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9268发布日期:2022-08-16 20:1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2.usb即“universal serial bus
ꢀ”
,中文名称为通用串行总线,可以使电子类产品相互连通的一种途径,其应用于移动、视听、汽车电子、多媒体、电器等各类,已经在各类外部设备中广泛的被采用。
3.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座和端子组,其端子组通常包括接地端子、信号发射端子、信号接收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需要与金属外壳导通形成短接;传统技术中,金属外壳通常延伸设置有压片,金属外壳通过压片与接地端子抵接,该种结构虽可实现短接,但是容易受震动的影响导致压片与接地端子分离,结构稳定性欠佳;后来出现有如中国专利zl 202121176427.9所公开之usb连接器,其通过在接地端子尾部延伸设置有连接片的结构,在绝缘座的尾端需对应开设相应的槽位,该槽位的设置减小绝缘座的结构强度,且,该种z字型连接片的设置不便于接地端子的生产、插接组装。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其通过设置有插接片,插接片的底端自插接孔插入插接口中,并焊接焊于接地端子,插接片的顶端具有可折边,可折边通过焊接连接于金属外壳,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稳定连接,提高了短接稳定性;且,设置有焊接口,便于插接片焊接,焊接口的周缘不超出凹槽的周缘,便于焊接物的容设,避免焊接处凸出于金属外壳外,影响金属外壳的美观。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座和设置于绝缘座的端子组,所述绝缘座插设于金属外壳中,所述端子组具有接地端子、信号接收端子、信号发射端子和电源端子;
8.所述接地端子的接线段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接口,相应的,所述绝缘座对应插接口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顶端侧旁开设有顶部敞口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连通插接孔;
9.还包括插接片,所述插接片的底端自插接孔插入插接口中,所述插接片的底端通过焊接连接于接地端子,所述插接片的顶端具有可折边,所述可折边搭设于凹槽中,所述金属外壳对应可折边设置有焊接口,所述焊接口的周缘不超出凹槽的周缘,所述可折边通过焊接连接于金属外壳,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稳定连接,提高了短接稳定性;且,焊接口便于焊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片所在平面平行于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减小插接
口对接地端子的影响。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片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卡凸。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折边的周缘小于凹槽的周缘,所述可折边通过导电胶固定于凹槽内。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折边自插接片顶部侧向延伸设置,所述可折边的前侧、后侧均不超出插接片的前侧、后侧。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折边的顶部不超出插接片的顶部。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片的底端具有上大下小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插接口中。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部的周缘与插接口之间形成有焊接空间,所述插接部通过焊接连接于接地端子。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为一体折弯成型,所述金属外壳围构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绝缘座插设于容置腔中。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座包括有基座和自基座向前延伸设置有舌板,所述金属外壳的底壁向上凸设有限位部,相应的,所述基座的前侧向后凹设有凹位,所述凹位的后侧壁抵于限位部的后侧,所述金属外壳的顶壁向下凸设有定位凸部,相应的,所述基座的顶部向下凹设有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凸部适配于定位凹部中。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20.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插接片,插接片的底端自插接孔插入插接口中,并焊接焊于接地端子,插接片的顶端具有可折边,可折边通过焊接连接于金属外壳,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稳定连接,提高了短接稳定性;且,设置有焊接口,便于插接片焊接,焊接口的周缘不超出凹槽的周缘,便于焊接物的容设,避免焊接处凸出于金属外壳外,影响金属外壳的美观。
21.其次是,所述插接片所在平面平行于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减小插接口对接地端子的影响。
22.再者是,所述插接片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卡凸,插接片通过卡凸插设于插接孔中,插接稳固性好。
23.以及,所述可折边的周缘小于凹槽的周缘,所述可折边通过导电胶固定于凹槽内,将可折边固定便于焊接,且由于设置有卡凸可避免导电胶自自插接孔流向接地端子。
2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装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组装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插接片的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可折边与凹槽配合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识说明:
33.10、端子组11、接地端子
34.12、信号接收端子13、信号发射端子
35.14、电源端子101、插接口
36.20、绝缘座21、基座
37.211、凹位22、舌板
38.221、定位凹部201、插接孔
39.202、凹槽30、金属外壳
40.31、限位部32、定位凸部
41.301、焊接口302、容置腔
42.40、插接片41、可折边
43.411、凸包42、卡凸
44.43、卡接部50、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45.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端子组10、绝缘座20和金属外壳30。
46.所述端子组10具有接地端子11、信号接收端子12、信号发射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所述接地端子11的接线段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接口101。
47.所述端子组10设置于绝缘座20,所述绝缘座20对应插接口101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插接孔201,所述插接孔201的顶端侧旁开设有顶部敞口设置的凹槽202,所述凹槽202的一侧连通插接孔201;具体而言,所述绝缘座20包括有基座21和自基座21向前延伸设置有舌板22,所述基座21的前侧向后凹设有凹位211,所述基座21的顶部向下凹设有定位凹部221。
48.所述绝缘座20插设于金属外壳30中,所述金属外壳30的底壁向上凸设有限位部31,所述凹位211的后侧壁抵于限位部31的后侧,所述金属外壳30的顶壁向下凸设有定位凸部32,所述定位凸部32适配于定位凹部221中;所述金属外壳30对应凹槽202处设置有焊接口301,焊接口301便于焊接,所述焊接口301的周缘不超出凹槽202的周缘;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30为一体折弯成型,所述金属外壳30围构形成有容置腔302,所述绝缘座20插设于容置腔302中;所述定位凸部32为间距布置的两个,所述定位凹部221的长度尺寸大于定位凸部32的长度尺寸,两个定位凸部32一同位于定位凹部221中。
49.还包括插接片40,所述插接片40的底端自插接孔201插入插接口101中,所述插接片40的底端通过焊接连接于接地端子11,所述插接片40的顶端具有可折边41,所述可折边41搭设于凹槽202中,所述可折边41露于焊接口301,所述可折边41通过焊接连接于金属外壳30,实现接地端子11与金属外壳30稳定连接,提高了短接稳定性;
50.具体而言,所述插接片40所在平面平行于接地端子11的延伸方向,减小插接口101对接地端子11的影响,所述插接片40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卡凸42,便于插接片40于插接孔201中插接固定;所述插接片40的底端具有上大下小的插接部43,所述卡凸42位于插接部43
的上方,所述插接部43插设于插接口101中,所述插接部43的周缘与插接口101之间形成有焊接空间,便于插接部43的焊接,所述插接部43通过焊接连接于接地端子11;
51.优选的,所述可折边41的周缘小于凹槽202的周缘,所述可折边41通过导电胶50固定于凹槽202内,可折边41在初始状态下为与插接片40平行设置,且在该状态下可折边41的顶部超出插接片40的顶部,在插接片40插入插接孔201后,再将可折边41朝向凹槽202折弯搭设于凹槽202处,通常可折边41搭设于凹槽202时,会与凹槽202形成一定间隙,容易晃动,增设导电胶50一方面可以使得可折边41固定于凹槽202中,另一方面不影响焊接的导电性;所述可折边41自插接片40顶部侧向延伸设置,所述可折边41的前侧、后侧均不超出插接片40的前侧、后侧,所述可折边41的顶部不超出插接片40的顶部;
52.以及,所述可折边41的顶部凸设有凸包411,所述凸包411的设置可增加可折边41的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强度,进而提高短接稳定性。
5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54.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插接片,插接片的底端自插接孔插入插接口中,并焊接焊于接地端子,插接片的顶端具有可折边,可折边通过焊接连接于金属外壳,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稳定连接,提高了短接稳定性;且,设置有焊接口,便于插接片焊接,焊接口的周缘不超出凹槽的周缘,便于焊接物的容设,避免焊接处凸出于金属外壳外,影响金属外壳的美观。
55.其次是,所述插接片所在平面平行于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减小插接口对接地端子的影响。
56.再者是,所述插接片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卡凸,插接片通过卡凸插设于插接孔中,插接稳固性好。
57.以及,所述可折边的周缘小于凹槽的周缘,所述可折边通过导电胶固定于凹槽内,将可折边固定便于焊接,且由于设置有卡凸可避免导电胶自自插接孔流向接地端子。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