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基板(1)和第二介质基板(2),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31),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与第二介质基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层(32),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金属层(33);所述第一金属层(31)包括微带线(4)以及刻蚀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的金属介质,所述微带线(4)的一端为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微带线(4)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金属介质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32)包括带状线(5)以及刻蚀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的金属介质,所述带状线(5)的一端为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带状线(5)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金属介质连接;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和第二介质基板(2)上均设置有两排金属过孔(6),两排所述金属过孔(6)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微带线(4)和所述带状线(5)均位于两排所述金属过孔(6)之间,所述金属过孔(6)连接第一金属层(31)、第二金属层(32)和第三金属层(33);所述第三金属层(33)上设置有转换槽(7),所述转换槽(7)位于两排所述金属过孔(6)之间且位于所述带状线(5)的下方,所述转换槽(7)能够将基片集成波导的准te10模转换为带状线(5)中的tem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槽(7)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转换槽(7)其中一个角朝向所述带状线(5)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槽(7)的边为直线和/或渐变曲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4)与所述带状线(5)均包括阻抗线(41)和过渡线(42),所述过渡线(42)的一端与所述阻抗线(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层(32)或第一金属层(31)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线(41)的阻值为50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4)与所述带状线(5)均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宽度的正中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带线到带状线的宽带传输结构。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和第二介质基板,第一介质基板上表面的设置有微带线,第一介质基板下表面设置有带状线,微带线和带状线分别位于第一介质基板的两侧;第一介质基板和第二介质基板上设置有两排金属过孔,微带线和带状线均位于两排金属过孔之间,金属过孔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微带线和带状线两侧的金属过孔连接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上设置有转换槽,转换槽位于两排金属过孔之间且位于带状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微波信号通过微带线-基片集成波导-带状线实现垂直、低插损传输,该结构具有带宽大,传输损耗小的特点。传输损耗小的特点。传输损耗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 屈操 吴楚 刘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