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5948发布日期:2022-05-26 07:2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现如今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不好,所以大多数人们都要在需要的时候一边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一边操作,这样就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发热增加。现有一般采用单独的散热器给电子设备散热,但是那样需要再增加一个器件使用,相对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充电发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壳体、线缆和夹持件,所述壳体穿设于所述线缆上,所述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夹持件可夹持于电子设备上,并且所述壳体夹持而接触所述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导热材料制成。
5.优选地,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线缆之间形成夹角。
6.优选地,所述夹角为0
°
~100
°

7.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
8.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置有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伸缩方向一致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定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运动方向。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均设置有软性材料。
11.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2.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当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时,所述上壳与所述电子设备接触,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13.优选地,所述下壳为散热材料,和/或,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出风口。
14.优选地,所述散热件为液态金属、导热硅胶、制冷片及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
合。
15.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液态金属,所述下壳内部设置有容纳件,所述容纳件与所述上壳接触,所述液态金属容纳在所述容纳件内。
16.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导热硅胶,所述导热硅胶与所述上壳接触。
17.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线缆包括通过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线缆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8.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风扇,所述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19.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制冷片,所述风扇和所述制冷片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制冷片与所述上壳接触。
20.优选地,所述数据线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之间,所述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与所述上壳接触。
21.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导热硅胶,所述导热硅胶与所述上壳接触,所述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
22.优选地,所述第二线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线缆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0~90
°

23.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为如上所述的数据线。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壳体、线缆和夹持件,壳体穿设于线缆上。通过将夹持件设置在壳体上,壳体通过夹持件可夹持于电子设备上的设计,一是可以将壳体贴附在电子设备上,避免使用时因线缆缠绕影响用户操作,二是夹持件可以将数据线更加稳固的夹持在电子设备上。此外,通过将壳体夹持而接触于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导热材料制成的设计,可以将电子设备在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产生的热量传到壳体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壳体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26.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线缆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接头,接头与线缆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为0
°
~100
°
。通过将接头与线缆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便于与电子设备连接,还可以保护线缆不受损坏。
27.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将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的设计可以更加稳固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夹紧固定,进而起到对电子设备的固定的作用。
28.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使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伸缩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通过弹性件的设计在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时候,一是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二是可以使得在夹紧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使得电子设备不易脱离。
29.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夹持臂和/
或第二夹持臂伸缩方向一致的限位槽,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上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与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定位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件连接且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限位槽的内壁与定位件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夹持臂的运动方向。通过设置限位槽的设计可以使得弹性件伸缩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恢复和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件可以进一步地限制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的运动方向。
30.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通过第一夹持臂的内侧和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均设置有软性材料的设计可以使得夹持件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能减少夹持件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磨损,进而防止夹持件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损坏电子设备。
3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还包括散热件,散热件设置在壳体内。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散热件的设计,可以将导热材料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件将壳体内的热量排出,进而对电子设备更进一步地散热。
3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当夹持件夹持电子设备时,上壳与电子设备接触,通过上壳与电子设备接触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收。上壳和下壳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容纳腔,散热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将散热件设置在容纳腔的设计可以将上壳吸收的热量通过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散热件将热量排出,进而达到更好地对电子设备散热的效果。
3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为液态金属、导热硅胶、制冷片及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此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的效果。
34.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下壳为散热材料,和/或,下壳上开设有出风口。通过采用散热材料制成下壳的设计,可以使得散热件为液态金属或导热硅胶时,下壳设置为散热材料,可以更好的加快壳体内部的热量的散发,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此外,在下壳上开设出风口,则可使得容纳腔内的空气与容纳腔外的空气顺畅流通,从而使得容纳腔中的热量能够及时经过出风口散发,亦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线的散热功能。
35.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液态金属,下壳内部设置有容纳件,容纳件与上壳接触,液态金属容纳在容纳件内。当散热件为液态金属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设备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容纳件可以对液态金属进行容纳,可以有效地限制液态金属的位置,进而防止液态金属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36.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通过将散热件采用导热硅胶的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将导热硅胶接触上壳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以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37.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线缆包括通过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及第二线缆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并与电路板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过电路板电性连接,将线缆分为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且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设计,一是可以减小线缆接头的体积,二是可以避免线缆弯折,便于使用者使用,最后电路板还可以给其他元器件供电。
38.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风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通过风扇的运转可以将壳体内的热量通过出风口排出,从而对电子设备更好的进行散热。
39.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制冷片,风扇和制冷片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制冷片与上壳接触,以使得将上壳体的热量传递至制冷片,风扇设置在下壳内,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通过将散热件设置为风扇和制冷片的设计,制冷片贴近上壳可以更好的将上壳吸收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然后再通过风扇将上壳和制冷片吸附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再通过出风口将热量排出壳体,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40.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于下壳和上壳之间,制冷片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并与上壳接触。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可以将制冷片进行固定,防止制冷片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制冷片能够和上壳一直处于接触状态,使得制冷片能一直对上壳吸附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41.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风扇设置在下壳内且下壳开设有出风口,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风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将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的设置,可以将上壳吸收的热量吸附传导给导热硅胶,再通过风扇将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最后再通过出风口将热量从壳体排出,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42.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第二线缆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夹角,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的夹角为0~90
°
。将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一是可以便于与电子设备连接,二是可以保护线缆不受损坏。
43.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的一种数据线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4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
4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一;
4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二;
4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剖视图;
4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三;
4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四;
50.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
51.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一;
52.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二;
5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三;
54.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四;
55.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一;
56.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二。
57.附图标识说明:
58.1、数据线;2、数据线;3、电子设备;
59.11、壳体;12、夹持件;13、线缆;14、散热件;
60.111、上壳;112、下壳;113、容纳腔;121、第一夹持臂;122、第二夹持臂;131、接头;141、导热硅胶;142、液态金属;143、容纳件;
61.1211、弹性件;1212、限位槽;1213、软性材料;1214、定位件;1431、容纳槽;1432、金属盖;
62.21、壳体;22、夹持件;23、线缆;24、散热件;25、电路板;
63.211、上壳;212、下壳;213、容纳腔;221、第一夹持臂;222、第二夹持臂;231、第一线缆;232、第二线缆;241、风扇;242、制冷片;243、导热硅胶;
64.2321、第二接头;2211、弹性件;2212、限位槽;2411、出风口;2421、固定支架;
65.31、电子设备本体;32、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6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6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1,数据线1包括壳体11、线缆13和夹持件12,壳体11穿设于线缆13上,夹持件12设置在壳体11上,壳体11通过夹持件12可夹持于电子设备上,并且壳体11夹持而接触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导热材料制成。
68.可以理解地,通过将夹持件12设置在壳体11上,壳体11通过夹持件12可夹持于电子设备上的设计,一是可以将壳体11贴附在电子设备上,避免使用时因线缆13缠绕影响用户操作,二是夹持件12可以将数据线更加稳固的夹持在电子设备上。此外,通过将壳体11夹持而接触于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导热材料制成的设计,可以将电子设备在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壳体11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壳体11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为充电坞、适配器、充电宝或平板电脑等。
6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线缆13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接头131,接头131与线缆13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0
°
~100
°

70.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接头131与线缆13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一是便于接头131与电子设备连接,二是可以保护线缆13不受损坏。
71.可以理解地,线缆13与接头13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但不限制于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或100
°

72.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接头131和线缆13之间的夹角为90
°
,可以更好地保护线缆13不受损坏。
73.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夹持件12包括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对称设置在壳体11的两侧,第一夹持臂121的内侧和第二夹持臂122的内侧均设置有软性材料1213。
74.可以理解地,通过将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对称设置在壳体11的两侧的设计可以更加稳固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夹紧固定,进而起到对电子设备的固定的作用。此外,通过第一夹持臂121的内侧和第二夹持臂122的内侧均设置有软性材料1213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夹持件12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磨损,进而防止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损坏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性材料1213可以为软胶、橡胶、硅胶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5.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在第一夹持臂121的内侧和第二夹持臂122的内侧均设置防滑垫片,防止夹持件12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发生滑动。
76.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持臂121上设置有使第一夹持臂121伸缩的弹性件1211,弹性件121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121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连接。
77.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第一夹持臂121上设置有使第一夹持臂121伸缩的弹性件1211的设计,在第一夹持臂121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时候,一是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二是可以使得在夹紧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使得电子设备不易脱离。
78.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4,下壳1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夹持臂121伸缩方向一致的限位槽1212,第一夹持臂121上对应限位槽1212的位置设置有与限位槽1212形状匹配的定位件1214,弹性件1211的一端与定位件连接且另一端与下壳112连接,限位槽1212的内壁与定位件1214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夹持臂121的运动方向。
7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性件1211为弹簧。
80.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限位槽1212的设计可以使得弹簧伸缩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恢复和限位的作用。当夹持件12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第二夹持臂122是固定不动的,通过第一夹持臂121和限位槽1212使得弹簧收缩,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产生一个使第一夹持臂121复位的推力,从而使第一夹持臂121夹紧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定位件1214可以进一步地限制第一夹持臂121的运动方向。也可以理解地,第二夹持臂122上也可以设置有使第二夹持臂122伸缩的弹性件,且具体的结构与第一夹持臂121的结构一样。
81.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3,壳体11包括上壳111和下壳112,当夹持件12夹持电子设备时,上壳111与电子设备接触,上壳111和下壳112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容纳腔113,散热件14设置于容纳腔113内。
82.可以理解地,通过上壳111与电子设备接触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收。
83.进一步地,上壳111为导热材料制成。也即上壳111夹持而接触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发出的热量将传导至上壳111并通过下壳112排出,则实现了数据线1通过壳体11为电子设备散热的功能。
84.可选地,导热材料可以为但不限制于不锈钢、铝合金、铝、铜、铁、金、银、硅、金属合金、导热硅胶、石墨及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
85.进一步地,下壳112为散热材料制成,和/或,下壳112上开设有出风口。
86.可以理解地,下壳112为散热材料制成,则上壳111上的热量可以传导至下壳112上
并通过下壳112散发出去,进而加强了数据线1的散热功能。此外,在下壳112上开设出风口,则可使得容纳腔113内的空气与容纳腔113外的空气顺畅流通,从而使得容纳腔113中的热量能够及时经过出风口散发,亦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线1的散热功能。
87.可选地,散热材料可以为但不限制于不锈钢、铝合金、铝、铜、铁、金、银、硅、金属合金、导热硅胶、石墨及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
88.请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1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13内的散热件14,电子设备发出的热量传导至上壳111上后,上壳111上的热量再传导至散热件14上,和/或,上壳111上的热量通过散热件14散发出去。
89.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散热件14设置在容纳腔113的设计可以将上壳111吸收的热量通过设置在容纳腔113内的散热件14将热量排出,进而达到更好地对电子设备散热的效果。
90.可以理解地,散热件14设置在容纳腔113中,散热件14与上壳111和下壳112的连接关系根据散热件14的不同而不同,在这里不做限定。
91.进一步地,散热件14为液态金属和导热硅胶中的一种或二种的组合。
92.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散热件14包括液态金属142。此时,下壳112为散热材料制成。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下壳112开设有出风口。
93.进一步地,下壳112内部设置有容纳件143,液态金属142容纳在容纳件143内。具体地,容纳件143包括容纳槽1431和金属盖1432,下壳112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431,容纳槽1431和金属盖1432结构匹配以形成容纳件143,液态金属142容纳在容纳槽1431和金属盖1432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的容纳件143内,容纳件143与上壳111接触。液态金属142总体积占容纳件143总容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液态金属142在容纳件143内循环流动,提升散热效率。
94.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在充电和/或传输数据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上壳111吸附热量,再将上壳111吸附的热量传导至液态金属142,再通过下壳112进行散热,此时,下壳112为散热材料制成,进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下壳112上开设有出风口,则可以使得壳体11内的空气与壳体11外的空气顺畅流通,进而使得壳体11中的热量能够及时经过出风口散发,亦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线1的散热功能。
95.此外,将液态金属142放置在容纳件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限制液态金属142的位置,进而防止液态金属142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96.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散热件14包括导热硅胶141,导热硅胶141与上壳111接触。此时,电子设备在充电和/或传输数据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上壳111吸附热量,再将上壳111吸附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硅胶141,此时,下壳112为散热材料制成,再通过下壳112进行散热,进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下壳112上开设有出风口,则可以使得壳体11内的空气与壳体11外的空气顺畅流通,进而使得壳体11中的热量能够及时经过出风口散发,亦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线1的散热功能。
97.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散热件14采用导热硅胶141的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将导热硅胶141接触上壳111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以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98.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2,该数据线2包括壳体21、线缆23、夹持件22和散热件24。其中壳体21进一步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上壳211和下壳212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容纳腔213。夹持件22进一步包括第一夹持臂221和第二夹持臂222,第一夹持臂221进一步包括弹性件2211,且下壳2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夹持臂伸缩方向一致的限位槽2212。
9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2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1的区别仅在于:该数据线2还包括设置于壳体21内的电路板25。
100.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线缆23包括通过电路板25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231和第二线缆232,第一线缆231靠近电路板25的一端及第二线缆232靠近电路板25的一端均贯穿壳体21并与电路板25连接。
101.可以理解地,通过在壳体21内设置电路板25,且第一线缆231和第二线缆232均与电路板25电性连接的设计,由于线缆23上本身就需要设置一些元件,可以将这些元件设在电路板25上,从而减小了线缆23接头的体积。此外,第一线缆231和第二线缆232形成一定角度更便于充电时使用电子设备。通过电路板25连接第一线缆231和第二线缆232,可以避免线缆23弯折,从而能够在实现便于使用者的使用的同时保证线缆23不会因为弯折而损坏或老化,进而提高了数据线2的使用便捷性及耐用性。最后,电路板25还可以给风扇和制冷片供电。
102.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25可以为但不限制为pcb板。
103.进一步地,第一线缆231远离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可选地,第一接头可以为lightning接头、type-c接头、micro usb接头、usb接头或导电线缆。
104.第二线缆232远离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可选地,第二接头可以为lightning接头、type-c接头、micro usb接头或usb接头。
105.进一步地,第二线缆232和第二接头2321之间形成夹角,通过第二线缆232和第二接头2321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一是便于和电子设备连接,二是可以保护第二线缆232不受损坏。
106.进一步地,第二线缆232和第二接头2321之间夹角为0~100
°

107.可以理解地,第二线缆232和第二接头23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但不限制于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或90
°

108.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第二接头2321和第二线缆232之间的夹角为90
°
,可以更好地保护第二线缆232不受损坏。
109.进一步,散热件24为导热硅胶、制冷片及风扇中的一种或二者的组合。
110.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散热件24包括风扇241。风扇241设置在下壳内且风扇241与电路板25电性连接,下壳212对应风扇241的位置上还开设有出风口2411,通过将下壳212对应风扇241的位置上还开设有出风口2411的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111.可以理解地,当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先将热量通过上壳211吸附传导,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上壳211上。此时,线缆23外
接外部电源,进而给电路板25供电。由于风扇241与电路板25电性连接,风扇241开始运转,将上壳211吸附的热量从开设在下壳212的出风口2411中排出。也即是通过风扇241转动将上壳211吸附的热量从出风口2411中排出,进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也可以理解地,为了更好的将壳体21中的热量排出,可以在下壳212的四个内壁处开设多个通风孔。
112.请参阅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散热件包括风扇241和制冷片242,风扇241和制冷片242均与电路板25电性连接,制冷片242与上壳211接触,风扇241设置在下壳212内,下壳212对应风扇241位置开设有出风口2411。
113.进一步,数据线2还包括用于限位制冷片242的固定支架2421,固定支架2421设置于下壳212和上壳211之间,制冷片242设置于固定支架2421上并与上壳211接触。
114.可以理解地,为了更好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需要将制冷片242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固定支架2421可以将制冷片242进行固定,防止制冷片242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制冷片242能够和上壳211一直处于接触状态,使得制冷片242能一直对上壳211吸附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15.可以理解地,当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先将热量通过上壳211吸附传导,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上壳211上。此时,线缆23外接外部电源,进而给电路板25供电。通过将制冷片242贴近上壳211的设计,可以将上壳211吸附的热量传递至制冷片242,进而可以更好的将上壳211吸收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然后再通过风扇241将上壳211和制冷片242吸附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再通过出风口2411将热量排出壳体21,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16.请参阅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散热件24包括风扇241和导热硅胶243,导热硅胶243与上壳211接触,风扇241与电路板25电性连接,风扇241设置在下壳212内,下壳212对应风扇241位置开设有出风口2411。
117.可以理解地,当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先将热量通过上壳211吸附传导,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上壳211上。此时,线缆23外接外部电源,进而给电路板25供电。通过将导热硅胶243与上壳211接触的设置,可以将上壳211吸收的热量吸附传导给导热硅胶243,然后再通过风扇241将上壳211和导热硅胶243吸附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再通过出风口2411将热量排出壳体21,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18.请结合图12和图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电子设备3包括电子设备本体31和与电子设备3适配的数据线32,其中,数据线3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数据线1或第二实施例中的数据线2。
119.电子设备3可以是适配器、充电宝和/或充电坞之类的配件。
120.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3,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数据线1和本实施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数据线2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具有以下优点:
12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壳体、线缆和夹持件,壳体穿设于线缆上。通过将夹持件设置在壳体上,壳体通过夹持件可夹持于电子设备上的设计,一是可以将壳体贴附在电子设备上,避免使用时因线缆缠绕影响用户操作,二是夹持件可以将
数据线更加稳固的夹持在电子设备上。此外,通过将壳体夹持而接触于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导热材料制成的设计,可以将电子设备在充电和/或传输数据的时候产生的热量传到壳体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即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附于壳体为导热材料的一面上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12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线缆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接头,接头与线缆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为0
°
~100
°
。通过将接头与线缆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便于与电子设备连接,还可以保护线缆不受损坏。
12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将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的设计可以更加稳固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夹紧固定,进而起到对电子设备的固定的作用。
125.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使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伸缩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通过弹性件的设计在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时候,一是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二是可以使得在夹紧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使得电子设备不易脱离。
126.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伸缩方向一致的限位槽,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上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与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定位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件连接且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限位槽的内壁与定位件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夹持臂的运动方向。通过设置限位槽的设计可以使得弹性件伸缩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恢复和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件可以进一步地限制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的运动方向。
127.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通过第一夹持臂的内侧和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均设置有软性材料的设计可以使得夹持件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能减少夹持件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磨损,进而防止夹持件在夹持电子设备的时候损坏电子设备。
128.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还包括散热件,散热件设置在壳体内。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散热件的设计,可以将导热材料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件将壳体内的热量排出,进而对电子设备更进一步地散热。
129.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当夹持件夹持电子设备时,上壳与电子设备接触,通过上壳与电子设备接触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吸收。上壳和下壳结构匹配且连接形成容纳腔,散热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将散热件设置在容纳腔的设计可以将上壳吸收的热量通过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散热件将热量排出,进而达到更好地对电子设备散热的效果。
130.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为液态金属、导热硅胶、制冷片及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此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的效果。
131.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下壳为散热材料,和/或,下壳上开设有出风口。通过采用散热材料制成下壳的设计,可以使得散热件为液态金属或导热硅胶时,下壳设置为散热材料,可以更好的加快壳体内部的热量的散发,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此外,在下壳上开设出风口,则可使得容纳腔内的空气与容纳腔外的空气顺畅流
通,从而使得容纳腔中的热量能够及时经过出风口散发,亦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线的散热功能。
132.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液态金属,下壳内部设置有容纳件,液态金属容纳在容纳件内。当散热件为液态金属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设备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容纳件可以对液态金属进行容纳,可以有效地限制液态金属的位置,进而防止液态金属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133.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通过将散热件采用导热硅胶的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将导热硅胶接触上壳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以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34.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线缆包括通过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及第二线缆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并与电路板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过电路板电性连接,将线缆分为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且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设计,一是可以减小线缆接头的体积,二是可以避免线缆弯折,便于使用者使用,最后电路板还可以给其他元器件供电。
135.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风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通过风扇的运转可以将壳体内的热量通过出风口排出,从而对电子设备更好的进行散热。
136.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制冷片,风扇和制冷片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制冷片与上壳接触,以使得将上壳体的热量传递至制冷片,风扇设置在下壳内,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通过将散热件设置为风扇和制冷片的设计,制冷片贴近上壳可以更好的将上壳吸收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然后再通过风扇将上壳和制冷片吸附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再通过出风口将热量排出壳体,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37.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于下壳和上壳之间,制冷片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并与上壳接触。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可以将制冷片进行固定,防止制冷片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制冷片能够和上壳一直处于接触状态,使得制冷片能一直对上壳吸附的热量进行热量的吸附传导,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38.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散热件包括风扇和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风扇设置在下壳内且下壳开设有出风口,下壳对应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风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将导热硅胶与上壳接触的设置,可以将上壳吸收的热量吸附传导给导热硅胶,再通过风扇将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排风散热,最后再通过出风口将热量从壳体排出,进而达到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139.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第二线缆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夹角,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的夹角为0~90
°
。将第二线缆和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夹角的设计,一是可以便于与电子设备连接,二是可以保护线缆不受损坏。
140.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的一种数据线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1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