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2415发布日期:2022-09-09 23:3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


背景技术:

2.由于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长期受到风浪等交变应力作用以及各种飘浮物的冲撞,因此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运作环境是一直在变化的,与固定安装方式不同,这样给变压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3.公开号为wo2015004737a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及其使用的变压器。在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中,出于安全性和抑制输电时的损失的目的,要求在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内设置变压器。此时,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内设置的变压器也会承受风浪引起的摇动,可能导致变压器故障。因此,采用将变压器配置在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倾斜中心即稳心附近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风浪引起的变压器的摇动,能够最优化变压器的摇动对策,降低成本。
4.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仅适用于单一变压器的系统,对于具有多个变压器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上述专利技术无法有效实现。
5.申请人尝试采用相对于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基座形成二次漂浮的设计以及具有弹簧类结构的弹性缓冲件的减震设计,但发现由于油浸式变压器自身较重以及海上风电维护难度较原因,二次漂浮的解决方案会导致线路连接问题及安全问题,而由于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维护不便,具有弹簧类结构的弹性缓冲件则难以满足设计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
7.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其具有油箱,所述油箱设有壳体,所述油箱还设有底部安装结构;
8.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阻尼层及第二安装板;
9.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10.所述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11.上述植物油变压器适合在一定震动或飘浮的环境中使用,一方面解决了植物油变压器自身重量大与缓冲体系使用寿命的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了安装环境不稳定与植物油变压器自身运行稳定性的矛盾,再一方面有利于简化植物油变压器的缓冲体系结构,解决了生产成本与产品设计寿命的矛盾,又一方面由于是固态缓冲体系,因此有利于在海上漂浮的状态下保持对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层具有延伸入相邻两个安装板中的嵌合结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仅有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实施例,所
述阻尼层具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嵌合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以螺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以螺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嵌合结构的位置避让螺孔。
15.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合结构具有三角形或矩形的截面形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阻尼层之间的保护层及第三安装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三安装板之间,所述保护层为橡胶层;
17.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保护层及所述第三安装板作为一个整体,以螺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基座上。
18.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纳米氧化锌颗粒的丁腈橡胶层。
19.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大小为100目。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四安装板,所述阻尼层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阻尼层及第二阻尼层;
21.所述第一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体设置形成一个整体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阻尼层及所述第二阻尼层密封设置于所述整体安装结构的内部,且通过所述第四安装板相分隔。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体设置。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还包括振动传感器与倾斜角度传感器中的一个,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及所述振动传感器或所述倾斜角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应晃动程度,且传输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倾斜角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倾斜角度,且传输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在晃动程度或倾斜角度超过预定设计时对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进行散热处理。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还包括海水输送管道,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海水输送管道输送海水至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对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进行散热处理。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箱还设有至少两个侧部安装结构;
27.所述侧部安装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定位阻尼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在安装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阻尼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及/或,
29.各所述侧部安装结构对称设置。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任一项所述植物油变压器。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
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技术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壳体100、底部安装结构200、侧部安装结构300、整体安装结构400、防腐蚀层500、第一安装板210、第二安装板220、第三安装板230、第四安装板240、保护层250、阻尼层260、第一阻尼层261、第二阻尼层262、嵌合结构263。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5.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所述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包括以下
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其具有油箱,所述油箱设有壳体,所述油箱还设有底部安装结构;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阻尼层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上述植物油变压器适合在一定震动或飘浮的环境中使用,一方面解决了植物油变压器自身重量大与缓冲体系使用寿命的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了安装环境不稳定与植物油变压器自身运行稳定性的矛盾,再一方面有利于简化植物油变压器的缓冲体系结构,解决了生产成本与产品设计寿命的矛盾,又一方面由于是固态缓冲体系,因此有利于在海上漂浮的状态下保持对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47.由于是应用在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因此为了解决变压器油渗漏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采用了植物油作为变压器油,因此称为植物油变压器;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1所示,其具有油箱,所述油箱设有壳体100及底部安装结构200;所述底部安装结构200包括第一安装板210、阻尼层260及第二安装板220;所述第一安装板210用于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220固定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阻尼层26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22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层采用阻尼合金制备,因此亦可称为阻尼合金层。阻尼合金应用于植物油变压器的安装,是本技术重要的创新点之一,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主要由晶体排列而体现,但在长期使用中,所述阻尼层中的阻尼合金,其内部晶体态会慢慢发生重新排列,从而导致阻尼效果的逐渐失效。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则阻尼效果丧失越快,因此有必要提升对于壳体及底部安装结构的散热设计,以尽量延长所述阻尼层的有效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本项目中还设计了壳体通过夹层进行海水降温的其他技术,可结合应用于本技术各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夹层结构;所述壳体于其所述夹层结构的壁部设有防腐蚀层,所述壳体用于在其所述夹层结构中容置可流通的海水,所述油箱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结构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海水,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海水;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部且邻近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且,所述油箱还包括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分别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在触发条件下互换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的连通关系,将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及将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或者将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及将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相对于所述转换装置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或其所述油箱还包括输送泵及其输送供电模组,所述输送泵通过所述输送供电模组获得电能,所述输送泵用于泵送海水进入所述第一管道或者从所述第一管道抽出海水;及/或,所述植物油变压器或其所述油箱还包括抽水泵及其抽水供电模组,所述抽水泵通过所述抽水供电模组获得电能,所述抽水泵用于泵送海水进入所述第二管道或者从所述第二管道抽出海水;其中输送泵及抽水泵仅是名称不同以便区分;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均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油箱还包括电热结构,且所述过滤结构为内置电阻丝的疏孔导热结构,所述电热结构连接所述电阻丝,用于通过加热所述电阻丝而整体加热所述过滤结构。输送泵可以用电泵亦可采用螺旋桨,抽水泵亦然。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设计仅在油箱外层进行防腐的理念,为油箱的壳体设置夹层,夹层防腐
且直接通入海水散热,有利于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形成阻隔的过滤位置,避免大体积海洋生物进入而造成堵塞,且整体加热过滤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对于海洋生物的冲刷除去能力,避免其附着于过滤结构处而造成堵塞。由于采用海水可流通的实现方式,夹层结构中的可流通的海水根据流速通常被加热至60至70摄氏度以上,因此在夹层结构、出水口及出水管道中,海藻及微生物的附生条件几乎不存在,配合转换装置有利于轮流用热水冲洗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清除附生的海藻及微生物,亦可避免一些螺类吸附于进水管道及连通进水口,从而避免了堵塞问题,有利于长期使用;因此提升了油箱的长期有效散热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油箱内部变压器油的油温,有利于控制变压器油的老化问题、油箱内部绝缘部件的氧化问题及阻尼合金的驰豫问题,进而有利于保证变压器油的使用寿命、绝缘部件的设计寿命及阻尼层的设计寿命。
48.由于海浪越大,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受到的振动越大,此时所述阻尼层受到外力作用持续发生内部变化,如前所述温度越高则阻尼效果丧失越快,体现于外则是所述壳体晃动越大或者所述壳体倾斜程度越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还包括控制器及振动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应晃动程度,且传输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在晃动程度超过预定设计时对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进行散热处理。及/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还包括控制器及倾斜角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倾斜角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倾斜角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倾斜角度,且传输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同样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在倾斜角度超过预定设计时对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进行散热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变压器还包括海水输送管道,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海水输送管道输送海水至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对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进行散热处理。即在所述壳体晃动程度超过预定设计时例如晃动范围超过警戒线,或者在倾斜角度超过预定设计时例如倾斜角度超过2至10度中的一个数值,则开始灌水降温。具体的晃动程度及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必要时可以同时采用所述振动传感器及所述倾斜角度传感器,但通常情况下仅采用其中之一即可。如前所述,可以采用夹层防腐且直接通入海水散热的方式,同时轮流用热水冲洗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以减轻阻尼合金的驰豫问题,从而提升了阻尼层的实际使用寿命。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阻尼层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材质可以相同,亦可相异设置。在一些对比例中,可以仅设置阻尼层,但是在固定上由于阻尼层的特性,建议保留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三明治”结构设计。为了简化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体设置。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2所示,其具有油箱,所述油箱设有壳体100及底部安装结构200;所述底部安装结构200包括第一安装板210、阻尼层260及第二安装板220;所述第一安装板210用于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220固定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阻尼层26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220之间;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220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一体设置。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在其
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层具有延伸入相邻两个安装板中的嵌合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仅有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实施例,所述阻尼层具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嵌合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合结构具有三角形或矩形的截面形状。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3所示,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层260具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嵌合结构263。本实施例中,嵌合结构263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层以共熔方式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所述嵌合结构分别开设有凹凸槽体,所述凹凸槽体的形状与所述嵌合结构的形状相对应,以提升所述阻尼层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结合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以螺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以螺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嵌合结构的位置避让所述螺接方式的螺孔。进一步地,所述凹凸槽体的位置亦避让所述螺孔。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形成了惯性体系,提升了对于海水漂浮所产生的震动的减振能力,解决了植物油变压器自身重量大与缓冲体系使用寿命的矛盾;另一方面增强了阻尼层的相对安装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安装环境不稳定与植物油变压器自身运行稳定性的矛盾;再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大量弹性器件的结构,简化了植物油变压器的缓冲体系结构,解决了生产成本与产品设计寿命的矛盾;又一方面由于是固态缓冲体系,因此有利于在海上漂浮的状态下保持对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尤其适用于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等非固定环境使用。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阻尼层之间的保护层及第三安装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三安装板之间,所述保护层为橡胶层;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4所示,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阻尼层260之间的保护层250及第三安装板230,所述保护层25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第三安装板230之间,所述保护层250为橡胶层;或者所述保护层250的主要成分为橡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阻尼层之间的保护层及第三安装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三安装板之间,所述保护层为橡胶层;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保护层及所述第三安装板作为一个整体,以螺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基座上。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纳米氧化锌颗粒的丁腈橡胶层。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大小为100目。通常情况下,海上漂浮平台所用的所述植物油变压器理想的设计寿命为20年以上,最好为30年以上,但实际情况变数太多,而且海上环境不便于检测及维护,因此希望尽可能减少维护,且提升实际使用寿命,而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为所述阻尼层及所述壳体提供了作为缓冲保护的保护层,另一方面改性的丁腈橡胶层即采用了纳米氧化锌颗粒改性的丁腈橡胶层亦即含有纳米氧化锌颗粒的丁腈橡胶层具有较好的抗海水腐蚀性,具有满足设计的使用寿命。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四安装板,所述阻尼层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阻尼层及第二阻尼层;所述第一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5所示,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底
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四安装板240,所述阻尼层260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阻尼层261及第二阻尼层262;所述第一阻尼层26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0及所述第四安装板240之间,所述第二阻尼层262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20及所述第四安装板24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尼层及所述第二阻尼层均设有所述嵌合结构,所述第一阻尼层的所述嵌合结构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中,所述第二阻尼层的所述嵌合结构延伸入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中。对于具有保护层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阻尼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第一阻尼层的所述嵌合结构延伸入所述第三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中。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阻尼层的特性,有利于配合实现减震作用,一方面起到多层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起到惯性对冲减震的效果。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体设置形成一个整体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阻尼层及所述第二阻尼层密封设置于所述整体安装结构的内部,且通过所述第四安装板相分隔。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6所示,与图5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10、所述第二安装板220及所述第四安装板240一体设置形成一个整体安装结构400,所述第一阻尼层261及所述第二阻尼层262密封设置于所述整体安装结构400的内部,且通过所述第四安装板240相分隔。进一步地,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7所示,与图6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整体安装结构400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层500。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护阻尼层,避免其暴露于外而被过快腐蚀,影响缓冲减震效果。
5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箱还设有至少两个侧部安装结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油变压器如图8所示,与图7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箱还设有两个侧部安装结构300,两个侧部安装结构300对称设置,所述侧部安装结构3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侧部,另一端用于连接在安装位置处,以保持所述壳体100在剧烈震动中的相对间隔状态,避免与安装位置发生碰撞,从而保护所述油箱内部的器身等结构,亦有利于保护所述油箱外部的储油柜及套管等结构。
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安装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定位阻尼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在安装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阻尼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侧部安装结构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阻尼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各所述侧部安装结构对称设置。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这样的设计,配合所述底部安装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形成立体的、全面的缓冲保护体系,提升了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应对海上漂浮环境震动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所述植物油变压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植物油变压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其他结构例如风机、安装位置及安装基座等,本技术各实施例对此不做额外限制。这样的设计,所述植物油变压器适合在一定震动或飘浮的环境中使用,一方面解决了植物油变压器自身重量大与缓冲体系使用寿命的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了安装环境不稳定与植物油变压器自身运行稳定性的矛盾,再一方面有利于简化植物油变压器的缓冲体系结构,解决了生产成本与产品设计寿命的矛
盾,又一方面由于是固态缓冲体系,因此有利于在海上漂浮的状态下保持对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5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植物油变压器。
5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