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骨架组件、线圈组件及电子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1956发布日期:2022-05-11 13:5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骨架、骨架组件、线圈组件及电子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膨胀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架、骨架组件、线圈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膨胀阀的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相互扣合设置的骨架,骨架的内周壁设置有爪极,骨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绕组,并且,骨架和绕组的外周设置有包封层,以保证线圈组件的防水绝缘性能。通常情况下,采用注塑的方式对骨架和绕组进行包封处理,但是注塑过程中的注塑力较大,容易出现骨架局部变形的情况,当骨架局部变形后,会导致塑封料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塑封料与骨架之间的连接效果,使得塑封料硬化后与包封层之间出现间隙,影响线圈组件的防水绝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架、骨架组件、线圈组件及电子膨胀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组件的防水效果差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架,其包括架体、连接部和插针座,连接部的一端设置在架体的周面上,插针座设置在连接部的远离架体的一端,骨架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上。
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部,能够对骨架的连接部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包封过程中骨架的连接部发生变形情况,保证包封层在两个连接部之间分布的均匀性,减少或避免包封层与连接部之间的出现间隙的情况,提升包封层的防水绝缘效果。
6.进一步地,支撑部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偏心设置在连接部上。如此设置,能够提升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7.进一步地,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部间隔设置在连接部上。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8.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或支撑条,支撑条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设置,使得支撑条的远离连接部的整个端面形成支撑面,进而能够增加支撑面积,进一步增加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9.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支撑柱的远离连接部的整个端面为平面结构,进而能够提升支撑柱与其他组件配合的稳定性,保证支撑柱的支撑效果。
10.进一步地,插针座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和插接段,连接段与连接部连接,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插接段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连接段和插接段之间具有加强部。加强部的设置,能够减少连接段与插接段之间发生撕裂的现象,提升对连接段和插接段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插针座的寿命。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骨架组件包括两个相互扣合
的骨架,每个骨架包括架体、连接部和插针座,在每个骨架中,连接部的一端设置在架体的周面上,插针座设置在连接部的远离架体的一端,两个骨架的架体相对设置,两个骨架的连接部相对设置,两个骨架的插针座错位设置,骨架组件还包括支撑部,两个骨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对两个骨架的连接部进行支撑。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两个骨架相互扣合后,支撑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且能够对两个骨架的连接部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减少注塑时两个连接部发生变形的情况,保证塑封料均匀地填充在两个连接部之间,提升塑封料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效果,减少塑封料硬化后与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隙的可能性,提升线圈组件的防水绝缘效果。
13.进一步地,两个骨架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支撑部。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支撑部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14.进一步地,一个连接部上的支撑部与另一个连接部上的支撑部相互错位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多个支撑部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分布,能够保证对连接部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保证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15.进一步地,一个连接部上的支撑部与另一个连接部上的支撑部相对设置。如此设置,使得两个骨架的结构完全相同,在对骨架进行加工时,不需要额外的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16.进一步地,两个骨架中的一个连接部上设置有支撑部。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支撑部的端面与另一个连接部的整个端面完全抵接配合,保证支撑部的支撑效果。
17.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或支撑条,支撑条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条的设置,能够增加对连接部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连接部的支撑效果。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上述中的骨架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包括上述中的线圈组件。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骨架的主视图;
2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骨架的侧视图;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骨架的俯视图;
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骨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骨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1.10、架体;
32.20、连接部;
33.30、插针座;31、连接段;32、插接段;33、加强部;
34.40、支撑部;
35.50、密封筋。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骨架,其包括架体10、连接部20和插针座30,连接部20的一端设置在架体10的周面上,插针座30设置在连接部20的远离架体10的一端,骨架还包括支撑部40,支撑部40设置在连接部20上。
38.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部40,能够对骨架的连接部20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包封过程中骨架的连接部20发生变形情况,保证包封层在两个连接部20之间分布的均匀性,减少或避免包封层与连接部20之间的出现间隙的情况,提升包封层的防水绝缘效果。另外,包封过程中,包封层也能够包裹在支撑部40的外周,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包封层与骨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39.具体地,架体10具有沿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部20设置在架体10的第一端,支撑部40设置在连接部20的背离第二端的一端。并且,支撑部40可设置有一个也可设置有多个,本方案中,对支撑部4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40.具体地,连接部20与架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支撑部40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支撑部40可沿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部40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支撑部40可设置在连接部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也可沿连接部20的长度方向偏心设置在连接部20上。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设置有一个,且设置在连接部20的端部,并且,支撑部40与连接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能够加强支撑部40对连接部20的端部的支撑效果,且能够保证支撑部40与连接部2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支撑部40的支撑效果。
41.具体地,支撑部40的远离连接部20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为支撑柱,且支撑部4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本方案对支撑柱的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如此设置,能够方便对支撑部40加工成型,且能够保证支撑部40支撑的稳定性。
42.其中,插针座30沿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插针座30沿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且骨架结构还包括密封筋50,密封筋50设置在连接部20上,密封筋50与连接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筋5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密封筋50可平行设置有多条,密封筋50与支撑部40沿架体10至插针座30的方向分布。本实施例中,密封筋50平行设置有四条。连接部20的远离插针座30的一端的整个端面均与架体10连接,因此,连接部20的与架体10连接的一端的变形程度小,上述设置,使得支撑部40的支撑点位于连接部20的远离架体10的一端,能够提升对连接部20的支撑效果。
43.进一步地,插针座3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31和插接段32,连接段31与连接部20连接,连接段31的延伸方向与插接段32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连接段31和插接段32之间具有加强部33。具体地,连接段31与连接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段31与插接段3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段31、插接段32均与加强部33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能够避免或减少连接段31与插接段32的连接处被撕裂的现象,提升连接段31与插接段32的连接强度,延长插针座30的使用寿命。其中,加强部33可为圆柱结构或块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加强部33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将加强部33的横截面设置成三角形结构,能够减少注塑过程中相邻两个插针座3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情况,提升在注塑过程中插针座30的稳定性,提升注塑精度。
44.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骨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撑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撑柱沿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本方案对支撑柱的个数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柱沿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连接部20的两个端部。
45.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骨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撑部40为支撑条,支撑条沿连接部2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支撑条可平行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支撑条设置有一个。支撑条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部40的支撑面积,实现了对连接部20的远离架体10的整个端部进行支撑,以减少连接部20发生变形的现象,进一步提升支撑效果。
46.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骨架组件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骨架和支撑部40,每个骨架包括架体10、连接部20和插针座30,在每个骨架中,连接部20的一端设置在架体10的周面上,插针座30设置在连接部20的远离架体10的一端,两个骨架的架体10相对设置,两个骨架的连接部20相对设置,两个骨架的插针座30错位设置,两个骨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20上设置有支撑部40,支撑部40用于对两个骨架的连接部20进行支撑。
4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两个骨架相互扣合后,支撑部40位于两个连接部20之间,且能够对两个骨架的连接部20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减少注塑时两个连接部20发生变形的情况,保证塑封料均匀地填充在两个连接部20之间,提升塑封料与连接部20之间的连接效果,减少塑封料硬化后与连接部20之间具有间隙的可能性,提升线圈组件的防水绝缘效果。
48.本实施例中,骨架组件中的一个骨架的连接部20上未设置支撑部40,该骨架为第一骨架,另一个骨架的连接部20上设置有支撑部40,该骨架为第二骨架。其中,第二骨架为实施例二中的骨架。当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扣合后,第二骨架上的两个支撑柱均与第一骨架上的连接部20抵接,并分别对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0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撑,以实现对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0的支撑效果。
49.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二骨架为上述实施例三中的骨架。当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相互扣合后,支撑条与第一骨架上的连接部20相抵接配合,以实现对两个连接部20的支撑。如此设置,使得支撑条对第一骨架上的连接部20和第二骨架上的连接部20的端部进行支撑,进一步保证支撑效果。
50.其中,骨架组件的两个骨架上均可设置支撑部40,当骨架组件的两个骨架上均设置有支撑部40时,一个连接部20上的支撑部40与另一个连接部20上的支撑部40相互错位设
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一骨架的连接部20上也设置有支撑部40,且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均为实施例一中的骨架。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两个骨架扣合后,第一骨架上的支撑部40与第二骨架上的连接部20抵接配合,第二骨架上的支撑部40与第一骨架上的连接部20抵接配合,进而使得两个支撑部40分别对两个连接部20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撑。因此,上述设置在对骨架进行加工时,不需要额外的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工序,进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骨架组件上的两个骨架上均设置有支撑部40,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两个骨架均为实施例二中的骨架,当两个骨架扣合后,两个连接部20上的支撑部40相互抵接配合,以实现对两个连接部20的支撑。上述设置,使得两个骨架的结构完全相同,在对骨架进行加工时,不需要额外的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骨架组件上的两个骨架均设置有支撑部40,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两个骨架均为实施例三中的骨架,当两个骨架扣合后,两个连接部20上的支撑条相互抵接配合,以实现对两个连接部20的支撑。
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其包括实施例六中的骨架组件。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其包括实施例九中的线圈组件。
5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
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