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3319发布日期:2022-07-30 15:0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属于数据传输连接器领域。


背景技术:

2.ffc全称flexible flat cable,即柔性扁平电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进行信号的传输。ffc与硬盘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转换连接器实现,该转换连接器上设有pcb板,pcb板上连接有硬盘接触端子和ffc,通过pcb板将ffc与硬盘接触端连接起来。现有的连接器是直接将ffc焊接在pcb板上,实现ffc与pcb板的信号传输,进而实现ffc与硬盘接触端的转接,但是该焊接的加工方式复杂,焊接后无法拆卸,且焊接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该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在pcb板与主体胶芯之间设置ffc转接端子,使ffc可直接插入ffc转接端子的插口,插拔十分便捷,且可以使ffc在插入时不用选择方向,提升操作的便捷程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硬盘接触端子、ffc转接端子、pcb板和盖体,所述pcb板通过若干硬盘接触端子连接在主体胶芯上,所述pcb板与主体胶芯之间还设有ffc转接端子,所述ffc转接端子上连接有ffc,所述主体胶芯两侧分别设置卡点,所述盖体内侧相对应卡点处设有卡槽;所述pcb板外侧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连接在主体胶芯上;所述ffc转接端子包括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pcb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主体胶芯连接,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分布于pcb板两侧,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内分别连接有第一ffc和第二ffc,所述ffc转接端子的第一连接体一侧设有冲压件,所述盖体两侧各设有一个压合槽,两个压合槽分别正对第一ffc和第二ffc;所述pcb板上设有若干第一dip连接孔、若干第二dip连接孔和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一dip连接孔位于pcb板中部,所述第二dip连接孔分布在第一dip连接孔两侧,所述第一dip连接孔内连接有若干ffc转接端子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dip连接孔内连接有硬盘接触端子。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点为两段渐进式卡点,所述卡槽呈渐进式分段卡入卡点。
6.2.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体至少有一侧设有压合槽,当盖体连接在主体胶芯上时,压合槽位于ffc转接端子侧面。
7.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ffc和第二ffc通过插拔式连接在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上,所述第一插口或第二插口的两个咬合臂向中间开口处倾斜,所述两咬合臂相对一侧分别设有与ffc接触的信号连接片。
8.4.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胶芯上栅栏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硬盘接触端子插口,所述硬盘接触端子一端插入硬盘接触端子插口内,另一端连接在pcb板上的第二dip连接孔,所述硬盘接触端子与第二dip连接孔通过锡焊连接固定。
9.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胶芯上还设有定位柱,与pcb板上的定位孔连接。
10.6.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体一侧设有压合槽,该压合槽正对的ffc转接端子一侧连接有ffc。
11.7.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ffc和/或第二ffc与ffc转接端子的连接端设有挡块,当卡盒连接在主体胶芯上时,挡块位于压合槽内侧。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其在pcb板与主体胶芯之间设置ffc转接端子,使ffc可直接插入ffc转接端子的插口实现信号传输,改连接方式十分便捷,代替原有的焊接方式,节省焊接制程;同时,该ffc转接端子设置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将ffc转接端子固定在pcb板与主体胶芯之间,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用来连接ffc,ffc转接端子可根据工作需求选择使用哪个插口,且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的两咬合臂上都设有信号连接片,使ffc在插入时不用选择方向,提升操作的便捷程度。
13.2、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其pcb板上设有第一dip连接孔和第二dip连接孔,第二dip连接孔内连接有硬盘接触端子,实现硬盘接触端子与pcb的信号连接,同时在第一dip连接孔内设置ffc转接端子,并在ffc转接端子两侧的插口中插入ffc,通过ffc转接端子将ffc与pcb板相连,实现ffc与pcb板的信号传输,上述方式中pcb板与硬盘接触端子连接,同时pcb板通过ffc转接端子与ffc连接,实现ffc与硬盘接触端的信号传输,该传输方式替代原有的直接将ffc焊接在pcb板的连接方式;同时,该结构中采用插拔式使ffc与pcb板连接,可随时拆卸更换ffc,使用十分便利。
14.3、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其主体胶芯两侧设置渐进式卡点,盖体上对应卡点位置处设有卡槽,卡槽可渐进式分段卡入卡点,即在初始时盖体扣合在初始卡点上,当在插入ffc后,将盖体扣合到最下层扣点,这时盖体与ffc接触面压实,可增加ffc插入后的牢固性。
15.4、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其在主体胶芯上设置多个栅栏,ffc转接端子插入栅栏片槽中,可将ffc转接端子隔开,防止其接触而短路。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主体胶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转换连接器ffc转接端子与ffc的连接示意图;附图4为本发明转换连接器ffc转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pcb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发明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pcb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17.以上附图中:1、主体胶芯;101、栅栏;102、硬盘接触端子插口;103、定位柱;104、卡点;2、硬盘接触端子;3、ffc转接端子;301、第一插口;302、第二插口;303、第一连接体;304、第二连接体;4、pcb板;401、第一dip连接孔;402、定位孔;403、第二dip连接孔;5、盖体;501、卡槽;502、压合槽;6、第一ffc;601、挡块;7、第二ffc。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一种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1、硬盘接触端子2、ffc转接端子3、pcb板4和盖体5,所述pcb板4通过若干硬盘接触端子2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所述pcb板4与主体胶芯1之间还设有ffc转接端子3,所述ffc转接端子3上连接有ffc;所述pcb板4外侧设有盖体5,所述盖体5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所述ffc转接端子3包括第一插口301、第二插口302、第一连接体303和第二连接体304,所述第一连接体303与pcb板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04与主体胶芯1连接,所述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分布于pcb板4两侧,所述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内分别连接有第一ffc6和第二ffc7,所述ffc转接端子的第一连接体一侧设有冲压件,该部分材料是料带冲压后留下的残料,是为了便于将ffc转接端子插入主体胶芯而设置的,在ffc转接端子插入主体胶芯后可去直接掉;所述pcb板4上设有若干第一dip连接孔401、若干第二dip连接孔403和两个定位孔402,所述第一dip连接孔401位于pcb板4中部,所述第二dip连接孔403分布在第一dip连接孔401两侧,所述第一dip连接孔401内连接有若干ffc转接端子3的第一连接体303,所述第二dip连接孔402内连接有硬盘接触端子2。
19.上述主体胶芯1两侧分别设置卡点104,所述卡点104为两段渐进式卡点,所述盖体5内侧相对应卡点104处设有卡槽501,所述卡槽501呈渐进式分段卡入卡点104上;所述盖体5至少有一侧设有压合槽502,当盖体5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时,压合槽502位于ffc转接端子3侧面;上述ffc转接端子3的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为水滴状或类水滴状结构,所述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的开口端的开合高度略小于ffc的厚度,该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咬合ffc,保证ffc连接稳定性;上述第一ffc6和第二ffc7通过插拔式连接在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上,所述第一插口301或第二插口302的两个咬合臂向中间开口处倾斜,即咬合臂与pcb板、主体胶芯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可便于ffc插入时咬合臂向外侧的张合,同时在ffc受到外力时,空隙的存在可带来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两咬合臂相对一侧分别设有与ffc接触的信号连接片;上述盖体5一侧设有压合槽502,该压合槽502正对的ffc转接端子3一侧连接有ffc。
20.实施例2:一种ffc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1、硬盘接触端子2、ffc转接端子3、pcb板4和盖体5,所述pcb板4通过若干硬盘接触端子2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所述pcb板4与主体胶芯1之间还设有ffc转接端子3,所述ffc转接端子3上连接有ffc;所述pcb板4外侧设有盖体5,所述盖体5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所述ffc转接端子3包括第一插口301、第二插口302、第一连接体303和第二连接体304,所述第一连接体303与pcb板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04与主体胶芯1连接,所述第一插
口301和第二插口302分布于pcb板4两侧,所述第一插口301和第二插口302内分别连接有第一ffc6和第二ffc7,所述ffc转接端子的第一连接体一侧设有冲压件,该部分材料是料带冲压后留下的残料,是为了便于将ffc转接端子插入主体胶芯而设置的,在ffc转接端子插入主体胶芯后可去直接掉;所述pcb板4上设有若干第一dip连接孔401、若干第二dip连接孔403和两个定位孔402,所述第一dip连接孔401位于pcb板4中部,所述第二dip连接孔403分布在第一dip连接孔401两侧,所述第一dip连接孔401内连接有若干ffc转接端子3的第一连接体303,所述第二dip连接孔402内连接有硬盘接触端子2。
21.上述主体胶芯1中部设有若干栅栏101,所述ffc转接端子3的第二连接体304插入栅栏101固定,在主体胶芯上设置多个栅栏,实现ffc转接端子的固定,同时可以隔开ffc转接端子,防止ffc转接端子接触而短路,所述ffc转接端子3第一连接体303连接在第一dip连接孔401内,所述ffc转接端子3与第一dip连接孔401通过锡焊连接固定;上述主体胶芯1上栅栏101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硬盘接触端子插口102,所述硬盘接触端子2一端插入硬盘接触端子插口102内,另一端连接在pcb板4上的第二dip连接孔402,所述硬盘接触端子2与第二dip连接孔403通过锡焊连接固定;上述主体胶芯1上还设有定位柱103,与pcb板4上的定位孔402连接;上述第二连接体304为鱼叉式固定脚;上述盖体5两侧各设有一个压合槽502,两个压合槽502分别正对第一ffc6和第二ffc7;所述第一ffc6和/或第二ffc7与ffc转接端子3的连接端设有挡块601,当卡盒5连接在主体胶芯1上时,挡块601位于压合槽502内侧。
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