵;16、第二输液管;17、导液管;18、出液管;19、第二电推杆;20、u形座;21、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5.一种电池生产用电池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托举组件、注液组件和取液组件,且注液组件与取液组件并排设置;
26.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倒“j”形管体结构的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储液罐2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托板3,所述第一托板3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推杆4,所述第一电推杆4顶端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杆6,所述储液罐2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杆6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杆6外壁固定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位于储液罐2内
部,所述连接杆7另一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取液筒8,所述储液罐2顶部贯穿固定有第一输液管9,所述第一输液管9位于储液罐2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位于取液筒8正上方,且活塞10与取液筒8内壁间隙配合,通过第一电推杆4驱动取液筒8进行新电解液的定量提取,利用取液筒8与活塞10的相互配合,迫使取液筒8内部的新电解液受挤压作用沿着第一输液管9导出而有效的注入电池内部,所述储液罐2顶部贯穿固定有注液管11,所述储液罐2底部贯穿固定有排液管12,所述注液管11和排液管12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注液管11的设置便于向储液罐2内部及时加入新电解液,排液管12的设置使得储液罐2内部未使用的电解液可以导出。
27.进一步的,所述取液组件包括集液罐13,所述集液罐1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集液罐13顶部固定有第二托板14,所述第二托板14顶部固定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进液口一端固定连通有导液管17,所述导液管17与第一输液管9并排平行设置,所述水泵15出液口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液管16,且第二输液管16另一端与集液罐13顶部固定连通,所述集液罐13底部贯穿固定有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水泵15可以将电池中原有的电解液沿着导液管17导出,在水泵15的带动下,导出的电解液可以沿着第二输液管16流入集液罐13内部而被收集处理。
28.进一步的,所述托举组件包括第二电推杆19,所述第二电推杆19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电推杆19顶端固定有u形座20,所述u形座20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载板21,所述载板21横截面为“l”字形结构,且载板21倾斜设置,第二电推杆19可以推动放置在载板21上的电池上移,使得导液管17底端可以伸入电池内侧的底部,倾斜设置的载板21使得其上放置的电池随之倾斜设置,从而有利于电池中原有电解液的导出。
29.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30.工作原理:将拆解后的电池放置在载板21上,启动第二电推杆19将载板21上的电池举升一定高度,控制取液组件中的水泵15运转,使得水泵15利用导液管17将电池中剩余的电解液抽出,沿着第二输液管16注入集液罐13中进行存储,待电池中原有电解液全部抽出后,启动注液组件中的第一电推杆4运转,使得第一电推杆4带动取液筒8下移,利用取液筒8提取一定量的新电解液,随着第一电推杆4的驱动,取液筒8不断上移,活塞10插入取液筒8内部,迫使取液筒8内部的新电解液沿着第一输液管9导出,不断的注入电池中,完成对电池电解液补充的修护处理。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