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71814发布日期:2022-08-09 21: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电池以其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锂电池的电芯在入壳前须进行热压成型,然而热压成型需要对其控制温度,而一般常用温控方式为:
3.tn=t0+(i2*r*t)/(m*c)-t
r-te(其中t为反馈值)
4.其根据温控传感器反馈信号直接控制加热元件的通断,其加热温度/时间曲线一般如图1所示,此方式存在加热温度在接近设定温度时一直持续加热直至达到设定温度,此方法只适用于加热流体或一般温度稳定要求不高场合,当加热物质为固体或气体时,受密度等因素影响其存在热传导效率和热阻,容易产生温度过冲现象,且当温度再次稳定下来后,会造成其实际温度会不断在设定温度位置上下波动,短时间内将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加热板不断进行加热,保证加热板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包括有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
8.s1、设定加热温度为tn,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0;
9.s2、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1,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1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1;
10.s3、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2,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2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2;

11.sn-1,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
n-1
,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
n-1
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
n-1
,使t
n-1
无限接近tn。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公式为:
13.tn=t0+(p*t*k*τ*λ)/(m*c)-t
r-te14.式中:tn为加热后温度;t0为加热前温度;p为加热功率;t为加热时间;λ为加热系统效率;k为加热效率;τ为热传导率;m为加热质量;c为比热;tr为热阻损失;te为空气热辐射损失。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板加热完成后,待稳定一段时间t
x
后,所述温度传感器再进行检测。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温控结构控温方法,能够持续对加热板进行加热,使其加热板的温度能够一直接近设定温度,且不会超过设定温度,使加热板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控温的效果,且此方法可以适应不同使用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般温控方式的加热温度/时间曲线图;
18.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温控结构控温方法的加热温度/时间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0.[实施例1]
[0021]
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包括有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
[0022]
步骤1、设定加热温度为tn,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0;
[0023]
步骤2、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1,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1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1;
[0024]
其中,所述温控公式为:
[0025]
tn=t0+(p*t*k*τ*λ)/(m*c)-t
r-te[0026]
式中:tn为加热后温度;t0为加热前温度;p为加热功率;t为加热时间;λ为加热系统效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k为加热效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其数值根据加热稳定次数周期迭代;τ为热传导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其数值根据加热稳定次数周期迭代;m为加热质量;c为比热;tr为热阻损失,由标定而来的系统设定值,其数值根据曲线曲率周期迭代;te为空气热辐射损失。
[0027]
步骤3、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2,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2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2;

[0028]
步骤n-1,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
n-1
,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
n-1
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
n-1
,使t
n-1
无限接近tn。
[0029]
使加热板一直处于被加热状态,其温度/时间曲线将如图2所示;且因为热效率及热损失值均为系统计算值,故此加热方式将会能自适应不同使用环境中的使用。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温控结构控温方法,包括有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1、设定加热温度为tn,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0;
[0033]
步骤2、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1,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1时间后,待稳定一段时间t
x
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1;
[0034]
其中,所述温控公式为:
[0035]
tn=t0+(p*t*k*τ*λ)/(m*c)-t
r-te[0036]
式中:tn为加热后温度;t0为加热前温度;p为加热功率;t为加热时间;λ为加热系统效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k为加热效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其数值根据加热稳定次数周期迭代;τ为热传导率,此为系统设定值,初始值为1.0,其数值根据加热稳定次数周期迭代;m为加热质量;c为比热;tr为热阻损失,由标定而来的系统设定值,其数值根据曲线曲率周期迭代;te为空气热辐射损失。
[0037]
步骤3、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2,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2时间后,待稳定一段时间t
x
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2;

[0038]
步骤n-1,通过温控公式计算得出t
n-1
,则所述加热板加热t
n-1
时间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为t
n-1
,使t
n-1
无限接近tn。
[0039]
使加热板一直处于被加热状态,其温度/时间曲线将如图2所示;且因为热效率及热损失值均为系统计算值,故此加热方式将会能自适应不同使用环境中的使用。
[0040]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