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施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3.充电桩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和电网中延伸的电缆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安装方法时将电缆的一端剥皮,然后将裸露的线芯插入充电桩的接线板位置,这种连接方法容易导致电缆的一部分线芯暴露在空气中,在充电桩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早知暴露的线芯粘附灰尘或者水分造成线芯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的一部分线芯暴露在恐琼中,在充电桩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早知暴露的线芯粘附灰尘或者水分造成线芯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绝缘壳,所述绝缘壳的一侧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两侧表面中心处分别开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的内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分别设置在贯穿孔的内顶部和底部位置,且两个弧形板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块,所述绝缘壳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心处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杆,且安装座的顶部两侧位置分别滑动贯穿设置有导杆。
6.优选的,所述绝缘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环形槽,且连接件的表面前侧位置开设有贯穿槽。
7.优选的,若干所述连接件的前表面位置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后表面与贯穿槽和环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连接块的前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定距块。
8.优选的,所述夹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块的相向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导电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绝缘壳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十字形设置的卡槽,且螺杆靠近贯穿孔的一端和相邻的弧形板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导杆靠近贯穿孔的一端和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导电块、导电槽、夹块、弹簧、贯穿孔、弧形板、螺杆和导杆,便于通过导电槽实现裸露的电缆线芯的放置,并且通过设置的贯穿槽便于实现一部分带皮电缆的放置,进而防止裸露的线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且通过设置螺杆和导杆,便于通过旋转螺杆实现两个弧形板逐渐靠拢带皮电缆的表面,进而通过弧形板表面设置的凸起块挤压电缆表面的橡胶绝缘层实现电缆的位置固定,即防止电缆在使用时和绝缘壳发生相对滑动。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块、环形槽、贯穿槽、连接块和定距块,便于通过贯穿槽实现连接块的放入,并且通过连接块在环形槽内旋转实现定距块在电缆表面滑动留下痕迹,进而便于人员对电缆进行适当的剥皮,即保证剥皮后裸露的线芯刚好插入导电槽内,提高电缆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例说明:1、绝缘壳;2、连接件;3、环形槽;4、安装座;5、导杆;6、螺杆;7、卡槽;8、连接块;9、内螺纹环;10、定距块;11、贯穿孔;12、弧形板;13、导电块;14、弹簧;15、夹块;16、导电槽;17、贯穿槽;18、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的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绝缘壳1,绝缘壳1的一侧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11,贯穿孔11的内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3,导电块13的两侧表面中心处分别开设有导电槽16,导电槽16的内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15,夹块15设置有两个,两个夹块15的相向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和导电槽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贯穿孔11的内表面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弧形板12,两个弧形板12分别设置在贯穿孔11的内顶部和底部位置,且两个弧形板12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块18,绝缘壳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顶部中心处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杆6,且安装座4的顶部两侧位置分别滑动贯穿设置有导杆5,螺杆6远离绝缘壳1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十字形设置的卡槽7,且螺杆6靠近贯穿孔11的一端和相邻的弧形板12转动连接,导杆5靠
近贯穿孔11的一端和弧形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
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绝缘壳1便于实现装置整体绝缘性,进而实现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而设置的贯穿孔11便于电缆的放入,通过设置的导电块13便于试下装置两端连接的电缆的电力的传输,并且通过设置的导电槽16便于人员将剥皮后的电缆的线芯放置,进而通过增加接触面积保证电力的顺利安全传输,而通过设置弹簧14和夹块15,弹簧14为压缩状态,进而便于实现两个夹块15相互靠拢至贴合电缆线芯的表面,即当裸露的线芯尺寸小于导电槽16的尺寸时,通过两个夹块15的夹持将线芯牢牢夹住,实现电力的输送,而通过设置弧形板12和凸起块18,当剥皮后的电缆线芯位于导电槽16内部时,此时一部分为剥皮的电缆位于贯穿孔11内,即位于两个弧形板12之间,如图2所示,顶部的弧形板12和顶部的螺杆6以及导杆5连接,底部的弧形板12和底部的螺杆6以及导杆5接触,设置的卡槽7便于人员通过十字起实现螺杆6旋转,进而通过螺杆6和安装座4的螺纹连接实现与螺杆6转动连接的弧形板12在导杆5的限位作用下平稳下降,反之实现底部的弧形板12上升,进而实现两个弧形板12互相靠拢至凸起块18挤压电缆表面的橡胶层,进而实现电缆的位置固定。
22.实施例2,如图1-3所示,绝缘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件2,连接件2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环形槽3,且连接件2的表面前侧位置开设有贯穿槽17,若干连接件2的前表面位置设置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后表面与贯穿槽17和环形槽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连接块8的前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环9,内螺纹环9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定距块10。
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本实施例中绝缘壳1的侧边和导电块13的距离与导电槽16的尺寸相同,电缆插入贯穿孔11内,便于通过连接块8与贯穿槽17和环形槽3的滑动连接实现连接块8的安装和拆卸,并且通过定距块10和内螺纹环9的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定距块10实现定距块10接触到电缆的表面,并且通过连接块8在环形槽3内旋转实现定距块10在电缆的表面留下划痕,即实现电缆应该剥皮的长度,然后再次通过贯穿槽17实现连接块8的取下。
24.工作原理,通过连接块8与贯穿槽17和环形槽3的滑动连接实现连接块8的安装,电缆插入贯穿孔11内,旋转定距块10实现定距块10接触到电缆的表面,并且通过连接块8在环形槽3内旋转实现定距块10在电缆的表面留下划痕,沿着划痕实现电缆的剥皮,将裸露线芯的电缆的一端放入贯穿孔11内,弹簧14便于实现两个夹块15相互靠拢至贴合电缆线芯的表面,螺杆6旋转,进而通过螺杆6和安装座4的螺纹连接实现与螺杆6转动连接的弧形板12在导杆5的限位作用下平稳下降,反之实现底部的弧形板12上升,进而实现两个弧形板12互相靠拢至凸起块18挤压电缆表面的橡胶层,进而实现电缆的位置固定。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