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导通测试的点火线圈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2228发布日期:2022-06-02 03: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导通测试的点火线圈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线圈的线圈组件装入外壳的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2.点火线圈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初次级绕线、组装、灌胶、固化、后装、检测、包装。在组装工段,将线圈组件装入外壳后需要进行导通测试,而现有的工艺是线圈组件通过下压气缸压装入外壳,然后再将装好线圈的外壳拿出逐个分别进行导通测试。
3.现有技术的弊端在于:组装与导通测试需要分两步完成导致工序拖沓;导通测试时需要将测试仪表的正极测试端和负极测试端分别与线圈两个测试部位分别逐个连接,测试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导通测试的点火线圈工装治具,提高测试效率,减轻劳动负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进行导通测试的点火线圈工装治具,包括线圈组件、外壳、下压气缸、上基板、下基板、上模板、下模板,下压气缸驱动上基板沿导柱上下直线运动,上模板固装在上基板上,与上模板对应的下模板安装在下基板上,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压行程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与外壳外形匹配的型腔,型腔底部连通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活动顶针组件,所述活动顶针组件包括顶针、缓冲弹簧、顶针套,顶针套固装在通孔内,顶针装置在顶针套内并穿过顶针套,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顶针与顶针套,所述顶针电气连接导通测试仪的负极测试端。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圈组件压入外壳后,线圈组件下方的弹簧丝与设置在外壳内的铜头连通,铜头通过顶针连通导通测试仪的负极测试端;上模板上升复位,将导通测试仪的正极测试端与线圈组件上端的测试点搭接,就形成了导通测试的测量回路。无需取出产品,也不用逐个将产品与测试仪的负极测试端连接,只需将正极测试端逐个搭接产品的线圈组件上端的测试点,就可以完成各个产品的导通测试。
6.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工装治具将点火线圈的组装和导通测试合并在一个工序完成,测试稳定可靠并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方便,从而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减轻测试的劳动负荷。
7.优选地,所述顶针下方固接缠线柱。便于顶针通过导线电气连接测试仪表的负极测试端。
8.进一步地,所述缠线柱上设置有螺纹,镀锡线一端缠绕焊接在缠线柱上;镀锡线另一端电气连接测试仪表的负极测试端。方便缠线焊接,使得焊接更加牢固,不易虚焊漏焊,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9.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锁紧螺杆,镀锡线和测试仪表的负极线通过锁紧螺杆电气连接。提高连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10.优选地,所述顶针下部设置限位卡槽,从顶针套中向下伸出的限位卡槽上套装限位卡环。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的下部设置高度不同的若干限位卡槽。两者配合调节并限定顶针的高度。
11.优选地,所述下基板设有滚轮。便于拉出基板及下模板进行导通检测。
12.优选地,所述下压行程限位件采用根部固定在下模板上的限位柱。行程限定可靠准确,结构简单。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1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附图说明
15.图1为工装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导通测试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17.图3为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上、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活动顶针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活动顶针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6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反应限位卡槽和限位卡环的结构。
22.附图标注说明:1上模板;2下模板;3下压气缸;4线圈组件;5外壳;6活动顶针组件;7测试仪表;8型腔;9通孔;10弹簧丝;11铜头;12连接插片;13正级线;14负极线;15上基板;16下基板;17导柱;18限位柱;19滚轮;20锁紧螺杆;61顶针;62顶针套;63缓冲弹簧;64限位卡环;65镀锡线;66缠线柱、67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便于进行导通测试的点火线圈工装治具包括线圈组件4、外壳5、下压气缸3、上基板15、下基板16、上模板1、下模板2。下压气缸3驱动上基板15沿导柱17上下直线运动,固装在上基板15上的上模板1随之运动,上模板1下行时将线圈组件4压入外壳5内完成组装,然后上升复位。
24.与上模板1对应的下模板2安装在下基板16上,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设有下压行程限位件——限位柱18。
25.所述下模板2内设置有两个与外壳5外形匹配的型腔8,型腔8底部连通圆柱形的通孔9,所述通孔9内嵌设有活动顶针组件6,所述活动顶针组件6包括顶针61、缓冲弹簧63、顶
针套62,顶针套62固装在通孔9内,顶针61套装在顶针套62内,顶针61底部穿过顶针套62的下端口。所述缓冲弹簧63安装在顶针套内并套在顶针61上,缓冲弹簧63的上端通过顶针外壁上的台阶作用在顶针61上,缓冲弹簧63的下端通过顶针套内壁台阶作用于顶针套62上。
26.本例中,所述顶针61的下部设置高度不同的三级限位卡槽67,其中,从顶针套62下端口中向下伸出的限位卡槽67上套装限位卡环64。上模板1下压时,通过线圈组件4和外壳5内的铜头11下压顶针61,顶针61受压下行压缩缓冲弹簧63;上模板1上升复位时,缓冲弹簧63伸张推动顶针61上行,此时限位卡环64准确限定顶针的上升高度,避免对铜头11形成冲击影响组装质量。而且,设置高度不同的三级限位卡槽67,可以调节限位卡环64卡在哪一级限位卡槽67上,从而根据需要调节并限定顶针61的高度。
27.所述顶针61电气连接导通测试仪7的负极测试端:本例中,所述顶针61下方固接缠线柱66,所述缠线柱66上设置有螺纹,镀锡线65一端缠绕焊接在缠线柱66上;镀锡线65另一端通过铁质下模板2上的锁紧螺杆20电气连接测试仪表7的负极线14。通过锁紧螺杆20将从缠线柱66引出来的足够长的镀锡线65和负极线14一起锁紧在下模板2上。有效提高连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圈组件4压入外壳5后,线圈组件4下方的弹簧丝10与设置在外壳5内的铜头11连通,铜头11依序通过顶针61、缠线柱66、镀锡线65、负极线14连通导通测试仪7的负极测试端。上模板1上升复位,通过正极线13将导通测试仪7的正极测试端与线圈组件4上端的测试点——连接插片12搭接,就形成了导通测试的测量回路。导通测试仪7发出“滴”声则说明产品正常导通,导通测试仪7没有发出声响则说明产品回路不通,需要检查回路;然后按照上述方法测量第二个产品导通情况。本例中,所述下基板16设有滚轮19。便于拉出下基板16及下模板2进行上述搭接,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两个产品的导通检测。
29.由上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导通测试无需取出产品,也不用逐个将产品与测试仪的负极测试端连接,只需将正极测试端逐个搭接产品的线圈组件上端的测试点,就可以在一个工序完成各个产品的导通测试。可直接在下模板上测量线圈的导通情况,不用另外将线圈拿出进行测量,不易脱落电气连接稳定,使得导通测试更加稳定。故而测试稳定可靠并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方便。避免装好线圈的外壳在拿出和测试时导致外壳刮花,影响产品外观。
30.上述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结合附图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不受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