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纵包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双层纵包模具。
背景技术: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信息量猛增,用户对于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带宽也随之相应增加。综合布线系统的对称数字通信电缆(简称数字电缆)由5类发展为超5类,现在6类、7类、7a电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关注。高带宽的应用需要最新型的网络布线技术,6类布线技术凭借其250mhz的带宽满足了今天的商业应用,它代表了非屏蔽对绞线和屏蔽对绞线(即总屏蔽对绞线)所能支持的最高带宽能力。然而,技术还在不断进步,随着时间不断推移,250mhz的带宽将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带宽可以高达1000mhz的7类电缆(即总屏蔽加上线对屏蔽)便应运而生,采用这种系统可以极大地扩展局域网的功能。
3.高性能6类、7类、7a类电缆生产,仅有精确的结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各工序严格的工艺控制和优越的设备性能保证是满足各项指标持续合格的重要条件。
4.衰减和串音是两个最重要的传输参数,增加铜导线的直径,可降低衰减。采用物理发泡的皮-泡-皮绝缘可减小电缆外径并降低电容,衰减也随之降低。为每个线对提供单独的铝箔屏蔽,可消除线对之间的串音并可消除和减少环境的电气干扰,提高电磁兼容性。纵包铝箔应避免出现皱折,以保证屏蔽效果和传输性能。
5.每个线对的铝箔屏蔽层可以在成缆时加入。屏蔽层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电磁干扰,使电缆达到高性能的要求。因此,屏蔽效果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
6.造成串音的失败主要是线对分屏蔽工艺段的工装模具的设计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7.中国专利号cn103366903a公开了一种包覆铝箔模具及其包覆方法,包括铝箔分隔模具、铝箔与双绞线包覆成型模具和成缆集束模具,所述铝箔分隔模具可360
°
旋转地安装在基座上;包覆时,放线设备对铝箔分隔模具进行放线;将铝箔放入铝箔分隔模具的铝箔孔中,将绝缘线放入铝箔绝缘面一侧的导线孔中;旋转铝箔分隔模具的角度,使铝箔开口处沿圆切线方向互成90
°
,达到开口一致朝外,确保铝箔开口始终向外;调整铝箔与双绞线包覆成型模具包覆孔的位置,铝箔随同双绞线进入包覆孔之后径向包覆双绞线;对铝箔包覆后的双绞线进行成缆集束。
8.上述这种包覆模具,对双绞线进行单层包覆,当需要对双绞线进行双层包覆时,需要将双绞线两侧经过该包覆模具,工艺复杂,影响整体包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9.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包覆,双层包覆的多功能组合式双层纵包模具。
10.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组合式双层
纵包模具,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层包覆模组和第二层包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包覆模组和第二层包覆模组均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第一层包覆模组与第二层包覆模组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层包覆模组由多个第一模座组合而成,相邻第一模座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同理第二层包覆模组由多个第二模座组合而成,相邻第二模座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模座上设有第一纵包模具和束线模具,束线模具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后端,第一纵包模具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前端,且第一纵包模具和束线模具设置于第一模座底部;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第二纵包模具,第二纵包模具设置于第二模座顶部;所述第一纵包模具、第二纵包模具和束线模具上形成有过线孔,第一纵包模具、第二纵包模具和束线模具上的过线孔同心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层包覆模组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后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束线模具为半圆结构,且束线模具底部为水平结构,过线孔形成于束线模具底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束线模具上还形成有锁紧孔,锁紧孔内设有与第一模座相连接的螺钉。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包模具为圆形结构,过线孔形成于第一纵包模具中部,且第一纵包模具上形成有进料间隙,进料间隙与过线孔相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间隙为长条状结构,且进料间隙与过线孔相切,进料间隙两端分别与过线孔和第一纵包模具外侧相连。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包模具上还形成有弧形槽,弧形槽沿过线孔对称设置,弧形槽内设有与第二模座相连接的螺钉。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纵包模具与第一纵包模具结构相同。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不同第二模座上的第二纵包模具位于不同角度上,沿基座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模座上的第二纵包模具依次转动一定角度。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包模具、第二纵包模具和束线模具上的过线孔两侧均为圆角结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纵包模具和第二纵包模具,实现对双绞线的双层包覆,且在第一纵包模具包覆过程中,第二层铝箔在第一纵包模具下方进行传动,使得第一层铝箔与第二层铝箔之间的间隙更小,便于后序对第二层铝箔的包覆操作,第一纵包模具为半圆结构,便于下方的第二层铝箔的传动,同时在第一纵包模具和第二纵包模具之间设置束线模具,使得双绞线在第一层铝箔包覆完成后进行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第一纵包模具与第一模座的连接示意图;
23.图3是束线模具与第一模座的连接示意图;
24.图4是第二纵包模具与第二模座的连接示意图;
25.图5是第一纵包模具或第二纵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第一纵包模具或第二纵包模具的剖视图;
27.图7是束线模具的连接示意图;
28.附图标记:基座1,第一层包覆模组2,第一模座2-1,第一纵包模具2-2,锁紧孔2-3,束线模具2-4,第二层包覆模组3,第二模座3-1,第二纵包模具3-2,进料间隙3-3,弧形槽3-4,圆角结构3-5,过线孔4。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30.如图1-7所示,多功能组合式双层纵包模具,包括基座1和设置于基座1上的第一层包覆模组2和第二层包覆模组3;所述第一层包覆模组2和第二层包覆模组3均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第一层包覆模组2与第二层包覆模组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层包覆模组2由多个第一模座2-1组合而成,相邻第一模座2-1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同理第二层包覆模组3由多个第二模座3-1组合而成,相邻第二模座3-1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模座2-1上设有第一纵包模具2-2和束线模具2-4,束线模具2-4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2后端,第一纵包模具2-2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2前端,且第一纵包模具2-2和束线模具2-4设置于第一模座2-1底部;所述第二模座3-1上设有第二纵包模具3-2,第二纵包模具3-2设置于第二模座3-1顶部;所述第一纵包模具2-2、第二纵包模具3-2和束线模具2-4上形成有过线孔4,第一纵包模具2-2、第二纵包模具3-2和束线模具2-4上的过线孔4同心设置。
31.基座1为用于固定第一层包覆模组2和第二层包覆模组3的支板,第一层包覆模组2和第二层包覆模组3通过螺栓或焊接或胶水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基座1为长条状结构,确保第一层包覆模组2和第二层包覆模组3位于同一直线上。
32.第一模座2-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一纵包模具2-2和束线模具2-4设置于相对应的第一模座2-1上,第一纵包模具2-2用于对双绞线进行铝箔包覆,束线模具2-4用于对包覆后的双绞线进行支撑和传送,由于第一模座2-1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铝箔对双绞线进行紧密包覆。
33.在第一层包覆模组2上实现对双绞线的第一层包覆,在第二层包覆模组3上实现对双绞线的第二层包覆,双绞线位于过线孔4内,在同心设置的第一纵包模具2-2、第二纵包模具3-2和束线模具2-4作用下,便于双绞线的传动。
34.同理第二模座3-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二纵包模具3-2对双绞线进行铝箔包覆,由于第二模座3-1之间的间距沿纵包模具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铝箔对双绞线进行紧密包覆。
35.第二层包覆模组3位于第一层包覆模组2后方,双绞线先经过第一层包覆模组2进行第一层铝箔包覆,后经过第二层包覆模组3进行第二层铝箔包覆。
36.束线模具2-4为半圆结构,且束线模具2-4底部为水平结构,过线孔4形成于束线模具2-4底部,在双绞线进行第一层铝箔包覆过程中,第二层铝箔在束线模具2-4下方进行传动,将第一纵包模具2-2和束线模具2-4设置于第一模座2-1底部,防止第二层铝箔与第一纵包模具2-2和束线模具2-4的接触,同时水平结构的束线模具2-4底部,便于铝箔在束线模具2-4下方进行传动。
37.束线模具2-4上还形成有锁紧孔2-3,锁紧孔2-3内设有与第一模座2-1相连接的螺钉,通过锁紧孔2-3将束线模具2-4固定连接于第一模座2-1上。
38.第一纵包模具2-2为圆形结构,过线孔4形成于第一纵包模具2-2中部,且第一纵包模具2-2上形成有进料间隙3-3,进料间隙3-3与过线孔4相连通。
39.进料间隙3-3用于放置还没包覆完成的部分铝箔,此时铝箔部分包覆于双绞线上,部分位于进料间隙3-3内,同时进料间隙3-3的设置,也便于将铝箔移动至双绞线上。
40.进料间隙3-3为长条状结构,且进料间隙3-3与过线孔4相切,进料间隙3-3两端分别与过线孔4和第一纵包模具2-2外侧相连,相切的进料间隙3-3与过线孔4形成相切的铝箔和双绞线,从而便于铝箔的包覆。
41.第一纵包模具2-2上还形成有弧形槽3-4,弧形槽3-4沿过线孔4对称设置,弧形槽3-4内设有与第二模座3-1相连接的螺钉,通过螺钉连接于弧形槽3-4的不同位置处,使得第一纵包模具2-2可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一定的旋转,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纵包模具2-2的角度进行调整。
42.第二纵包模具3-2与第一纵包模具2-2结构相同,第二纵包模具3-2与第一纵包模具2-2均用于实现铝箔对双绞线的包覆。
43.不同第二模座3-1上的第二纵包模具3-2位于不同角度上,沿基座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模座3-1上的第二纵包模具3-2依次转动一定角度,同理不同第一模座2-1上的第一纵包模具2-2位于不同角度上,沿基座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模座2-1上的第一纵包模具2-2依次转动一定角度。
44.通过角度的调节,使得铝箔在传动过程中,移动至双绞线的不同位置处,从而实现在铝箔的传动过程中,自动对双绞线进行包覆,相邻第一模座2-1上的第一纵包模具2-2之间的角度根据相邻第一模座2-1之间的间距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理第二模座3-1上的第二纵包模具3-2之间的角度根据相邻第二模座3-1之间的间距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45.第一纵包模具2-2、第二纵包模具3-2和束线模具2-4上的过线孔4两侧均为圆角结构3-5,圆角结构3-5使得铝箔在传送过程中与第一纵包模具2-2、第二纵包模具3-2和束线模具2-4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对铝箔进行磨损,整体包覆效果更好。
4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4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基座1,第一层包覆模组2,第一模座2-1,第一纵包模具2-2,锁紧孔2-3,束线模具2-4,第二层包覆模组3,第二模座3-1,第二纵包模具3-2,进料间隙3-3,弧形槽3-4,圆角结构3-5,过线孔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