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转接装置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6107发布日期:2022-07-29 23:4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转接装置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和包括该连接器转接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直接安装在安装面板的安装面上,这导致连接器的安装方向只能是安装面板的安装面的法向。但是,在有些应用中,连接器很难沿安装面板的法向安装,例如,受到其他部件的干涉或空间的限制。此时,就不能使用标准的连接器,必须重新设计连接器,但这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具有适于与安装面板上的安装面配合的第一安装面和适于与连接器配合的第二安装面;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安装面上的所述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不平行且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成预定角度,使得所述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安装面不垂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的夹角等于10度、30度、45度、90度、135度、150度或180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电连接组件,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端子,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连接器的对配端配合的对配端口,所述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对配端口中,以与所述连接器的对配端电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法线平行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法线不平行,使得所述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法线平行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法线不平行。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螺母,在所述端子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螺母嵌装在所述端子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筒,所述电连接筒具有适于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螺纹连接端和适于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螺纹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绝缘筒,套装在所述电连接筒上;和绝缘帽,套装在所述电连接筒的与所述螺纹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被套装在所述绝缘筒上并适于被挤压在所述绝缘筒和所述连接器的外壳之间,用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基部,其底面为所述第
一安装面;和主体部,连接到所述基部,所述对配端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上,且所述对配端口的端面为所述第二安装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包裹在所述端子上,使所述端子被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壳体电隔离开。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体为以嵌入注塑的方式成型在所述端子上的一体式注塑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用于分别与两个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端,适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端,适于与汇流条电连接;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具有朝第二方向弯折的凹陷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法向垂直;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弯折的弯折部,以使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凹陷部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端子,用于与连接器电连接;绝缘体,包裹在所述端子上,使所述端子被固定在所述绝缘体中并相互电隔离开;和电连接组件,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端子,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端子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端子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筒,所述电连接筒具有适于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螺纹连接端和适于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螺纹孔。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绝缘筒,套装在所述电连接筒上;和绝缘帽,套装在所述电连接筒的与所述螺纹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上。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壳体,具有适于可容纳安装所述绝缘体的容腔;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壳体上设有对配端口,所述电连接组件经所述对配端口与所述端子固定并电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转接装置;和连接器,安装到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上。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线缆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用于与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电连接;和线缆,伸入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线缆端子电连接。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外壳内的所述线缆部分相互平行设置。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连接器可独立地安装到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上。
2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可以改变连接器相对于安装面板的安装方向,使得连接器的使用更加方便,不会受到周围部件和空间的约束。
2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转接装置能够与现
有的连接器对接,无需重新设计连接器,这会降低成本。
26.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27.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8.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安装在安装面板上的示意图;
29.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被移除;
30.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和电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1.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和电连接筒的立体示意图;
32.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和电连接筒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一个电连接筒与端子分离开;
33.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34.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35.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6.图1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37.图1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38.图1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被移除;
39.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41.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具
有适于与安装面板上的安装面配合的第一安装面和适于与连接器配合的第二安装面;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安装面上的所述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不平行且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成预定角度,使得所述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安装面不垂直。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端子,用于与连接器电连接;绝缘体,包裹在所述端子上,使所述端子被固定在所述绝缘体中并相互电隔离开;和电连接组件,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端子,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转接装置;和连接器,安装到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上。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线缆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用于与所述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端子电连接;和线缆,伸入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线缆端子电连接。
45.第一实施例
46.图1至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安装在安装面板3上的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10被移除;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和电连接组件15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和电连接筒150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和电连接筒15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一个电连接筒150与端子11分离开;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的立体示意图;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47.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转接装置1包括:壳体10和端子11、12。壳体10具有适于与安装面板3上的安装面3a配合的第一安装面10a和适于与连接器2配合的第二安装面10b。第二安装面10b用于与连接器2的外壳20的底面接触,以定位连接器2的外壳20的方位。端子11、12设置在壳体10中,用于与安装在壳体10的第二安装面10b上的连接器2电连接。
48.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不平行且与第二安装面10b成预定角度,使得连接器2的安装方向与安装面板3上的安装面3a不垂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即,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垂直。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0a和第二安装面10b之间的夹角可以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例如,第一安装面10a和第二安装面10b之间的夹角可以等于10、30度、45度、90度、135度、150度、180度或其他合适的角度。
49.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1还包括电连接组件15,该电连接组件15的一端电连接至端子11、12,另一端适于与连接器2电连接。
50.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0上形成有适于与连接器2的对配端
配合的对配端口101,电连接组件15设置在对配端口101中,以与连接器2的对配端电连接。
51.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5的轴线与第二安装面10b的法线平行且与第一安装面10a的法线不平行,使得连接器2的安装方向与第二安装面10b的法线平行且与第一安装面10a的法线不平行。
52.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螺母154,在端子11、12上形成有安装孔,螺母154嵌装在端子11、12上的安装孔中;电连接组件15包括电连接筒150,电连接筒150具有适于与螺母154连接的螺纹连接端152和适于与连接器2连接的螺纹孔153。
53.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5还包括:绝缘筒15a,套装在电连接筒150上;和绝缘帽15c,套装在电连接筒150的与螺纹连接端152相对的另一端151上。绝缘筒15a可以通过嵌入注塑的方式注塑在电连接筒150上并与电连接筒150接合在一起。绝缘筒15a也可以为一个单独的部件,电连接筒150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绝缘筒15a中。
54.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5还包括密封套15b,密封套15b被套装在绝缘筒15a上并适于被挤压在绝缘筒15a和连接器2的外壳20之间,用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
55.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基部102,其底面为第一安装面10a;和主体部100,连接到基部102。对配端口101形成在壳体10的主体部100上,且对配端口101的端面为第二安装面10b。
56.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1还包括绝缘体13,绝缘体13设置在壳体10中并包裹在端子11、12上,使端子11、12被固定在壳体10中并与壳体10电隔离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该绝缘体13可以为以嵌入注塑的方式成型在端子11、12上的一体式注塑件。
57.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1还包括密封圈14,该密封圈14套装在绝缘体13上并适于被挤压在绝缘体13和安装面板3的安装开口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
58.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11、12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用于分别与两个连接器2电连接。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分别具有适于与连接器2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11、121。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端子12的第一连接端121在第一安装面10a的法向上对齐且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
59.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还分别具有:第二连接端112、122,适于与汇流条电连接;和连接部110、120,连接在第一连接端111、121和第二连接端112、122之间。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的连接部110、120沿第一安装面10a的法向延伸且在与第一安装面10a平行的第一方向上间隔开。
60.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的连接部110具有朝第二方向弯折的凹陷部113,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一安装面10a的法向垂直。第二端子12的连接部120具有朝向第一端子11的凹陷部113弯折的弯折部123,以使第二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1位于凹陷部113中并与第二端子12的第一连接端121在第一安装面10a的法向上对齐。
61.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图示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和连接器2。连接器2安装到连接器转接装
置1上。
62.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包括:外壳20;线缆端子(未图示),设置在外壳20中,用于与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电连接;和线缆21,伸入外壳20中并与线缆端子电连接。连接器2的外壳20被固定到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的第二安装面10b上。
63.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缆21沿与第二安装面10b平行且与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第一安装面10a的法向不平行的方向延伸。
64.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连接器2的外壳20和安装面板3都是导电的,用于实现电磁屏蔽。因此,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可以将连接器2的外壳20转接至安装面板3。此外,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还用于定位连接器2的外壳20的安装方位。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连接器转接装置1也可以不包括壳体10,此时,连接器10的外壳20可以直接安装在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绝缘体13上。
65.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端子11、12,用于与连接器2电连接;绝缘体13,包裹在端子11、12上,使端子11、12被固定在绝缘体13中并相互电隔离开;和电连接组件15,其一端电连接至端子11、12,另一端适于与连接器2电连接。
66.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螺母154。在端子11、12上形成有安装孔,螺母154固定在端子11、12上的安装孔中;电连接组件15包括电连接筒150,电连接筒150具有适于与螺母154连接的螺纹连接端152和适于与连接器2连接的螺纹孔153。
67.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5还包括:绝缘筒15a,套装在电连接筒150上;和绝缘帽15c,套装在电连接筒150的与螺纹连接端152相对的另一端151上。
68.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壳体10,具有适于可容纳安装绝缘体13的容腔103;绝缘体13设置在容腔103内;壳体10上设有对配端口101,电连接组件15经对配端口101与端子11、12固定并电连接。
69.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转接装置1;和连接器2,安装到连接器转接装置1上。连接器2包括:外壳20;线缆端子,设置在外壳20中,用于与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电连接;和线缆21,伸入外壳20中并与线缆端子电连接。
70.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器2,位于多个连接器2的外壳20内的线缆21至少部分相互平行设置。多个连接器2可独立地安装到连接器转接装置1上。
71.第二实施例
72.图10至图1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1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壳体1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10被移除;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
件的立体示意图。
73.图10至图13所示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与图1至图9所示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第二安装面10b的方向不同。
74.在图1至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的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之间的夹角等90度,即,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垂直。但是,在图10至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壳体10上的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之间的夹角大致等于100度,即,第一安装面10a与第二安装面10b不垂直。
75.此外,图10至图13所示的连接器转接装置1的端子11、12也与图1至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
76.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11、12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用于分别与两个连接器2电连接。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分别具有适于与连接器2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的第一连接端在与第一安装面10a平行的方向上对齐且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
77.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完全相同,使得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2能够互换使用。
78.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直接安装在安装面板的安装面上,因此,连接器的安装方向没有办法选择和改变。但是,在有些应用中,例如,在受到周边部件或空间的约束时,连接器不能以垂直安装面板的安装面的方向安装,此时,现有的连接器就无法安装,必须设计适用于该特殊情况的新连接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通用的连接器转接装置就能够方便地改变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使用非常方便。
7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80.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81.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82.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